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清龙沟传奇》之二:馨竹漫游记。拍案惊奇的现代神话(连载)


  共有1289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清龙沟传奇》之二:馨竹漫游记。拍案惊奇的现代神话(连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仙凤岩生产队
  15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460 积分:2898 威望:0 精华:16 注册:2010/5/26 22:3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2 7:48:00 [只看该作者]

 

三十八

 

      送走二郎神和哮天,山岩顶上只剩张馨竹和无常、牛头三人。酒只喝到半途,还未尽兴,但三人都已兴致全无。

      牛头道:“有聚有散,天地法则。我们也要回地府去了。馨竹老弟,是跟我们同走一程呢,还是另有所往?”

      张馨竹知他们要急着回地府汇报差事,人在公门,身不由己,那如自已江湖飘荡,随心仼性。本想与无常、牛头同走一段路程,奈无常、牛头选择走地下通道,张馨竹却不喜欢阴界那种死气沉沉,一想起单调的灰黄颜色就头痛,更烦走地下通道的七弯八绕。

      临别时,张馨竹几次想问广文王的近况,但没问,心想,他们既然不知我和广文王的关系,还是不说为好,有了飞云,回清龙沟容易得很,回了清龙沟,事情不就清楚了?

      当太阳的余光在西山向大地辽望最后一眼时,正是张馨竹坐在飞云上喊“起升”的时侯。学会驾驶飞云费去了他一个小时时光,驾御飞云虽不象驾驭烈马样,时时有将人颠下来的危险,这飞云也没什么性格,温良恭顺,但二郎神没留下说明书,无法模清它的习性。几次爬上云絮,云刚起飞,由于单边,被侧翻下来,结果将未喝完的天厨御酒打碎了两瓶。

      这云为什么能飘浮?是因它的比重小于空气,就象船能漾在水中,但也象船一样,重心不一就会侧翻。张馨竹先沒明白,经过几次试驾,终于想通一个道理:就象船体越大,浮力就越大一样,云也是这样,越大越不会倾翻。先时他把云只变了簸箕大,而且是浮在空中后才往上爬,当然就单边侧翻了。

      可惜了的那两瓶好酒,摔在山石上拨撒进了旁边的土壤,被一蓬山草吸收。

      这处绝顶是在深山,过去很少人来,一直没有名字,也全亏了这两瓶拨撒的仙酒,从此山顶酒香弥漫,长年不散,使这山峰绝顶从此名扬天下,听说后来取名为酒香岭了。安放酒桌的山岩后来被取名为聚仙岩,那蓬山草终年幽香,青翠茂盛,永不枯竭,也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香草。

      尤使人惊讶的是:张馨竹和哮天、无常、牛头阿傍只随意地在上面喝了回酒,十几年后的酒香岭竟成了当地一旅游景地,每天游人如牵的线线。二郎神只在山顶出现了半盏茶功夫,反成了故事主角,说是二郎神和他的七弟哮天路过此地,曾和清龙沟一位凡人馨竹,地府的无常和牛头在上面喝酒。

      还听说唐家镇已改名为二郎镇了,当年穷得卖牛为母看病的王三,已经是旅游公司的老总,当年办酒席的唐三爷饭店成了四星级酒店。唐家镇已不再贫穷,全镇人都搞旅游开发,成了渝东富镇。当然,这都是后来的事情。

 

      还是转来说当天的事吧。张馨竹把飞云变成了20平方米大小,这次他吸取了教训,起飞前,人先站在飞云中间,然后再喊“起飞”,这样再不会倾覆了。当然,他没忘背上他的黄包,包里是他的几十颗明珠、两根蟒筋、灵芝花叶、一叠人民币、哮天送他的小伞和未喝完的四瓶天厨御酒。

      不到半顿饭功夫,张馨竹己学会用心灵感应去指挥飞云了,虽然跌跌撞撞。有几朵闲云在相隔二十米外相对而行,也有从上面或下面驶过,象不同的鱼畅游在同一条江流。这些云虽然互不认识,但都客气,很有礼貌,不会碰撞。虽知他是一朵刚学会飞翔的飞云,但没谁嘲笑他笨拙的水平。飞云初学会飞翔,有着年青人般的莽撞,不知天高地厚,一直向上拔高,渐觉己能听到天河水流淌的浪声了,张馨竹怕出危险,万一撞到天河底部岂不漏出水来?急忙招呼又降了下来。

      张馨竹仰躺在柔软的飞云上,好奇地望着天上的星光和驶过的云朵。一个人寂寞时总觉时间太慢,总会浮想联翩。他想起自已这段时间经历的百年岁月,所遇见的人和事物,在瞬息万变的时光里都如梦境,有些成为友情有些成为思忆,相遇和相离,转瞬成了过眼云烟,哎!不禁叹了口气。自语道:“这做神仙虽然有趣,也难逃离天地运行的法则,一切事物都有静止的时候,什么地方才是我归宿的地方呢?”

