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延河水 → 延安甘谷驿后苏家沟知青点


  共有19474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延安甘谷驿后苏家沟知青点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屹梁梁
  11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1918 积分:63498 威望:0 精华:27 注册:2009/8/10 21:0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5 16:19: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1.jpg:


 

3.党支部副书记杨增怀.

 

副书记中等个,很瘦,话语不多、一本正经、让人很难琢磨。

 

一队的知青跟他不熟,见面只是点个头,连话都不说,也就没什么称呼。他在二队,跟我和村长倒还比较熟,为了叫着方便,我俩给他安上个远点的称呼,就叫“事实问题”。因为他和我们知青聊天时总爱跟一句“事实问题”。

 

事实问题的装束与村里人不同,衣服洗得很干净,腰里没有村里人习惯束的绳子或者布带,兜里总揣个小本子,鞋好像很新,走起道来四平八稳,一眼看去有点像公社的干部。他还有一点和其他村里人不同,就是青春永在,近几年回去的知青见到他都惊呼:天那,快四十年了,他居然没变!

 

就是他,在倾全力追击偷窃知青东西的小偷归案后,累得倒在地上口吐白沫。

就是他,每次从公社开会回来,都要拿着小本到我们知青这来传达精神。

就是他,在队里就剩我一个人时,常从后队来看我,问我有没有思想问题。

就是他,做我的入团介绍人,发展我成为苏家沟的第三名知青共青团员。

就是他,给我们十名知青填写的“迁出意见”,我们都适时顺利迁出。

就是他, ……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屹梁梁
  11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1918 积分:63498 威望:0 精华:27 注册:2009/8/10 21:0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5 16:22: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杨薛.jpg:


 

4.杨.薛二位合影.

 

这两位再加上大队长是当年我们队的当家人。当我再回味起大队长那细致入微的叹息,书记那亲情关切的叫骂,付书记同志那藏而不露的神态,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多少年来令人魂牵梦绕的不仅是那坡、那沟、那村、那窑,还有大队长、书记和付书记同志,他们虽然没有能力给知青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他们像知青的父母,呵护着我们,他们淳朴的感情滋润着我们,他们灼热的心感化着我们,他们教会了我们为人做事要厚道和执着。带着黄土地的期盼我们走到了今天,我要感谢队上的干部,感谢村里人。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屹梁梁
  11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1918 积分:63498 威望:0 精华:27 注册:2009/8/10 21:0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5 16:25: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jpg:


 

5.朱启发.<兵马佣爱叫他朱工人>

 

全队最能干的人,也称得上是一个硬朗的山里汉子。宽厚的胸膛,映衬着健壮的臂膀,国字型的脸上黑里透红泛着山里人特有的微笑。看他帮我劈柴是一种享受.只见他长臂挥去,木花四溅,地动山摇;老斧到处,铿锵作响,瞄准目标百发百中。力与美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示,动与静在这里取得了最佳和谐。闫长兴帮我从山里扛回来的大树屹瘩,一袋烟的功夫就被他劈得粉碎,醉卧山谷。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屹梁梁
  11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1918 积分:63498 威望:0 精华:27 注册:2009/8/10 21:0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5 16:30: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jpg:


 

6.兰芝.

 

在那个信息封闭的年代,山沟里的人们心目中的北京是个神秘的大地方,他们想象那里的人一定个个都是大官,又都有文化。听说北京知青要来,即便是那些平日不太出门的妇女儿童都不愿待在家里,他们想在第一时间看看这些知青和自己究竟有什么不同。

进队的第一天,兰芝帮我们抬箱子,我的那个箱子就是知青们都熟系的那种二十多元的大木箱。兰芝好奇,想坐上试试是啥滋味,谁知她一屁股坐上,箱子就裂了一道大逢,可想而知当时人家的体重。四十年过去了,当知青回队见到兰芝时,天哪!她的形象居然一点没变。只是神态变了,穿着牛宰裤,拿着手机,不停地和外面联系,活象绣水街上练摊的。

当年,她给我和兵马佣每人做了一双鞋。她和兵马佣接触多,有点偏疼他,在给他做的鞋帮上,精心地纳上了一排花,秀秀气气的很好看,不象她的体重。我那双鞋上没有花,我很妒嫉,偷偷找盖昭<队里另一位村姑>,想让她帮我也纳上一排花,要比兰芝纳的那花好,结果盖昭不管,气的我一个多月不理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屹梁梁
  11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1918 积分:63498 威望:0 精华:27 注册:2009/8/10 21:0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5 16:41: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8.1.jpg:

7.枣花

 

    那年,兵马佣走后,原来五个人的窑洞就剩下我一个人了,心情压抑。队里让我去小学校教书,那时学生们放秋假,帮助家长在山里干活,村里很清静。我高烧40多度,昏昏沉睡。油馍馍来看我,不想也感染发烧,昏睡过去了。后来据乡亲们讲,是枣花从山里回来,见我们的窑洞没动静,觉得奇怪,就跑过来看。当她见我俩睡的死死的,叫都叫不醒,就急了,飞起一脚,把我们的门给踹倒了,在给我俩的头上放了两块凉毛巾后,跑到外面,把全村的人都叫来了……

 

    每当有的知青感冒发烧的时候,拔火罐、草药烧汤、荞面搓背……是枣花妈妈的拿手好戏。乡亲们总能用各式各样的土办法将我们治好。不过因队里有赤脚医生<二队的杨思张>,枣花妈妈是不轻易出手的,那次是情况太紧急了,叫杨思张太耽误时间了,枣花妈妈出手了。 

