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延河水 → 【陕北记忆】—北京知青陈幼民文集摘录


  共有1214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陕北记忆】—北京知青陈幼民文集摘录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10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30 20:16:00 [只看该作者]

  【陕北记忆】— 陈幼民文集摘录

 孙立哲的手术室
作者—陈幼民

 作于:2012年10月28日

 

    在陕北的百姓和知青中,知道孙立哲的人很多,可真正看过他动手术的恐怕就没几个。一九七六年五月,我在张家河参加完丁爱笛的婚礼,就来到了孙立哲的医疗站。我向他提出想在他的手术室里画速写,原本以为会有点难度,没想到他爽快地答应了。他说第二天正好有一台手术,延大医疗系的同学要来现场观摩,让我和他们一起进来就行了,不过要站在后面,不要影响教学活动,我自然是满口答应。

    第二天,我按时来到了医疗站,延大的同学们已经到了。我按照要求,也换上了一身手术服,带上手术帽,嘴上还捂了一个厚厚的口罩。手术室的门关上了,我顿时感到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孙立哲和助手站在手术台前,延大的同学围了一圈,我只能从人缝儿里窥见手术台。看不到患者的样子,他被布单子从头到脚蒙着。

    我从没进过手术室,更没见过动手术,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样的状况,我的心忐忑着,好像比医生和患者还紧张,孙立哲讲了什么根本就没听清楚。手术终于开始了,孙立哲一刀下去,我只见鲜血一下子就喷了出来,溅到他和助手的身上。我虽然不是晕血症者,但这种场面还是把我吓住了,我的心砰砰乱跳,额头上冒出了冷汗,手也不住地发抖。嘴鼻被口罩捂着,好像喘不过气来,我把口罩拉下来一点,露出鼻子,才感觉好一点。半天我才想起来进手术室的目的,于是强迫着自己,用颤抖的手在本子上胡乱画着,当然画得很不成样子。不过今天看起来,这也许是孙立哲少有的现场医疗形象记录吧。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10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30 20:17: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10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30 20:22:00 [只看该作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6.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9.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jpg:

医疗站的库房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10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1 10:30:00 [只看该作者]

《孙立哲的手术室》文章评论摘录

 

guowenmin:
      画的真好!真实的记录,很珍贵呀!

秋秋:
      这些速写要是发给孙立哲看看,他会有多高兴!感觉每幅画都抓住了人物动作的主要特征,无论是正、侧、背面均如此,像是用相机记录了当年的场景。

云之魂魄:
      1976年,还是在窑洞里?但已经有延大医疗系的学生观摩了,医疗站是个什么机构?公社的还是县里的?
幼民回复:
      是几孔石窑,这个医疗站好像是为孙立哲专设的,延川的知青都知道。
shihuannan:
      珍贵的记录。我当年采访孙立哲时,曾看过他做手术。

心安之处:
      珍贵的历史画面,想来立哲看到也会万分感概。
csxcsx:
      一场手术就画出了不同神态的人物,真是神速。那时的医疗条件也够简陋的,在窑洞里就能做手术。
ren_hy2007:
      喜欢这的连环画。低着头,弯着腰,不错眼珠的盯着五脏六腑的就是大夫吧。

邢仪:
      应该给孙立哲看看。非常好!珍贵!怎么看也不像手抖着画的呀!靳之林先生也画了不少立哲的手术速写还照了不少照片,张楠说把话撂下:每张旧照都能拍卖高价。好好珍藏你的速写啊。
幼民回复:
      还不抖啊,当时心都快跳出来了,我这人胆小,见不得血。
三言懒语:
      我和启怿在网上搜索了孙立哲的图片,发现您画得很像,传神。
      读您的文章,感觉你们年轻的时候吃的苦多,经受的锻炼多。时代及个人的坎坷,却无法掩没你们这一代人的才华。你们就象巨石下顽强的小草,不屈不挠的,重负下依然生机勃勃。
幼民回复:
      压力和坎坷有时并不是一件坏事。
云姐:
      读博文,由衷身历其境的感觉,不知孙立哲看见这些图文并茂的东西有何感想?
碧水秋波zlm:
      在延安时就看到过孙立哲给乡亲作手术的照片,他的事迹很感动我。这组速写形像逼真,当年孙立哲肯定是没好意思抢你的珍贵作品,现在他若知道这作品在这儿又能看到定会高兴珍藏的。 
永远的回忆:
      珍贵的资料。图文并茂,传感、传神、传力,很有功底。

