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朝鲜的处境 —— 怜悯中的几分理解


  共有862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朝鲜的处境 —— 怜悯中的几分理解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8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5 23:45:00 [只看该作者]

8月27日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赫尔姆斯秘密向少数记者透露,苏联代表向其东欧盟国通报了可能对中国核设施进行先法制人的打击的情况。

经毛泽东、林彪和中央批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转发军委办事组8月8日《关于加强全国人民防空工作的报告》。全国人民防空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军委办事组负 责人并吸收军队和地方有关单位和部门的领导人组成。在领导小组之下,在总参谋部设立精干的办事机构,根据领导小组的意图,对全国人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报 告对各省、市、自治区,省(自治区)、地辖大中城市以至各大中厂矿、企业人防领导小组的建立、健全亦提出具体意见。报告规定人防领导小组的基本任务是:组 织进行战备思想教育和防空常识教育;拟制对空防御计划并组织施;拟制城市人口疏散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和训练群众性的消防、救护、抢修、治安等队伍。报告 建议全国性的人民防空领导小组“由周总理任组长,永胜、富治、法宪、仲川同志任副组长”。

8月28日
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披露: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将使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酒泉,西昌导弹发射基地,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以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

8 月28日,基辛格向尼克鬆提交了他親自制定的“越南應急方案”。參謀長聯席會議照此制定了“修枝刀計劃”,白宮和國家安全委員會則稱其為“鴨鉤計劃”。按照該計劃,美軍將加緊轟炸河內周圍的軍事和經濟目標,在海防等港口布放水雷,並對北越東北部的交通線以及中越邊境的通道和橋梁進行空襲。更讓人吃驚的是,該計劃甚至提出必要時可以使用戰術核武器,以“給北越社會造成不可接受的損失,從而導致其政權的崩潰”

8月28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命令>要求边疆各省,市,自治区各级革命委员会,各族革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边疆部队全体指战员,随时准备对付武装挑衅,防止突
然袭击。

即日
聂荣臻元帅向周总理报告,苏军SS系列中程弹道导弹时速约8000公里,每分钟飞行速度为136-145公里之间。如苏军从远东 军区的赤塔或扎维塔 亚发射的话,飞临哈尔滨,长春,鞍山上空需3-6分钟,飞临北京大约10分钟。如从蒙古巴拉巴什发射,到北京用6分35秒。扣除雷达发现及预警时间,从 警报响起到核爆炸,北京的准备时间不超过5分钟。聂帅建议9-10两月国家领导人应暂离北京去南方。周总理建议取消国情典礼。毛主席说:不搞集会,我看不 好,这是不是告诉人家,我们有点怕?我还要上天安门。。。如果实在不放心,兵不厌诈,我们先放它两颗原子弹,吓吓他们。。。等他们明白过来,节日也过完 了。


9月中旬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成立,辖4个师, 41个团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福建生产建设兵团.

9月11日
柯西金从河内参加胡志明葬礼回国途中在北京机场与周恩来会晤. 在苏方的主动要求下,中方同意,从河内参加胡志明葬礼后回国途中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与中国总理周恩来在北京首都机场贵宾室会面,双方举行了会谈。周 恩来在会谈中称:一、中苏之间的理论和原则问题争论不应影响两国的国家关系,不应妨碍两国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二、中苏边界问题是目前中苏两国关系的中心问 题,双方可以通过谈判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解决之前,双方应共同采取如下几项临时措施:(一)维持边界现状;(二)避免武装冲突;(三)在有争议地 区双方武装力量脱离接触。在周恩来提出三项临时措施后,柯西金提议,在边界问题解决以前,双方共同采取的临时措施还加上一条:双方边防部门有事可预先联 系。会谈中双方还讨论了有关保持和发展两国贸易、恢复互派大使等问题。


9月报13日
周恩来将有关中苏会谈内容报毛泽东,认为:中苏这样政府性质接触还是第一次,我们争取和缓边境局势四条协议实现,发表外交文件,促进边界谈判。毛泽东批“同意”。

9月1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生产建设兵团成立, 隶属南京军区。接管农,茶,林场42个

9月18日
周恩来致柯西金信:1969年9月11日,在北京机场的会见中,我们双方同意长期悬而未决的中苏边界问题,应该在不受任何威胁情况下,通过和平谈判解决; 在解决前,双方采取临时措施,维持边界现状,避免武装冲突。这些临时措施如能得到你来信确认,即作为中苏两国政府之间的协议,立即生效,并付诸实施。我相 信,如果这个协议能够达成,将有助于两国边境局势的和缓和中苏边界谈判的举行。该信内容于16日经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修改并于17日报毛泽东。

9月20日
经毛泽东批准,军委办事组在北京召开全军战备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军区、军兵种司令员、政委。会议研究了苏联的战争动向和对付苏军突然袭击的措施。会 议开至月底,因国庆在即,决定休会,各军区负责人即返回各地。休会期间,军委办事组为检查战备工作落实情况,于11月15日至21日,组织北京、兰州、新 疆军区和华北、西北8省、市、自治区以及空军、总参、总后领导人赴东北参观见学落实战备的经验。

9月22日,
军委批准总参关于防止敌人突然袭击小组成员调整的报告,同意由副总参谋长阎仲川任组长。总参作战部副部长范天恩、总参二部副部长徐敏辉和总参三部副部长冯维精任副组长。

9月和10月初
苏联密集刺探美国对苏联发动攻击的可能反应,多勃雷宁直率的问基辛格是否预期向中国发动攻击,一副两人早有默契的样子,基辛格快要吓死了。(原文)

9月29日
基辛格请示尼克松:我很关注我们对多勃雷宁的试探的反应,我们的反应在他们的算盘里占分量。苏联可能在利用我们让中国和整个世界都觉得我们和苏联在秘密协商,而且我方将心平气和的看待他们的军事行动。我认为,我们应表明我们不配合他们这种策略。
尼克松此后一直没公开谈论中苏边境危机,以备一旦苏联在越南问题上态度转变可有转圆的交易空间。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感恩
  8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301 积分:7731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13 9: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5 23:46:00 [只看该作者]

