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原创小说:青山洞里学耕田


  共有2901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小说:青山洞里学耕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33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27 22:25:00 [只看该作者]

 

“两利权衡取其重,两害权衡取其轻。”陈晓阳将自己解这道难题的宗旨说了出来。

“这谁不知道,你说了等于没说。”李春玲不以为然。

“好事多磨。”一向快刀斩乱麻的陈晓阳快不起来了。

“你磨过来,磨过去,又不是在磨豆腐。”李春玲笑了起来。

“黄豆子,出白浆,豆腐佬,嫩泱泱,水豆腐,四面光,豆干子,两面黄,油炸豆,四四方。”陈晓阳一古脑把青山洞的豆腐歌全唱了出来,最后手将大脑一拍,“有了,豆干子,两面黄,他要小凤黄,我就叫他黄!”李春玲本来对陈晓阳在唱豆腐歌一肚子气,现在却发现他从中找到了灵感,连忙发问:“你有什么办法叫人家黄?”

陈晓阳笑着说:“你还记得我们三人一邱吗?邱运智不就在县文化局。通过他来个釜底抽薪,岂不让这个人的美梦黄了?”

“这是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李春玲不放心地说。

“这就叫釜底抽薪之计。耕耘你快告诉我,这个县文化局青年干部叫什么名字?”陈晓阳迫不及待地问。

“好象听说是叫邱运智!”耕耘把握也不大。

“就叫邱运智 !”小凤肯定地说。

“哈哈,还用不着我来一个釜底抽薪了。”陈晓阳高兴得打起了哈哈。

“小凤别哭了!”李春玲一听陈晓阳在打哈哈知道他有办法了。

“小凤别哭了,耕耘你也别担心。这件事蒋老师知道不知道?”陈晓阳调换了话题。

“蒋老师母亲病了,请假回去看母亲,现在还没回学校。”耕耘对陈晓阳的问话感到有些奇怪,但又不好不回答。

“蒋老师一请假,害得你俩就多难过几天。”陈晓阳开始解题了。

“蒋老师没请假,这件事我俩也不一定会告诉他。”在耕耘看来,这是年青人的事。

“他就在公社边上,这么大的事你不告诉他,公社秘书肯定会告诉他。”陈晓阳分析说。

“这倒也是的。唉,老三你怎么老提蒋老师?难道与他有什么关联?”耕耘终于把心里想的讲了出来。小凤也有这个疑问,只是不好说出口。

“实话告诉你,这位邱运智是蒋老师的学生。”陈晓阳想了一想接着说,“小凤妈妈没说错,这个邱运智的确一表人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如意郎君。只不过是我们小凤名花有主,他只能落得一个‘恨不相逢未嫁时’。什么事,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这是起码的常识。”

“如果要等蒋老师回来,恐怕时间上就来不及了。”耕耘忧心忡忡。

“来得及,蒋老师不在,还有陈老师在,西方不亮东方亮。”陈晓阳才不着急呢。

“陈老师?哪个陈老师在?”耕耘还不知道有位陈老师在熊家院。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陈晓阳当仁不让。

“去,去去去!你算什么老师?尽在发乱话?”李春玲才不买陈晓阳的账。

“这道难题耕耘解不开,我能解开,不算老师算什么?你是我的一字之师,我是他的一题之师。这总说得过去吧!”陈晓阳说的也有道理。

“你本来就是我的良师益友,要不然我十万火急请你来干什么?”耕耘慢慢恢复了秉性。

“蒋老师不在,我只好毛遂自荐。”陈晓阳不慌不忙地把自己给推荐出来了。

“你也认识邱运智?”话一出,耕耘就知道自己说错了。

“何止是认识。如果他还够交情的话,我看这两件事中,可成一件。”陈晓阳用上了“如果”二字,说话还留有余地。

“可成那一件事?”小凤急不择言了,与耕耘一样,话刚出口就后悔说错了。

“你想要成哪一件事?”陈晓阳又想逗小凤。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小凤都急成这个样子了,你还有心思开玩笑。”李春玲同样急不择言。

“是你告戒我的,尽量少表态,多安慰嘛。”陈晓阳对着小凤又说,“小凤,现在是阴盛阳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老三,你也有知道怕的时候?”小凤心情也渐渐好了起来。

“长子在矮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告诉你,小凤,我知道你想的是去省城学习与培训。我指的也是这件事。”陈晓阳转过身来问李春玲,“我这样说总可以了吧!”

“哪有这种好事,那当然是求之不得!”小凤仍旧不相信事情突然有了转机。

“如果邱运智还听我的一句劝,小凤既可以去省城学习培训,又避免乱点鸳鸯之苦。”陈晓阳安慰小凤。

“你有把握没有?”耕耘听陈晓阳话里,不但有“如果”二字,另外又加上了一个“还”,觉得把握的胜算有点令他担心。

“把握?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有道是天不灭曹,有情人终成眷属。”陈晓阳此时却尽说一些可有可无的话。

“你别绕圈子了,也不看看小凤和耕耘急成什么样了。真是急中风遇上了慢郎中。”李春玲虽然在埋怨,但语气却缓和多了。她知道难题的答案快出来了。

“我先声明一下,邱运智曾经是我的铁哥们,但是我们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见面,也没互通有无了。不是不想通,而是不便通。现在我与他,无论政治地位,还是经济地位都不一样,是否还有共同语言,有点拿不准。我为什么一再用上如果二字,因为所谓的把握也是一厢情愿的事。谁知道他现在还肯不肯给我面子?不过,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邱运智是一位正人君子,这一点是不会变的。他明人不做暗事。他不会乘人之危,耍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家有女百家求,何况是小凤这样能歌善舞的美女。有道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不能怪邱运智,他不是一个好色之徒。孔夫子说过,食色性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说着说着,陈晓阳笑了起来。