瀛的外婆:
      画的真好,比照片更值得珍藏。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10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1 10:45:00 [只看该作者]

   俄是见不得那开膛剖肚的镜头,想想都瘆的慌,心发抖腿儿抽筋,肝儿颤。

   幼民居然可以在这阵势下画出这些素描,还就是得有点胆量的。也说明幼民对事业孜孜以求的一种精神,以及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良好的心态平衡能力。俄是佩服的紧哦!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那迪
  10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85 积分:263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6 20:3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31 23:01:00 [只看该作者]

    谢越江老弟惦记我,给我留了一本陈幼民的《崖畔上开花》。我已看完,写的真好,好感动,有时看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有这种经历,又有思想,又能这么好的表达出来,真是好文笔。什么时候有人把它改写成剧本,搬上银幕,那才是咱们陕北插队知青真实生活的写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10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2/31 23:14:00 [只看该作者]

   跟幼民没联系上,请他帮忙给俄改一篇歌词,没回音(一般他总是及时回复)。

   听说他们文化人年底老忙的,要去赴各类笔会。特想感激一下他,今年他带给我们老陕们的这份感动。故事搬上银幕估计没戏,感觉那兀太低调了,就是一闷头做艺术的主儿。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10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28 11:09:00 [只看该作者]

 【陕北记忆】— 陈幼民文集摘录

 《风雪蟠龙山》
作者—陈幼民

 作于:2013年1月25日

 

    去年随朋友一起去内蒙古越野,当车行驶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时,我有点担心,便对同车的王小平说,这把年纪了,出门可不想冒险。小平反问道,那你年轻时候冒过险吗。小平此问,有些道理,因为我在他们心目中,一向是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的,想必年轻时胆儿也大不到哪儿去。比起他们这些经常驱车出游的人来说,我确实没什么可夸耀的事,但又有点不服气,于是说,当年曾经一个人在雪中走过九十里山路,不知算不算冒险。同车的人大呼道,当然算了,你快说说。

    那还是一九七六年春节过后,我一个人去了南泥湾。此次行程,是为了给美院下乡选点。那时讲究开门办学,一学期总有几个月在下边。办完了事,已近黄昏,便住在南泥湾的一个小旅店里,准备明天一早坐车返回延安。

    早晨一睁眼,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儿,推开房门一看,漫天大雪,四野皆白。急忙赶到长途车的出发地,那里已围了一堆人,大家吵吵着,说延安那边可能今天不发车了。这是常事,那时陕北路况不佳,遇到雪天,极易发生危险,所以就取消车次,待情况好转再通车。

    等车的人不甘心,总希望此时天气转晴,雪停路开。但等了一个多小时,雪还没有停的意思,终于传来了准确的消息,说车确实来不了了,明天再来看看吧。等车的人渐渐散去,只剩下我还不甘心地站在车牌子那里。

    我等不了,因为我和学校的刘文西老师他们商量好,今天晚上要在延安碰面,汇报各自选点的情况,第二天便返回西安。我若不能赶到,整个行程就会打乱了。

    没有长途车,就想搭个车回去,可等了半天,一辆过路的车都没有。眼看时间已经10点多了,难道今天真要窝在这里,如果明天还没有车该怎么办,我心里急得像猫抓似的。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能不能走回去。我问当地的人,南泥湾到延安有多远,人家说,有九十多里。才九十里,应该没问题,因为我插队时有过多次日行百里的记录,我盘算着,如果一个小时走十里路,晚九点肯定可以到达延安。那时年轻,有股冲劲,做事不太考虑后果,主意一定,拦也拦不住。

    我到公社食堂里买了两个玉米面馍,放到书包里,又紧了紧裤腰和鞋带,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向着风雪弥漫的山路走去。看了看表,已经接近11点钟了。

    虽说在陕北长途旅行是常事,但在风雪中一个人翻越近百里的山路还是第一次,民歌《走西口》中唱到:走路你走大路,万不要走小路,大路上人儿多,拉话解忧愁。行进中如有路人相伴,不光是能解除寂寞,多少还能有一点安全感。可我知道,今天在这荒山野岭之中,伴随风雪的,可能就只是我一个人了。(果然,在这大山之中,除了飞驰过一辆吉普车,把扬起的积雪洒在我身上,就再没有见到一个人和其它车辆。)没有后悔,却还是有点紧张,我加快脚步,闷着头向前赶,不多时,身后的小镇就看不见了。向前望,天地一色,雪花随风狂舞。脚下,是吱吱作响的积雪。耳边,除了风声就是我急匆匆的脚步声。