      由于一天的劳顿,下午又喝了酒,想着想着,一会就进入了睡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仙凤岩生产队
  15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460 积分:2898 威望:0 精华:16 注册:2010/5/26 22:3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2 7:59:00 [只看该作者]

 

      一阵隆隆的声音把张馨竹从梦中惊醒,他坐起身来,己是第二天早晨。

      大阳早从东方升起,把他乘坐的飞云镀成金黄,有些地方因角度不同,成了红色。

      有两只苍鹰不知几时停留在他的脚边。这是世上飞翔得最高的一种鸟类,它们是鸟类中的天之骄子,两只大翅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可以单靠滑行也能整天翱翔苍穹。他挥了挥手,想驱赶,它们只稍稍飞离又停落回来,恋恋不舍似的,是好奇张馨竹这天空的异类?或是把他的飞云作了休息的平台?

      隆隆的声音依然不止,吸引张馨竹向发出声音的方向望去,原来是一架与他平行前进的波音737客机。银白的机身的头部也镀上了阳光的颜色,尾部稍有一些暗影,看情形是向东方航行。

      飞云既与其相向同行,说明飞云也是正往东方飞翔了?他急忙往下面望去,大地在身下向后移动,隐隐隆起的摺绉之间,拖着一条蓝缎样弯曲的飘巾,那应该就是长江了?下面不是正有一道灰线拦腰镶嵌在蓝缎身上么?按他仅有的地理知识分析,那是拦江大坝了,应该是正好飘浮在湖北的葛洲坝上空。这是怎么回事、咋晚上飞云不是向西方飞翔的么?

      原来张馨竹的飞云本是往西方飞翔的,到达奉节上空时张馨竹睡着了,飞云失去了指令,在奉节上空停留了下来。这飞云经过一段时间的飞翔、思想已被激活,已能辩别主人的指令和遵照主人的意志行动,他睡着后指令忽然断了,飞云只好茫然地在奉节上空寂寞了一个晚上。早上的太阳升起,这飞云是第一次看见朝霞,无比兴奋,又看见一架飞机从西方飞来,又往东方飞去,出于好奇,就跟随飞机向东方飞来了。

      这飞云被注入了二郎、织女和沉香的法力后,好比一架机器配上了电脑,本有很多潜功能,但需要经过运转才能激活。二郎神把它交在张馨竹手中只说“要大要小随心所欲,要飞要停也随心听欲”,没说快慢,就是因其速度还沒开发出来。咋晚飞翔时张馨竹就觉得速度很慢,仿佛是一部汽车。当然,张馨竹已很满意了,只要能飞翔,他已是世上最幸运的人了。

      飞云追赶飞机飞翔时张馨竹还在梦中,待他醒来时飞云己与飞机平行。波音737是大型客机,飞行速度是每小时800—1000公里,他的飞云能够追上飞机,说明飞行速度己被激活到每小时1000公里以上了。

      能够与飞机同行,比比快慢当然也是好玩的事情。世上只有赛马、赛汽车、赛摩托,却没听说过有谁和飞机比赛的。今天可不是坐着看电视里的镜头,而是亲自参与,而且是唯一的选手,这岂不也是平生的一件奇事?

      张馨竹将飞云向飞机靠近,才知是重庆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已看清了HG5532的标志,机身侧面的舷窗随着距离拉近逐渐放大,已可看清舷窗玻璃后面的人影,一个个舷窗后面的目光闪动,那是一双双惊异得再也无法闭拢的眼晴。飞机己有一些倾斜,一定是另一面的人也跑到这面来观望,使飞机两面的重心失去平衡。

      张馨竹把飞云靠得更近些,已可清楚的听到飞机内部乘客的一片惊喊:

      “快看!外星人!”’

      “呀,好大的飞碟哟,快拿象机来!”

      “不象是飞碟,那个外星人是站在云上的。”

      “也不是外星人,跟我们穿一样的衣服呢,哈,还背着个黄布包!”

      这时又听到飞机上响起了广播:

      “请旅客朋友在位置上坐好,不要惊慌,不要离开位置,不要解开安全帯。请离开位置的朋友回到自已位置上去!”

      同时又传来了机长与地面的通话:

      “广柑,我是枇杷,经度A9,纬度Z7,我们遇见不明飞行物,请指示!”

