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兵团艰苦生活中的趣事


  共有1011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兵团艰苦生活中的趣事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12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7 12:07:00 [只看该作者]

东北的豆腐就是好吃,在北京超市里卖的软豆腐不好吃,节前在大街上还真碰到了一位东北大妹子卖的豆腐。我问她:东北的豆腐可硬了,你为什么做的这么软?她说了:你可不知道,北京人就爱吃软豆腐,刚开始我做的特别硬,北京人就提意见了,问我能否把豆腐做软点?我说:那还不容易!卤水少点一点,压的时候时间短一点,就是水多了,豆腐不就软了!哈哈哈 我说那你不就更赚了,水也都卖成钱了。她说北京人喜欢这样的,没办法!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心灵之花
  12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26768 积分:13601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8/27 11:0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7 20:16:00 [只看该作者]

槐乡:在北大荒种过窝瓜吗?瓜中的白瓜子,上面还来收购过,入秋窝瓜用刀削成长薄片,晾晒干了过冬吃,既是菜也是粮。北大荒的黑土地肥的种什么得什么,俺种的窝瓜就是高产,老玉米也高产,加上土豆每年光俺们炊事班就能把全连的补给量完成一大半,有时俺们留的种,就是农业连队的人也经常来要上一袋子,俺们从北京带去的菜种花样多,品种好,尤其是架豆和刺黄瓜是正宗的老北京四季青的货,北大荒当地产的黄瓜短粗,黄白黄白也不好吃,就跟窜了秧似的,都变得没有黄瓜味了,腌了都不是味。俺们在食堂北边整出的那块菜地,谁走过都说,瞧这地整的垄是垄、畦是畦,就是农业把式也整不出这样来,如果看着地里一茬茬各色蔬菜相继出苗、绿油油一片片,谁见了不喜欢啊?要说平时有偷菜的但不是人,全是地里的田鼠和漫天的黑老鸹,好在俺们养了一大帮虎皮鹅和狼狗,帮俺们看护菜园子,才没有太大的损失。


我为君之友,
友谊必长久,
久别若思见,
见帖如见我.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12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7 20:31:00 [只看该作者]

在北大荒我家的自留地里种过西葫芦,芹菜,四季梅之类的,不过都是老伴种的,我很少下菜地。但是我把东北的四季豆种子带到了河南的学校里,那里的院子很大,我种了豆角、黄瓜和草莓,还有一个葡萄架,长的可好了,自己家里吃不完。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感恩
  12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301 积分:7731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13 9: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7 20:54:00 [只看该作者]

黑土地都魅力令人难以忘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在艰苦年代吃的饭菜在记忆中永远是最香的,如今再也找不到那种清香的味道了,那是因为有一份情怀在里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梧桐树
  12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9337 积分:51015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10/21 2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7 21:5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槐乡在27/1/2009 PM 8:31:59的发言:
在北大荒我家的自留地里种过西葫芦,芹菜,四季梅之类的,不过都是老伴种的,我很少下菜地。但是我把东北的四季豆种子带到了河南的学校里,那里的院子很大,我种了豆角、黄瓜和草莓,还有一个葡萄架,长的可好了,自己家里吃不完。

             妹妹:什么是“四季梅”,请指教。
        羡慕你河南的大院子,花花草草,蔬菜瓜果。闲暇时光,侍弄一下,别样心情,多么惬意。[这样的劳作,和北大荒的日子。不可同日而语。]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心灵之花
  12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26768 积分:13601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8/27 11:0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8 8:38:00 [只看该作者]

在值班部队的时候,俺们有两项任务,一是训练、执勤;二是基建、生产;后者,俺们什么都干,没有固定的场所和任务,很多都是临时的,有些还是相当危险的,记得有一次农业连队烧甸子里的野草,准备翻耕扩大播种面积,没想到跑荒了,要是火烧到对面山上,那就不得了了,团里下死命令叫值班部队支援,当时连里只有连长指导员几个是党员,知青里大部分是团员,在紧急动员中,指导员说,“共青团员站出来!”各班排干部全是团员,全上了第一辆卡车,许多要求进步的群众也争先恐后地要上车,连长说,各班排自己带开,立即上车,火速出发!俺们班排干部又都下车,去组织班排战士拿工具,重新上车。火场就是战场,俺们到现场时,发现来的连队很多,人海战术,排队追着火苗打,可是当风头一转,火苗就突然冲着人群刮了过来,人们一下子就被火烧蒙了,不知往哪里跑了,看到人们被围在火圈里,大家都紧紧揪着一把汗,营里指挥俺们值班连队从侧面开一条防火道,冲进去把人们救出来,防火道就是在草丛中用镰刀将苇草打光,用锹把草根翻过来,有七八米宽,小伙子们全是生力军,分片包干,眼瞅着一条黑色大道急速地向火圈中突进,火圈里人几乎是背靠背地由里向外自救,他们都玩了命了,快不行了,关键时刻,俺们冲了进去,把他们全部给背了出来。火势在人们的拼命扑打下渐渐低下去了,人们都累得躺在黑土地上,一个个疲惫不堪,满脸的泥土和灰末,口渴到极点,就像《上甘岭》隧道中的情景一样。火灾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俺始终难以忘怀在火场惊天动地的那一幕。


