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插队十年》(连载)


  共有1219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插队十年》(连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梧桐树
  2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9337 积分:51015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10/21 2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8 22:1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真情年代在2008-11-8 11:03:32的发言:
珍贵的历史回忆!谢谢您!

             回忆过去,是为了不回到过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梧桐树
  2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9337 积分:51015 威望:0 精华:19 注册:2008/10/21 2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8 22:2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石码夏荷在2008-11-5 17:26:54的发言:
几十年后,对这个事情,我是持否定态度的,牺牲了一代人,牺牲了一代教育,牺牲了一代发展,用几千万青年的命运为文化大革命甚至为更早的宿命擦屁股,有什么值得歌颂的!


不值得歌颂,不等于不值得回忆,不等于不值得思考,不等于不值得纪念。我们这伙人只要读过俄罗斯作家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再想想自己,那,我的大学,就是泗洪,就是那个曾经是“生活的脚步深浅在偏僻的异乡”!我们在那里知道了农民(比农民知道“知青”要深),知道了农村(比农村需要“知青”要多),知道了中国(现在和未来的中国还会记得“知青”不?);各位“知青”在这里,拾到了涂抹自己未来的笔,以至于在后来我们常常讲:有插队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能够对付!


历史是激情的,但今天审视知青历史,需要冷静的思考。

              审视知青历史,是为了不再复制历史。我为我的后代,后代的后代感到高兴。他们赶上了好时候。我的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南京老知青
  2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5 积分:60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11/3 11:2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1 9:53: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千帆过在2008-11-8 8:45:13的发言:

不值得歌颂不等于不值得回忆,不等于不值得纪念。对那场牵动千万家,千万青年学生命运的上山下乡运动,我们有资格用反思来纪念那失去的青春。

是的,我们应该为后代留下我们的历史。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南京老知青
  2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5 积分:60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11/3 11:2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1 9:54: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槐乡在2008-11-8 9:12:37的发言:

当年的知青,现在都处在由中年步入老年了,许多人对于许多事情都渐渐归于恬淡……可是谈到插队的那一段,总是象触动生命底端的那一根神经,说不清的酸甜苦辣,说不完的激愤感慨,……  
深有感触!
拜读南京老知青的大作!您辛苦了!谢谢!

谢谢支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南京老知青
  2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5 积分:60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11/3 11:2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1 9:5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08-11-8 10:58:54的发言:
无论下乡如何苦,
红心壮志继宏图,
甘心情愿多奉献,
楼主精神传千古!

呵呵,借版主的诗改两个字——
无论下乡如何苦,
红心壮志继宏图,
甘心情愿多奉献,
知青精神传千古!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南京老知青
  2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5 积分:60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11/3 11:2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1 9:5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真情年代在2008-11-8 11:03:32的发言:
珍贵的历史回忆!谢谢您!

谢谢支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南京老知青
  2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5 积分:60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11/3 11:2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1 10:00: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诵明月之诗在2008-11-8 11:21:58的发言:
明月跟踪到此,来给圈主加油!

呵呵,谢谢明月!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南京老知青
  2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5 积分:60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11/3 11:2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1 10:0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梧桐树在2008-11-8 22:18:50的发言:

             回忆过去,是为了不回到过去。

非常赞同!历史总是在不断发展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南京老知青
  2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5 积分:60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11/3 11:2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1 10:04:00 [只看该作者]

 

五、棉田岁月

      连我也没有想到,山芋温床的工作居然成了我涉足农业科技的开端。大概是由于我本身的气质和外表与其他知青相比更像一个“文化人”,加上自插队以来的多次积极主动争取任务的态度、工作实绩以及一贯的劳动表现得到了生产队干部和贫下中农的一致认可,1969年春,山芋温床工作还没有结束,生产队就安排我担任了棉花技术员。当时棉花生产并不受重视,只是作为生产计划的一部分,我们队才种了3亩多地的棉田。这块地甚至比附近的玉米田肥力还要差很多,且是“晴天一把刀,下雨一团糟”的死黄泥地。不过也正因为如此,队里对我的要求并不高,给了我这个门外汉从头学习的机会。