      可能是飞机的飞行员得到地面指挥塔的指示,忽然向上面提升,由海拔8000米往上提升到10000米,想摆脱不明物体的纠缠。但张馨竹的兴致刚刚由平静趋向兴奋,怎会轻易放过游戏对象?他也把飞云向上面提升,一直在机舷的左侧,为了满足机窗另一面旅客的好奇,他将飞云驶向了右面舷窗,立即传来右面舷窗的欢呼:

      “谢谢你!外星人朋友,今生有幸见到你,将是我一生最神奇的经历。”

      “这次旅行太有意义了,终身难忘。”

      “真太幸运了,那怕十万元再能重飞一次,见证这种神奇都值。”

      张馨竹本想在飞云上表演翻几个筋斗的,赏得太轻率,有失身份,有讨好游客的嫌疑,于是在飞云上打了一套庄重的太极拳,并向那些女乘客作了几个飞吻。

      如果那些飞机舷窗能够打开,这时一定会伸出无数手来向外星人表达敬意,甚至会有人跳出舷窗,跑到飞云上表达心情,就象一些追星族样死追心中的明星,终于有了零距离的亲近。张馨竹被他们认为是外星人,也听到他们的惊叹,虽然有所误解,但已证明人的思想也如飞云样能够激活,明白宇宙间有些事情并不象书上写的那么简单,有些事情是超出认知范围以外的。

      张馨竹驾驭的飞云速度越来越快,绕着客机顺时针巡环了十圈后,突然停止下来,目送飞机消失在视线之外。

      一场游戏因他的退出宣告接朿。在他降低高度,重新延长江航线向下游飞翔的时候,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一天的确切时间: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九日上午九时。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5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2 9:55:00 [只看该作者]

终于学会驾飞云,

清晨追赶波音行,

众人疑是外星人,

馨竹得意太极引。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仙凤岩生产队
  15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460 积分:2898 威望:0 精华:16 注册:2010/5/26 22:3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5 11:1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1-7-2 9:55:00的发言:

终于学会驾飞云,

清晨追赶波音行,

众人疑是外星人,

馨竹得意太极引。

 

谢龙行天下班班留诗归纳大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仙凤岩生产队
  15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460 积分:2898 威望:0 精华:16 注册:2010/5/26 22:3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5 11:24:00 [只看该作者]

 

39

        张馨竹送别客机后,由兴奋转入平静,心想,飞云由向西转为向东,可能有其道理。二郎神临别时说我回转一九六四年的愿望终能如愿,但命中还有些经历,既然能够回去,也不争此朝夕,今天就看飞云带我向那里去?

      但只飞行了一段,张馨竹还是停下了飞云,不是飞云出了故障,是因发现已到达了平原上空,下面有一座城市,不觉有了兴趣。

      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由上往下观望平坦的大地,也是第一次经过大城市的上空。只见下面的房舍密密麻麻,高高矮矮,有些横七竖八,有些则排列稍为规整,象镶嵌在大地上的火柴合。无数的粗线和细线一条条缀连,形成一张大的蛛网,那蛛网的线无疑就是公路和街道了。人已小到无法看清,但蛛网上有一些蚂蚁样的东西在移动,直覚告诉他那是汽车。

      另一个景观是见到两条兰色的巾带,一条从北而来,一条由西往东,不知什么原因竟拴结在一起,变成了一条飘巾继续往东飘去。据他有限的地理知识,由两条大江把一座城市分隔成了三镇的只有重庆和武汉,而重庆是多山的,下面却是平原,原来已到了武汉上空。

      张馨竹从小到大,见过的城市就只他生活过的江津县城,屁股点大,一个上午就可以走遍全城,哪里死了个猫儿狗儿的新闻,一会功夫可由东门传到西门。(留在他脑海的是一九六四年离开时的印象,其实几十年过去,江津变化已日新月异,只是他还不知道。)而认识其它城市也仅是从地理课上的理性认知,只知道武汉是全国十大城市之一。今天突然飞临大城市的上空,而且是从上往下俯瞰,可比地图上看真实多了,真是开了眼界。

      张馨竹决定降低飞云高度,从数千米高空降到二百多米。头上是万里晴空,就他一朵孤云飘着,象一把由天降落的大伞。飞云先到汉阳上空,顺汉江大桥线路越过汉水,然后飞临汉口城区,缓缓的从沿江大道往东,速度慢得象蹒跚老人散步,引起无数人驻足观望。在轮船客运码头边有一座钟塔,他把白云干脆停在了塔尖上。

      这可算是武汉城有史以来的最大奇观了:一朵五十平方米的云孤零零坐在钟塔尖上,看起来象长江边长出的一朵白色的蘑菇。

      立既南来北往的汽车全部停了下来,象要开一次汽车集会,人也从各条巷道象潮水一样奔跑过来,街道上已聚满了好奇的人群,人车混杂一起,全都仰着头看,黑压压的涌动在客运码头边的街上。

      万里晴空,没有一丝云彩,独有一朵云从长空飘落,显得那样落魄寂寞,这是为什么呢?是从云的队伍落了单?还是被遗弃了的一个孤儿?