无师:太佩服您了,研究的这么细致,论据如此充分!思维如此严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8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5 23:47:00 [只看该作者]

9月26 日
柯西金复信周恩来,称:我方已采取实际措施旨在使边境局势正常化,其出发点是中国政府将根据相互原则采取类似措施来实现已达成的有关协议,我方已任命以库兹涅佐夫为首的谈判代表团,建议自10月10日起在北京开始中苏边界问题谈判。

9月28日
中国进行了核试验,未对内对外公布。

9月29日
中国又进行了核试验,同上。 由周恩来审定的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给苏联驻华代办叶里扎维金的“口头通知”中说,柯西金的信正在研究中;边界谈判改到10月20日开始。

9约30日
林彪视察空军第34师所属的西郊机场。据称,林彪视察后即令军委办事组负责人到其住处谈战备问题。林彪称:这个仗看来八 成是打不起来,但要作八成可能打起来的准备。明天就是国庆节。在节日举行大型群众集会,在人们正欢欢乐乐的时候,说不定战争就打响了。如果敌人知道我们过 节,对我们来个突然袭击怎么办?苏联设在外蒙的空军基地,距北京只有几百公里,飞机用不上一个小时就到了。如果打导弹,只要几分钟。我刚才坐车到西郊机场 去转了一下,看见飞机还一排排地在那里明摆着,似乎没有一点应付意外的准备。这不行,也很危险。因此,要立即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等着挨打的状况。第一,北京附近几个机场的飞机,除留下作战值班的以外,其余的一律要在今日夜间转移到外地的机场去;第 二,要在机场跑道上设路障,以防止敌空军实行机降;第三,留在机场的值班人员,要全部配发武器,准备打敌人的伞兵。另外,节日的其他战备工作也要搞好。关 键是10月1日、2日、3日,1日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只要在这关键的几天里不出什么事,问题就不大了。〔26〕
林彪的指示,空军当日即以“一等紧急战备演习”的名义进行了落实。空军所有部队、学校、机关和民航进行“一等紧急战备演习”。除担负战斗值班的飞机外,其 余飞机全部进入洞库或就地疏散;大部分师以上指挥机构开设了预备指挥所;所有机场紧急配发了武器;70多个机场连夜挖了掩体、防空洞;“三北”地区临时不 使用的机场全部设置了障碍;建立了空司指挥所与“三北”地区一线雷达站和技侦分队的直接联络。10月3日演习结束。这是空军自组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 备演习”。

9月30日

两报一刊社论刊登毛泽东主席讲话:‘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任何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特别要 反对以原子弹为武器的侵略战争,如果这种战争发生,全世界人民就应以革命战争消灭侵略战争,从现在起就要有所准备。"


10月1日
毛主席与其它领导人在天安门检阅了游行队伍。解放军驻三北军队全部进入一级战备。空军派直升飞机停在天安门与武门之间以保证紧急情况毛主席等人能够撤离。

10月6日
中共中央批准组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

尼克鬆打電話給國防部長萊爾德,要求他命令美軍採取一系列行動,一定要讓蘇聯人覺察到美國正在提高戰略核武器部隊的戒備水平。基辛格還給尼克鬆支招說,在 即將與蘇聯大使的會談中,尼克鬆要暗示將在11月初做出某項重要決定,讓蘇聯人繃緊神經。此外尼克鬆還要挑明:除非越南問題有實質進展,否則美蘇關系將受 到負面影響。美國在全球范圍內加強核警戒的行動,白宮裡隻有尼克鬆、基辛格、基辛格的助手海格、海爾德曼等人知道它的真正目的,五角大樓中也隻有萊爾德及 其助手珀斯利以及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惠勒將軍知情,甚至連國務卿羅杰斯都蒙在鼓裡。這次行動的名稱是“參謀長聯席會議戒備測試”,目的就是對莫斯科進行核 威懾,讓後者明白隻有幫助結束越戰才對他們最有利。白宮還對這次行動提出了以下要求:必須讓蘇聯人覺得“異乎尋常和十分重大”,但又不能讓他們感覺受到威 脅,行動不用向盟國通氣,要對公眾嚴格保密。

10月初
但“鴨鉤計劃”遭到了萊爾德和羅杰斯的強烈反對。他們對它的效果表示懷疑,並且指出它將導致更激烈的反戰風潮。在經過仔細權衡後,尼克鬆在10月初決定放棄“鴨鉤計劃”,北越首都河內逃過了成為“第二個廣島”的命運

10月4日,
中央军委批复海军9月8日请示,同意所报舰队机关精简方案和
组建海军广州、上海、烟台基地。基地机关由南海、东海、北海舰队分别组建,番
号依次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广州、上海、烟台基地,行使军级权限,分别归南海
、东海、北海舰队建制领导。述基地的组建,使海军军级基地由原来的4个(旅顺、舟山、福建、榆林)增加至7个,增幅为40%强。

10月7日,
国务院、中央军委转发总参10月2日关于建立防止敌人突然袭击警报系统的报告,要求迅速组织落实。
                           总参该报军委办事组并报周恩来的报告称:

一、向全国范围发出防止敌人战略突然袭击警报的权力,必须集中于伟大统帅毛主席和副统帅林副主席。在紧急情况下,可授权军委办事组决定,由总参谋部组织实施。局部地区的防突袭警报,授权大军区首长决定,同时上报、下发。
二、防止敌人战略突然袭击警报,由统帅部直接发到各大军区、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以及军一级部队。通信手段:(略)。
三、军队的各级司令部和省、市、自治区人民防空领导小组办事机构,必须建立昼夜值班制度,保证及时、准确地接收和发出警报。统帅部防止敌人战略突然袭击警报设备,设在总参谋部作战部,警报信号由总参谋部统一规定(附后,略)。

