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八年一笔经济账
兵团成立之初,曾拟定了一份七年规划的发展报告。报告对兵团发展定出了具体的指标,招兵买马人数空前,扩地建场东西贯穿,开荒种树顿辙百万,牧业渔业前程可瞻,工业矿业无所不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一股雄纠纠气昂昂的大气派。真不知当时的设想,是如何测算出来的,反正读起来有种夸夸其谈的味道。“规划中有几个问题颇值得注意,一是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需要国家投资6.6亿元,经过7年的努力才可望达到收支平衡,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兵团将一直以亏损企业面貌出现,成为国家的一个包袱。二是兵团预计的工副业产值大大超过农牧业产值,表现出明显的重工轻农倾向。三是规划中把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定得过高,实际上根本无法达到这些目标。”这才是智者之言,一针见血。情况果不如然,经过70年的实际操作,规划只能进行调整,一些不切实际的数字指标被无情的现实压了下来。
另一个现象是兵团草草上马,其建制完全套用部队模式,在政治上左得可爱,在经济上简单的可笑,进行到后来发现自己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才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试图通过特殊的管理体制和组织形式,达到巩固国防、发展经济的目的。兵团在将大型国营农业企业直接与国防需要相结合的同时,又在所属范围内将本来由地方政府主管的文教、政法、金融、商业、外贸、税收等部门完全收归兵团统一管理,使兵团成为党、政、军大权合一的,工、农、兵、学、商五位一体的,无所不有,无所不包的一个大而全、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体系和半军事化组织。”这时,拿来主义派上了用场,先行者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便成了参照的榜样。当时,学成归来者为此还讨论的煞有介事,怕自己学不来人家的高招,没有人家的客观条件和自然条件。谁也没想到的是,黑龙江这个榜样在不久后就成了名列前茅的亏损单位,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此起彼伏,忙于应付检讨,日子远不如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好过。
到了1972年,生产兵团财政亏损成了家常便饭,其形成的原因是机制太混乱,生产无计划,管理无制度,劳动无要求,消耗无定额,成本无核算。加上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大多抱着抓政治保险,抓生产危险,抓财务工作险上加险的态度,不愿过问财政问题。由此又产生四方面问题:一是非生产人员编制迅速扩大,费用增加;二是计划和财务管理大大削弱,超建、超支、超购、超编现象严重;三是经济核算观念淡薄,浪费巨大,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四是基本统计不全不实,成为经济管理的严重障碍。这些是亏损后找出的原因,随后推出的相应解决措施大略有五项:一是实施经济核算;二是实行机构合并;三是大力提倡节约缩食;四是大张旗鼓种植甜菜。能提出这四点思路的人,其初衷是好的,用心是良苦的,希望也是有的,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徒劳的,有的为此还闹出许多的笑话来。下面我们逐一加以点说。
全国生产建设兵团加强经济核算、扭亏为盈会议之后,内蒙兵团先后召集各师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参加了加强企业管理、经营管理、经济核算的会议。会议提出了四点要求,主旨为政治上继续抓紧;学习上紧跟运动;核算上对症下药,降低成本;管理上分级到连、排为基本核算单位。会议提出的口号为:“路线为纲,团结一致;鼓足干劲,战天斗地;大干三年,基本改变兵团生产面貌;大干五年,根本改变兵团生产面貌”。这些内容虚多于实,口号成为“理想”。
机构合并是将前途不大的10个团合并为5个团,以期压宿非生产性人员,减少费用支出。这一点和我们现在撤乡并镇如出一辙,实质是官少了,机构大了,队伍人数还是照旧,感觉上仍然是汤药两不分。
