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不愿回忆的回忆


  共有327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不愿回忆的回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散淡闲人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83 积分:2608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7/24 14:55:00
不愿回忆的回忆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5 20:20:00 [只看该作者]

    

      不知不觉间,几十年就那样的过去了,青春不再,曾经的知青生涯,多少不愿回首的往事,依然历历在目。胸佩红花、敲罗打鼓、战天斗地、苦难磨坜,最后带着不知是喜是悲的心情又回到了城市。
      对“知青”和“知青运动”,到现时为止,仍是众说纷纭,功乎?过乎?谁又能说得清楚。我只能肯定一点,那时的艰难困苦、繁重劳动对我们的品格、意志和身体是极大的锤炼。正是有了那一段阅历,才使后半生从来没有被新的困难所吓倒。
      我们下乡去的青锋农场是渤海边的一个新建农场,10年里,农场的各种经历,虽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这些都不如一个我们管它叫为“水”的东西,使我们终身不忘。
渤海滩有象大连和北戴河一样的胜地,阳光,海滩,绿荫。可那样的环境就不会去建农场了,我们农场是在一片荒凉的盐碱地,不是寸草不生就是一片低凹的芦苇塘,间或可见到零零星星的耐盐碱的野蒿、黄须和一种叫荆条棵的灌木,离海边几十里方圆瞧不见一棵我们能叫做“树”的植物。
      刚到农场,可眼里却一点也看不到农场的模样,我们是个新建农场,那里只有一望无际的盐碱滩,我们连队和场部都是借住在附近农村的老乡家,农场的房子还在等待我们自己去建造。在盖房的几个月里,我们体会了那些插队知青的一些生活,我们搬到自己的房子后不久,那些村里就来了一批插队知青,我还记得那批知青是天津市红桥区的,其中一个知青给我的印象很深,下乡没多久,他就和当地青年一样,剃个光头,穿着组布衫,叼个长烟袋,春节时,推着当地的独轮车,装上粮食和被褥,徒步200多里,回家探亲。都是知青,心心相连,所以我们和他们都有来往。
      由于生活在海边盐碱地区,这里的井水都是盐碱水,无法食用,但可以洗脸刷牙。用它洗衣服还勉强,平时不显,一旦阴天下雨或身上出汗时,就会有反潮现象,那种难受劲,无法形容,好象身上爬满了蚂蚁,坐不是站不是,只能忍着。男女在一起学习劳动,总不能象原始人一样吧。
      村里唯一一口能饮用的水井是在一个人工挖出来的大水塘旁边(那不知多少年头的水塘是四方的,地势较低,在村子的中间,我想,刚挖水塘时一定在村边,只是后来人口多了,才成了现在的样子。),水塘在夏季时靠周边流来的雨水储备,慢慢的渗入井里,维持着全村人的生存。我们借住在这里时,正是五月份,水塘已快见干涸,原本就稀缺的饮水,随着我们100多知青的到来,就显得愈发的紧张了。
      每天早晨,炊事班的知青就须早早的起来,和当地的村民排队抢水,去得晚了只能下到井底用葫芦瓢一下下的掏水了,这样我们一天就又别想喝到稀饭了,连队蒸窝头还可以用咸水,反正水蒸气全是淡水气,不会对窝头有什么影响。我们渴急了就喝房东家的水,贫下中农还是很有人情味的,从没对我们喝他家的水有什么表示。只是在我们住到他家后的第一个早晨,看到我们用他家缸里的淡水刷牙.刷完后把水又倒掉,露出过诧异的眼神。至今我也不解,是因我们刷牙还是因我们浪费掉稀少的淡水(那几个月,我从没看到房东一家大小刷过牙)。房东家有两个水缸,一个里面是咸水,用它洗碗和做别的事,房东家大嫂轻易不洗衣服,就是洗也是到村里的咸水井边去洗。