      刚上任时,我对棉花生产是一窍不通,而且当时根本没有棉花种植方面的技术资料,书店也没有这方面的书籍可以买。唯一的知识来源就是副队长卢士云的现场传授。就这样,我现学现干,从用温汤浸种杀灭种子带菌和催芽开始,接着是在播种前采用剧毒农药3911拌种防治地下害虫蝼蛄。播种后,在棉苗出土开始见行时及时锄第一遍地,以打破地表板结,帮助棉苗出土。等棉苗出齐之后,就开始分阶段间苗,同时防治“地老虎”的侵害。所谓“地老虎”实际上包括两种地下害虫,一种是白色的“大地老虎”,学名蛴螬,又称“土蚕”,主要为害种子和植物根部;而主要为害棉苗的是另一种黑色的“小地老虎”。也是我们防治的重点。对于“地老虎”,一般的药剂防治基本没有多大效果,主要靠人工捕捉。从棉苗出土开始,我每天上午都要巡视一遍棉田,如果发现有棉苗被啃断,则基本百分之百是地老虎所为了。此时的地老虎十有八九就藏在被啃断棉苗附近的地表下面。把周围的表土一点点拨开,地老虎就暴露出来。看着被啃断的棉苗,自然对地老虎恨之入骨。因此我每一次抓到“地老虎”,总是把它举得高高的,再狠狠地摔到地上,摔得它体浆四溅,似乎只有这样才出气。

      棉苗再长高一些,就要按照一定的株距“定苗”了。此后的一段时间,田间的农活主要是治虫(棉蚜、红蜘蛛和蓟马)、锄草和打杈。我从中学会了农药的配比、棉田打药时使用喷雾器的“两抄一盖”操作方法,也掌握了棉田虫情调查及主要害虫的特性及其危害等。打杈也有学问。首先是要学会分清公杈和母杈,不能打掉母杈留了公杈。打杈时还要注意方向,一般是侧向掰离,如果公杈已经长得较大,还要向侧上方掰,否则就会撕裂主茎表皮,对棉株造成伤害。 棉花现蕾后,田间管理主要是抹赘芽、追花铃肥,病虫防治则主要是造桥虫和钻心虫(金刚钻),结铃后重点是防治棉铃虫和红铃虫。其实,第一年我在棉田管理上并没有真正学到多少技术知识,因为本来就跟着一位二般吊子的老师。比如治虫,卢队长只是告诉我每七天打一遍药,每次都是用乐果与二二三乳剂混合起来打。至于哪种害虫是什么习性,什么农药主要防治哪一类害虫,怎样针对虫情调整用药品种和用药量,以及田间栽培管理方面的技术和要求、棉花的采收与分类等等,实际上我一直到收完棉花还是一脑袋浆糊。唯一的就是我一个人基本上把棉田的所有农活都揽了下来,没有动用生产队的其他劳力。就这样,队里似乎也就满意了。

      到了第二年(1970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在此之前,我们县棉花产地集中在北部陈集、金镇等公社,这一年,县里作出了在南片开辟新棉区的决定,我们公社开始大幅度地扩大棉田种植计划面积。同时,县里专门从陈集公社红旗大队抽调了一位植棉高手到我们公社担任技术指导,我们大队作为推广重点,还专门配备了大队棉花技术员,配合植棉专家指导本大队的棉花生产。从春节过后就开始组织各生产队的棉花技术员培训,我们生产队的棉田也扩展到二十多亩,并且调整到中高肥力的地块。我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棉田管理工作中去,希望能够为开辟新棉区作出自己的贡献。从棉苗出土开始,我就基本上是全天扑在棉田里。由于当时生产队里重粮轻棉的思想并没有真正改变,没有按照要求给棉田派专业队,临时要求派工也往往得不到满足。随着棉苗的不断生长,棉田管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眼看着棉田大量的农活积压,为了尽量减轻棉田的损失,我只有拼命顶上去。20多亩棉田,治虫只有我一个人,每防治一遍病虫就要2到3天。为了保证防治效果,喷洒农药都要在上午露水干了以后才能够进行,中午太阳当头的时候,社员们都在家中休息,可是我为了赶进度,同时也为了提高防治效果,仍然顶着烈日在田里喷洒农药。按照规定,刚喷洒过农药的棉田是不应该进人的。可是为了抢时间,我总是每天天一亮就到了地头,打杈抹芽,半中午时开始打药,到傍晚结束,继续作田间管理工作直到天黑看不清为止。农民形容我是“两头不见天(太阳)”。超强度的劳动加上过度接触农药(当时主要都是用的“1605”、“1059”剧毒有机磷农药,配用“二二三乳剂”),我终于病倒了,不仅剧烈咳嗽,而且人整个虚脱了,几乎起不了床。生产队派人把我送到盱眙县城,搭乘长途客车返回南京治疗。医院给我注射阿托品解毒,治疗过程中又发生间歇性痉挛,经过了约2个月的治疗和恢复,才得以痊愈。

      我的努力工作得到了生产队和大队干群的认可和好评,1970年,我被评为公社的“五好社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南京老知青
  3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75 积分:600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11/3 11:2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1/11 10:06:00 [只看该作者]