      只听下面人们议论纷纷:

      “哇!好大一朵飞累了的云呵!”

      “我看不象是飞累了,一定是有个约会,在等另一朵云到来?”

      “有点象!你看嘛,是停在钟塔上面呢,那里不是有座钟吗?是不是还约了时间的?”

      “看来还有点伤心呢,伤心得全身都成了白色。是不是遇到了烦心事?可能是跟女朋友吵了架,怄到了!离家出走在塔尖上来慢慢回忆往事?”

      也有人担心,用手作话筒状发出呼喊:

      “喂!白云朋友,你是不是翅膀受了伤?需要救助吗?”

      其实张馨竹并不想引起交通混乱,见下面人群车辆越聚越多,倒有些担心起来。本来是想跟大家开个小玩笑的,几次冲动都想现身接受下面记者的采访,但止住了,只把手伸出云的下部挥了挥。街上聚积的人群见云中伸出一只人的手来,还礼貌的挥动,也纷纷挥手相应,下面成了一片手互动的海洋。

      张馨竹只在钟塔上停留了五分钟光景。待人群忽然从惊愕中清醒过来,纷纷拿出相机和摄像机要捕捉千载难逢的奇观时,飞云已重新升起,向武昌飞去。

      失望的人群纷纷叹息,有人竟现场呤起诗来:

      飞过来一片云彩

      又飞走那片云彩

      它从人们的记忆中经过

      挥挥手

      作别了眼中一片浮云…

 

      张馨竹飞到武昌的目地,是因初中时曾读过一位诗人写过“龟蛇锁大江”的名句,去看怎样个锁法。龟山蛇山对峙长江两岸,说“锁”,其实是诗人的夸张,滔滔大江虽然没锁住,随诗句的飞扬,助了龟蛇二山的涨势,使其天下闻名。还有个更重量级原因,是其古老传说,因蛇山上面建有全国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搂…”,凡是读过书的中国人谁不知晓?

      张馨竹虽不知崔颢诗中追忆的那位仙人是谁,也没有诗人那种触景生情,愁肠藴怀的感觉,既然有仙人前辈的足迹于此,也想去观摩一下。又听说历代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能不异乎?对此江山,各抒感慨,留下了许多遗墨歌词。张馨竹也有个习惯,每到一处胜景,写不来诗文,照老规矩,总要写他个“某某到此一游”,凑个热闹。

      其实蛇山说高并不算高,只不过海拔85,高出长江江面46,与张馨竹家乡江津的大山相比,只不过小土丘一座。说其俯览武汉三镇倒也不假,因武汉处江汉平原,是长江和汉水千万年冲击沉淀而成的千里平川,身站46蛇山高处,再加50楼高,已足一览无余了,但真要有诗人样“极目楚天舒”,那种穿透云水的眼力,一般人是沒有这样的胸襟的。

      这蛇山虽不高,但也不要小看了这宽不过30来米,长不过二公里的小山,就象长江、汉水可以沉淀出一座平原,这小山日积月累沉淀的是人文景观!千百年来,可说是每片山石,每寸泥土都经过历史文化积存,厚度已无法用尺度丈量。应了那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老话。当然,如雷贯耳的当数这黄鹤楼了。

      据说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其初是吴王孙权只为军事目地而建的。面对隔岸虎视耽耽的魏国,本只划江为界,“以武治国而昌”(武昌之名由来),筑城为守,建楼以辽望的,那知这一建,恰好建在龙脉之上,应了那个“昌”字,这蛇山恰好是龙脉突起的中脊,该有吴国昌旺百年的运气。

      后来吴国衰灭,而楼却留了下来。

      再后来不知什么仙人,也不知什么原因,偏要在此楼歇脚,乘一只桔黄色的鹤飞来,然后又乘鹤飞走,不小心让此间的凡人看见了,惊讶神奇,就将楼改成了黄鹤楼的名字。这一下名声大噪,引来历代文人墨客争相慕名而致,沒有一睹仙人的容颜,在仙人休息过的地方沾点仙气也行;没有赶上和仙人说话的荣幸,望一望仙人停留的地方也足慰心

      文人都有留墨的习惯,借景抒情,移情吐怀,当然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其最出名当数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千古绝唱。

      这首诗后来编排进了七律之中,后又有严沧浪云:唐人七律诗,当以此为第一。使其名声响亮汉语世界。其实说律诗,严格意义上说,前半首全是古风的格调,后半首才是律诗。诗人也未死按平仄协律,信手而就,一气呵成。反成就了千古绝品。