      几天后连里的锹、镐等农具运来了,我们开始在离村子七、八里以外早就选好的地址,进行农场的基本建设了(其实就是盖我们的宿舍)。第一项就是和泥脱坯,(盖的是土房),这里水源丰富(可惜全是咸水),挖下两米深,就见到核桃大的地下水眼,咕嘟嘟的往上冒。脱坯用水是不用愁的。可没有饮用水喝却是个要命的事,上午还好受些,中午送饭时,炊事班还能给每人送一小碗水来(定量,每人就一碗)。下午。烈日当头,繁重的体力劳动使身体里的水分急剧消失,对身体的劳累早已没有任何的感觉,只是口渴难忍,心里想的是:有一桶淡水摆在面前,痛痛快快灌它几口,大概是世间最美好的事了。有的知青实在熬不住了,就借解手的名义四处乱转,想寻觅一个有水的坑坑洼洼(这里一片平坦,视觉辽阔,男知青走到较远的地方就方便完了,女知青须得成群结队到了一定的距离,围成一个圈。半个月后,连队用先期运来的床铺板做了两个简易厕所),天可怜见,有一个男知青兴冲冲的跑来说:遇到一个村里放牲畜的小孩子告诉他:“二里地外有个水坑里有水”(这里有个习惯,在不用牲畜干活时,白天就派小孩子把它们赶到野地去放牧,晚上再赶回来,可以节省粮草),我们按着他说的方向,一窝蜂的跑了过去,到了水坑边,全傻眼了,在一个五、六米方圆的水坑边,密密麻麻的布满了牛马的脚印,坑中央不到两平米的混浊水面上,飘浮着一股刺鼻的马尿味。大家大眼瞪小眼,谁也没有勇气去喝那第一口,一个男知青突然说:“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牛马能喝,我们就能喝。”说这拿起茶缸,舀了一碗,就喝了下去。见此情景,我们纷纷拿着茶缸、饭盒,向水中舀去,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那味道实在难闻,剩下的又倒了回去。别说,这一口好象就浇灭了胸膛里燃烧的干火,那难受的干渴,顿时清凉了不少。小时常听人讲志愿军在朝鲜上甘岭战场时喝过尿,我只当笑谈,这时才相信,人在万不得已时,喝几口尿不是新鲜事,为了生存,这事不得什么。
      我们住进自己的宿舍时,已经是七月中旬了,那时的七月就快到雨季了,也赶上那年的雨水多,一场大雨后,宿舍附近的沟洼地就存满了积水,生活用水的来源也不再是我们的威胁。我们跳进水坑痛痛快快的洗了个藻,回到宿舍,把自己的背心、内裤一把火烧个干干净净。在老乡家受够了臭虫、跳蚤和虱子的侵扰,臭虫和跳蚤还好,它们并不寄生在人体上,最讨厌的是虱子,内衣的线缝中,排满了成虫和它们的卵,看得人头皮发麻,男知青实在没有耐性去一个一个的挤死,洗又洗不掉,还是一把火来得痛快。
      干净的雨水没喝几天,水中就有了浮游生物,我们能认识的也就是蚊子的幼虫孓孓,其它的鬼才知道长大了是什么东西。炊事班只好在水缸里撒些明矾和漂白粉,用以消毒,随着微生物的增多,明矾、漂白粉的用量也越来越大,水里的化学异味直冲脑浆,我们牢骚满腹,可领导也没有办法,总比没有水喝要强些。
      秋天来了,沟洼地已不再有存水,场部用两个汽油捅焊了一个水罐,我们还得去村里拉水,在保证饮水前提下,我们生活用水又受到限制,反正男知青本就有些邋蹋,不就少洗几次衣服嘛,让女同胞多用些吧。谁让她们爱臭美呢。
      天气越来越冷,村里的水塘结了厚厚的一层冰,井水水位开始下降,村里不允许我们再去拉水了。天无绝人之路,那时的气候寒冷,不象现在,冬天不冷,夏天贼热(据说是热效用引起的)。离宿舍两里外有一条人工河,叫大浪淀排水渠,河面有五、六十米宽,与海相连,除了夏季用于排除上游几十里的积水外,在春秋冬时就是一条咸水河,河水随海潮涨落,实际上每日流的就是海水。由于寒冷,现时河面上结了一巴掌厚的坚冰,我们原以为海水结冰也是咸的,老乡们说,那冰化了后就可以喝的,拿了锹镐,就拉回一车。放在大锅里融化,用嘴一尝,还真没有咸味(其实比雨水要咸,但可以饮用)。把冰放在脸盆里用火炉加热,洗脸和刷牙的问题也解决了(毕竟是农场,我们冬天用煤取暖,这可是一般插队知青享受不到的,没有炉火,就是盖着两床被在铺板上也是冻得睡不着觉的,何况大多数知青只有一床被)。
      清晨起来,宿舍的门推不开,我们几人合力挤开一道缝,原来夜间一尺厚的大雪把门封住,我们脸上了乐开了花,这样的大雪,我们就不用再出工了。雨雪天不出工,工资照发(我们农场开工资,第一年十八元生活费,第二年就是二十九元六角了),我们叫它是风雨工。
      有了大雪,我们就不去拉冰了,雪比冰融化的快,看起来晶莹洁白的雪,融化后,盆底却留下一层泥土。表面的纯洁,其实也能藏垢纳污。
      这一冬我们靠着冰雪度了过去,开春,新建的场部,打了一眼机井,井深四百多米,花了两万元(难怪当地的农民用不上),又给我们连队用木板做了一个水柜,每天用马车运送,这一年生活用水就不再困扰我们了。
      第三年,我们连队又打了一口机井,看着十厘米的井管,连续不断的喷着白花花的地下水,我们彻底的告别了生活用水的困难。
   