    沿着川道走了不久,来到一座大山的脚下,当地人管它叫蟠龙山,翻过去,是延安的四十里铺,算一算,翻越这座山,应该有四十里路。

    当初凭着一股勇气上路,待爬上蟠龙山,我却感到了恐惧,不是因为风雪,也不是怕有歹人劫道,这种天气,人家犯不着出来冒险,我是怕遇到狼。虽然在插队的时候,也是漫山遍野的跑,可从来没碰到这东西,但关于狼的种种传闻还是听得多了。我想,在这见不到人影儿的大荒山上,要是真的跑出来一只狼,那我该怎么办。我知道狼不会爬树,好在山上树多,到时候就窜到树上去,好歹能躲一阵。这样想着,我就用眼睛瞄路边的树,瞅准前方的一棵树,快步走到那里,再瞄准下一棵。这只想象中的狼虽然始终没有出现,我的行进速度却因此提高了不少。

    走了一阵,我又发现了一个可以节省时间的办法。去过陕北的人都知道,这里的山,很多都是坡度很缓的馒头山,车道以之字形盘旋着上去,又盘旋着下来,所以爬一座山就要走很长的里程。我是步行,没有必要走这种冤枉路,所以,在山脚下,我便选择直线往上爬。这自然是费力的,黄土本来就软,再加上积雪,脚下吃不住劲儿,爬一步滑半步,我就猫着腰,用手拽住树枝草叶,一把一把地往上倒。这招果然见效,借助手的力量,脚下便省劲儿多了,应该说,用了比走盘山道少得多的时间,我就爬到了山顶。

    接下来就是可以飞翔的时候了,长长的斜坡,伸延到山底,我张开双臂,从山顶飞奔而下,和上坡时不同,此刻的一跃,就有好几米的距离,松软的雪地,成了我的保护神,它就像一张厚厚的绒毯,任由我翻滚折腾,而不会受到伤害。我急促地倒着双腿,尽力保持住身体的平衡,其实摔倒了也没关系,就势在雪地上打个滚,也能毫发无损。遇到坡陡的地方,我干脆坐下来,像玩滑梯那样用手撑着往下出溜,连滚带爬,不费劲儿就能跑好远,只是把浑身都沾满了雪粒。

    我想,此时若有人能从高空望下来,便会看见一个疯子,像一只黑色的鸟,在漫漫雪岭上扑啦啦地乱飞,那样子一定相当狼狈。

    从山顶往下跑不仅需要胆量,还要有技巧,这也是插队时和老乡学会的,当年经常玩这把戏,从没出过事。下山时,身体略微后仰,双腿弯曲,有点像O型腿,两只脚不能直着向前,要撇成外八字,尽量用脚的外侧着地,这样可以增大摩擦力,遇到危险可就势躺下,不会头朝下地翻滚出去。

    就这样,我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山头,速度之快,连自己都感到吃惊。饿了,就啃几口玉米馍,渴了,山上的积雪有的是。当我的双脚重新站在沟底的时候,回头望望那高大的蟠龙山,依旧雪雾弥漫,真不敢相信自己是一个人从那里走过来的。

    越过蟠龙山,不久就到了四十里铺。天已放晴,雪停风消。这里是宽阔的川道,有通向延安的公路,自然好走多了。行到七里铺,看见加油站里停了一辆客车,我上去问司机能否搭一段。那人爽快,点了个头算是答应了,也没要我的钱。就这样,九十多里的路,我搭了七里的车,于晚上七点多,终于到达了延安,比我预计的还提前了两个小时。

    这里还要说一个插曲,在南泥湾等车时,人群里有一个系着红头巾的姑娘,后来,我在那辆疾驰的吉普车的后窗上看到她投来怜悯的目光。在延安的大街上,我又遇到了她。她吃惊地指着我说,你是飞过来的吗。

    和老师在招待所里会了面,我没有提自己徒步赶来的事,免得人大惊小怪,洗洗就睡了。只是第二天醒来,发现我的黑棉鞋上,渍了一层白白的汗碱,想必是棉鞋早被汗浸透了,我却一点也没有察觉。