10月9日—10日,
林彪在吴法宪、郑维山、阎仲川等陪同下,乘飞机到张家口、宣化地区视察,接见了驻当地的陆军第65军、第27军和空军部队的有关负责人。〔27〕

10月10日
惠勒將軍通知美軍各大總部:為了檢驗美軍在全球范圍內與蘇聯對抗的戰備水平,總統下令從13日到25日採取一系列加強戒備的措施

10月13日上午8點
這場“全球核警戒”的大戲正式拉開序幕。全球美軍的戰術和戰略空軍都暫停了飛行訓練,以提高戒備等級。戰略空軍司令部所屬的144架B-52、32架B-58戰略轟炸機和189架KC-135加油機進入戒備狀態。

10月14日
毛泽东、林彪及中央其他“老同志”等疏散外地。毛泽东乘专列离京。这是毛泽东在本年内第二次长时间离京到外地,随卫人员150人。10月15日,专列抵达武昌,毛在此间居留至翌4
月11日返京。〔32〕
军委批复北京军区9月14日请示,同意以第3、2、4、5、6工区和13个工程兵团,给陆军第24、63、65、66、69军各组建1个步兵师。北京军区 于12月底完成组建任务。该5个陆军师依次称陆军第71、186(后改189)、195、198、206师,为统一番号排列顺序,陆军第69军现辖第 28、107师,依次改称陆军第205、207师。(13)
林彪在住处听取了郑维山、陈先瑞有关北线设防问题的汇报。

柯西金再致信周恩来,告之苏谈判代表团于10月20日前抵京。〔24〕

10月同期
黄志勇、田维新被任命为总政副主任。

10月14日,
军委公布空军战备值班部队,共有9个高炮师、16个歼击机
师、6个轰炸机师、4个强击机师、1个运输机师、2个地空导弹师等。

10月15日
基辛格通知多勃雷宁,尼克松认为:中国利益同美国利益密切相关,如中国遭受核打击,他将认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国将参战。将对苏联130多个城市和军事基地进行核打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8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5 23:48:00 [只看该作者]

10月16日
林彪乘专机抵达江苏硕放机场,下午乘汽车转抵苏州。次日下午,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乘军用吉普到苏州晋见林彪。林彪在苏州居留至翌年4月26日返京。〔33〕

军委命令,调陆军第43、47军编入战略预备队序列。第43军于11月20日前进驻郑州、洛阳地区,归武汉军区指挥;第47军于翌年适当时机进驻灵宝、潼关、渭南地区,归兰州军区指挥。〔35〕
经毛泽东批准,军委向有关军区和空军下达建立全军战略预备队的命令。战略预备队由若干个陆军军、空降军和坦克师、地炮师、高炮师组成。

10月17日
周恩来与中央政治局成员分批会见在京的一些“老同志”,向他们宣布毛泽东和中央关于战备疏散的决定,说:主席根据当前形势,决定一些老同志在20号或稍后 从北京疏散到外地。主席指定了每个人的去处。各地安置工作,均由我打电话安排,中央办公厅负责准备专机或专列。据此,朱德、董必武、叶剑英等前往广东,陈 云、王震等前往江西,聂荣臻、陈毅前往河北,徐向前等前往河南。与此同时,已被“打倒”的刘少奇、邓小平、陶铸、张闻天也被疏散到河南、江西、安徽、广东 等地。〔34〕

蘇聯駐美大使多布雷寧提出要與尼克鬆會面。基辛格高興地認為核警戒試驗對莫斯科產生了作用

10月18日21点30分
林彪第一号令下达。全局军共95个师,94万人,4100架飞机,600多艘舰艇进入一级战备。 遵照军委办事组指示精神,总参谋部向各军区,海、空军和北京卫戍区传达“林彪副主席紧急战备指示(第一个号令)”。“指示”指出,近两天来,美国、苏联有 许多异常活动情况。特别是苏联的所谓边界谈判代表团,预定19日来京,要求全军必须百倍提高警惕,防止苏联搞欺骗,尤其19、20两日应特别注意。“指 示”还要求,各军区、特别是“三北”军区对重型武器要立即疏散;沿海军区也应加强战备,防止敌人可能突然袭击;要立即组织精干的指挥班子进入战时指挥位 置;各级都要加强首长值班,及时掌握情况。“指示”还要求迅速抓紧布置反坦克兵器的生产。
同日,总参还传达林彪给第二炮兵的指示(第二个号令),要求二炮部队要加强本身防护,同时待命,必要时参加战斗。
同日,总参还传达军委办事组给各总部、各兵种、国防工办、国防科委和总参各有关部局的指示(第三、四个号令),要求按照国庆期间战备工作要求转入战备状态。凡已组织精干指挥班子、有隐蔽指挥位置的单位,应立即进入指挥位置;全部人员要做好就地疏散的一切准备。三北兵团全部进入一级战备,与正规军同步以临战态势驻守在祖国北疆。

10月20日
库兹涅佐夫率苏联代表团抵北京,中苏第二次边界谈判开始。毛泽东着手调整中国的对外战略,改对美苏两面作战为联合美国集中力量对抗苏联,做出了打开中美关系僵局的重大决策。



10月21日
蘇聯的幾架圖-16“獾”式中型轟炸機飛到日本海,偵察美國航母編隊的動向。多年以後,萊爾德在回憶錄中稱,美國情報機構監聽到的蘇聯通信表明,蘇聯當局對美國人的動作表示“關注”。

中央军委命令,陆军第24军由河北唐秦地区移防承德地区。11月下旬,该军各部队到达指定地域。

10月22日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颁发《关于部队调动使用权限的规定》。
规定指出,对中苏、中印边境地区,无论大小部队的作战行动,均报毛泽东及林彪或中共中央常委批准后方可行动。为不失战机,可预先报告方案。对内地的平叛剿 匪和东南沿海以及中缅边境的国民党军残部小股袭扰的反击作战,可边行动边报告。对执行“三支两军”任务部队的调动,营以下由各军区、军兵种批准,报中央军 委备案,营以上报毛泽东、林彪或中央常委审批。〔37〕
军委电复兰州军区8月9日请示,同意从军区机关和步兵学校抽调人员,组建1个陆军军部,称陆军第19军,将陆军第55师、守备第32师和步兵第3团划归该军建制领导。

