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当年北大荒


  共有1636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当年北大荒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黑木耳
  22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6 积分:7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5/23 17: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5 8:32:00 [只看该作者]

 

        (续二)9月12日黎明时分,隆隆响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列车过桥了。我朝外望去,只见“三面红旗”耸立在桥头堡上,南京已经过开,到长江大桥了。记得上一次乘火车路过这里是1966年,接受毛主席第六次检阅返回,坐火车轮渡从浦口过的江。

        蚌埠是个大站,专列停靠十来分钟。像接力赛一样,在这里要换火车头了。宁波,温州知青都到站台上散步,活动活动腿脚。烧鸡是当地特产,2元左右一只,不算太贵。但还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毕竟大多数知青家境还是“一穷二白”,以后种地挣工分,收入还是未知数,父母给的钱应当花在刀刃上。莫枝堰来的曹嘉裕,曹嘉宝是到梨树公社西大大队插队的。这亲哥俩玩兴太重,跨过几条道轨,一直溜达到站外。听到开车铃声响起,急忙跑回站台,专列已隆隆离去。蚌埠站长十分负责,等上海到三棵树快车停靠蚌埠车站,把曹家哥俩送上车,又交代列车长好生招待。曹家哥俩睡卧铺,吃餐车,一路追赶,居然抢在专列前面,先一步到了哈尔滨。

        进入苏,皖,鲁南地界,秋后大地一片萧飒苍凉,见不到丁点绿色。几个包着头巾的农妇和光脚孩子在荒野里用铁丝耙搂衰草,这就是她们做饭烧炕的柴禾。我的安身之地北大荒,也是这个模样吗?将来,我的老婆孩子也就这样生活?心中顿时充满忧虑和悲凉。

        最后三节车厢中,最末尾的是鄞县知青,另外两节是宁波知青,两者虽然都不认识,倒也相安无事。中间一节,不知哪个小子带来不少炮仗,进入山东境内后,一刻不停地燃放。有一只“二脚踢”点燃后扔出车窗,只听得“嘭”地一声又窜回车窗,接着“啪”地一声巨响,惊得女孩子们吱哇乱叫。这种小概率事件,千载难逢。乘警闻声赶来,给宁波知青以批评教育,并禁止再放炮仗。

        专列经过省会城市,受到了不同程度迎送。即便夜间停靠,也是广播不断,彩旗飘飘,条条醒目的大红横幅标语谕示着中央到地方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治运动的重视。车过济南,宁波知青与温州知青为了一张卧铺发生了争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2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5 10:09:00 [只看该作者]

长江大桥一闪过,

蚌埠哥俩换车坐,

秋景萧瑟惊心意,

站站欢送奏凯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黑木耳
  22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6 积分:7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5/23 17: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7 8:30:00 [只看该作者]

 

        (续三)卧铺车厢早就满员,真正的病号没几个,多数是没病装病,小病装大病,相互都不认识。占住铺位后,泡病号的又回原车厢打牌,聊天去了。有个宁波知青去卧铺车厢看望同学,见中铺始终空着,就躺下不走了。

        晚饭后,一个温州知青回来了,声明这是自己的铺位,让宁波人下来。宁波人当仁不让;“凭什么是你的?我偏要睡在这里。”“这是照顾病号的,你没有资格睡。”“你一下午都不休息,哪来的病?”唇枪舌战解决不了问题,就用肢体语言说话了。俩吃一,温州人不是对手,穿过餐车,跑回“大本营”。如果双方懂得谦让,妥协,一桩小事早已了结。但是,知青只不过是摘下袖章的红卫兵,“造反派”的脾气还在。老人家曾经教导:“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能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几分钟后,温州人来了四个,三下五除二,夺回失地。隔壁就是宁波人“大本营”.不到半分钟,宁波人搬来十来个救兵,打得温州知青落荒而逃。双方都不善罢甘休,一场更大的武斗一触即发。带队干部和乘警发现了问题,及时隔断餐车,安抚本方知青,争端暂时得到平息。

        9月13日早晨,专列在山海关停靠。站台上,双方远远地对峙着,用方言对骂,接着又捡起道渣相互攻击。温州人是宁波人的三倍,宁波人顷刻溃不成军,退缩到车厢内,闭门落窗,拒不应战。之后,每逢停车,总有一群温州彪形大汉手拿着道渣,来到两节宁波知青车厢前挑衅。鄞县知青多数来自乡下,胆小,听从带队干部的指挥,保持中立,一律不准参与,作壁上观。

