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延河水 → 母亲节前夕看望当年北京干部老何


  共有350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母亲节前夕看望当年北京干部老何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覆盆子
  3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44 积分:135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17 6:4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3 17:20:00 [只看该作者]

现将我校一位大姐的回复,转贴在这里:

我没有和校友一起在郑庄大队落户,但是在一个公社。我和老何没有过多的接触,但是只几次接触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一次过年前,我们有几个知青没有回北京,老何到村里去看我们,看我们有没有白面,有没有肉,豆腐,青菜等等。一看我们都准备好了,很高兴。看到我们墙上贴着福字,还有好几首用毛笔在红纸上写成的小诗歌,都是歌颂毛主席共产党的,非常欣赏。可惜我们当时没有相机,没有留下照片。做为北京管理知青的干部过年不回家,专程到几十里外的山村里看望留守的知青,我们非常难忘。祝福老何(我想还是象当年一样称呼亲切)健康幸福。

 Tian—Y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3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3 21:45:00 [只看该作者]

   【延河水】这哒儿对田英大姐并不陌生,她写在上面《我在延安十年》系列文,很多人读过。大姐说的对,俄也觉得象当年那样称呼老何,显得特亲切。

   今儿老何打来电话,狠狠地表扬了俄一通,老人家来这哒儿看过咧。

   老何给俄说,插队知青能够对他们北京干部还如此深情厚意,她始料不及深受感动。多少年了,没有人关注这一段历史,这一切都只能封存在他们自己的心底,埋藏进在历史的尘埃。现在能与知青们在一起,回忆当年那些熟悉的山梁川道、沟沟峁峁,那方水土、那些乡亲、那种情感都会跃然心头。他们十几位当年的北京干部也聚会,也会一同感慨他们当年与知青相处的日子,可能来聚会的人越来越少了…

   我给老何说,如果他们再聚会,请一定让俄们知青都相跟上,俄给咱录像。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屹梁梁
  3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1918 积分:63498 威望:0 精华:27 注册:2009/8/10 21:0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3 22:31:00 [只看该作者]

“我给老何说,如果他们再聚会,请一定让俄们知青都相跟上,俄给咱录像。”对着哩!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屹梁梁
  3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1918 积分:63498 威望:0 精华:27 注册:2009/8/10 21:0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3 22:35: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覆盆子在2013-5-13 17:20:00的发言:
现将我校一位大姐的回复,转贴在这里:

我没有和校友一起在郑庄大队落户,但是在一个公社。我和老何没有过多的接触,但是只几次接触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一次过年前,我们有几个知青没有回北京,老何到村里去看我们,看我们有没有白面,有没有肉,豆腐,青菜等等。一看我们都准备好了,很高兴。看到我们墙上贴着福字,还有好几首用毛笔在红纸上写成的小诗歌,都是歌颂毛主席共产党的,非常欣赏。可惜我们当时没有相机,没有留下照片。做为北京管理知青的干部过年不回家,专程到几十里外的山村里看望留守的知青,我们非常难忘。祝福老何(我想还是象当年一样称呼亲切)健康幸福。

 Tian—Y

您好!咱第一次网庆就认识了吧?!俺们村长(少立村)叫您嫂子是吗?常来这搭儿坐坐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覆盆子
  3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44 积分:135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17 6:4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4 10:21:00 [只看该作者]

圪梁梁,你好!对,咱们和村长,都是熟人呀。
初夏,天燥,大家都保重。

我们去看望老何,她和家人都十分高兴。我们也很兴奋。
那一段历史,那一段难忘的情谊,我们一直怀念在心底。

只要有空闲,我一定会常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3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4 17:13:00 [只看该作者]

《我和我的祖国》

老何演唱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http://www.tudou.com/v/YYn92juefek/&resourceId=0_04_02_99&autoPlay=0/v.swf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3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4 17:14:00 [只看该作者]

    实在不好意思,搞了几天还是搞不好老何唱的这首《我和我的祖国》,伴奏乐怎么都不能与原声对拢协调起来,只好加一个前奏和收尾乐,把老何的唱歌的声音直接放了。
    可能还是俺的技术不行,以后有机会再去录。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3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4 17:53:00 [只看该作者]

    我对老何的经历不甚了解,在村里的时候相处时间不长,只知道她是教育系统的。她当年到郑庄的时候已经五十几岁了,是北京干部里年纪最大的。老何的五个子女都上山下乡,有插队有兵团,这些覆盆子可能了解的多一些。
    到陕北的北京干部和知识青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问题”的比较多。陕北插队知青大都家中有些毛病,不是黑帮走资派,就是反动学术权威,而北京干部里也多如此,不是本人受过什么冲击,便是家里什么人有问题,反正在单位不是挨整,就是不甚得意。
    我们当时大多涉世未深,只是感觉老何象位阿姨。并不懂得他们也是背井离乡,而且要忍辱负重,又要帮助管理我们知青,还要参加劳动,心里还牵挂着自己的孩子。她满腹的心思又向谁说呢?如今我们也到老年,才知其中之苦。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凌云志
  3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9106 积分:50941 威望:0 精华:41 注册:2009/5/13 9:3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4 18:50:00 [只看该作者]

    越江提起北京干部,让我不禁想起原驻我郭旗公社的北京干部老张(张光明),是原西城工会的干部,我被招生去西安上学时他在县招生办任副主任,我感激他对我的提示,之前我和老张接触不多,但我感受到他的仁厚,我在上学期间回京曾去西城工会看望过老张;老张比起住我村的北京干部老孙强多了,北京干部也是良莠不齐,老孙是原福绥境中心粮店支书,一个典型顺义农民,总想着利用知青谋利,在我村插队的同学中口碑不好.其他的北京干部现在也不知如何了,不知还有几个在世的,如有机会也真想去看望他们。(据说老孙已经不在了)


原陕北延安地区延长县郭旗公社插队,祝愿全国的知青朋友们幸福快乐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越江
  4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8193 积分:45814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9/27 15: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5 15:10:00 [只看该作者]

    北京干部在知青分配时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面对要人单位的挑剔和本地干部对本县知青的偏袒,工作难度是相当的大。加之这帮北京知青也不争气,一个个底儿倍儿潮,老家儿不是让文革给打倒,就是“知识越多越反动”一类。到招工、招生、招兵时候,尽是这些烂事儿给掺合着。所以北京干部不得不像售货员一样,搞起了搭配出售,送出一个算一个。那时候的北京干部,主要工作就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地往外输送知青。要把知青们都处理出去了,他们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

   所谓搭配,其实就是想辙儿、编茬儿。出身不好的表现好,优点不多的特长多,受苦不重(chong)的身体差,蔫了吧唧的能听话...你保密厂要是不要家庭出身不好的,那我只能给你一个出身好的,可这主儿也是局子揉过的,你要不要?说这人父亲有问题没结论,她母亲也是老干部,而且他父亲问题近日就要解决,那官复原职还得安排个部长当…

   到了最后,北京干部和知青已经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因为他们回北京的时间,取决于这帮知青们的分配速度。要不说咱陕北老插沾了北京干部光了呢,平均算下来陕北知青在农村插队时间比别地儿的都短。



越江:北京知青陕北老插  坛子里打酱油的。惟愿: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朋友们的欢乐之上。
 回到顶部
总数 42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