“你尽说废话,得赶快拿出一个办法来。”在这个时候,只有李春玲才敢数落陈晓阳。耕耘也是一个精怪,这也是他在信中要李春玲一块来的主要用意。

“我不是在说废话,而是在给耕耘和小凤打预防针,对邱运智的看法不要先入为主。因为小凤今后还要同他打交道。我不能帮助了小凤与耕耘,而使我以前的朋友背个挨骂的臭名声。将事办成,将好事办好,两全其美,皆大欢喜岂不更好?”陈晓阳这几句话说到大家心坎上了。

陈晓阳简单地将自己对邱运智的了解,与邱运智的关系告诉了耕耘与小凤,并认为希望大于失望。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33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28 5:22:00 [只看该作者]

       三年不上门,是亲也不亲,这话说的是亲戚之间的交往,朋友间也是如此,长时间未来往,友谊还在吗?人是会变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33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28 14:30:00 [只看该作者]

 

“早一点将邱运智的名字说出来,小凤就早一点少难过,早一点少流泪,耕耘也就早一点少担心了,还费这么大的劲!”李春玲在一旁发起议论来了。

“你这么说就不对了,什么叫好事多磨?早一点就解决了,我中午饭到那里去吃?”陈晓阳又扮了个鬼脸。

“你就知道吃,还说自己是巡回大使,我看你成了巡回大吃!”李春玲开心地数落起来。

“你不是在跟着沾光?”陈晓阳又开始油上了。

“谁愿沾这点光?不是小凤和耕耘的事,你就用八抬大轿请我,我都不想来。”李春玲说的是心里话。

“你看耕耘也没用八抬大轿。小凤不也同意了。”陈晓阳真的油了起来。

“哈哈,小李子,老三在给你打预防针了。”耕耘现在有心开玩笑了。

“你还不赶快去写信,写好了才有饭吃。”李春玲推了一下陈晓阳,她也鬼得很,要耕耘失去目标。

“耕耘,小凤,你俩看看,你们都说她温柔。今天你俩看到了她庐山真面目!”陈晓阳的话把耕耘和小凤都逗乐了。

“老三,春玲那舍得让你饿肚子。她是相信你的七步之才。”露出笑容后的小凤出口不凡。

“你看看,到底整天跟当老师的人耳鬓厮磨的,说起话来就是不一样。”陈晓阳开心地说。

“老三,你还说我?”耕耘准备反击了。

“你还在这里油腔滑调干什么,快去写你的信。”李春玲一声令下,陈晓阳只得乖乖地执行。

小凤将饭菜刚端上桌,陈晓阳就交卷了。他将信递给耕耘过目,并开玩笑地引用苏东坡的诗:“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价青山为我赊。我这封信可换饭否?”

还没等耕耘答言,李春玲在一旁笑着说:“那要看实际效果。”

“天啦,我非饿死不可!”陈晓阳装出苦不堪言的样子。小凤见状不解地说:“饭菜都已经端上桌了,你怎么还说非饿死不可?”

“小凤,你刚才没听她说,要看实际效果。这信一去一回的,最快也得等上六七天。六七天才能知道效果。不知道效果,不能动筷。等上个六七天不吃饭,不饿死才怪。”绕了这么一个大圈子,小凤才知道怪才陈晓阳在说怪话。

信,不太长,耕耘很快就看完了,他放下信笑着说:“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冲着这封信,我得先敬你三杯。”

陈晓阳知道耕耘引用的是宋词,也笑着引用唐诗作答:“‘琴临秋水弹明月,酒就寒山酌白云’。耕耘,小凤走时你要通知我,我与亚胜他们前来为小凤饯行”这一餐才开始,陈晓阳就想着下一餐了。只有他这种歪才,才动这种歪脑筋。

信发出后第五天就收到了邱运智的回信。从回信的时间上看要比陈晓阳预计的提前了两天。邱运智在信中告诉陈晓阳说,这是一场误会。原来邱运智与他的同事在观看县文艺汇演时,对小凤赞不绝口。当场就有人开玩笑说,既然你这么看好这位姑娘,何不来一个公私兼顾?反正是“我未成婚君未嫁。”这当然是求之不得。邱运智也随口答应。没想到这次招工的人,竟将这一戏言作为了附加条件提出来。邱运智在信中自我侃言:“有道是,你我曾是一丘之貉,你能仗义执言,我还能不仗义而为?我虽无夺人之爱之心,却有成人之美之意。你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这个邱运智也真有意思,把他们“一丘之貉”在大辩论时的语言都用上了。而且特地把“高枕无忧“四个字省去,算作是留下来送给陈晓阳的礼物。