我为君之友,
友谊必长久,
久别若思见,
见帖如见我.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12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8 20:2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感恩在27/1/2009 PM 8:54:59的发言:

黑土地的魅力令人难以忘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在艰苦年代吃的饭菜在记忆中永远是最香的,如今再也找不到那种清香的味道了,那是因为有一份情怀在里边!

是的,同感!谢谢您朋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12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8 20:2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梧桐树在27/1/2009 PM 9:51:39的发言:

             妹妹:什么是“四季梅”,请指教。
        羡慕你河南的大院子,花花草草,蔬菜瓜果。闲暇时光,侍弄一下,别样心情,多么惬意。[这样的劳作,和北大荒的日子。不可同日而语。]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哈哈哈 我也许是说顺口了,回哥哥,“四季梅”就是“扁豆”。
很可惜呀!住了二层楼,院子也小了。现在住到了三层楼,院子也没了。遗憾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梧桐树
  12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9337 积分:51015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10/21 2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8 21:15: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槐乡在28/1/2009 PM 8:29:46的发言:

哈哈哈 我也许是说顺口了,回哥哥,“四季梅”就是“扁豆”。
很可惜呀!住了二层楼,院子也小了。现在住到了三层楼,院子也没了。遗憾啊!!!

                 还好有“中青网”,这个“广阔天地”。使我们结识了新的朋友。结识了《我的兄弟姐妹》。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我们的心理更加年轻了,我们的心情更加愉悦了,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过年了,放挂爆竹。喜庆一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心灵之花
  13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26768 积分:13601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8/27 11:0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9 8:34:00 [只看该作者]

    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末,值班连队在战备期间,经常在驻地周围,尤其是交通要道附近设置各种单兵掩体和集群性炮位,当时人们中风传老毛子在对面集结了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一旦打起来,肯定要通过俺们团的驻地,这里有粮库、油库、弹药库、全团的农业机械车辆,是一处必须严加防范的战略要塞,东牡铁路直接就通过俺们团部所在的兴凯镇,西边是裴德镇,再往西就是师部所在地——密山县,这里已经成为通往牡丹江、哈尔滨的大门!
    参谋长讲的清清楚楚,指定俺们步兵三连直接登上小东山,沿着东南和东北两个方向构筑防御工事,因为修东牡铁路,把一座几十米高的小东山一劈两半,火车每天呼啸着急速通过,无论是东来的货车、还是西去的客车,人们似乎都习惯了周围的景物,即使有人往两边是小山上看两眼,也决然看不出有什么异样来,实际上小东山两翼山顶端,早已被俺们连给挖成了连绵不断的战壕和单兵掩体、机枪掩体和迫击炮掩体,就是在山口两侧的山脚下,俺们也构筑了火箭发射掩体,而且全用郁郁葱葱的松柏树和灌木丛做了伪装,谁也看不出来。
    最有意思的是大家刚看完电影《南征北战》,大家在战备施工中,津津乐道的就是都在把眼前工事与影片中的情节相连系,特好玩!小时候,男孩子们没有不喜欢玩打仗的游戏的,那时最多也就是拿着自己做的木枪和红缨枪,现在一个个手里全拿的是真枪真炮,什么“沿着凤凰山一线构筑工事”,什么“在车站工事守到天亮”,现在想起来还是非常过瘾的,至于那时在石头山上一镐一镐地挖战壕,把手都摸出血泡来,痛的几天几夜睡不着觉,似乎都忘了的干干净净!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那一幕还记忆忧心,遗憾的是没有真正跟老毛子打一仗就收兵了。


我为君之友,
友谊必长久,
久别若思见,
见帖如见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