只见她让我趴在朱启发刚刚烧热的炕上,用刚用热水洗过的双手,沾上荞面,在我的脊背沟两侧从上到下来回的搓。她的手很粗,又很有劲,疼的我直叫。油馍馍见状,赶紧逃到外面躲了起来。马海生叫枣花妈妈回去有点事,站在一旁的枣花早耐不住了,卷起袖子就上手了。我见枣花上手了,心里很高兴,嘴里也不叫了。谁知枣花妈妈临出门说了一句:“使点劲!”吓得我大叫了一声,枣花嘻嘻一笑说;“我还没弄哩。”

 

枣花的荞面搓背可舒服了,只觉得凉凉的、麻麻的、软软的、酥酥的。今天想起来还觉得背上痒痒的。

 

“我们都是吃百家饭成长的。”老知青们这么说的多,农村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有的村民连自家吃饭都成问题,但农民的胸怀非常宽广,哪怕是自家没饭吃,也要省下一碗留给知青,很多知青都是上顿吃在这家,下顿在那家吃。农民的无言大爱温暖了知青们的心。

 

有一天,枣花家吃洋芋擦擦,她知道我一个人时,不爱做饭总爱凑合,就特意留了一碗,放上辣子、芝麻、醋,趴在窗上等我回来。我放学回来,刚一露头,她就端着碗疯跑过来:“屹梁梁不要做饭啦,屹梁梁不要做饭啦!”气的枣花妈妈大骂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屹梁梁
  11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1918 积分:63498 威望:0 精华:27 注册:2009/8/10 21:0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5 16:46: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1.jpg:


 

8.闫长兴<男,已去世>和翻身。

 

陕北人一贯厚道、热情,这对夫妇知道娃娃们从北京来了不容易。乡亲们虽然穷,但还是尽自己所能照顾知青。当时社员吃的蒸馍里要搅一些糠和麸皮,而他们有时特意蒸几个纯玉米面的馍让孩子带给我们吃.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屹梁梁
  11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1918 积分:63498 威望:0 精华:27 注册:2009/8/10 21:0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5 16:54: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jpg:


 

9.黑<右>、猴娃<刘喜亮之子,村长>,我们当年的小兄弟.

 

那年,我和油馍馍病在窑洞里,是黑招呼猴娃和一个和他一样高的小伙伴叫招招,用一个“油漆小桶”,给我们抬了满满一缸水。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屹梁梁
  11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1918 积分:63498 威望:0 精华:27 注册:2009/8/10 21:0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5 17:00: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4.jpg:


10.乔岁子.杨增怀.薛宝才.马振岗,当年与我们在一起摸爬滚打的哥们。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屹梁梁
  11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1918 积分:63498 威望:0 精华:27 注册:2009/8/10 21:0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5 17:02:00 [只看该作者]

 

          三.我们的故事

 

这是春天发生的故事,是篇幅很长的章节。眼下正当初秋,我把它从略,仅把标题发上。待春天重来的时候,再把昨天的和今天的故事一并发上。春天一定会再来的!

<>青涩的时光 ……

<>成熟的季节 ……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屹梁梁
  12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1918 积分:63498 威望:0 精华:27 注册:2009/8/10 21:0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5 17:10:00 [只看该作者]

 

          四.山乡的巨变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1周年,也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40周年。四十年过去了,作为本世纪遭受磨难和折腾最多的咱们这帮人,曾经历尽艰辛,奋发向上,在经济建设、科学文化等各行各业中奉献了青春和力量。我们的这一代人的身上发生了很多和普通人不一样的故事。我们对那段艰难岁月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我们对改革开放30年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更深切的体会。国家动乱,我们苦难。国家发展,我们出力。国家兴盛, 我们幸福。

几个近几年回去过的同学谈起苏家沟的变化,都难以按捺住激动的心情。他们说,现在无论村民的生活还是田地的经营,与40年前村里情况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借一部老电影的名字来说:“换了人间”。

几位同学谈到,现在村民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家家有电话、电视、微波炉、电磁炉,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这还要感谢七妹> 3/4的农家院落面貌一新,房屋都是近10年来新建的。

村民们生活的改善主要源于农村土地承包和自主经营。现在的农田里不再只是当年的高粱、玉米了,退耕还林后,许多村民在种植了许多树后,还种植了芝麻、黄豆等经济作物,而且家家都有果园。村西头的坡梁地以前种什么都长不好,现在用荆棘树杈等分割开了一个个果园,里面分别种着苹果、李子、梨、桃、杏、枣、核桃等,五颜六色,十分好看。

现在,村里的40岁以下的年轻人很少见,很多人都到外地打工了,他们每年带给家里的财富可不少。以前儿女婚事是父母的负担,彩礼、盖房、结婚,压得父母喘不过气来,而今年轻人基本上能够自食其力。年龄稍大的村民们不能出远门打工,有些就在甘谷驿镇上开个小门市部,做点小买卖.有的到县城的工厂、饭馆、公司里干临时工。

几位同学还高兴地谈到农村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农具机械化。在苏家沟,骡子、驴、马不见了,汽车和拖拉机越来越多了。他们说,现在几乎家家都有农用四轮车、三轮车,至少也是手扶拖拉机。现在,农田里基本不种玉米、高粱了,而种的树一片连一片。以前的锄地、割高粱秆、玉米杆、刨玉米茬子等累活儿都没有了。在农田里劳动的农民也不像过去那么劳累了。一年只忙三四个月农活,其余时间到地头看看,检查一下树林的生长情况,大部分时间在家里休闲。如果现在到农村插队,将是另外一种劳动方式,令人羡慕和向往。 

说到这些变化,大家遥想当年自己穿着破旧的衣服,干着脏累的活儿,喝着混浊的井水……再看看如今村里的村民生活,真是让人感慨不已,用毛泽东主席的话说:“人间正道是沧桑”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