小凤走的那天,陈晓阳与李春玲,成亚胜与何先华、杨显亮都到熊家院来替小凤饯行。最有意思的事发生在聚会结束后。陈晓阳一伙执意要走,说是要将这难得的有限的宝贵的时间留给耕耘。耕耘拗不过大家,却执意要送大家过江。过江时,陈晓阳见耕耘在船舱里摇摇晃晃的,有些不放心,就要大家一道送耕耘回去。船到了熊家院这边,耕耘又不肯下船,又随船过江来。好在船工的两个小孩都是耕耘的学生,不但没生气,反而笑着说:“张郎送李郎,李郎送张郎,送到大天光,还未过湘江。”船工的几句打油诗,把大家都逗乐了。耕耘只好止步,成亚胜一伙也一一与耕耘握手后下船。耕耘拉着陈晓阳的手,嘴里左一个感谢,右一个感谢的。陈晓阳笑着说:“别感谢我,我不过是举手之劳,要感谢就感谢邱运智。对了,我写了一封感谢邱运智的信,本来准备寄给他的。你口口声声的感谢提醒了我。我看就请小凤转交给他。一则当面谢谢他,二则代我们几个人向他问好。”

“这样更好!否则小凤也不好直接去谢谢你那位仗义的朋友。唉,老三,小凤一走,我与她的事反而能定下来了。你俩如何?”耕耘终于忍不住开口发问。

这时码头上传来了成亚胜的叫喊:“老三,你别啰哩啰嗦,婆婆妈妈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快点让耕耘过江吧,小凤还在等他。”陈晓阳没有正面回答耕耘的发问,握着耕耘的手,长叹一声,吟出了杨万里的诗句:“野菊荒台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陈晓阳与李春玲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谁说得清楚?陈晓阳刚解开了一道难题,又遇上了一道难题。现实就是一张试卷,生活就是试卷中的难题,一道接一道,不想解还真的不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3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28 15:23: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青山居士在2011-8-27 22:25:00的发言:
 

“两利权衡取其重,两害权衡取其轻。”陈晓阳将自己解这道难题的宗旨说了出来。

“这谁不知道,你说了等于没说。”李春玲不以为然。

“好事多磨。”一向快刀斩乱麻的陈晓阳快不起来了。

“你磨过来,磨过去,又不是在磨豆腐。”李春玲笑了起来。

“黄豆子,出白浆,豆腐佬,嫩泱泱,水豆腐,四面光,豆干子,两面黄,油炸豆,四四方。”陈晓阳一古脑把青山洞的豆腐歌全唱了出来,最后手将大脑一拍,“有了,豆干子,两面黄,他要小凤黄,我就叫他黄!”李春玲本来对陈晓阳在唱豆腐歌一肚子气,现在却发现他从中找到了灵感,连忙发问:“你有什么办法叫人家黄?”

陈晓阳笑着说:“你还记得我们三人一邱吗?邱运智不就在县文化局。通过他来个釜底抽薪,岂不让这个人的美梦黄了?”

“这是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李春玲不放心地说。

“这就叫釜底抽薪之计。耕耘你快告诉我,这个县文化局青年干部叫什么名字?”陈晓阳迫不及待地问。

“好象听说是叫邱运智!”耕耘把握也不大。

“就叫邱运智 !”小凤肯定地说。

“哈哈,还用不着我来一个釜底抽薪了。”陈晓阳高兴得打起了哈哈。

“小凤别哭了!”李春玲一听陈晓阳在打哈哈知道他有办法了。

“小凤别哭了,耕耘你也别担心。这件事蒋老师知道不知道?”陈晓阳调换了话题。

“蒋老师母亲病了,请假回去看母亲,现在还没回学校。”耕耘对陈晓阳的问话感到有些奇怪,但又不好不回答。

“蒋老师一请假,害得你俩就多难过几天。”陈晓阳开始解题了。

“蒋老师没请假,这件事我俩也不一定会告诉他。”在耕耘看来,这是年青人的事。

“他就在公社边上,这么大的事你不告诉他,公社秘书肯定会告诉他。”陈晓阳分析说。

“这倒也是的。唉,老三你怎么老提蒋老师?难道与他有什么关联?”耕耘终于把心里想的讲了出来。小凤也有这个疑问,只是不好说出口。

“实话告诉你,这位邱运智是蒋老师的学生。”陈晓阳想了一想接着说,“小凤妈妈没说错,这个邱运智的确一表人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如意郎君。只不过是我们小凤名花有主,他只能落得一个‘恨不相逢未嫁时’。什么事,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这是起码的常识。”

“如果要等蒋老师回来,恐怕时间上就来不及了。”耕耘忧心忡忡。

“来得及,蒋老师不在,还有陈老师在,西方不亮东方亮。”陈晓阳才不着急呢。

“陈老师?哪个陈老师在?”耕耘还不知道有位陈老师在熊家院。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陈晓阳当仁不让。

“去,去去去!你算什么老师?尽在发乱话?”李春玲才不买陈晓阳的账。

“这道难题耕耘解不开,我能解开,不算老师算什么?你是我的一字之师,我是他的一题之师。这总说得过去吧!”陈晓阳说的也有道理。

“你本来就是我的良师益友,要不然我十万火急请你来干什么?”耕耘慢慢恢复了秉性。

“蒋老师不在,我只好毛遂自荐。”陈晓阳不慌不忙地把自己给推荐出来了。

“你也认识邱运智?”话一出,耕耘就知道自己说错了。

“何止是认识。如果他还够交情的话,我看这两件事中,可成一件。”陈晓阳用上了“如果”二字,说话还留有余地。

“可成那一件事?”小凤急不择言了,与耕耘一样,话刚出口就后悔说错了。

“你想要成哪一件事?”陈晓阳又想逗小凤。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小凤都急成这个样子了,你还有心思开玩笑。”李春玲同样急不择言。

“是你告戒我的,尽量少表态,多安慰嘛。”陈晓阳对着小凤又说,“小凤,现在是阴盛阳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老三,你也有知道怕的时候?”小凤心情也渐渐好了起来。

“长子在矮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告诉你,小凤,我知道你想的是去省城学习与培训。我指的也是这件事。”陈晓阳转过身来问李春玲,“我这样说总可以了吧!”