10月23日,
总参向各军区、海、空军和北京卫戍区传达了军委办事组《做好疏散部队工作,继续保持良好战备状态》的指示。指示指出,疏散出去的部队,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 间;天气逐渐转冷,要做好疏散部队的工作,减少非战斗减员,继续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指示要求,所有疏散的部队不要露营,搞好行政管理和物资保障;抓紧时 间进行战备训练,保持常备不懈。〔38〕

10月25日
美国戰略空軍司令部再次提高B-52的戒備水平

10月27日
美国實施了代號為“巨大長矛”的演習,讓幾架B-52帶著真正的核彈飛越了阿拉斯加。與此同時,部署在世界其他地區的美軍也紛紛“進入角色”。海軍提高了 “北極星”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巡邏數量;大批驅逐艦和護衛艦進入亞丁灣舉行演習;“約克城”號航母編隊在北大西洋集結;另外兩支航母編隊離開美國的母港,全 速駛往西太平洋。駐歐洲的美國陸軍則加強了柏林牆附近的監聽和情報搜集活動。駛往北越的蘇聯艦船也被美機監視。似乎在剎那間,五角大樓已准備好在全球展開 一場大規模軍事行動。尼克鬆對“劇情”的展開非常滿意。

改建、组建和扩编部队
军委发布各军区组建和扩编部队的命令。根据该命令,北京军区组建1个榴炮师(炮兵第16师);沈阳军区以该区野战高炮群为基础,组建1个高炮师(炮兵第 74师);南京军区以该区野战高炮群为基础,组建1个高炮师(炮兵第75师),在安徽霍丘城西湖农场和江苏泰州红旗农场各组建1个陆军师(陆军第73、 74师);济南军区将陆军第26军第76师改归福州军区建制,另给26军组建1个陆军师(陆军第78师),组建1个坦克师师部(坦克第13师),兰州军区 骑兵第2师改为陆军师(陆军第20师);广州军区陆军第55军第215师改归福州军区建制,另给55军组建1个陆军师(陆军165师),另组建4个陆军师 (陆军第142、143、145、146师),分别负责接管调防部队遗留的潼湖、台山、南湾、西湖等大型生产基地;昆明军区组建1个陆军师(陆军第32 师)。〔39〕

10月28日
军委命令,陆军第63军从河北移防山西,接替陆军第69军防区。同时,陆军第69军北移,该军军部从山西太原北移至大同。〔20〕


10月30日
美國宣布警戒測試結束

10月31日,
军委批准空军反空降作战措施,即:(一)加强反空降作战的思想准备;(二)充实反空降作战力量;(三)研制改进射击、轰炸武器;(四)加强反空降训练;(五)加强空军机场的防御。〔29〕

11月12日
任命兰州军区司令员张达志为炮兵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皮定均为兰州军区司令员。〔16〕

11月14日
军委电复昆明军区10月30日请示,同意在滇西地区组建1个陆军军部,称陆军第11军,辖陆军第49师和新建的1个陆军师(12月8日,军委电各军区《变动部分陆军师的番号》,公布该新组建的陆军师称陆军第32师)。


11月15日,
军委发布《关于城市改设警备区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为加强城市警备工作和便于野战部队随时机动,对一些重点城市改设警备区。各省、自治区机关所在城市 和重庆、鞍山、青岛、湛江等重要城市均可根据需要设立警备区机构。其它城市的警备工作,由当地军分区或市人武部负责,不专设警备区机构,必须时对外挂警备 区牌子。警备区机构由当地军分区或市人武部改建(行使师级权限),或由当地省军区兼任。现由野战军兼任的城市警备工作,逐步移交。

11月24日—29日
经中央政治局批准,北京军区在北京召开华北地区第一次战备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军区各军、省军区和华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领导人。会议由北京军 区司令员郑维山主持。会议传达了东北地区战备工作的经验,并针对华北地区战备工作状况,提出了加强战备工作的措施。此前,沈阳军区、新疆军区在10月份分 别召开了战备工作会议。


11月28日
军委办事组公布总政治部机关精简方案。据此,总政机关由原编的13个部、院,缩编为6个部、室。即:办公室、组织部、干部部、宣传部、保卫部、群众工作部。〔14〕
军委电复昆明军区10月30日请示,同意在滇西地区组建1个陆军军部,称陆军第11军,辖陆军第49师和新建的1个陆军师(12月8日,军委电各军区《变动部分陆军师的番号》,公布该新组建的陆军师称陆军第32师)。至此,陆军军部达至36个,为自1952年全军精简整编以来最高峰。

12月1日—4日
北京军区在北京召开国防工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内蒙古军区、各军主管施工的领导人和担负施工任务的师、工区以及建筑工程团的负责人。会议总结了1969年国防施工情况,部署了1970年国防施工任务。

12月5日
军委公布《军委各兵种机关精简方案》和《军区炮兵、装甲兵、工程兵机构的精简方案》。据此,军委各兵种机关和军区炮兵、装甲兵、工程兵进行了精简整编。〔23〕


12月7日
12月17日—19日,北京军区为检查坑道内战备设施配套情况,研究解决人员在坑道持续工作、生活所遇到的问题,在军区指挥所组织了坑道密闭演习。参加演习的有军区司令员郑维山、政委陈先瑞等。北京军区内蒙兵团所属战备值班部队也全副武装携步枪,冲锋枪,机关枪,手榴弹,火箭筒与正规军同时进人国防战备坑道日夜驻守。据战友回忆当时兵团一些连队已开始政审挑选第一批补充正规军的兵团战士名单。

中共中央批准组建福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

12月
总政恢复办公,李德生任总政主任(正式任命时间为1970年4月)。〔15〕

12月11日
军委办事组召开全军战备工作会议会议继续在京召开。与会人员认真分析形势,检查了战备落实情况,交流了战备工作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今后的战备工作任务。


