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辽阔的内蒙古 →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五团


  共有2171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五团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五团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1 15:55: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1108_e6c38117439cbcdb8112nkrabjjrqqzy.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69年8月开始在杭锦旗沿河一带的吉尔戈朗图,永胜,格根召等公社筹建三师二十五团。筹建组组长为宁喜发副团长,副组长为李锦林参谋长,还有施大庆,张树龄,韩国芬,吴金凯等几位现役军人,并组成中共二十五团工作委员会。
        于1969年9月10日从二十三团抽调了马维俊等30名保定籍知识青年,组成一连一排,马维俊任排长。当时的连长是张树龄,指导员先是施大庆后来是张立银。
       建团初期共有40余人。同时还接收了格根召林场的24名职工和林场财产,设备。
1970年12月11日中共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五团委员会批准成立,标志着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五团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吉尔戈朗图正式成立。全团瞎10个连队,大部驻屯在吉尔戈朗图镇境内。
        初建的二十五团白手起家。在艰苦的环境条件,繁重的基建任务面前指战员们无所畏惧,迎着困难开始了盖团部、建连队营房、开荒平整土地、挖渠修路、拉运物资的战斗。每一项工作都是时间紧、任务重。他们每天从清晨干到深夜,累得爬下了,歇一歇再起来干,和泥时累得拿不动铁锹,男女战士就一起赤脚到泥里踩,脚腿被泥土中尖利的东西扎划得伤痕累累;垦荒挖渠时,当地壮劳力一天能挖20方土,战士们就挖20多方,白天挖不完挑灯夜战,累得站不住就跪着挖,有些战士1天1夜能挖出40立方多土。冬天黄河封冻,他们过黄河去五原车站拉煤拉羊粪,当地农民赶着毛驴车1天只往返一趟,而他们3人拉1辆平板车,平均1天拉两趟,有时为了抢时间连夜1天拉3趟,走200多里路,滴水成冰的冬天,汗水湿透了他们的棉袄棉裤。虽然又苦又累,但他们仍然高喊着毛主席“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生来!”的教导,发扬着革命加拼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表现出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英雄气概。许多积极要求上进的战士就这样经常挑战着自己体能的极限,有些竟累得吐了血,落下病。每天晚上回到营房,还要学习《毛选》,学习英雄人物,进行“斗私批修”。他们没有高深的理论,所具有的只是朴素的比较和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比如同张思德比,同白求恩比,同《英雄儿女》中的王成比,同雷锋、王杰比……他们就是经常在这种朴素的比较和反省中不断寻找自己的差距,激励自己向英雄学习。农田里的水渠决了口,总会有几名战士跑上前去毫不犹豫地跳进水里,坐在决口处象王成那样向战友们喊道:“朝我身后填土!”他们当时粮食缺少,生活非常艰苦,一个贫穷偏远的小地方一下聚集了这样多的人,地方供应不起,从外地调运进来的大部分是陈年的玉米面、红薯面和红薯干,而且还吃不饱,活儿又很重。女战士经常需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一天的任务,所以吃饭时许多女战士常给男战士让一两个窝头,换得帮她们干活。男战士也也经常主动帮助女战士,以便让女战士让女战士帮助他们拆洗缝补衣裳和被褥。开始的一两年他们就是在这样的互相帮助中共度着艰苦的生活。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1 15:57:00 [只看该作者]




                          <!--++ plugin_code qcomic end-->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hw030.jpg:

 

 

  一连的驻防地在阿旺队,这里分散居住着10几户牧民。眼前连绵不断、一眼望不到边的小沙丘。连队是白手起家。团里派“55”胶轮拖拉机拉来了两车柳笆、几十张铁锹,这就是当时连队的全部家当。指导员讲:“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通过我们的努力建设,明天我们这里将是美丽的家园、可爱的故乡。当然明天是来之不易的,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代价。首先,解决扎根边疆的思想问题,也就是世界观的改造问题,要不怕苦、不怕死、迎着困难上、顶着艰难行。这里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我们扎根这里就是要改变这里,建设家园创造未来。我们连队是一个整体,所以要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完成上级赋予我们的各项战备和生产任务。”最后,指导员喊了声“同志们有没有信心?”战士们齐声回答“有!”接着各班排发言表态。就这样连长和指导员带领全连战士建窝棚的劳动开始了。战士们三五成群、互相帮助,有的平整土地、有的铲高垫低、有的埋桩打笆、有的挑水和泥。一天下来,两个长50米、宽6——7米的窝棚框架展现在阿旺队盐碱地的两边。一连几天的辛勤劳动,两座临时窝棚建成了,男女排战友各自住进了亲手建造、宽敞明亮、通风的临时大棚。