“哪有这种好事,那当然是求之不得!”小凤仍旧不相信事情突然有了转机。

“如果邱运智还听我的一句劝,小凤既可以去省城学习培训,又避免乱点鸳鸯之苦。”陈晓阳安慰小凤。

“你有把握没有?”耕耘听陈晓阳话里,不但有“如果”二字,另外又加上了一个“还”,觉得把握的胜算有点令他担心。

“把握?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有道是天不灭曹,有情人终成眷属。”陈晓阳此时却尽说一些可有可无的话。

“你别绕圈子了,也不看看小凤和耕耘急成什么样了。真是急中风遇上了慢郎中。”李春玲虽然在埋怨,但语气却缓和多了。她知道难题的答案快出来了。

“我先声明一下,邱运智曾经是我的铁哥们,但是我们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见面,也没互通有无了。不是不想通,而是不便通。现在我与他,无论政治地位,还是经济地位都不一样,是否还有共同语言,有点拿不准。我为什么一再用上如果二字,因为所谓的把握也是一厢情愿的事。谁知道他现在还肯不肯给我面子?不过,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邱运智是一位正人君子,这一点是不会变的。他明人不做暗事。他不会乘人之危,耍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家有女百家求,何况是小凤这样能歌善舞的美女。有道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不能怪邱运智,他不是一个好色之徒。孔夫子说过,食色性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说着说着,陈晓阳笑了起来。

“你尽说废话,得赶快拿出一个办法来。”在这个时候,只有李春玲才敢数落陈晓阳。耕耘也是一个精怪,这也是他在信中要李春玲一块来的主要用意。

“我不是在说废话,而是在给耕耘和小凤打预防针,对邱运智的看法不要先入为主。因为小凤今后还要同他打交道。我不能帮助了小凤与耕耘,而使我以前的朋友背个挨骂的臭名声。将事办成,将好事办好,两全其美,皆大欢喜岂不更好?”陈晓阳这几句话说到大家心坎上了。

陈晓阳简单地将自己对邱运智的了解,与邱运智的关系告诉了耕耘与小凤,并认为希望大于失望。

听说对方是运智,

晓阳心中已踏实,

得意洋洋拍胸脯,

并将详情细解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3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28 15:2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青山居士在2011-8-28 14:30:00的发言:
 

“早一点将邱运智的名字说出来,小凤就早一点少难过,早一点少流泪,耕耘也就早一点少担心了,还费这么大的劲!”李春玲在一旁发起议论来了。

“你这么说就不对了,什么叫好事多磨?早一点就解决了,我中午饭到那里去吃?”陈晓阳又扮了个鬼脸。

“你就知道吃,还说自己是巡回大使,我看你成了巡回大吃!”李春玲开心地数落起来。

“你不是在跟着沾光?”陈晓阳又开始油上了。

“谁愿沾这点光?不是小凤和耕耘的事,你就用八抬大轿请我,我都不想来。”李春玲说的是心里话。

“你看耕耘也没用八抬大轿。小凤不也同意了。”陈晓阳真的油了起来。

“哈哈,小李子,老三在给你打预防针了。”耕耘现在有心开玩笑了。

“你还不赶快去写信,写好了才有饭吃。”李春玲推了一下陈晓阳,她也鬼得很,要耕耘失去目标。

“耕耘,小凤,你俩看看,你们都说她温柔。今天你俩看到了她庐山真面目!”陈晓阳的话把耕耘和小凤都逗乐了。

“老三,春玲那舍得让你饿肚子。她是相信你的七步之才。”露出笑容后的小凤出口不凡。

“你看看,到底整天跟当老师的人耳鬓厮磨的,说起话来就是不一样。”陈晓阳开心地说。

“老三,你还说我?”耕耘准备反击了。

“你还在这里油腔滑调干什么,快去写你的信。”李春玲一声令下,陈晓阳只得乖乖地执行。

小凤将饭菜刚端上桌,陈晓阳就交卷了。他将信递给耕耘过目,并开玩笑地引用苏东坡的诗:“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价青山为我赊。我这封信可换饭否?”

还没等耕耘答言,李春玲在一旁笑着说:“那要看实际效果。”

“天啦,我非饿死不可!”陈晓阳装出苦不堪言的样子。小凤见状不解地说:“饭菜都已经端上桌了,你怎么还说非饿死不可?”