12月19日
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批示“照办”的关于内蒙实行分区全面军管的决定。决定“责成北京军区对内蒙实行分区全面军管,并由北京军区组成前线指挥所, 领导这一军管”。具体部署主要为:“一、北京军区由郑维山司令员、杜文达副司令员、黄振棠、张正光副政委组成前线指挥所,进驻呼市。以上四人组成前指党的 领导小组,以郑维山为书记,黄振棠、杜文达为副书记,实行对内蒙的一元化领导。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在前指党的领导小组下进行工作。从北京军区抽人组成 前指办事机构。二、在北京军区前指的统一指挥下,包头市、巴盟、锡盟、乌盟、呼和浩特市、伊盟等地区的革命委员会和军分区(警备区),分别由六十三军、六十五军、六十军、二十七军组成前指,实行分区全面军管。所有军管单位,均以战备为纲,抓好革命和生产”。

至本年年底,北京军区达8个野战军的兵力,分别为:第24、27、28、38、63、65、66、69军。至此,加之沈阳军区6个军(16、23、39、40、46、64军)、兰州军区2个军(19、21军),“三北”地区共有16个陆军军,为全国陆军军部总数的44%,这表明了战略防御重心的北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12月22日
中共中央通知,经毛泽东、林彪、中央批准,为了加强国防工业的领导,决定在军委办事组之下,成立国防工业领导小组,邱会作、曹里怀、周希 汉、李如洪、周世忠、封永顺、吴信泉七人为领导小组成员,由邱会作任组长,李如洪、封永顺任副组长,并兼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副主任,“自即日起开始办 公”。

1970年

中共中央批准组建山东、浙江、湖北生产建设兵团及广西军区生产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8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伟大”的人道主义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5 23:52:00 [只看该作者]

朝鲜的问题是没有周恩来的统战和软硬两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8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6 0:55:00 [只看该作者]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苏联曾经坚决不相信中美会建交,苏联打算与台湾联手 
   
相关标签  [苏联] [中美关系]  


1979年,邓小平(左一)访问美国,他与卡特总统在阳台上向群众挥手

笔者从德国的解密档案中详细了解了从中美建交到苏联反应前前后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这件解密档案收录了当时苏联几大核心报纸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评论,以及美国政府从其他途径获取的关于中美关系的珍贵情报。

中国需要外交革命

赫鲁晓夫曾说:“国际紧张局势的情况就像一棵卷心菜。如果你把菜叶一片一片地剥去,就会看到菜心。而国际紧张局势的核心就是苏美关系。”多年来,苏联一直确信中美之间不可能走得更近。

1966年,美国副总统汉弗莱从当时的战略格局出发,提出了改善美中关系的务实建议,将“借孤立遏制中国”的口号改为“遏制但不孤立”。在美国放出积极姿态的同时,中苏关系却日益恶化。1967年2月,中苏边境爆发军事冲突,同时中国在国际上的战略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实行新的外交革命势在必行。

1972年,经过中美的秘密接洽,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空军一号”打破坚冰,访问中国。当时,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都企图称霸世界,他们在世界各地争夺霸权的斗争对世界和平是严重威胁。从当时的情况看,美国由于过去伸手过长,实力相对削弱,处于守势,而苏联则处于攻势。对中国和世界来说,苏联的扩张更为危险。所以,在毛泽东心目中,中美会谈的目标不仅是中美建交,其中包含着建立两国在国际范围内的战略关系,以反对霸权主义。

对中美建交高度关注

卡特上台后,面临着来自苏联越来越大的压力。直到1978年,美苏局面仍是“缓而不和”。卡特感到,不能再忍受苏联咄咄逼人的态势了。1978年受卡特的指令,总统特使布热津斯基访华,向中国领导人表示,美国政府已下决心要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此时中国领导人也感到周边环境由于苏联的扩张而严重恶化。苏联明显加紧了在亚洲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在中越关系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中国迫切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安全环境,还需要与发达国家建立比较积极密切的经济、政治关系以获得必要的技术、资金和海外市场。这些需要加强了中国领导人尽早实现中美正常化的决心。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苏联《真理报》对此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在显著版面发表评论。

1979年,邓小平踏上美国土地。代表团每到一地,都受到热烈的欢迎。美国各大报刊、电视台大量报道了访问的盛况,据估计,有上亿的美国人看了邓小平访美的电视新闻。邓小平也接受《时代》杂志的采访。塔斯社随即发表了电讯,评论邓小平的谈话,要求美国政府阐明对邓的谈话态度。《真理报》紧接着发表评论,逼问华盛顿的观点在哪些具体方面与北京领导人的政策相一致……

苏联怀疑联手“反霸”

在中美建交之际,华国锋在北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了中美建交会不会恶化中苏关系的问题。他说,不是同盟,也不是轴心,所以谈不到正常化是针对某一个国家的问题……《真理报》虽然欢迎卡特所作的“我们没有利用同中国的新关系去损害苏联或其他国家利益的企图”的保证,但却怀疑说:时间将会证明言论是否与政治行动相一致。

中美建交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1979年7月,中美两国签订了美国给予中国为最惠国待遇的协定。贸易协定生效后,美国将中国产品的税率从20%降为10.5%左右,而这一税率是美国对非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的贸易税率。这是中美关系进一步走近的关键,再度引起苏联的高度关注。

对此,《真理报》发表评论说:北京正在利用“美国牌”努力加剧美苏对抗,其主要考虑并不在外交关系的正常化,而是想实现其更大的权力目标。苏联军队报纸《红星报》则猜测,美、日、中国正在逐渐形成一个集团。



苏联措辞严厉批美国

1979年1月,美国总统卡特在与英、德、法首脑举行非正式会谈时表示,美国不反对西方在向中国出售武器问题上采取通融态度。美国这一态度再次触动苏联敏感神经。《真理报》说:“正常化的这一步骤将重燃五角大楼对北京-东京-华盛顿三角阵营的希望。”

1979年12月,苏联出兵入侵阿富汗后,美国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访问北京。访问期间,布朗暗示,美国国防部声明可以向中国提供新的技术,但不是提供武器。随后,美国政府同意批准有关先进电子和军事设备的400多种产品的出口许可。1981年6月,美国新上任的国务卿亚历山大·黑格在北京进行正式访问。他宣布,美国方面已经原则上同意考虑中国向美国购买武器的请求。

