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散文小说 → [原创]黑白万花筒(连载中)


  共有2182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黑白万花筒(连载中)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万花筒
  10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37 积分:138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1/9/2 19:2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21 16:51:00 [只看该作者]

通知书

***同志:

    你积极响应毛主席,党中央“四个面向”的伟大号召,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决心到农村去当一辈子农民,干一辈子革命,这是你紧跟毛主席伟大战略部署,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结果。经我们研究,批准你到**公社安家落户。请你于八月十六日前做好准备工作,等候通知,届时集体到公社报到。并希望你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以门合同志为光辉榜样,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无限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做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淮水县革命委员会

                                              一九六八年八月十四日

柳和平的话像努斯特拉达木斯的预言那般灵验。

自此,全国掀起了上山下乡的热潮。千百年来“望子成龙”的中国家长们真的“望子成农”了。文革两年中那批高喊着“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制造出种种社会动乱,狂热得不可一世的红卫兵小将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属。而在恢弘的历史长河里,“红卫兵”——这个被他们视之为生命的光荣称号,也如同流星般一闪而过,永远的归于沉寂。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10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21 22:43:00 [只看该作者]

    战斗和逍遥的日子过去了,新的生活在前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0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22 8:32:00 [只看该作者]

过年总是很热闹,

唱歌守岁也挺好,

当了一段讲解员,

终于全部下乡到。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万花筒
  10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37 积分:138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1/9/2 19:2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22 9:20:00 [只看该作者]

    至此,“学生”的日子过去了,“农民”的生活在前面,这也是我们大多数“知青”的生活轨迹。进入人生的秋天了,有了大把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有着相同经历的知青朋友们讲讲自己周围的故事,也算是一种业余爱好吧。

    闯北走南版主,作为老大姐,我想给你提个醒:要注意劳逸结合哦!电脑是有电离幅射的,不要待得时间太长了,毕竟,是入秋的人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闯北走南
  10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820 积分:3645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08/5/15 8: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23 6:44: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大姐的关心。我因为带着小外孙女,每天都是在早上她没起来、中午和晚上她睡觉后上网,我从小爱看书,因此读书速度很快,咱们栏目的文章大约一两个小时就能看一遍,分成三段,在电脑前的时间就不算很长了。只是有时还玩会儿游戏,这倒是该注意的。

      大姐的文章文笔细腻,生动有趣,人物鲜活,性格各异,让我们读来历历在目。您每天发这么一大段,自己可要注意休息。写作的人常常进入状况就不能自已,可一定要有节制。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0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23 8:33:00 [只看该作者]

同意闯北版主对楼主的劝慰!

保重!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万花筒
  10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37 积分:138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1/9/2 19:2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23 12:26: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两位版主的劝慰。说实话,从起意到写成这篇小说,前后已有十来个年头了。有朋友对我说“这年头,谁希罕看那玩意儿?”所以只是在家里把它从文稿移到U盘里,当作一项消遣。后来听说了有个《中国知青网论坛》,是知青们聚会的地方,我就兴冲冲地赶来了。稿是儿子帮我发的,因为要剪辑,我的水平不够,还得继续学习。散文小说版一片兴旺,我衷心地祝愿她越办越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10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24 9:5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万花筒在2011-10-23 12:26:00的发言:
     谢谢两位版主的劝慰。说实话,从起意到写成这篇小说,前后已有十来个年头了。有朋友对我说“这年头,谁希罕看那玩意儿?”所以只是在家里把它从文稿移到U盘里,当作一项消遣。后来听说了有个《中国知青网论坛》,是知青们聚会的地方,我就兴冲冲地赶来了。稿是儿子帮我发的,因为要剪辑,我的水平不够,还得继续学习。散文小说版一片兴旺,我衷心地祝愿她越办越好。

祝福你!

也衷心感谢你的祝愿!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万花筒
  10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37 积分:138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1/9/2 19:2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25 17:59:00 [只看该作者]

第十九章

镇淮楼正北,隔着一条宽宽的红旗路,是淮水县体育场。

1968818上午,体育场门前显示出了非同以往的热闹。今天,县革命委员会在这里召开万人大会,欢送淮水县第一批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县里许多公社派来了大型农用拖拉机,一些工厂和单位也抽调了一些卡车,约有二、三十辆,分东西两列,浩浩荡荡地在体育场门口的马路上一字排开,看上去煞是气派。每辆车的挡风玻璃上都贴着用红纸写的公社名称,很醒目。车上彩旗招展,锣鼓喧天。车身上张贴着红色大标语:

“热烈欢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安家落户!”