      但这黄鹤楼却是多灾多难,当初建址时风水偏了一点,建在了龙脉中脊的偏右。要知这是一条潜伏水中的卧水之龙,喻家山是龙头,月湖梅子山是龙尾,蛇山是龙的中脊。黄鶴楼建在中脊偏右,地基向右稍为倾斜,因此吴国昌隆只及百年,楼也因此屡遭兵火。但人文景观已积沉深厚,后面的历朝舍不得此景烟灭,重修了无数次,屡建屡废,屡废屡建,最后一座古楼建于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谁知光绪十年又遭大火焚毁,只重新矗立了十六年时间。此后百年,唯剩了一匹光山对着长江叹息。

      不知黄鹤在楼被废毁的那些年间回来过否?若回来,也只能在旧址废墟上盘旋几圈而已,应该没找到落脚的地方吧?所以,后来又有现代诗人胡某留句感慨:黄鹤高楼屡破碎,黄鹤仙人无所依,玉笛归来无吹处,江城梅花何处寻…

      哎,百朝兴废,浪涛难尽!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15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5 21:35:00 [只看该作者]

    任何技术都有个学习过程,驾云也不例外。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5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6 9:53: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仙凤岩生产队在2011-7-5 11:24:00的发言:
 

39

        张馨竹送别客机后,由兴奋转入平静,心想,飞云由向西转为向东,可能有其道理。二郎神临别时说我回转一九六四年的愿望终能如愿,但命中还有些经历,既然能够回去,也不争此朝夕,今天就看飞云带我向那里去?

      但只飞行了一段,张馨竹还是停下了飞云,不是飞云出了故障,是因发现已到达了平原上空,下面有一座城市,不觉有了兴趣。

      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由上往下观望平坦的大地,也是第一次经过大城市的上空。只见下面的房舍密密麻麻,高高矮矮,有些横七竖八,有些则排列稍为规整,象镶嵌在大地上的火柴合。无数的粗线和细线一条条缀连,形成一张大的蛛网,那蛛网的线无疑就是公路和街道了。人已小到无法看清,但蛛网上有一些蚂蚁样的东西在移动,直覚告诉他那是汽车。

      另一个景观是见到两条兰色的巾带,一条从北而来,一条由西往东,不知什么原因竟拴结在一起,变成了一条飘巾继续往东飘去。据他有限的地理知识,由两条大江把一座城市分隔成了三镇的只有重庆和武汉,而重庆是多山的,下面却是平原,原来已到了武汉上空。

      张馨竹从小到大,见过的城市就只他生活过的江津县城,屁股点大,一个上午就可以走遍全城,哪里死了个猫儿狗儿的新闻,一会功夫可由东门传到西门。(留在他脑海的是一九六四年离开时的印象,其实几十年过去,江津变化已日新月异,只是他还不知道。)而认识其它城市也仅是从地理课上的理性认知,只知道武汉是全国十大城市之一。今天突然飞临大城市的上空,而且是从上往下俯瞰,可比地图上看真实多了,真是开了眼界。

      张馨竹决定降低飞云高度,从数千米高空降到二百多米。头上是万里晴空,就他一朵孤云飘着,象一把由天降落的大伞。飞云先到汉阳上空,顺汉江大桥线路越过汉水,然后飞临汉口城区,缓缓的从沿江大道往东,速度慢得象蹒跚老人散步,引起无数人驻足观望。在轮船客运码头边有一座钟塔,他把白云干脆停在了塔尖上。

      这可算是武汉城有史以来的最大奇观了:一朵五十平方米的云孤零零坐在钟塔尖上,看起来象长江边长出的一朵白色的蘑菇。

      立既南来北往的汽车全部停了下来,象要开一次汽车集会,人也从各条巷道象潮水一样奔跑过来,街道上已聚满了好奇的人群,人车混杂一起,全都仰着头看,黑压压的涌动在客运码头边的街上。

      万里晴空,没有一丝云彩,独有一朵云从长空飘落,显得那样落魄寂寞,这是为什么呢?是从云的队伍落了单?还是被遗弃了的一个孤儿?

      只听下面人们议论纷纷:

      “哇!好大一朵飞累了的云呵!”

      “我看不象是飞累了,一定是有个约会,在等另一朵云到来?”

      “有点象!你看嘛,是停在钟塔上面呢,那里不是有座钟吗?是不是还约了时间的?”

      “看来还有点伤心呢,伤心得全身都成了白色。是不是遇到了烦心事?可能是跟女朋友吵了架,怄到了!离家出走在塔尖上来慢慢回忆往事?”

      也有人担心,用手作话筒状发出呼喊:

      “喂!白云朋友,你是不是翅膀受了伤?需要救助吗?”