“小凤,你刚才没听她说,要看实际效果。这信一去一回的,最快也得等上六七天。六七天才能知道效果。不知道效果,不能动筷。等上个六七天不吃饭,不饿死才怪。”绕了这么一个大圈子,小凤才知道怪才陈晓阳在说怪话。

信,不太长,耕耘很快就看完了,他放下信笑着说:“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冲着这封信,我得先敬你三杯。”

陈晓阳知道耕耘引用的是宋词,也笑着引用唐诗作答:“‘琴临秋水弹明月,酒就寒山酌白云’。耕耘,小凤走时你要通知我,我与亚胜他们前来为小凤饯行”这一餐才开始,陈晓阳就想着下一餐了。只有他这种歪才,才动这种歪脑筋。

信发出后第五天就收到了邱运智的回信。从回信的时间上看要比陈晓阳预计的提前了两天。邱运智在信中告诉陈晓阳说,这是一场误会。原来邱运智与他的同事在观看县文艺汇演时,对小凤赞不绝口。当场就有人开玩笑说,既然你这么看好这位姑娘,何不来一个公私兼顾?反正是“我未成婚君未嫁。”这当然是求之不得。邱运智也随口答应。没想到这次招工的人,竟将这一戏言作为了附加条件提出来。邱运智在信中自我侃言:“有道是,你我曾是一丘之貉,你能仗义执言,我还能不仗义而为?我虽无夺人之爱之心,却有成人之美之意。你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这个邱运智也真有意思,把他们“一丘之貉”在大辩论时的语言都用上了。而且特地把“高枕无忧“四个字省去,算作是留下来送给陈晓阳的礼物。

小凤走的那天,陈晓阳与李春玲,成亚胜与何先华、杨显亮都到熊家院来替小凤饯行。最有意思的事发生在聚会结束后。陈晓阳一伙执意要走,说是要将这难得的有限的宝贵的时间留给耕耘。耕耘拗不过大家,却执意要送大家过江。过江时,陈晓阳见耕耘在船舱里摇摇晃晃的,有些不放心,就要大家一道送耕耘回去。船到了熊家院这边,耕耘又不肯下船,又随船过江来。好在船工的两个小孩都是耕耘的学生,不但没生气,反而笑着说:“张郎送李郎,李郎送张郎,送到大天光,还未过湘江。”船工的几句打油诗,把大家都逗乐了。耕耘只好止步,成亚胜一伙也一一与耕耘握手后下船。耕耘拉着陈晓阳的手,嘴里左一个感谢,右一个感谢的。陈晓阳笑着说:“别感谢我,我不过是举手之劳,要感谢就感谢邱运智。对了,我写了一封感谢邱运智的信,本来准备寄给他的。你口口声声的感谢提醒了我。我看就请小凤转交给他。一则当面谢谢他,二则代我们几个人向他问好。”

“这样更好!否则小凤也不好直接去谢谢你那位仗义的朋友。唉,老三,小凤一走,我与她的事反而能定下来了。你俩如何?”耕耘终于忍不住开口发问。

这时码头上传来了成亚胜的叫喊:“老三,你别啰哩啰嗦,婆婆妈妈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快点让耕耘过江吧,小凤还在等他。”陈晓阳没有正面回答耕耘的发问,握着耕耘的手,长叹一声,吟出了杨万里的诗句:“野菊荒台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陈晓阳与李春玲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谁说得清楚?陈晓阳刚解开了一道难题,又遇上了一道难题。现实就是一张试卷,生活就是试卷中的难题,一道接一道,不想解还真的不行!

帮人一信就成功,

晓阳多是仗义朋,

轮到自己仍长叹,

道道难题随命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33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29 12:33:00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  春华秋实

十六

“穷人不信富人哄,桐子打花才下种。”这的确是过了时的老皇历。现在真的不一样,插完早稻过五一,是正常得很的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宋朝杨万里这首《插田歌》真写绝了。“秧满田角,上岸洗脚。”青山洞这句农谚是紧接着这首《插秧歌》后面的。她形象地告诉人们,插完田后,秧苗稳蔸,分孽有一个过程,用不着每天下田干活,只要“照管鹅儿与雏鸭”就行了。

公社领导真会见缝插针,利用这点空闲时间从各大队抽调知青抢排文艺节目,以应付县里一年一度的文艺汇演。成亚胜这一次又被任命为公社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队长。临去公社的头一天晚上,他与何先华来毛竹山找陈晓阳讨创作灵感。陈晓阳用笔在纸上书写了一特大的“耗”字。成亚胜大吃一惊,耗时间,磨洋工,这不是老三的风格呀!一见成亚胜与何先华的表情,陈晓阳知道他俩误会了,于是解释说:“我写这个耗字,不是要你耗时间,更不是什恶耗。而是耗田的耗。耗田,也许是青山洞前贤流传下来的复古的说法。在现在的农业常识中叫中耕除草或者说是早期的田间管理。”

“耗田的耗是这个耗字吗?”成亚胜看见桌上有一本新华字典,拿起来就翻。

“别翻了,我早就翻过,这上面没有。”陈晓阳明白成亚胜的做法。

“字典上怎么会没有?”何先华感到很奇怪。

“只能说这本字典上没有。《辞海》、《辞源》这类的工具书上会有。这本新华字典是一本普及本,就象我们一样,知识有限。我们号称知识青年,我们有多少知识,别人不知道,我们自己还不清楚?光这个耗字,我们就无根无椐地靠自己的推测,你说可怜到什么地步。”陈晓阳纠正何先华的说法。

“下一次去冷水滩买一部《辞海》来。”何先华说得挺轻松的。

“买一部辞海要多少钱,你知道吗?我们现在买得起吗?就算买得起,你到那里去买?新华书店的书架上除了雄文四卷,就是鲁迅文集,这些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成亚胜觉得何先华的想法太天真。