节约粮食采取先教育后整改,严格掌握户口,实行粮食登记,动员临时工和没有户口的长期住户返回原籍,要求各连队建立粮食领导小组,深入班、排和伙食房进行检查,做到按人定量、计口做饭和剩饭及时处理。为此,一些先进经验被推广开来,如农闲两顿饭,农忙三顿饭,干饭搭配,粗粮细作,改善伙食,精打细算。三师科研种子站第一、第二食堂处理剩饭的绝招,是把“剩窝头汇集起来,掰碎了,连同笼屉上的窝窝头渣子都用开水烫过,然后再掺上新面重做。”节约工作突出的还有二十六团一连炊事班,八个月节约粮食1000余斤;十八团十连炊事班,节余粮食17137斤;二团六连炊事班每月平均节约粮食250斤;二团三连1972年节约粮食14000斤……。这些措施只能说是“节流”,没有“开源”,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种田菜一项,主要集中在巴彦淖尔,因为这里的土质好,浇水方便,再加上西部三个师是整个兵团农业的大部头。这一项的先行者要算二十二团五连,他们在初建时就已经开始了试种,但收效甚微。72年3月,国家农、商、轻三大部委召开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关于甜菜生产座谈会后,该团闻风而动,五连当年种植甜菜540多亩,结果一举成功,获得了大丰收,当年总产量就达到了100多万斤。二连五团也种植了50多亩,总产也获得了近10万斤。但这只是成功的个例,与整个兵团原预计5400万斤的产量相比较,实际只收获了735万斤,较同等粮食种植在收入上减少了140多万元。随着这股风的刮起,1973年二十二团五连大幅度扩大甜菜种植,十五团也紧跟其后,十个农业连齐上阵,播种甜菜5000多亩。同时,另有一些连队也开始试种甜菜,可惜结果事与愿违,当年仅完成了预计产量的15%。1974年更可怜,仅完成计划的6.3%。这种人力物力的大投入,原本的种粮好地的转产,造成了甜菜不能丰收,粮食不能自给的现象。实在说来,是长官意志办事、瞎指挥的行为所造成的一大恶果。
相较农业而言,工矿产业中更为严重的要数质量问题了,其成因是盲目上马,仓促投产,追求高利润、高指标,缺少规章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与生产技术。当时,全兵团的工矿企业中,只有少数采用了当时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多数都为土法上马。在后一点上,其坚持的原则是“少花钱,多办事”,拆旧利废,用早该淘汰的机床设备进行生产,许多为手工操作进行工业生产。再加上所谓的知青工人中,文化参差不齐,缺少专业培训和专门技术的培养,这一切不可避免地造成劳动生产率的低下,和产品质量的严重不合格。以二师十三团的阀门厂为例,“各种型号阀门的零部件,无论是铸造还是精加工,大都达不到图纸设计的要求;而装配工人只是把这些不合格的零件凑在一起而已。成品阀门的过水检验,形同虚设,认真检验很难找出几个不漏水的合格品,况且用来检验的机器本身亦未达到应有的设备标准。在生产突击的时候,为了达到预定的任务指标,经常是只要装配工将阀门组装出来,在检验车间过一下水(把水压调低),表示检验过了即可;甚至有时连水都不过。阀门的外形,更是一塌糊涂。”按当时的流行说法,“哪一套管道系统不用成千上万的阀门,就算是我们生产的阀门漏水,谁又能查出来。”国家也不含糊,在一次质量大检查中,二师的阀门厂所生产的产品被评为全国倒数第二名。
在这样的情况下,兵团的工业产值还是较农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70年亏损9万元;71年盈利347万元;72年盈利609万元;73年由于原料不足,动力缺乏,运输紧张,造成了不少厂矿的开工不足,盈利减为341万元;74年更因原料、动力不足而停工,工业生产大滑坡,全年又亏损了269万元。可惜这些难能可贵的盈利,最后都填了农业亏损的大坑。工业上的“成就”一度让兵团在投资倾向上有所偏重,但由于农垦兵团的农业生产属性,又引来了一些非议,并且不断有人“纠偏”,73年的时候,有人感叹说:“组建三年,花了三亿‘学费’,现在才知道兵团是搞农业生产的。”站在今天的角度客观地看待这一切,与其在自然环境不适应发展大农业的地区花费大量投资和投入过多人力去进行徒劳无功的农业生产,挪动部分投资和人力发展工业,当年兵团工业比农业成效大得多就是很好的说明。到后来,兵团的不少工矿企业都成为了当地的骨干企业,也是这一历史事实的鲜明写照。
由于河套地区生产建设兵团三个师的生产统计资料难以查到,在此我们附录整个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生产数字和财政支出情况,供读者诸君从中管窥一斑:
基本建设投资,6年共计41625万元。
工农业总收入,6年共计43783万元。
兵团财政总支出,6年共计62887万元。
内蒙古兵团总亏损,6年共计18991万元。
农业生产亏损,6年共计20367万元。
工业生产盈利,6年共计1132万元。
供销企业盈利,6年共计244万元。
上交国家各种肉类,6年共计1441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