      其实张馨竹并不想引起交通混乱,见下面人群车辆越聚越多,倒有些担心起来。本来是想跟大家开个小玩笑的,几次冲动都想现身接受下面记者的采访,但止住了,只把手伸出云的下部挥了挥。街上聚积的人群见云中伸出一只人的手来,还礼貌的挥动,也纷纷挥手相应,下面成了一片手互动的海洋。

      张馨竹只在钟塔上停留了五分钟光景。待人群忽然从惊愕中清醒过来,纷纷拿出相机和摄像机要捕捉千载难逢的奇观时,飞云已重新升起,向武昌飞去。

      失望的人群纷纷叹息,有人竟现场呤起诗来:

      飞过来一片云彩

      又飞走那片云彩

      它从人们的记忆中经过

      挥挥手

      作别了眼中一片浮云…

 

      张馨竹飞到武昌的目地,是因初中时曾读过一位诗人写过“龟蛇锁大江”的名句,去看怎样个锁法。龟山蛇山对峙长江两岸,说“锁”,其实是诗人的夸张,滔滔大江虽然没锁住,随诗句的飞扬,助了龟蛇二山的涨势,使其天下闻名。还有个更重量级原因,是其古老传说,因蛇山上面建有全国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搂…”,凡是读过书的中国人谁不知晓?

      张馨竹虽不知崔颢诗中追忆的那位仙人是谁,也没有诗人那种触景生情,愁肠藴怀的感觉,既然有仙人前辈的足迹于此,也想去观摩一下。又听说历代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能不异乎?对此江山,各抒感慨,留下了许多遗墨歌词。张馨竹也有个习惯,每到一处胜景,写不来诗文,照老规矩,总要写他个“某某到此一游”,凑个热闹。

      其实蛇山说高并不算高,只不过海拔85,高出长江江面46,与张馨竹家乡江津的大山相比,只不过小土丘一座。说其俯览武汉三镇倒也不假,因武汉处江汉平原,是长江和汉水千万年冲击沉淀而成的千里平川,身站46蛇山高处,再加50楼高,已足一览无余了,但真要有诗人样“极目楚天舒”,那种穿透云水的眼力,一般人是沒有这样的胸襟的。

      这蛇山虽不高,但也不要小看了这宽不过30来米,长不过二公里的小山,就象长江、汉水可以沉淀出一座平原,这小山日积月累沉淀的是人文景观!千百年来,可说是每片山石,每寸泥土都经过历史文化积存,厚度已无法用尺度丈量。应了那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老话。当然,如雷贯耳的当数这黄鹤楼了。

      据说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其初是吴王孙权只为军事目地而建的。面对隔岸虎视耽耽的魏国,本只划江为界,“以武治国而昌”(武昌之名由来),筑城为守,建楼以辽望的,那知这一建,恰好建在龙脉之上,应了那个“昌”字,这蛇山恰好是龙脉突起的中脊,该有吴国昌旺百年的运气。

      后来吴国衰灭,而楼却留了下来。

      再后来不知什么仙人,也不知什么原因,偏要在此楼歇脚,乘一只桔黄色的鹤飞来,然后又乘鹤飞走,不小心让此间的凡人看见了,惊讶神奇,就将楼改成了黄鹤楼的名字。这一下名声大噪,引来历代文人墨客争相慕名而致,沒有一睹仙人的容颜,在仙人休息过的地方沾点仙气也行;没有赶上和仙人说话的荣幸,望一望仙人停留的地方也足慰心

      文人都有留墨的习惯,借景抒情,移情吐怀,当然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其最出名当数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千古绝唱。

      这首诗后来编排进了七律之中,后又有严沧浪云:唐人七律诗,当以此为第一。使其名声响亮汉语世界。其实说律诗,严格意义上说,前半首全是古风的格调,后半首才是律诗。诗人也未死按平仄协律,信手而就,一气呵成。反成就了千古绝品。

      但这黄鹤楼却是多灾多难,当初建址时风水偏了一点,建在了龙脉中脊的偏右。要知这是一条潜伏水中的卧水之龙,喻家山是龙头,月湖梅子山是龙尾,蛇山是龙的中脊。黄鶴楼建在中脊偏右,地基向右稍为倾斜,因此吴国昌隆只及百年,楼也因此屡遭兵火。但人文景观已积沉深厚,后面的历朝舍不得此景烟灭,重修了无数次,屡建屡废,屡废屡建,最后一座古楼建于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谁知光绪十年又遭大火焚毁,只重新矗立了十六年时间。此后百年,唯剩了一匹光山对着长江叹息。

      不知黄鹤在楼被废毁的那些年间回来过否?若回来,也只能在旧址废墟上盘旋几圈而已,应该没找到落脚的地方吧?所以,后来又有现代诗人胡某留句感慨:黄鹤高楼屡破碎,黄鹤仙人无所依,玉笛归来无吹处,江城梅花何处寻…

      哎,百朝兴废,浪涛难尽!