“那你说怎么办?”何先华一听后,拿不定主意。

“书到用时方恨少,有什么办法呢。我只好临时抱佛脚,将与耒有关的字,统统仔细研究了一遍。我能找得到的字有耔、耕、耘、耜、耙、耖、耠、耢、耥、耦、耧、耩、耨、耪、耱。我发现这些字,带‘耒’偏旁的字不是某种农具,就是指干某种农活。唯独这个‘耗’字,没有上述两种解释中的任何一种。既然我们老祖宗在造字时,将这个‘耗’字与‘耒’字偏旁联在一起,可以肯定地说,这个‘耗’字就是‘耗田’的耗。至于恶耗,耗时间以及耗子的用法都是后来派生出来的。在学校里,张传佐主任有一次给我讲说文解字时,就提到这个‘耒’字。张主任老家是耒阳的,他说耒阳是耒耜的发源地。他还告诉我,很多人把耒字读成来字,这种读法古来有之。我们青山洞叫耗田,王家排叫来田。这个来字,实际上就是耒字。去年我到王家排去榨菜子油时就问过一位象德武爹这样的老人。我说你们这里怎么叫来田,这个来字怎么解。这位老人笑着说,此来非彼来。用手拿着我的扁担在地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耒’字。耒,也可以理解是我们耗田时,手中拿的木棍。无论耒田,还是耗田,都是我们这里的方言。谁说地方方言不能登大雅之堂?这本新华字典上没有,并不等于其他更高级的字典上没有。这就象我们没掌握的知识,并不等于别人也不知道一样。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这个道理。”陈晓阳讲述着自己的心得体会。

“你是说,将耗田的过程编成舞蹈?”陈晓阳的话,果然启发了成亚胜的创作灵感。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你想想,耗田时手中的耗田棍就是最好不过的道具,就象孙悟空手中的千钧棒,可以演绎出多少优美的动作和造型。耗田时,脚在禾蔸周围划动,不加工,不需编导就是最优美的舞蹈动作。我建议这个舞蹈就叫耗田!”陈晓阳越说越兴奋。

“老三,你这是一石两鸟的好办法。用舞蹈去投石问路,求教于专家与学者,看看我们对耗字的推测与见解是否正确。又巧妙地利用这个耗字吸引人们对舞蹈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只有你这个歪才怪才,才想得出这样的歪点子,才想得出这样的怪主意。”成亚胜深感今晚没虚此行。

“老三,如果不是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你肯定可以到清华,北大去深造。那会有更大的出息。”何先华由衷地说。

“去清华,北大深造倒不敢说,但考一所重点大学是不成问题的。现在都成这个样子了,看来我这一辈子读大学是没希望。即便若干年后,大学又重新招生,如果来一个年龄限制,来一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表现如何,我不也同样没希望。所以我只能在早稻田大学里发愤耕耘。”陈晓阳自学的决心仍丝毫不减。

“我也知道日本有所著名大学叫早稻田。但这一丘田,与青山洞里学耕田的田就有天壤之别。”成亚胜苦笑地摇了摇头。

“只要是田,只要你努力耕耘,总会有收获。”陈晓阳对这一点看得比谁都清楚。

“看来你不但对耕耘有想法,而且对与耕耘类似的字也有研究。”成亚胜觉得自己又收获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光研究与耕耘有关的字有什么用?应该学会一切与耕耘有关的事,那才能拿高分。”一直没作声的李春玲终于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瞧,老三,又一个臭你字事不分的。”成亚胜故意歪曲李春玲话的原意。

“亚胜,你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李春玲才不同意成亚胜的说法。

“是的,亚胜你做统战工作也不看看对象。”何先华的话将大家都逗乐了。

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个耗字,引来了如此之多的议论。也是这样简单的一个耗字,启发了成亚胜创作灵感。同样就是这个简单的耗字,给陈晓阳自己带来了耗音。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33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29 15:11:00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一肚子墨水的人不知又要给自己招来什么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青山居士
  33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1 积分:17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19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30 19:40:00 [只看该作者]

 

中午吃饭时,小许急急忙忙跑来告诉陈晓阳一个惊人的消息:县人保组限定陈晓阳在五月十六日,也就是明天去县人保组参加学习班。

现在到处都有新鲜名字出现,到处都有新鲜事出现。就拿这个人保组来说,她的全称是县革命委员会人民保卫组。她取代了过去政法三家: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政法三家变成了三位一体,这本身就不伦不类,不合法,但却行使执法的权力,你有什么办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新鲜事,你敢攻击,你敢不支持?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立场问题,谁敢越雷池半步?

办学习班一说就更有来头了。她出自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办学习班是一个好办法,很多问题可以在那里得到解决。”自此以后,全国各种名目的学习班如雨春笋,不胜枚举。去县人保组办学习班,不是你办学习班,而是办你的学习班。这个办字也法力无边,有开办,督办,查办的意思,也有办案的意思。不用挑明,想用哪层意思就用哪层。用的人可以左右逢源,左右开弓,而被套上的人却左支右绌,左右为难。

小许告诉陈晓阳,说自己去海南岛运设备,成亚胜搭信来劝陈晓阳同去海南。陈晓阳摇了摇头,谢绝了小许的好意。尽管陈晓阳儿时的好友,现在已经是海南生产建设兵团某部团政委的王陵华写过好几封信要陈晓阳去海南。李春玲也觉得这个时候不便去海南。

小许见劝不动陈晓阳,只得走了。

下午收工回来,陈晓阳却发现李春玲煮了好多饭,便不理解地说:“今天晚上肯定会有人正式通知我的。我明天早上就走,你煮这么多饭,要吃好几天剩饭。”

“你呀!”李春玲摇了摇头,“你在其他事上那么聪明,在这件事上怎么这样傻,不煮多些饭,成亚胜他们来了吃什么?”