    这次小小的旅行,在众多驴友出现的今天可能不值一提,但毕竟是我年轻时的一段经历,这样的孤身行走,今生恐怕不会再有了。

    其实说到底,我还是一个胆小的人。虽然年轻时候想去哪,一个人背个包就走了,可是出发前,我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心里要祈祷半天,希望上苍保佑我不会出事。而且还养成了一个习惯,不论大小,总要买一件新东西带着,或许是个包,或许是个眼镜,好像这样心里会踏实些。旁人或问,你既然害怕为什么还要出去呢,我也说不清楚。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咱没读够万卷,路呢,如果有条件,还是继续走吧。

 

一首幼民喜欢的歌儿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10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28 11:31:00 [只看该作者]

风雪蟠龙山文章评论摘录

 

心安之处

      读万卷书难,行万里路也不易。

西安冷焰:
    未来不知道属于谁?过去肯定属于我们自己。 

秋秋:
   
人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尤其是陡峭坡,下山更难。可到你这里却变成容易的事了。我最怕滑,稳定能力差,现在下雪天更不敢出去,真难以想象你下山飞腾的状况。
出门前要买件新东西,有什么讲究吗/?有新物件相伴就能吉利?真不知道。

云之魂魄:
    那辆疾驰的吉普车的后窗上看到她投来怜悯的目光——她是坐车的,无法自作主张,要不然一定会让你搭上的。
    我在陕北时曾经从下午5点开始走,走到凌晨4点多从蟠龙公社走到东关招待所,不过我们是一群人,而且没有翻山,但我们背着行李。

永远的回忆:
    青春真是活力四射,敢想敢做不畏风险。
    为了大局,为了不打乱预期计划,幼民有股闯劲。
    在此,我非常佩服幼民那战天斗地、勇往直前、大无畏的精神。 
csxcsx:
    蟠龙山那边挺荒凉的,一个人走在那样的路上够大胆的了,听说我们插队之前那里还打死过豹子。问好!
幼民回复:
    幸亏当年不知道这里还有豹子,否则真的不敢走了。

guowenmin:
    “此时若有人能从高空望下来,便会看见一个疯子,像一只黑色的鸟,在漫漫雪岭上扑啦啦地乱飞,”写的真好,我看得笑了,好象看见你那个年轻腾飞的身影了。好久没见你写博客了,你写的文就是好看,故事本身就很感人,加上你的文采,真是看得过瘾。
    一个人走90里的路,还是铺满积雪的山路,我是体会过那爬一步退半步的难,真是佩服你的胆量,好在平安无事,真的是太冒险了。
    我们瓦石头的于家沟村在我们去之前就有被豹子袭击的弟兄俩,人一死一伤,两只豹子没了踪影。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延河弯湾
  1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929 积分:588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9/3 15:1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2/28 12:28:00 [只看该作者]

---"我从没进过手术室,更没见过动手术,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样的状况,我的心忐忑着,好像比医生和患者还紧张,孙立哲讲了什么根本就没听清楚。手术终于开始了,孙立哲一刀下去,我只见鲜血一下子就喷了出来,溅到他和助手的身上。我虽然不是晕血症者,但这种场面还是把我吓住了,我的心砰砰乱跳,额头上冒出了冷汗,手也不住地发抖。嘴鼻被口罩捂着,好像喘不过气来,我把口罩拉下来一点,露出鼻子,才感觉好一点。半天我才想起来进手术室的目的,于是强迫着自己,用颤抖的手在本子上胡乱画着,当然画得很不成样子。不过今天看起来,这也许是孙立哲少有的现场医疗形象记录吧。"

 

 

 

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在招工去汉中的时候, 我在延长县城, 住在延长县医院, 就是盖头坪所在的那个医院. 那天来了个急诊, 一个老乡的几个手指被轧花机轧掉了, 送入手术室. 我们学校比我们高两级的同学白明也在延长县医院, 她叫我去帮忙, 她让我拿着夹住断指血管的止血钳. 我穿戴好, 然后就按照她说的做, 抓住了止血钳. 我觉得自己真能干, 真勇敢! 看着从断指血管喷出的鲜血, 不一会儿,  的心砰砰乱跳,额头上冒出了冷汗,手也不住地发抖”.  头晕, 出汗, 腿软, 站不住了. 白明赶快让我到隔壁躺下, 过了一会儿才好了. 我当时觉得自己怎么这么没出息呀! 现在回想, 那是由不得自己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