云游来到武昌城,

长江边上龟蛇吟,

黄鹤楼前多思念,

百年兴废言难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麦田新绿
  15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63 积分:12933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1/6/3 15:0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6 18:30:00 [只看该作者]

百万知青多才俊

神同昆仑骨如松

蹉跎岁月当洗礼

历经磨难笔生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仙凤岩生产队
  15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460 积分:2898 威望:0 精华:16 注册:2010/5/26 22:3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8 9:49:00 [只看该作者]

 

谢闯北、龙行、麦田三位文友阅读,留墨。致以知青敬礼!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仙凤岩生产队
  160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460 积分:2898 威望:0 精华:16 注册:2010/5/26 22:3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8 9:55:00 [只看该作者]

 

 四十

      话转回来,还是说张馨竹的故事吧,这时,他在黄鹤楼的顶上。这黄鹤楼是解放后的198110月破土动工的,19856月落成。新的黄鹤楼的建起,离旧的黄鹤楼焚毁,一废一建,已过百年。

      也许張馨竹这人天生运气特好吧,刚好建成几年,就有幸能一睹胜颜。

      这天黄鹤楼刚好又要新增几处配景,围墙需向外延伸,要重新砌过,出了通知谢绝游人参观。他的飞云飘来,下面没有游人,恰好此时江面又飘来一团雾气,才没被人看见。他把飞云降在黄鹤楼顶上,走下飞云站在斜瓦面,将飞云收折成一张小帕放入黄布包,模了模1.5高的楼攒尖顶,从金碧的琉璃瓦走到飞起的檐角,然后双脚吊住,倒挂金钩式轻灵的一荡,人已进了顶层的大厅。

      顶层大厅宽有18左右,取名叫瞭望厅。瞭望者,高处远望也,这顶层高有40余米,又是四面开窗,真是名符其实。北望滔滔大江坦荡奔流,对岸晴川历历,龟山隐隐,更远是中原翻腾的烟云;南望武昌城区人烟,世态繁华,车水马龙,延伸向湘桂南粤;西望是巴山蜀水,山高云急,气象万千接雪山高原;东望是大江东去,吴越悠远,天高地阔迎日月喷薄。此情此景,配大厅正面的“长江万里图”中的松柏倒挂,迴崖沓嶂,乱石穿空,气势扑面而来,使人浮想连翩。

      他从顶层下到四层。四楼外面建有回廊。大厅用屏风隔成几个小厅,内设着当代文人字画和旅游商品,凡旅游之处叫人淘腰包的都是假货多,沒啥稀奇,引不起张馨竹兴趣,所以立既下到三楼。

      三楼也建有回廊。大厅是一幅幅唐宋名人的绣象,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并附有所写的有关黄鹤搂的诗作。张馨竹忽然想起崔颢诗中那句“晴川历历汉阳树”,正好今日也是睛好天气,急忙跑到回廊上观望对岸景色,寻找诗中意境,想看俞伯牙是否还在对岸琴台弹琴。正这时,忽听搂梯脚步声响,从四楼走下两人来,边走边说着话。

      只见一人穿白衣长衫,头戴文士冠,面白,丹凤眼,三须长髯,给人以飘逸出尘的感觉。另一人穿赤色长衫,腰朿黄帯,头发往上打成道土结,面色微红,赤眉善目,手握一柄拂尘,一见就知是位得道的高人。张馨竹想,我刚从顶楼下来,上面空无一人,几时钻出这两人来?

      只听白衣者道:“子安兄,自洞庭一别,怕有四百载了吧?”

      另一人道:“是呀,四百年,三朝更替,人间演出许多沧桑,而岁月呢?往事如梦,只是眨眼功夫。前些日子恰逢纯阳道友从东海经过,说往峨眉访友时路经武汉,见黄鹤楼废弃百年后又得重修,我也想再来看看。想不到能遇上青莲老弟,也是回来故地重游?”

      二人走向北面回廊,面向滔滔长江。

白衣道:“我数次登临黄鹤楼,也数次在楼上送别故人。此楼是我意气风发之处,也是送别故友的伤心之地。真是三叠回肠,纠结无数呵。”

      赤衣者问:“记得老弟最后一次经过此处,是乾元元年五月吧?”

      白衣者道:“子安兄真好记性。那次是被朝庭流放夜郎时经过此处,当时惆怅满怀,才写了那首‘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搂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时光荏苒,不觉间就过去一千二百多年了。”

 

      两人从楼上下来,边走边说活,己近回廊,这时张馨竹正好在三楼北面廊边上,听得一清二楚。说那首诗写了一千二百多年,推算起来岂不是唐朝时人?既然写诗,一定是诗人了?

