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辽阔的内蒙古 →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五团


  共有2173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五团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11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4 23:52:00 [只看该作者]

八、生产建设兵团的领导关系。各生产建设兵团,属大军区建制。不论是大军区直接领导,或者是大军区委托省军区领导,都必须服从所在省区党的一元化领导。

兵团使用土地、水源、草场、山林、矿藏等,应当在省区革委会领导下,统筹安排。

九、严格实行经济核算,实行精兵简政。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必须反对讲排场、摆阔气、搞楼堂馆所等资产阶级作风。提倡精打细算,实行经济核算,少花钱,多办事。必须减少非生产人员,压缩非生产性开支。

兵团其他企业事业单位,都要遵照毛主席“五·七”指示,以一业为主,兼营农业、副业或其他生产。兵团各级机关干部,要坚持参加生产劳动。有劳动能力的家属,要按照人民公社的办法,组织起来,进行集体生产。

兵团原有的“场社挂钩”的公社和生产大队,一定要帮助他们自力更生学大寨。基本核算单位不要改变。

十、加强军政、军民和兵团内部的革命团结。

根据这个会议精神,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也拟定了一个《七年规划》,并付诸实施了这个规划。

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是兵团建设的根本方针。在生产建设中,贯彻以农为主,以粮为纲,农牧林工副綜合经营,互相促进,全面发展的方针,以完成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屯垦戍边的光荣任务,为社会主义祖国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安置城市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培养造就一支能文能武、亦兵亦农的队伍。当时组建兵团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特殊的管理体制和组织形式达到巩固北部边防,发展经济之目的。兵团实则是一个大而全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体系和半军事化组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11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4 23:53:00 [只看该作者]

      1969年兵团组建了4个师,22个团,246个连队。人员有现役干部、地方干部、复员战士、中专学生、下放干部、原场职工和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呼和浩特、包头等地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等。全兵团在职人员达7 万余人。这年全年安置知识青年50843人。1970年,又组建了2个师,15个团。按照原来的规划,一、二、三师设在内蒙古的西部的巴彦淖尔盟和伊克昭盟境内,四、五、六师设在内蒙古东部的锡林告勒盟境内;由于锡林告勒盟草原地区不适于发展农业和超量发展畜牧业,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不得不将第四师从锡盟迁到巴彦淖尔盟,使“东3师、西3师”的格局 变成了、“东2师、西4师”的态势。兵团1970年共接受北京、青岛、天津、济南、呼和浩特、伊克昭盟、包头、巴彦淖尔盟、集宁的知识青年26580人(其中女知识青年13222人)。1971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已有41个团(包括2个工业团和4个相当于团级的工矿企业),职工为101万人,其中知识青年755万人,复原转业军人和留原场职工257万人,现役军人近6千人,另有家属38万人,共计145万人。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11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4 23:55:00 [只看该作者]

  
     1972年,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总人数为17万人,其中职工(包括知识青年)13万人。至1975年,内蒙生产建设兵团下设农牧业团35个,厂矿企业单位34个,在职人员11万余人。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师部设在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师长孟昭贤,政委田益国。师党委书记田益国,副书记孟昭贤。委员有崔勇华、张成招、胡向军、张志明、赵根喜、范俊德、刘作万、王智勇、岳雨林、石以德、杨清林、刘守义、王义、肖丰唐、张俭等组成。开始下辖 十一至十九团,后组建第二十团和六十团。下设党委14个、总支8个、支部104个,共有党员1355人。至1975年6月,实有知识青年27054人。另有1255人长期逾假不归。

第三师师部设在巴彦淖尔盟临河县,师长张绍喜,(1972年1月后是杜其华)政委李水森(1972年1月后是张绍喜)。党委书记李永森,1972年1月后张绍喜;副书记张绍喜、杜其华;委员有张德宝、王元惠、田荆洲、苏继刚、宋庆增、张银堂、刘云龙、杜聘之、冯济民、陈松山、杨之谟等组成。1969年下辖二十一至二十三团,1970年又组建二十四、二十五、六十二团,1970年底二十四团归第四师 。下设党委8个、总支4个、支部106个,共有党员1210人。三师至1975年6月共接受知识青年19325人,7年内离开兵团的知识青年3272人(其中病退873人,困退966人,上大学813人,参军110人,招工510人,死亡29人,在编人员逾假不归、逃跑的和批准回家养病的知识青年699人)。1975年8月实有知识青年15325人。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11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4 23:56:00 [只看该作者]

      各师直属机构包括政治部,司令部,后勤部。政治部下设组织、宣传、保卫、干部、直工科;司令部下设作训、军务、生产、基建、管理科和直属武装连;后勤部下设供销、机运、财务、军械科和卫生队,农机厂,被服厂,物资站(供应站)等。



   1975年1月,在总参谋部机关团以上干部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军队要整顿的问题,整顿的内容包括压缩军队定额、调整编制体制、安排超编干部和纠正不正之风等问题。中央军委立刻着手进行调查研究,为军队整顿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   这时从军队到地方,对生产建设兵团的非议已颇多,中央军委指示各大军区、省军区,就生产建设兵团的归属问题与地方政府商讨,尽快拿出改变体制的方案。全国的各生产建设兵团相继改革,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体制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了。北京军区、农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从1974年10月开始调查研究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体制改变问题。1975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了改变兵团体制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北京军区派工作组协助工作。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11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4 23:57:00 [只看该作者]

