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巴彦淖尔知青录(25万字)


  共有2959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巴彦淖尔知青录(25万字)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6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16 8:52:00 [只看该作者]

天津知青高崇毅,

扎根五原搞教育,

毕生奉献名气大,

成就显赫河套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18 7:43:03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亚宁
  16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5 积分:80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3/5/15 23:0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17 21:21:00 [只看该作者]

交给黄河的青春————贾凤岗    苏士伦


这二位都是当年誉满兵团的二师十七团宣传队的干将。贾凤岗,天津知青,性格温和、善良、早熟,平日里乐于助人,和蔼可亲,每逢开口,总先露出两颗小虎牙憨厚一笑。他是乐队吹笙者,得绰号“贾笙”。苏士龙,北京69届知青,早年丧母,家境不佳,性格开朗,个头中等偏高,颇有几分帅气,舞台形象正适合演“英雄人物”。


 

1970年底,团宣传队大胆学演全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并一举成功,轰动了整个兵团。从全团到全师,从包头到呼市,巡回演出一发不可收。初夏的一天,宣传队受命过黄河,对屯垦河南湾的二十团战友们进行慰问演出。过河时,道具车辆和一应人员都坐上了两条捆绑在一起的大渡船上。


 

贾笙坐于船尾,神情有几分忧郁,默然叠好一只小纸船,俯在船边小地把纸船厂平稳放进水里。目睹小船很快被浪卷走,贾笙不无伤感地对战友说:“这小船是我过黄河时给家人和奶奶捎得家信。我告诉他们等我演出回来后我再给他们写一封信报平安。如果他们没有收到我的第二封信,就说明我再也回不了天津了……。”战友打断了他不吉利的话,贾笙微微一笑,叹了口气。


当晚的演出如打仗一样,一人平均三个角色,“红军战士”、“团丁”和“群众”走马灯似地换。苏士龙是“洪长青”B角,插空再演一个“党棍”。间隙中与战友开玩笑说:“所有给南霸天祝寿的家伙都被红军捉住了,就我先走一步,告辞了。”


演出完成,回头过黄河时,船要拉纤逆流而上。看着船工艰难,男队员们不忍,纷纷下水。余下的人齐聚船头喊叫助威。船离河岸只有二百多米了,水却越来越深,船工收缆回船,队员们不约而同,朝河岸游去。老船工皱起了眉头,紧盯着浮水的队员。受了感染,有人开始数人头,忍不住喊了起来,“少了一个,快救人呐!”女队员已经急得哭出了声,老船工跳上一条小救生船快速划了过去。


午后,船靠了岸,八名下水的队员抽泣着,望着水面发呆。人们立刻明白了,顿时哭成了一片。由于逆流而上,不熟悉水性,终因体力不支的贾笙先发出呼救,苏士龙欲返身救护,呛水后,两人一起被漩涡卷走了。黄河水卷走的是两个年轻的知识青年,他们用生命祭奠的是什么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18 8:47:17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6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18 7:47:00 [只看该作者]

首都津门两青年,

青春奉献北疆间,

火红年华叹早逝,

黄河浪卷也呜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亚宁
  16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5 积分:80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3/5/15 23:0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20 14:33:00 [只看该作者]

逃避饥饿的大角色————陈佩斯


北京知识青年,69年来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被分配到一师三团八连,也就是现在的哈腾套海农场。到了兵团之后,他所在的连队是农业连,与所有兄弟连队一样,都是先盖房,后开荒,再种树,再挖渠。每天累得贼死,躺下就不想动。但那时候人年轻,精力旺盛,睡上一觉起来,又是一个生龙活虎的大后生。陈佩斯当年的兵团生活,可以说是和大众的兵团战士没什么大区别,不同的一点,大概要算他“傻帽”一样的闹剧本事了。按当地话说,天生就是一个“秧宝”。


这样一个角色说来还有些渊源。陈佩斯只上了小学六年级,可就是在这学习内容最简单的六年里,每年的期末考试都会“大意失荆州”。按他的话说:“没错,我小时候学习成绩特差,考试基本没上过60分。小学六年,我补考了五年,只有最后一年没补考,”他顿了顿,又补充说道:“那是因为‘文革’开始了,我们再也不用上课了。” 要说他学得最好的课程,大概要算自然课了。因为他特喜欢到煤堆里挖矿石。最大的理想是:“当农民,或者是工人”。