面对美国的一连串动作,《真理报》开始措词严厉地批评美国。苏联对中美建交反应可谓是措词严厉,神经高度敏感。实际上,一向爱好和平的中国人并没有像苏联预计的那样,旨在挑起战争,而是在随后开始果断放弃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集中精力加快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附文——台湾与苏联几次惊世骇俗的秘密接触:密商共同进攻大陆

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中国、美国和苏联三者之间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台湾和苏联这对看来不可能往来的宿敌,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却有过多次惊世骇俗的秘密接触。据报道,从1965年到1975年,前往台湾的苏联“秘歙”至少有六人,有的多次到台湾,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以《伦敦晚报》记者身份为掩护,化名为维克托·路易斯的苏联“特务”维塔利·叶夫根尼耶维奇,在此期间他曾三次去台湾,密晤包括蒋经国在内的台湾高层人士。同时台湾也应邀或主动派出“特使”在维也纳等地与苏联“特歙”接触。

1995年5月21日至25日,台湾《联合报》全文连载了台湾前“新闻局长”魏景蒙日记《王平档案》(“王平”即路易斯的代事情),首次披露了这些惊人的秘闻,其中对跑易斯第一次台北之行和台苏双方“特使”两次维也纳会谈的记录尤为详尽。

苏联“特使”跑易斯第一次访台

路易斯第一次到台湾是在1968年10月。此时的中苏关系已近水火之势。利用台湾问题大做文章,这是自60年代初中苏交恶以来苏联方面与中国斗争的重要手法。早在1963年由苏联等国主持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签字时,苏联部同意把台湾当年“主权国家”,要它在条约上签字。1965年苏联通讯卫星日本大使馆举行招待会,特邀台湾有关人员出席。之后,苏联的外交人员、新闻记者与台湾的同行在华盛顿、东京、渥太华等许多地方进行“非正式接触的事”越来越多。苏联国内许多刊物上经常刊登台湾的“国旗”,称蒋介石为“总统”。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苏联进一步考虑拉拢曾标榜誓死“反共抗俄”的台湾共同反华的可能性,最终把台湾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成为它拼凑的“亚洲集体安全”的战略计划的重要环节。

实现这一计划无疑也是对美国的沉重打击。跑易斯就是苏联派出探路的马前卒和拉拢台湾的说客。而台湾当局此时也颇欲利用国际变局有所作为。根据魏影蒙日记的透露,美国政府暗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谈判往来,台湾高层早就看在眼里,而且评估美国不会帮助台湾“反攻大陆”。同时中日关系也有松动迹象。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办事处此时在东京设立了联络事务所,日本最具规模的报纸《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常常刊登廖承志的消息,呼吁中日关系正常化。因此,台苏接触,虽然开始是苏联主动,但终究是两相情愿,一拍即合。

9月的一天,路易斯携英籍妻子在东京外籍记者俱乐部见到台湾驻日本“大使馆”“新闻参事”卢为,自我介绍说他是《伦敦晚报》记者,开门见山地要求访问台湾。进一步深谈,卢为知道他持的是苏联护照,并可通过他联系苏联高层。后来卢进一步打听对方的来路,知道其背景与苏联克格勃有关。事关重大而且敏感,户立即报告台湾“驻日大使”陈之迈。陈通过台湾 “外交部”拍电给“新闻局长”魏景蒙。

对于路易斯要求访台,台湾当局持慎重要而积极的态度,对路易斯进行了多方面的了解,知道他不是一般的记者以及来台的目的等。蒋介石考虑再三,裁定让路易斯来台,要蒋经国亲自掌握,蒋氏父子又委托来认魏景蒙具体负责,指令绝对不能走漏风声。

从10月2日中午路易斯乘华航班机抵台北到31日离台,路易斯始终受到台湾当局周到妥善的接待安排。此间,路易斯与台湾当局高层官员举行了多次“政治会晤”,包括台“新闻局长”魏景蒙、“新闻局联络室”副主任罗启、“经济部长”陶声洋、“情报局长”叶翔之和时任“国防部长”的蒋经国。其中,重要的会谈有三次,魏景蒙与路易斯的会谈:叶翔之和魏景蒙与路易斯会谈:蒋经国与路易斯的会谈。

在10月22日魏景蒙与路易斯首次晤谈中,路易斯首先讲了他来台的目的:希望知道台湾 “对另一边(中共)的情况有何看法,尤其对打倒毛泽东的看法”、“对毛泽东之后的情势有保看法”,以及台“对与莫斯科的关系有何建议”,并“探明是否可能与苏联重修旧好,如果可以,如何修好?路还问:“两个中国”能否使台湾高兴。魏答说“不行”,“因为中国人不希望中国长久分裂。”双方有加强了解的必要。魏还表达了所谓“解放同胞”的决心,并告诉路“我们在中共内部有自己人”。

路易期在魏景蒙的陪同和参与下与叶翔之的全谈有两次。第一次是在25日上午。会谈中,路易斯提出以下问题:1我们能开展大使给之类的接触吗?2你们反攻大陆后,能容忍莫斯科的共产党员以政党身份存在吗?3如果你们反攻在陆,俄国保持中立有所帮助吗?4俄国不会喜欢具有敌意的国民党作邻居。5希望知道台湾愿意以哪个大命名馆与莫斯科接触。6离开台湾后,应与谁谈?7莫斯科愿与台湾交换纯属中俄问题的情报。

叶翔之答复要点如下;1如果俄国保持中立,我们会很高兴。2能像以前那样与俄国合作。3我们能容忍共产党,条件是他们不能有军队。4我们希望俄国真心展开工作。5我们在中共军队、党内及其他地方都有自己人。 6我们也保持党的中立。7如果俄国保持中立,没有美国帮助我们也能回去。8在展开大使级接触后,我们可以考虑运送文物等到莫斯科展出。9如果俄国承认国民政府,这点可以考虑,但我们双方必须对诸如目的等重要事宜要有更充分的了解。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8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6 0:55:00 [只看该作者]

路易斯与叶翔之第二次会面,魏景蒙也参加会谈。魏景蒙提出几点请路易斯向莫斯科报告:1 我们愿在光复大陆的实际行动之前和莫斯科磋商;2请严守中立,或者索性帮助我们;3 联络的管道(东京大使馆不错);4废除中苏条约,有助鼓舞我国民心;5是否建立亲莫斯科的中国共产党;6两个中国绝对不可能,而且行不通;7美国、苏联、日本都不能有效地解决毛,唯一合理的政权就是台湾。