        1975年4月20日,以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的名义,正式向国务院、中央军委上报了《关于改变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体制问题的请示》。请示报告指出: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是毛主席、党中央于1969年1月24日批准组建的。组建以来共接收了10万名城市知识青年,建成了6个师,40个团和相当团级单位的厂、矿、医院11个,总共18万多人(其中现役干部5600多人)。6年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政治思想和生产建设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实践证明,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各级新党委没有建立之前,为了稳定局势,加强战备,动员广大城市知识青年开发、建设边疆,组建以解放军为领导的生产建设兵团,当时是完全必要的、正确的。

     1973年3月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北京军区党委的报告,批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除军事工作外,党、政工作交自治区领导。从目前情况看,兵团是一个企业单位,主要任务是搞生产建设。由于布局分散,遍及自治区4盟2市,年度计划与长远规划都需要在当地党委领导下统一安排,而兵团内部实行垂直领导,这同盟市、旗县党委实行一元化领导不相适应;兵团的农场、牧场大部分与公社、大队的土地交错,工矿企业也都在城镇或郊区,与地方关系密切,按现在这种体制,生产管理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是不好解决的;兵团的组织形式偏重于军事上的需要,按兵团、师、团、连编制,层次重迭、机构庞大,非生产人员过多,与农牧业生产实行企业管理不相适应,经济亏损很大;兵团的现役干部,原属北京军区管理,交自治区后,其任免调配、政治考核、生活福利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也不好解决。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11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4 23:58:00 [只看该作者]

     为了更好地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进一步搞好思想和生产建设,我们打算将兵团的体制作如下改革:

  撤消兵团、师两级机构,自治区和有关盟市、旗县根据实际需要成立农牧场管理局;农牧业团改为国营农牧场,由有关盟市、旗县领导,生产建设业务归各级农牧场管理局管理;厂矿企业归工业各口领导。为了加强战备,农牧场设民兵指挥部,军事工作由有关军分区和旗县武装部负责。现役干部,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自愿的原则,留一部分在当地工作,并办理复员转业手续,其余由北京军区统一分配。同时补入一批地方干部,提拔一些优秀知识青年,充实农牧场的各级管理机构。体制改革后,相应的制度和待遇,按当地相同的企业(事)单位的规定执行。

  改变兵团体制第一步从3月1日到9月底,为准备阶段。在这期间,由兵团党委和有关盟市、旗县党委对师、团党委实行双重领导,以盟市、旗县党委为主,调入一批地方干部,充实各级领导班子,抓好革命和生产。第二步从10月初到年底,进行公开动员,具体进行交接,现役干部按交接的进程,由下而上、分期分批地撤离,以逐步完成改变体制的全部工作。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11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5 [只看该作者]

     鉴于兵团前几年属北京军区领导,这时改变体制又涉及现役干部的安排问题,还可能遇到其他有关军队方面的问题。因此,改变兵团体制的工作,建议由北京军区和自治区共同组织领导。

     1975年6月2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了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的请示报告,同意撤销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兵团、师两级机构,将农牧业团移交地方,改变建立国营农牧场。1975年8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正式通知成立“改变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体制领导小组”,由吴涛任组长,张正光、刘景平、沈新发、倪子文、张德华任副组长,以姜习、张鹏图、石汝麟、黄凤歧、刘吟庆、宋健民、樊尚科、王前为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移交工作中的具体事务。8月5日,自治区党委召开了改变兵团体制的盟市委书记和兵团师以上干部会议。吴涛在会议讲话中对改变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原因做了更明确的解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11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5 0:01:00 [只看该作者]

     兵团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在内部实行垂直领导,所属师、团在所在的盟市旗县没有直接领导关系,不适应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这种组织形式,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来看,在领导关系和生产管理中有许多问题是不好解决的。因此,改变兵团体制,就更加有利于党的一元化领导。在生产和工作上,就可以更好地在地方党委一元化领导下,统一计划,统一安排,统筹兼顾,精兵简政,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上下左右各方面和各族人民的团结。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11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5 0:02:00 [只看该作者]

      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1月24日经毛主席党中央批准成立到1975年11月撤销,虽然走完了她八十一个月的短暂的历程就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七年来,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广大兵团指战员艰苦奋斗,忘我劳动,为开发、建设、保卫边疆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政治思想、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据1975年统计:参加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10万余名知识青年中有6524人入党,40439人入团,有1262人提拔为干部。在农业上耕地面积由60万亩扩大到147万亩,植树造林69630亩,建房292万平方米。在牧业上兵团前后开发缺水草牧场31万亩,大小牲畜从431600头多(只)发展到1087900头(只)。工业产值由533万元发展到大小厂矿41个,产值为3100多万元。文教卫生事业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12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5 0:03:00 [只看该作者]

      1975年初,兵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粮食靠国家供应,经营管理不善,每年亏损很多,甚至少数干部和战士违法乱纪造成不良影响。然而最突出的是人心思变渴望返回城市。  全国各个兵团的改革消息不断,兵团人的出路在那里?  人们普遍思考着这一问题。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改变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体制问题的批复”,对改变兵团体制、做好交接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学理论,抓路线,切实做好改变体制的思想政治工作

全民所有制农牧业经济,是农牧业的发展方向,比重虽小,但意义很大。改变兵团体制,搞好交接工作,目的是进一步把这项革命事业办好。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做好各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以保证交接工作顺利进行。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