        知青之间的打斗终于惊动了铁道部和国务院知青办,铁路沿线各站接到命令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专列目的地似乎转向“卡桑德拉大桥”,过了沈阳之后,每逢停靠,必有大量军人,警察,民兵到专列车旁警戒。哈尔滨车站也在戒备森严的气氛中,匆匆完成省革委会的欢迎仪式。

        9月14日夜,专列到达桦南,车站工作人员急忙摘开餐车挂钩,温州知青来不及完成最后一次攻击,列车就隆隆驶离桦南,朝勃利县开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莫旗知青
  22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荣誉版主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4741 积分:25715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8/2 20: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7 9:59: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好帖当顶.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2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7 11:42:00 [只看该作者]

旅途无聊玩打架,

动静闹得相当大,

沿途军警齐出动,

得空赶紧分开拉。

哈哈!真实!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黑木耳
  22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6 积分:7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5/23 17: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9 8:44:00 [只看该作者]

 

        (续四)夜色中,桦南县革委会组织的欢迎活动有序进行着,县府干部郭振昌,和县人民银行干部谷宪臣奉命登车迎接,他俩负责接送我们去新兴公社红光大队。车厢背面有一个中年男人站在路基上一刻不停地呼喊着:“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足足过了十分钟,我看有点问题:“这人脑子大概有毛病?”郭说:“是的,文革初期受过冲击,他得的是‘单一思维症’。”“单一思维症”?和精神病有何区别?还头一回听说。

        出了车站,知青们分坐八辆大巴车,左一拐,右一拐,行驶了400来米,来到桦南大旅社歇息。简单洗漱完毕,旅社预备了夜宵:面包,大米粥,四个炒菜:干豆腐炒肉、白菜炒肉,青椒炒肉,元葱炒肉。

        9月15日早晨,更多大巴聚集桦南大旅社。吃罢早饭纷纷上路,各奔东西。一拨宁波知青跨过铁道,送往柳毛河公社五一、东柳、南柳三个大队,另一拨宁波知青朝南,送往公心集公社荣安、桦木岗两个大队。一拨鄞县知青向西,送往梨树公社西大、南大两个大队,另一拨鄞县知青也朝西,送往新兴公社永兴、红光两个大队。

        自县城向西,绕过小日本留下来的飞机场,跨过大濠沟,是桦南镇,俗称桦南街。穿过桦南街再向西六里地是新兴公社所在地,再向西北三里地,就是红光大队,红光屯,早先叫韩家窝棚,一、二、三、四、五队都在这里。再往西还有两个自然村,一个是六队、七队所在地:柳屯,另一个更远些是八、九队所在地:利民屯,俗称“小稻地”。

        开过最后一个涵洞,到了红光屯村口,车停了下来,知青们下车,列队步入村里,接受红光小学学生夹道欢迎。大道两旁墙壁上早已贴满了花花绿绿标语“热烈欢迎浙江知识青年插队落户!”“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上山下乡干革命!”知青点位于村西大道南,三间老房子做女青年宿舍兼厨房,西侧是新苫三大间草房做男青年宿舍,旁边专门为我们挖了一口井。

        给知青做饭的是老顾头,家住柳屯,过去是国军的伙夫,被俘后又成了共军的炊事班长,全国解放后,才卸甲归田。老顾头给我们做的第一顿饭是烙油饼,炒菜。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2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9 10:28:00 [只看该作者]

辗转之后到地头,

小学生们来应酬,

安排精细挺费心,

伙夫炒菜烙饼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黑木耳
  22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6 积分:7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5/23 17: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11 12:10:00 [只看该作者]

 

        (续五)下午,有线广播喇叭通知:今天晚上,大队革委会在米厂大仓库里召开社员大会,欢迎浙江知识青年来红光大队插队落户。入秋后的北大荒夜晚弥漫着浓浓寒意,15个浙江知青早早吃过晚饭,披着崭新的黄棉大衣在前排就座。红光屯的男女老少挤挤插插涌进会场,捞不着座的在两边站着,进不来的就在窗外趴着瞅着。都想看看来自东海之滨的“小南蛮子”究竟什么模样?