兵团里的生活非常单调,根本吃不饱饭,还要去修建黄河大堤。人们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能生存下来。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陈佩斯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几年。从兵团回到家探亲,老爹陈强为儿子讲吃饭计划,手把手教了他一点儿演戏的技巧,他自己还不喜欢。再回到兵团里,无聊的时候,他常用父亲传授的技巧给大家表演,慢慢地,大家都接受并喜欢上了他的表演。表演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生存的好一点。比如大食堂的师傅看了他的小品,觉得不错,可能在吃饭的时候就会多给两勺菜。


“当时回北京很难,由于我‘出身’不好,在北京什么都干不了,而当时惟一能够接收我的就是文工团了。到文工团不仅能够有粮票,还能把户口调回来。所以我爸爸费了很大的力量说服我考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 陈佩斯说:“我是为了45斤粮食才一不小心‘混进’文艺队伍的。 ”考试的内容是他自己“创作”的一个小品。后来他自创的小品《阳台》就来源于曾经“经历过上山下乡,过着衣不蔽体的生活。”内容“不能说有切肤之痛,至少也是隔靴之痒。”


成名后的陈佩斯,骨子里有着很浓的平民意识,他在北京延庆承包了一万亩荒山,经过精心培育,如今这些荒山已绿树成荫,花果遍地。他的环保情结,来自上山下乡的时候。“当时我去内蒙插队,那个地方是沙漠,海一样的沙漠,一望无际。我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了整整4年,对荒漠从内心感到恐惧。从那个时候起,我对绿色就有一种莫名的牵挂,那种感触就像是一种心疼。每当我看到好好的树被砍了,好好的山秃了,好好的草地荒了,我都会有这种心疼。”


多年之后,陈佩斯为内蒙古遭冰雪之灾的地区义务赈灾演出。后来,在内蒙古《北方新报》上登文,寻找原兵团战友中名为老赵者,以不宣之神密,希图表达个人对友谊的一份特别的记忆与感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闲人一个
  16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002 积分:20652 威望:0 精华:79 注册:2010/3/7 19: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20 15:30:00 [只看该作者]

民以食为天,为了吃饱肚子,干什么都不为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6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21 8:08:00 [只看该作者]

兵团普通一士兵,

后来实在很出名,

电影奇葩陈佩斯,

也曾在咱草原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亚宁
  16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5 积分:80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3/5/15 23:0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22 9:50:00 [只看该作者]

为土地谱曲的人————姚盛昌


姚盛昌是一名音乐教授,作曲家, 1950年生于浙江海宁, 19岁的时候自己报名参加了开赴内蒙古的生产建设兵团,被分在一师三团一连,和陈佩斯曾在一起。他身材不高,穿着普通,在兵团期间,坚决响应国家号召,屯垦边疆,劳动、站岗、出操、训练,还承担着艰苦的生产建设任务。1973年自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进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后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天津音乐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姚盛昌上小学时就学会了口琴、笛子、二胡等乐器,还自己抄录了许多苏联民歌。上中学的时候他偶然发现床下有一把姐姐遗落的小提琴,于是就找出来自己学习。对音乐生来的敏感和喜好,加上勤学好问,他很快就掌握了小提琴这门乐器。到兵团之后,日子很苦,他在最劳累的日子里,仍然坚持练琴,并到处收集内蒙古民歌,因为不能戴手套,“一个人去戈壁荒漠里练琴,手背上生的都是冻疮”。


很快,姚盛昌被选入了兵团的文艺宣传队,时常给兵团战士们演奏小提琴,并为自编自演的节目作曲。他还和被下放的正规文艺工作者一起完成了许多革命音乐的改编和编曲,并且用几个月的时间横跨内蒙古进行慰问演出。这样巡回演出的日子,在姚盛昌看来,无时不洋溢着青春和激情。他说内蒙古的民间音乐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后来,一个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当时的兵团有向大学推荐学生的名额,经过群众和领导的评议,姚盛昌因为成绩突出,被列入了候选名额之中。他说:“当时我参加了音乐学院的考试,而且学院也很想要我,所以我就算是考上的,也就没占兵团的推荐名额。”就这样, 1973年 9月,一个从内蒙古来的南方人坐火车到了天津,操着满口的江浙方言走进了音乐学院,最终选择了作曲系。对此,姚盛昌当时的认识是,受兵团教育的影响,观念里自己就是一颗螺丝钉,需要你去哪里你就要去哪里。