      可惜张馨竹古书读得少,只知唐朝有诗人李白、杜甫,还有写黄鹤楼的崔颢,都是在初中的课文上读过。这两人,一个称对方为子安,一个称对方为青莲,课文上都没有读到过,搜索枯肠,沒找出这两人名字,他想,也许不甚出名吧?

      张馨竹虽读书少,但对有学问的人一向敬仰,见二人谈吐不凡,气质飘逸,又是前朝古人,顿生敬意。忙上前一抱拳,身躯前曲,学古人礼节,施了个后生礼:

      “见过两位老先生!恰才听两位前辈说旧地重游,想来对黄鹤楼知之甚祥。我是远方游子,初临此楼,不明处特向二位前辈讨教。”

      黄衣人转身还礼,道:“原来是位小友,讨教不敢,但说不妨。”

      张馨竹道:“刚才白衣前辈念了一首诗,思乡的眷念浸透着去国怀乡的悲怆,写得太好了!不过其中有句‘江城五月落梅花’,我想,五月己是初夏,那来梅花?难道一千二百年前的气候与现在有异?那时五月的江城还朔风瑟瑟,玉笛声中还有梅花纷落?”

      黄衣人含笑不语,只用眼光指了下白衣人,意思当事人在此,还是让作者本人解释吧。

      白衣人手扶栏杆,目光望着远处的奔流,仿佛尽力寻找很多年前的模糊回忆:“江城五月确实没有梅花。当时我遭朝庭眨谪夜郎,途经黄鹤楼下,心情十分沉重,犹如腊月寒冬。西望长安,长安不见,有家难回,满目沧然。无奈处,刚好听见黄鹤楼传来的玉笛声声,笛声吹的是《梅花落》的曲子,笛声里的梅花片片飘落,景由情生呵,‘江城五月落梅花’是我当时的心景。小友读文章追求甚解,使人佩服。小友听说过六月飞霜的故事么?”

      张馨竹答:“沒有。听老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死啃书。原来诗中还有这多奥妙!看来你们真是唐朝的人了,可认识有一个诗人叫李白?我是他的鉄杆粉丝。我读过他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跟你刚才念那首诗一样高明。你想嘛,天上高悬一轮明月,月华照在故乡的原野,也撒在游子的床前,就有了一种中间载体,曲线传挮,游子抬头望见明月,明月又望见遥远的故乡,是不是就象游子也望见了故乡?故乡就在床面前,手都够得着了,当然故乡就不远了。真是高明,写得太好了!”

      张馨竹摇动着身躯,闭着双眼,把自已想象成一位老塾师的夫子样,尽量让自已显出淘醉中的斯文。

      一会阳春白雪,一会下里巴人,雅俗并存,前后的反差出人意料,引得两位老人哈哈大笑。

      张馨竹见一番言论竟然感动得两位一千二百年前的古人哈哈大笑,认为是见解深刻,理解透彻,才使两位老先生感动得大笑,不竟对自己暗暗佩服起来。就象小时候做作业,老师意外的给了个100分,心里象吃了蜜糖一样舒服。一想到蜜糖,才发觉好象有些锇了,又继续说道:

      “我倒希望天上的明月能落下来,能变成喷香的月饼。举头望明月,园月不可餐,月既不解馋,唾涎三尺三!我还是昨日中午吃的饭呢,现在前胸贴到后背,肚皮早锇得咕咕叫了。今天公园停止营业,小卖部都关门放假,找点吃的都没有,真扫兴!”

      两位老人越发有了兴趣。

      赤衣人道:“小友从明月引伸到月饼,转折得贴切,到有新意呢。公园今天放假,我们的肚皮可不能放假。不如这样,今天我作东,请大家一桌酒席,就设在北侧迥廊,面江望景,边吃边聊如何?”

      张馨竹回道:“这里离饭店较远,我下去看附近有没有电话,订一桌外卖,不知公园的人让不让端进来?”

      白衣人一直在欣赏这年青人的杰出表现,这时发言道:“小友不用去操心了,子安道友既然说作东,自有他的安排。”又转身对赤衣人道:“子安兄,就看你的了。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无酒不算席,可不能夸待了这位小友。”

      张馨竹急忙道:“我这里有现成的酒。”

      打开黄布包,取出咋日剩的四瓶天厨御酒。酒一取出,立既三楼大厅弥漫酒香,把其他空气都驱赶了出去。三搂大厅只剩下御酒散发的香气,香气密积得把大厅包围起来,连江面吹来的风也无法挤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