“他们会来?”陈晓阳根本没想到这一点。

“这么大的事,你没听他的劝告。小许回去肯定会告诉亚胜。亚胜哪有不恼火,不兴师问罪的。不但亚胜来,小妹,杨瞎子,西北老弟,小雅,文雅都会来。”李春玲说出了煮这么多饭的理由来。

果然,成亚胜、何先华、邓西北、杨显亮先后都来到了毛竹山。邓西北告诉陈晓阳说,本来小雅也要来的,因为文雅生病住在公社卫生院观察,小雅要照顾文雅所以来不了。西北也是在公社卫生院门口遇上成亚胜的。

“你打算什么时候走?”成亚胜没好气地问了一句。

“我打算明天早上就走!”陈晓阳回答得很干脆。

“是去办学班,还是走别的地方去?”成亚胜立即追问了一句。

“当然是去办学习班,我还能走到什么地方去?”陈晓阳很平静地说。

“来,来来来,大家都饿了,边吃边谈,着什么急?”李春玲若无其事地说,“老队长刚才正式通知了陈晓阳,并送了一些干鳅鱼和鳝鱼,看到我这里这么多人,等下还要先林送一碗新鲜鱼过来。大家就可以弹铗有鱼了。”

“小李你也不劝劝他,还有心在这里说食无鱼?”成亚胜又朝李春玲开了一炮。

“不是我不劝他,劝他有什么用?我倒认为他不走是对的。我比谁都担心他,比谁都着急。但你走能走到什么地方去?走到哪里算安全?躲得了一时,又躲不了一世。老三又没犯什么法,也用不着东躲西藏的。”李春玲一面给大家倒酒,一面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个道理你俩不懂?正是由于老三没犯法,所以避其锋芒,时过境迁也就没人管这件事,这样不更好?”成亚胜坚持自己的看法。

“来,来来来,大家喝酒,边吃边谈。”陈晓阳带头举杯。一杯酒下肚后,陈晓阳心存忧患地说:“亚胜,你的说法也许有道理。但你想过没有,我一走,也许躲过了这一关,但却要连累更多的人。”

“我们才不怕连累!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成亚胜满不在乎地说。

陈晓阳听了成亚胜这句话后,心事重重地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亚胜,我一走,反而说明心中有鬼。我一走,不需要用任何侦破手段,就知道有人走漏了风声,或者说有人给我通风报信了。哪些人知道这件事?哪个在我走之前来过毛竹山?这样一来。我连累的人还少吗?每次运动都要有靶子,我不当靶子,自然会抓其他人出来当靶子的,决不会无的放矢。搞空对空导弹,他们怎么好写汇报材料邀功请赏,这种事我们看得还少吗?我走了,不知道是刘晓阳还是王晓阳要来当替死鬼,顶替我来受罪。这种事我能干吗?有道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陈晓阳一番推心置腹的话,使在坐的每一个人为之动容。

“来,老三,我敬你一杯。风萧萧兮易水寒。”邓西北举着酒杯,对着陈晓阳说,“看来易水桥下不光是春潮暖,还有易水寒。”邓西北没说出下一句:壮士一去不复还。

“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纠纠。”成亚胜见景生情,哼出了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赴宴斗鸠山的一句唱词。

“西北、亚胜、你俩都言重了。我不是荆轲毫无刺秦皇之意,也无秦皇可剌。易水虽时暖时寒,但我还是会回来的。县人保组的人也决非鸠山,我现在也没‘脚镣手铐囚警传’。你们想一想,既然通知我自己去县人保组报到,这也说明了事情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否则,就会来一个押解前往。还是李春玲说得好,要以平常心对待不平常事,把这次办学习班看成一次论文答辩。检验检验自己道悟得怎么样,禅又参到什么程度?能不能及格,这无关紧要,要紧的是自己努力没有。来,喝酒,吃菜!李春玲知道你们要来为我饯行,饭也煮了好多。你们不能让她这几天都吃剩饭。”陈晓阳对问题的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李春玲的比喻也还蛮有新意的。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33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31 5:49:00 [只看该作者]

      这是帽子拿在手里,想给你戴就戴,不给你戴也要吓你一吓。陈晓阳有胸襟,不愿连累朋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4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8/31 12:17: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青山居士在2011-8-29 12:33:00的发言:
 

第五章  春华秋实

十六

“穷人不信富人哄,桐子打花才下种。”这的确是过了时的老皇历。现在真的不一样,插完早稻过五一,是正常得很的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宋朝杨万里这首《插田歌》真写绝了。“秧满田角,上岸洗脚。”青山洞这句农谚是紧接着这首《插秧歌》后面的。她形象地告诉人们,插完田后,秧苗稳蔸,分孽有一个过程,用不着每天下田干活,只要“照管鹅儿与雏鸭”就行了。