        会场上充斥着呛人的喇叭烟雾,使得室内更加昏暗。革委会主任刘金用手指弹了弹麦克风,又对嘴吹了吹:“喂!喂!马上就要开会了,前面几个小嘎子都是谁家的?老娘们赶紧看好,别乱跑了。下面我们先请贫下中农代表老曾同志致欢迎词。”

        老曾头长着倒八字眉,稀稀拉拉的胡子,穿黑夹袄,戴脱了毛的毡皮帽,活脱一个“小炉匠”。登上主席台,行鞠躬礼,摘下毡皮帽,锃光瓦亮的秃脑壳引起台下一片笑声。老曾头从怀里掏出一张稿纸,一本毛主席语录:“先学一段最高指示,请大家翻开毛主席语录第811页,… ….”灯光下,又眯眼瞅了瞅:“哦,对不起,拿倒了。是118页。毛主席教导俺们说:‘这个,这个,世界是你们的,… …也是俺们的,但是,... …但是,整来整去,又成了你们的,... …”“不对,是归根结蒂”妇女主任王大姐在旁边纠正道。“什么?揪根刨底?归根结蒂?反正就那个意思。… …你们青年营(人)潮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又赶上了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 …寄托在你们身上。”念完语录,老曾头用袖管蹭了蹭满头大汗:“俺是个大老粗,干活还行,念这玩艺儿忒费劲了。就直说吧!你们浙江青年响应毛主席号召,撇家舍业,从大老远来到俺们这旮子干革命,不容易啊!俺老曾头没啥能耐,就是个庄稼把式。读书看报,要向你们学习。干农活,只要有力气,不难,我教你们。你们跟我二小子,三丫差不多岁数,我就把你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不能让你们饿着,冻着,要让你们爹妈放心。有啥困难?尽管来找老曾头子。别听我一人瞎咧咧,下面请妇女主任接着讲,我要回家侍候老母猪下羔子了。”说完,老曾头把稿纸塞给王大姐,又摘下帽子朝台下鞠了一躬。出了汗的秃脑门在灯光下更亮了,台下又是一片笑声。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22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11 13:07:00 [只看该作者]

热热闹闹欢迎会,

实实在在老曾愧,

语录念得不咋样,

心底话儿太珍贵。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黑木耳
  230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6 积分:7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5/23 17: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13 7:51:00 [只看该作者]

 

        (续六)红光屯位于八虎力河冲击平原南岸,西边是柳屯,东边是红大大队,之间是开阔的黑土地,除了麦田平地条播,旱地都是垄沟耕作,稻田也只有朝鲜屯能看到,汉族人很少耕种。村外壕沟沟帮剖面显示,黑土层多年耕作,水土流失,平均厚度不到40厘米,底下厚厚的白浆土,不含腐殖质,是农家建材,用来脱坯,扒炕,抹墙。

        农家住宅一律坐北朝南,前后留出园子,园墙外是排水沟及大车道。住宅东西向连片,东西向大车道也称之为街。住宅多数三间一个单元,中间为外屋,设四个锅台,剩下有限的空间摆水缸、酱缸、咸菜缸、酸菜缸、猪食缸、碗柜。东、西两间为里屋,设南北炕。炕梢有一对炕柜,一家老小四季衣服都放里面。炕柜上码着被子、褥子。炕上铺着秫秸编的炕席,上面摆着一张炕桌。硕大的铁锅配上秫秸帘子(羹架),上面盖着厚重的平锅盖,真不如宁波人的高锅盖来得实用,锅可以大大缩小,又节省空间,又节省柴禾。看样子东北没有箍桶匠,也没人做得出来。不过,老乡家人口多,锅小了,大饼子贴不下,柴禾烧得少了,炕不热,屋里也不会暖和。

        东西屋外一般都搭上一间偏厦,作为堆放粮食和杂物的仓库。前后园子用来垛柴禾、搭茅楼、猪圈、鸡窝、苞米楼,剩下的土地可以种李子、沙果树,也可以种葱、蒜、萝卜、生菜、黄瓜等农家小菜。

        除了灶坑门用块石,整个屯子几乎见不到石头和沙子。砖头也只有在大队部,小卖店的煤炉,火墙,或者挂马掌,打农具铁匠炉上能见到。农宅以柱、梁、柁、檁、椽,门、窗等木材作基本骨架,其他内外墙、炕、锅台都用土坯、碎草屑(麦秸)和泥巴垒成。屋顶用洋草笘盖的。洋草易烂,过七、八年就要换。烟囱年年要捅,炕年年要扒,不然,排烟不畅。外墙经斜风雨吹打,也要年年抹。所以四季农家活有得干的。

北大荒人的生活极其简约,全部家当划啦划啦,一挂马车就能拉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