“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上山下乡干革命!”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沾两腿泥巴,炼一颗红心。”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

围观者人山人海,几乎是倾城出动。有的是今天就下乡的知青家人,有的是即将要下乡的知青家人。在这个不大的县城里,谁家没有上学的孩子?这件开天辟地的新鲜事确实牵动了千家万户,谁都想来看一看。

八点三十分,首批下乡的200多名知识青年——6667两届城市户口的高中毕业生们,人人胸佩大红花,怀揣红宝书,背着五颜六色的背包列队迈上高高的石阶进入体育场。他们各怀心事神情不一:有的兴高采烈意气飞扬,有的愁眉苦脸心事重重,大多数人则显得平淡茫然。马路上那些久久伫立的家长们大都神色凝重沉默寡言。

九时整,《东方红》乐曲响起,大喇叭里传来主持人高亢的声音,大会正式开始。

田国庆手握讲稿平静地坐在主席台左侧的一张椅子上,等一会儿她将代表首批下乡的知识青年在大会上作表决心的发言,她的普通话将最后一次在这里派上用场。讲稿是别人写好交给她的,只需照读就成。

是的,她很平静。这两年世事变幻如万花筒,她早已见怪不怪,处变不惊了。但“决心到农村去当一辈子农民”,滚一身泥巴铸一颗红心仍然是她始料未及的。她感觉人生就像一盘棋,而命运就像一只看不见的喜好恶作剧的大手,专爱在人生的棋盘上随意拨拉着,于不经意间,就彻底改变了你的人生格局。

其实,仔细回想一下,早在上初中时号召“学习董加耕,当好接班人”,“学习侯隽、邢燕子,当一代社会主义的新农民”的情景,就不应该大惊小怪了。农村需要文化,需要知识,需要有觉悟的一代青年。党中央、毛主席高瞻远瞩,这是战略国策。“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上山下乡干革命”,每一个热血青年都应该积极响应,义不容辞的。只是从此,“知识”将不再增长,“青年”会渐渐老去,她不免感觉惆怅。

    昨天晚上,妈妈提前给她庆贺20岁生日,烧了她最爱吃的鳊鱼。她贪嘴多吃了点,不想被鱼刺卡住了喉咙。她又是吞饭团又是喝醋的费了好大劲才把鱼刺咽下肚。今早起来喉咙又红又肿沙哑得厉害,她向大会负责人提出能否换个同学宣读讲稿?遭到了拒绝。她想索性随它去吧,大不了声嘶力竭一番。

会议按既定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田国庆用目光向台下仔细搜索,发现身戴红花的同学们已经打散了按居民委员会的排序,改由按公社排序,坐在了主席台前面足球场正中的最佳区域内。

在城西公社的队伍里她看到了柳和平、杨玉玲。柳和平一脸严肃的表情,那双黑白分明的漂亮大眼睛全神贯注地盯视着主席台。“也不知她把陶妈妈安置到哪里去了?”短短三年,她连失了两位亲人,一个完整的家失去了一半。如今,她又要扔下患病的妈妈独自去农村安家落户了。陶妈妈吉凶难料,自己前途渺茫,她的心情可想而知。记得接到喜报的那天中午,自己跑去向她倾诉了心中的困惑和失望时,柳和平坚定地对她说“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你只要记住,命运总是垂青自强不息的人。”唉,相信她能坚强地挺下来。

在径流公社的队伍里见到了卜庆华、诸秀祥,他们俩五官端正的年轻脸庞上愁云密布。听说诸的家庭出身偏高而卜的父亲遭过批斗,他们俩是否因此背上了思想包袱?

仇桥的靳国庆仍和“龙大爷”王吉夫搭伴。他俩倒乐天知命,面容平静,目光深沉。

丁秀雅端坐在前进公社的牌子后面,旁边是董玉芹。她左顾右盼,神情并不低沉,甚至还有那么一丝儿兴奋,这让田国庆有点意外:像她这种‘病秧子’身体,原以为她会哭哭啼啼的呢。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田国庆原计划到她舅舅家的生产队插队。但上面说那里属于城郊公社不安置知青,将她改分到东风公社,离城也不远,很幸运。

会议很简短。领导讲话,知青代表发言、家长代表发言,贫下中农代表发言,一会儿就结束了。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万花筒
  1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37 积分:138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1/9/2 19:2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25 18:02:00 [只看该作者]

终于到了各就各位出发的时刻,体育场门口的马路上人头攒动,锣鼓声、口号声、车辆的发动声,饮泣声、叮嘱声混和成一片嘈杂的声浪,喜忧参半、震耳欲聋。

前进公社的卡车和东风公社的拖拉机相隔并不远,田国庆一眼瞅到了正欲爬车的丁秀雅。她忍不住跑过去拉下她 ,套着她的耳朵急急地问道:“前进有你家亲戚吗?”