路易斯访台最重要的活动是同蒋经国的会谈。在会谈中,路易斯首先谈他见蒋经国的主题是:“希望与台湾建立直接联系,并把联系位阶提高到大使级的层次。建议台北和莫斯科互设新闻处。希望台湾在短期内对大陆采取行动,苏联会在这件事上保持中立态度,不会帮中共。”

蒋经国强调莫斯科应该支持国民党,他说:“当今中国大陆没有人可以继承毛,毛的接班人没有一个胆敢不反苏。毛泽东垮台后唯一能够治中国的,就是国民党。”’现在,重点是,俄国当局要我们容忍一支在中国的亲莫斯科共产党,……。果如此,当我们在大陆采取军事行动时,莫斯科就会保持中立。”“我们的看法是,既然国民党是社会主义党,毛下台后,苏联干嘛不和我们合作。”对此,路易斯表示,“莫斯科宁愿透过亲莫斯科的中国共产党来和你们共事,那个党也会和国民党合作。”

会谈中,路易斯提出了如何进一步联络的问题。30日,蒋经国向蒋介石报告之后就此答复如下:1魏景蒙会安排建立联络系统的计划。2户为将担任“信差”,希望莫斯科任命一名东京的联络人和卢为接头,必要时,卢为可以回台报告。3希望莫斯科稍后派一人前来台北。4 只有蒋介石、蒋经国和魏景蒙知道这件事(叶翔之现在已在局外)。双方约定,“收到维克托的问候”为识别身份的用语。

路易斯来台期间,蒋介石始终没有考虑接见他。但对他在他的一言一行甚为关切。除了听蒋经国的汇报和仔细看书面报告之外,蒋介石还特别台见罗启两次,任何小处都不放过。

台苏“特使”维也纳相会

路易斯第一次台湾之行结束返回莫斯科后,由于苏共内部许多人反对,所以联台之事 “曾一再搁置”。1969年3月中苏珍宝岛战争之后,苏联重新考虑联台,加紧拉拢台湾。在3月苏共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分别代表“元老派”和“少壮派”的贝里舍、谢里宾公开鼓吹与台湾合作,他们就此提出的5项建议得到了“有条件的支持”,即;1毛制度有崩溃及内战可能,苏联与台湾合作且极有希望。2双方合作基础可用有条件或密约规定之。双方协议在毛崩溃后,成立一个国民党与新组织之共产党合作之联合政府。3新的中国国家制度,不一定要使用共产党名称,但须符合社会经济进步之条件。故在相当时期内,容许一个两党之“人民民主国家制度”。4国共联合政府仅属过渡性制裁,苏联对于职合政府之援助,不仅于新中国共产党;惟因该新中国共产党需要相当长时间,始能在社会、政治方面发展成一个具有力量之亲苏党派,固苏联必须先与中国国民党合作。5美国的远东政策,为莫斯科与台北接近之最大障碍。

1969年5月初路易斯再资助肩负沟通台湾高层的使命,几次从罗马打电话给台湾的魏景蒙,要求双方在上次会谈的基础上进一步商讨合作事宜。路易斯提出从台湾驻罗马“大使馆”取得签证,再次赴台北,显得很急迫。台湾当局出于保密等方面的考虑,描绘此要求。最后双方商定并经蒋经国批准,台湾派出魏景蒙为“特使”去维也纳会晤路易斯。魏此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对方“以具体措词谈如何合作,以及应采何种步骤推翻毛政权”。

对此,台湾最高当局十分重视,蒋介石不仅对魏景蒙之行有关细节(如所经国家、不带中文文件、所带文件用后销毁、与路易斯对答技巧、下次会谈地点等)作出了安排。而且亲自批示会谈5点原则:1中国大陆毛政权仍然存在,已经危害了甲乙双方的基本利益(甲:中国,乙:苏联),如再令其继续发展必成更恶的劣的后果,此点即为甲乙双方合作之基础。2有过合作之办法,首先应以双方如何共同推翻毛政权,以及推翻后甲乙双方应采取之政策为先决条件,故商讨各种办法之前必先决定政策。3甲乙共同推翻毛政权,可得到国内朝野及大陆人民之谅解。但决不能采取在历史上已经失败并因此而造成甲乙双方极大之祸患,即所谓国共合作之政策。任何以共产党名义号召之举,不独遭到中国人民之恐惧、痛恨,就是毛共组织内之反毛分子亦将起而抵抗,此对乙方亦为绝对有害而不利的。当年乙方如能遵照中苏友好条约,支持蒋委员长领导之国民政府谋得统一,则决不致形成今日对甲乙双方共同这祸患。4甲方为吸收毛政权内各部门之反毛分子之政策,在政治上以中华民国政府领导之下采取反毛救国联合阵线,其在全国各党派中成员之一参加共同讨毛复国之战争。5 至于甲乙双方之基本问题如边疆、经济、外交等,应作为今后商谈之主要课题。

5月14日,魏景蒙按照为掩人耳目拟定的行程,在经香港、新加坡、吉隆坡、罗马、波恩之后抵维也纳。从14日晚到16日晨双方分手,两人先后会晤交谈5次,会谈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要点:

其一,路易斯就上次台北会晤时台湾要求说明一旦国共发生战争苏联的态度问题作了正式答复,并向台湾保证:“不论由台湾或任何中国之一部发生任何形式之争执,苏联认为是纯为中国之内政,与苏联无关,如形成内战时,苏联决不支持毛泽东”。路易斯要求“以上文字请勿予外人道及。如有愿告美国者,希望先商于苏联”。