 

六、知青之家的解体

      1969年夏秋之际,县里筹备召开第一次插队知青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一天,大队书记通知我,根据各生产队的推荐,经大队革委会讨论决定,推荐了我作为我们公社参加知青积代会代表。要我做好准备,等待通知赴县城参加知青积代会。对此,我首先感到的是意外。——作为一个“黑五类子女”,长期以来我一直把自己看作被改造的对象,最大的愿望不过是不要把我划入另类人群中去。根本就没有敢奢望过出人头地。随之而来的是对大小队干部们深深的感激之情。——虽然自解放以来一直到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阶级路线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但是农村基层干群评判一个人的是非标准依然是那么简单朴实。任你讲的天花乱坠,他们只是看你是否实实在在地干事,踏踏实实地做人。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就传出消息,我们“家”的两位男知青得知我被推荐为参加县知青积代会的代表后,义愤填膺,直接找到公社去反映情况,认为大小队干部不执行毛主席的阶级路线,对他们这样优秀的“红五类”子女都视而不见,竟然把一个出生于反动家庭、对伟大领袖怀有深刻阶级仇恨的“黑五类”子女推荐为知青代表,犯了严重的阶级立场错误。为此,他们还列举出我搅黄了我们知青之家的“早请示晚汇报”的事例作为证据,说明我一贯反对伟大领袖的反动阶级本性。接着,在大队书记来到我们队的社场上时,他俩又一次凑上去“兴师问罪”,与大队书记发生激烈争执。一向叱咤风云、外号“老剁刀”的大队书记竟被两个伶牙俐齿、引经据典的小毛孩子噎得讲不出话来,第一次真正领教了“文化人”的利害。最后只好拿出农村大队书记的威风,拉开嗓子狠狠地训了他们一通。

      我原本并不敢相信,同一个学校出来的又是一个集体户的知青,竟然会在没有一点先兆的情况下,突如其来地对一个从来没有招惹过自己的同伴这样痛下杀手,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可是这一幕闹剧就真真实实地在我的身边上演着。听到同一个集体户的其他几位知青的议论,我也来到生产队的社场上,像一个局外人一样站在一边冷眼看着他们当着我的面演出的这出闹剧。事后,大队书记反过来劝我,不要受这一事件的影响,还是要继续把工作干好,“不管他们如何闹,你还是大队认可的知青代表”……。可是,最终公社为了息事宁人,还是从我们大队的其他生产队另换了一名知青当代表。我们队的“革命小将”也并没有因此被推荐上去。算是在大队领导、贫下中农和革命小将中间搞了一次政治平衡。

      说实在的,当时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原本关系不错的同伴,会在背地里下这种阴招。现在想来,其实理由也很简单:当时我们都只有十八、九岁,在思想上还不大成熟。某些知青由于“家庭出身”较好,就以“超级革命者”自居,自认为是天生的“领导阶级”,看不得集体户中有人对他们的地位形成挑战。他们在集体户内大肆鼓吹知青的“团结”,要大家“一致对外”——和他们一起对付贫下中农和生产队干部,以利用“知青集体户”来维护自己狭隘的个人利益和“地位”。为此可以肆无忌惮地攻击贬低他人,甚至背后放冷箭,而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口号来对付“家庭”成员和生产队干群对他们的批评和指责。眼看着我一步步获得社员的好评和生产队的重用,在“家”中和生产队里享有一定的威信,不去努力从自身去找原因,而是把妒忌和怨气都撒在我的身上。所以我自然成了他们重点贬损的对象。

      这次事件,只不过是进一步把我们知青集体户内部的矛盾公开化、表面化了。其实,在此之前,我们“家”中已经是危机四伏,矛盾重重了。其根本原因,就是思想认识上的分歧。除了“知青代表”事件外,出于同样的心态,小G还在集体户中掀起了一股“反老好人”的声浪,经常不断地指责我(和其他家庭成员)把“家”中的东西借给生产队,没有为“家”向生产队争利益等等,是“做老好人”、“怕得罪人”。人为地制造知青集体户与生产队的对立情绪。而我已经厌倦了这种毫无意义的争斗,对此一直采取息事宁人、一味忍让的态度,并不与其多作争辩。而是更多的从劳作中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对“家”中的事也尽量避而不问,少惹是非,有意无意地与“家庭成员”疏远了关系,从而也轻易放弃了自己本可以对“家”中事务施加的影响力。之后由于“家”里其他一些成员与“领导阶级”之间矛盾的逐渐加剧,终于,在最后一番激烈的唇枪舌战中,我们集体户散了伙。


 回到顶部
总数 133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