      回城后,有一次和造矿泉水的一个厂长闲聊,我问:“你们出的矿泉水到底是什么水?”他告诉我:“就是几百米深的地下水,那水肯定含的矿物质比自来水多。只要没有害物质,经过过滤,就是矿泉水了”,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在农场时竟是喝了十来年的矿泉水,并用它洗脸、刷牙、洗衣服。只不过那水没经过滤罢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5 22:04:00 [只看该作者]

  水是人生存必不可少的,在南方干活时我也喝过田沟里的水,可那水毕竟是流动的,楼主后来的享受可无人能比,矿泉水可不是到处都有的。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6 10:44: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去的是新建农场,够艰苦的,我去的晚,一切都很完善了,吃住都没受委屈,谢谢您们这些开发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楼主辛苦2.gif: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6 12:31:00 [只看该作者]

知识青年到海滨,
生活却似上甘岭,
最后换成矿泉水,
酸甜苦辣都尝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散淡闲人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83 积分:2608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7/24 14: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6 12:4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闯北走南在2008-7-25 22:04:29的发言:

  水是人生存必不可少的,在南方干活时我也喝过田沟里的水,可那水毕竟是流动的,楼主后来的享受可无人能比,矿泉水可不是到处都有的。


         呵呵,不知苦,何知甜。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散淡闲人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83 积分:2608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7/24 14: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6 12:4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槐乡在2008-7-26 10:44:10的发言:

楼主去的是新建农场,够艰苦的,我去的晚,一切都很完善了,吃住都没受委屈,谢谢您们这些开发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楼主辛苦2.gif:


             苦难不同,都是经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散淡闲人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83 积分:2608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7/24 14: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6 12:5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08-7-26 12:31:27的发言:
知识青年到海滨,
生活却似上甘岭,
最后换成矿泉水,
酸甜苦辣都尝尽!

     
 哈哈,阅历也好似一种财富。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聆听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111 积分:80598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8/5/15 8: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6 17:03:00 [只看该作者]

    白手起家建造新连队的苦,才让楼主享受到了后来的“甜”。谢谢楼主的文章!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真情年代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6068 积分:90274 威望:0 精华:28 注册:2008/5/15 8: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6 21:38:00 [只看该作者]

对“知青”和“知青运动”,到现时为止,仍是众说纷纭,功乎?过乎?谁又能说得清楚。我只能肯定一点,那时的艰难困苦、繁重劳动对我们的品格、意志和身体是极大的锤炼。正是有了那一段阅历,才使后半生从来没有被新的困难所吓倒。
赞同楼主的观点!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悠然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662 积分:9286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8/5/15 13:4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7/27 1:41:00 [只看该作者]


只知道散淡兄去了海滩,却不知道这样艰苦!没有水的日子太苦了!

 回到顶部
总数 29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