她摇了摇头。

“为什么要去那么远?”

丁秀雅左右一瞟,也把嘴凑近田国庆的耳边,一字一顿地说道:“前进靠近幸福,石志军的家在幸福公社。”

 “我的妈,你可真多情!石志军知道吗?”

“不知道,”丁秀雅摇摇头抿嘴一笑,“不过早晚会知道的。”

“祝你好运,丁秀雅。再见!”田国庆深深地盯了丁秀雅一眼。

“也祝你好运。再见。”丁秀雅嫣然一笑,挥挥手。

同学们陆续登上各自的车辆,在一片发动机的轰鸣声和拖拉机的“突突”声中挥手告别,开始了他们各自的人生。

东风公社真的不远,拖拉机也就“突突”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开进了公社大院。这是一座很大的院落。一条水泥路连通着大门和公社机关办公用的一排平房。平房东侧是一间高大的类似仓库样的建筑,说是可容纳一二千人开大会。仓库的前面是一片土广场,此刻,他们就站在土广场里,等待最后的分配去向。阳光很刺眼,不知停在哪棵树上的知了们在不知疲倦地鸣叫着。田国庆打量了一下,也就十几个知青。听说,有几个大队因为离城很近,去那里的知青们就不来公社集中了。

田国庆和另外两名女知青被分配到翟巷大队。翟巷大队地处公社东北方向,东接朝阳公社,北连四季青公社,算是全公社中离城较远的。不过也就十几里路,如果走熟了,走村穿巷的还会更近些。

念完分配名单,公社政工组长,一位姓孙的胖胖的头戴一顶黄军帽的中年人,挥动红宝书带领大家学习了一段毛主席语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接着,他宣读了中央有关知青的一些安置政策。说是一年供给,二年补足,三年自给。说是要给每个人盖一间房,打一张床,每个知青点支一口灶,置办几件农具。他笑眯眯地说道:“既然是安家落户嘛,就要像个安家落户的样子。”希望“大家安下心来,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最后,他热情洋溢地展开双臂,“中午,公社招待大家吃一顿午饭。饭前这段时间同学们可以自己熟悉一下公社的环境,以后遇到什么困难来这里找我。”

田国庆和同一知青点的另外两位女同学相互作了介绍。那位长相秀美的叫曹蕴秀,22岁,也是县中的,田国庆并不熟。另一位个子高挑的叫钟文,21岁,工农兵中学的,她俩都是66届的,田国庆最小。

她们结伴参观了公社全貌。只有一长排平房,面临着通往县城的大道。由西向东依次是公社大院、公社供销社、粮管所大院。平房后有一条小河,河两岸长满了垂杨柳,凉风习习的。平房前一马平川是绿汪汪的水稻田,令人心旷神怡。大道在平房的尽东首一分为二,继续向东的可以通往东风中学和柳树湾大队,而她们下午去翟巷则可沿着向北的大道走。

翟巷大队的大队长姓陈,是一位精干的约30来岁的青年人。他带来一位60多岁的老农,推着一辆独轮车。三个学生把背包、脸盆、水瓶等生活用品统通放上车,甩着两只膀子跟着独轮车就“吱吱呀呀”的上路了。大队长告诉她们,翟巷大队共有8个生产队,她们被分配在第4生产队。第4生产队的队长叫翟桂海,是个种田的行家。第4生产队的妇女泼辣能干,挑着担子打起的号子声“脆生生的二里路外都听得见”。“把你们安排到这样的生产队是经过反复考虑的。”三个人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不停地左右打量着。

大道的两旁长满了密密匝匝的玉米,一眼望不到头的玉米地把大道夹挤成一条密不透风的长廊,特别闷热。太阳像个大火球牢牢地悬在头顶一动不动。她们都穿着短袖衫,两只膀子晒得红红的,有点热辣辣的疼。脚下的浮土晒得发白,一走一阵烟,呛得嗓子发干。没一会儿她们已经大汗淋漓,衣裤全都湿透了。

“要是有水我一口气能喝一大碗。”田国庆用手捋了一把下巴,甩出一串汗珠向往地说。

“我呀,”钟文马上接口,“我只想看到一棵树,哪怕能在树荫下站一分钟我也满足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