姚盛昌因为在兵团生活的经历,对生活水平要求不高,有吃有住营养跟得上就可以了。他的妻子周小静,是天津民航子女,开始在三团七连宣传队拉小提琴,后来也考上天津音乐学院,现在是该院资深教授。周小静还当过一段时间天津音乐台《乐林漫步》节目的主持人。俩人在兵团的时候,就是同一个文艺宣传队的骨干。他们把青春最美好的时候放在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把青年最辉煌的时期交给了天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6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22 10:57:00 [只看该作者]

浙江知青姚盛昌,

内蒙兵团勇敢闯,

夫妻献身搞音乐,

广阔草原青春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亚宁
  16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5 积分:80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3/5/15 23:0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24 10:51:00 [只看该作者]

一块泥巴的命运 ————方铃


一位留在后套,一直没有回去的天津下乡知识青年。当年,16岁的她听人家说,“内蒙是个好地方,萝卜长得一人高,鸡蛋在渠里滚。机器没人开都生了锈,建起的工厂没人去上班……。”瞒着家人,她报了名要下乡。1966年5月3日从天津动身,几天后与12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一起被分配到五原县美林公社联乐三队。一下汽车,眼前所见,离她们的想象相去太远了,一帮娃娃放声大哭。生产队长为了让她们安下心来接受锻炼,整天用糖和烟乖哄着。从那时,方铃学会了抽烟。


几年后,联社三队的姐姐们都有了对象,有的还在当地结了婚。知青屋只剩下方铃和另一位叫李淑珍的知青。李淑贞比方铃大,是资本家的女儿。她常告诫方铃千万不能找对象,不然就回不了天津了。两年后,李淑贞也走了,五间知青屋里,只剩下方铃一个人。这时候,原来享受的知青待遇没有了,劳动一天队上只给一斤粮食、10斤麦柴。不劳动就没饭吃。有一次她发高烧,没饭吃没水喝,冷炕冰瓮,连尿盆都冻成了冰砣子。


队里的人出于好心,也有点“歹意”,想着法子要为方铃找一个婆家。这样的大事,方铃写信问家里,队里却把家里的来信压住,直到她与村里的一个后生结了婚,才把信给了她。那一年,方铃离18岁法定年龄还余两个多月,结婚证是队里给领的。方铃有了一个家,也有了一堆孩子和家务。1975年知青大返城,不离婚就不能回城成了许多知青痛苦的抉择。方铃也提出过离婚,面对哭成一堆男人和孩子,她又心软了。


方铃留了下来,被政策安置到乌兰布和农场。谁知,刚刚享受了两年国营工的待遇,政策又变了,土地分给了个人,一切和农村又无两样了。由于农场的地土质不好,种粮没收成,种瓜又遇连阴雨,不但没挣钱,还欠了场里2000多元。方铃坐在地头哭过不知多少次,手掌上的老皮因为裂口子,十个手指锄头都握不成。这时,为方铃撑着一份希望的父亲去世了,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方铃毅然带着丈夫回了天津谋生。


在天津,方铃很快就如鱼得水,找到了做城里人的感觉。但她的丈夫最终也没能被天津的繁华留住,自己独自跑回了乌兰布和。拗不过丈夫的牛脾气,方铃随后也回到了农场,她的一儿一女却从此留在了天津。回乡的方铃在不经意的时候,养了几头奶牛,这才把日子掰了过来。没想到,婆婆的去世,让她累得心脏病发作,情急的丈夫喂了她几颗速效救心丸,又拉到几十里外的补隆乡卫生院抢救,才让她活了过来。


 

“死”了一回的方铃想开了,抽了多年的青城烟换成了钢花。受了惊吓的丈夫也终于知道了方铃的重要性,懂得了关心和珍爱自己的老婆了。这让经常想着回家的她彻底死心塌地了,开始了重新谋划自己的日子。她贷款领头养起小尾寒羊,扩大奶牛圈,在沙漠里种树,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女能人”。冬天闲下来的时候,邻近的村民们都爱到她家串门,谈论挣线发展的门头脚道。按她的说法,就看晚年能不能发点牛财了。(根据红梅报道文学《留在大漠里的天津知青》整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6 10:13:23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7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25 10:34:00 [只看该作者]

曾经坎坷度生涯,

稀里糊涂把己嫁,

老来致富成能人,

一心一意把家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