其二,魏景蒙将蒋介石的五点批示向路易斯传达。15日上午9点半,魏在自己的房间对路照文慢念,路认真笔录,然后两人复读校对,确认无误。

其三,情报交换和军事合作问题。关于交换情报,路易斯特别关注,反复提出在14日晚的交谈中,路就说:“(情报交换)希望即该开始,开始时可重量不重质,譬如关于大陆军队之布置(对苏联有关之资料)、(中共)九中全会分析等。但每页须以打字抄件送交,视合作交换情报如何再加质量。”至于如何传递情报,路建议由台派“贸易商”往来于莫斯科和台北,或台指定一些领事馆传递信息。

关于军事合作和军火交易,魏景蒙说:“如一旦大陆发生大变,或台登大陆等等,苏联如何支持我们须事先有所计划。如关于利用苏联基地、我方需要军火接济之各点、武器种类、情报交换等等。”跑易斯表示:台方所需军火尽可提出并开列名单及交货地点。并声称 “将来如台动手时,苏联不怕制造边疆之事件以应合之。”中苏边境苏有重兵,如海参崴发生威胁,俄会全面作点。”

其四,下次会谈地点及如何加强双方联络。对此,路易斯特别关心,并显得很急迫。对于两人下次会谈,魏说,“如有必要,下次再谈可在维也纳”。路多次表示他可去台,魏复以回台后研究之。关于“高级会谈”之地点,双方提出在分海或莫斯科。但魏景蒙提出如举行“最高级谈话”,则必须以台北,并讲明理由。关于双方联络,路两次提出台派“贸易商”常驻莫斯科的建议。此外,双方约定了进一步联络的密码和暗号。

其五,路易斯向魏景蒙讲了“新疆骚乱”和“国际共产国家会议”的情况。关于前者,路介绍说:“两星期前中共在边境派大批牛群入苏境之卡吉克。不料牛群中隐藏军队,现已挖好壕阵。苏联

已决心将其撵出。可能有一场战争。牛群为常有之事。”关于后者,路说:“莫斯科将召开国际共产会议。不参加者,到现在有毛泽东、阿尔巴尼亚、北朝鲜、北越、捷克、南斯拉夫、古巴。”



5月14日,魏景蒙按照为掩人耳目拟定的行程,在经香港、新加坡、吉隆坡、罗马、波恩之后抵维也纳。从14日晚到16日晨双方分手,两人先后会晤交谈5次,会谈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要点:

其一,路易斯就上次台北会晤时台湾要求说明一旦国共发生战争苏联的态度问题作了正式答复,并向台湾保证:“不论由台湾或任何中国之一部发生任何形式之争执,苏联认为是纯为中国之内政,与苏联无关,如形成内战时,苏联决不支持毛泽东”。路易斯要求“以上文字请勿予外人道及。如有愿告美国者,希望先商于苏联”。

其二,魏景蒙将蒋介石的五点批示向路易斯传达。15日上午9点半,魏在自己的房间对路照文慢念,路认真笔录,然后两人复读校对,确认无误。

其三,情报交换和军事合作问题。关于交换情报,路易斯特别关注,反复提出在14日晚的交谈中,路就说:“(情报交换)希望即该开始,开始时可重量不重质,譬如关于大陆军队之布置(对苏联有关之资料)、(中共)九中全会分析等。但每页须以打字抄件送交,视合作交换情报如何再加质量。”至于如何传递情报,路建议由台派“贸易商”往来于莫斯科和台北,或台指定一些领事馆传递信息。

关于军事合作和军火交易,魏景蒙说:“如一旦大陆发生大变,或台登大陆等等,苏联如何支持我们须事先有所计划。如关于利用苏联基地、我方需要军火接济之各点、武器种类、情报交换等等。”跑易斯表示:台方所需军火尽可提出并开列名单及交货地点。并声称 “将来如台动手时,苏联不怕制造边疆之事件以应合之。”中苏边境苏有重兵,如海参崴发生威胁,俄会全面作点。”

其四,下次会谈地点及如何加强双方联络。对此,路易斯特别关心,并显得很急迫。对于两人下次会谈,魏说,“如有必要,下次再谈可在维也纳”。路多次表示他可去台,魏复以回台后研究之。关于“高级会谈”之地点,双方提出在分海或莫斯科。但魏景蒙提出如举行“最高级谈话”,则必须以台北,并讲明理由。关于双方联络,路两次提出台派“贸易商”常驻莫斯科的建议。此外,双方约定了进一步联络的密码和暗号.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红柳
  8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7055 积分:42608 威望:0 精华:33 注册:2008/12/11 19: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6 7:11:00 [只看该作者]

  
日本臭名卓著的《田中奏折》中说
“欲要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要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朝鲜的战略地位非同一般!!!
  


羸弱的身姿摇了又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二黑
  8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72 积分:1866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0/23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6 10:07:00 [只看该作者]

朝鲜自1945年以后,就是谁也不能动的一个“棋子”。
1953年停战协议签订以后,更是谁也动不得的“棋子”。
把朝鲜比作新的世界大战的“火药筒”,有些言过其实了,
朝鲜充其量不过是各方权衡的筹码,
他就是不愿意,又能有什么办法?
搞原子弹,技术上远不成熟,条件上更是捉襟见肘,
搞导弹,最远打到太平洋,根本就无法威胁到美国本土,
相反,他搞的这些,打到北京却是没有问题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朝鲜问题对谁更是利益相关,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桃来
  9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79 积分:276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2/7 21:2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6 10:58:00 [只看该作者]

         中国不能容忍朝鲜拥有核武器,因为朝鲜一旦真正拥有了核武器,那么受威胁最大的便是中国。

    朝鲜与中国是唇齿相依的邻国,唇亡齿寒的道理中国是再清楚不过的了,否则也不会有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去抗美援朝的历史了。可是近来朝鲜为什么不顾国际上普遍反对而继续试爆核武器呢?因为她疑虑自己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美国人从来没有给过她一丝一毫的承诺,俄罗斯也没有,就是唇齿相依的中国也没有给过她什么承诺!怎么办?只有在核武器的研制上下力气了,因为谁都知道核武器的作用是多么的巨大,她不这么做,还有其他的路可走吗?

    同样,美国人也不会允许韩、日发展核武器,在限制韩、日的同时,美国人承诺给与韩、日以安全保障。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009年5月27日表示,“美国重视对韩国和日本的保卫义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