公社领导真会见缝插针,利用这点空闲时间从各大队抽调知青抢排文艺节目,以应付县里一年一度的文艺汇演。成亚胜这一次又被任命为公社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队长。临去公社的头一天晚上,他与何先华来毛竹山找陈晓阳讨创作灵感。陈晓阳用笔在纸上书写了一特大的“耗”字。成亚胜大吃一惊,耗时间,磨洋工,这不是老三的风格呀!一见成亚胜与何先华的表情,陈晓阳知道他俩误会了,于是解释说:“我写这个耗字,不是要你耗时间,更不是什恶耗。而是耗田的耗。耗田,也许是青山洞前贤流传下来的复古的说法。在现在的农业常识中叫中耕除草或者说是早期的田间管理。”

“耗田的耗是这个耗字吗?”成亚胜看见桌上有一本新华字典,拿起来就翻。

“别翻了,我早就翻过,这上面没有。”陈晓阳明白成亚胜的做法。

“字典上怎么会没有?”何先华感到很奇怪。

“只能说这本字典上没有。《辞海》、《辞源》这类的工具书上会有。这本新华字典是一本普及本,就象我们一样,知识有限。我们号称知识青年,我们有多少知识,别人不知道,我们自己还不清楚?光这个耗字,我们就无根无椐地靠自己的推测,你说可怜到什么地步。”陈晓阳纠正何先华的说法。

“下一次去冷水滩买一部《辞海》来。”何先华说得挺轻松的。

“买一部辞海要多少钱,你知道吗?我们现在买得起吗?就算买得起,你到那里去买?新华书店的书架上除了雄文四卷,就是鲁迅文集,这些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成亚胜觉得何先华的想法太天真。

“那你说怎么办?”何先华一听后,拿不定主意。

“书到用时方恨少,有什么办法呢。我只好临时抱佛脚,将与耒有关的字,统统仔细研究了一遍。我能找得到的字有耔、耕、耘、耜、耙、耖、耠、耢、耥、耦、耧、耩、耨、耪、耱。我发现这些字,带‘耒’偏旁的字不是某种农具,就是指干某种农活。唯独这个‘耗’字,没有上述两种解释中的任何一种。既然我们老祖宗在造字时,将这个‘耗’字与‘耒’字偏旁联在一起,可以肯定地说,这个‘耗’字就是‘耗田’的耗。至于恶耗,耗时间以及耗子的用法都是后来派生出来的。在学校里,张传佐主任有一次给我讲说文解字时,就提到这个‘耒’字。张主任老家是耒阳的,他说耒阳是耒耜的发源地。他还告诉我,很多人把耒字读成来字,这种读法古来有之。我们青山洞叫耗田,王家排叫来田。这个来字,实际上就是耒字。去年我到王家排去榨菜子油时就问过一位象德武爹这样的老人。我说你们这里怎么叫来田,这个来字怎么解。这位老人笑着说,此来非彼来。用手拿着我的扁担在地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耒’字。耒,也可以理解是我们耗田时,手中拿的木棍。无论耒田,还是耗田,都是我们这里的方言。谁说地方方言不能登大雅之堂?这本新华字典上没有,并不等于其他更高级的字典上没有。这就象我们没掌握的知识,并不等于别人也不知道一样。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这个道理。”陈晓阳讲述着自己的心得体会。

“你是说,将耗田的过程编成舞蹈?”陈晓阳的话,果然启发了成亚胜的创作灵感。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你想想,耗田时手中的耗田棍就是最好不过的道具,就象孙悟空手中的千钧棒,可以演绎出多少优美的动作和造型。耗田时,脚在禾蔸周围划动,不加工,不需编导就是最优美的舞蹈动作。我建议这个舞蹈就叫耗田!”陈晓阳越说越兴奋。

“老三,你这是一石两鸟的好办法。用舞蹈去投石问路,求教于专家与学者,看看我们对耗字的推测与见解是否正确。又巧妙地利用这个耗字吸引人们对舞蹈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只有你这个歪才怪才,才想得出这样的歪点子,才想得出这样的怪主意。”成亚胜深感今晚没虚此行。

“老三,如果不是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你肯定可以到清华,北大去深造。那会有更大的出息。”何先华由衷地说。

“去清华,北大深造倒不敢说,但考一所重点大学是不成问题的。现在都成这个样子了,看来我这一辈子读大学是没希望。即便若干年后,大学又重新招生,如果来一个年龄限制,来一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表现如何,我不也同样没希望。所以我只能在早稻田大学里发愤耕耘。”陈晓阳自学的决心仍丝毫不减。

“我也知道日本有所著名大学叫早稻田。但这一丘田,与青山洞里学耕田的田就有天壤之别。”成亚胜苦笑地摇了摇头。

“只要是田,只要你努力耕耘,总会有收获。”陈晓阳对这一点看得比谁都清楚。

“看来你不但对耕耘有想法,而且对与耕耘类似的字也有研究。”成亚胜觉得自己又收获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光研究与耕耘有关的字有什么用?应该学会一切与耕耘有关的事,那才能拿高分。”一直没作声的李春玲终于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瞧,老三,又一个臭你字事不分的。”成亚胜故意歪曲李春玲话的原意。

“亚胜,你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李春玲才不同意成亚胜的说法。

“是的,亚胜你做统战工作也不看看对象。”何先华的话将大家都逗乐了。

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个耗字,引来了如此之多的议论。也是这样简单的一个耗字,启发了成亚胜创作灵感。同样就是这个简单的耗字,给陈晓阳自己带来了耗音。

知青准备排节目,

晓阳写出耗字悟,

众口讨论多热闹,

不知此后耗音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