  住进了临时大棚后,建造正规的连队营房的战斗就拉开了序幕。首先就是脱土坏,对于从未见过土坏的城市青年来说,既新鲜又陌生。开始的时候,泥和软了、稀了、硬了,费了好多时间,结果还是脱不好一块土坏,一个上午脱出几十块坏子,还是歪歪扭扭,不成样子。一连几天在老师傅的指点下,大家逐渐掌握了和泥、脱坏的要领,泥、水的比例均匀了,土坏脱出来也有了棱角。一天下来,男排战士能脱五、六百块土坏,女排战士也能脱二、三百快土坏。这时候,连长下达了加快营区建设,为在当年冬季到来之际搬驻新营房的指示。脱坏任务必须加快,男战士一天脱土坏不少于1000块,女战士不少于800块。各班排认真研究讨论后,认为任务指标下达不算高,通过努力完成任务没问题,甚至于有可能超指标。同时,各班排私下结对进行脱坏比赛。早晨连队的起床号还没有响起,男女各排的脱坏场上推土的、担水的、和泥的有条不紊地忙开了。起床号响起的时候,有的班组早已开始脱坏了。吃过早饭正是脱坏的好时光,天气凉爽、空气新鲜,身着半腿库、光着膀子的男战士,似游龙戏水般穿梭于坏场间,熟练地端模举动、巧妙的脱坏技术,使当地的农牧民赞叹不止,哪里还有城市青年的影子,完全是地地道道的泥土工。一天下来,1000块的任务完成了;女战士也一样,在她们的坏场,也是热火朝天、干劲十足,嘻嘻哈哈着穿梭于坏场,开始还穿戴整齐、脚踏胶鞋,可后来,她们也不拘“小节”了,上身穿着小背心、下身穿着半腿库,光着脚丫,穿梭于坏场之间。由于熟能生巧,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一天下来,脱坏任务也完成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士们的身子骨结实了,脱坏的技能更加娴熟了,脱坏的任务指标一超再超,男排副排长康换成、4班长徐群、1班副班长张埃林、战士赵贺军,由1000块土坏逐渐增加到1200块、1500块、1600块;女排战士们也不甘落后,3排长纪岩青、副排长李平、10班长白先锋等由800块脱到1000块、1200块。日复一日,三、四个月下来,几百万块土坏脱出来了。紧接着又投入到紧张的营房建设施工中。
<!--++ plugin_code qcomic begin--> <!--++ plugin_code qcomic end-->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1 15:59:00 [只看该作者]



                               20091103_149b80a1d7462f830ef0OMyGoQyWxkmF.jpg
         入冬了,摆在全团面前的首要任务,是解决煤炭储存。一是各连队过冬取暖用煤;二是全团第二年的生产用煤。当时25团所用煤主要从黄河北面的五原火车调回。火车站距离25团约30华里,途经黄河。而黄河封冻后“四九”、“五九”直到车辆能通行,时间仅为1个多月。时间紧、任务重,保证完成10000多吨煤的调运任务,确实非常艰巨。团里把这任务交给一连。一连成立了抢运煤小分队,由一排长带队,抽调20名思想作风过硬,身体强健,不怕苦、不怕累的战士组成,拼死拼活也要在一个月完成任务。当时,全团有载重6吨的解放汽车7辆;载重5吨的“55”胶轮拖拉机3辆,外加一连20人的小分队,就是冬运的全部力量。小分队奔赴五原火车站,临时租借了几间工房,马上投入到了紧张的装煤工作中。装煤又脏又累,天寒地冻,如遇刮风下雪,脸象针扎似的疼痛。第一天,小分队以次充好人为单位装车。战士们挥舞着大锹,速战速决地装车,时间约为20多分钟装1车煤。一天下来,汽车往返3趟、胶轮车往返两趟。吃饭时战士们吃着大馒头、喝着粉汤,边吃边议论一天的实战情况。议来议去,认为按照这天的运煤现状,1个月怕是完不成任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探索着,寻求着好的办法。副排长康换成突然说:“能不能在时间上提前”。就这样大活儿很快一条好办法想出来了。那就是机动车辆每天早上4点钟从团部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土路行驶,5点多钟到达装煤现场,天刚放亮就开始装煤,并把原来的5人1组,改为3人1组。1排长马上回去向连团首长请示,意见很快被批了下来。小分队战士们的热情高涨,精神饱满,以组为单位你追我赶,装扮车煤层组用18分钟,第2组用了17分钟,第3组装的是胶轮拖拉机用了12分钟。一天下来汽车拉煤跑了4趟,拖拉机跑了3趟。小分队的战士确实很累很累,每人每天装煤20—30吨,没有顽强的意志和勇敢的拼搏精神,是难以实现的。装煤的速度在刷新,装1车煤有的组仅用15分钟,拖拉机仅用9分钟。小分队的实际行动感动了各级领导,师、团、连首长亲自带着慰问品赶到运煤现场,慰问表彰小分队,称小分队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集体,是我们师、团的榜样,并号召全师、全团向小分队学习。小分队仅用20多天的时间,圆满完成了10000多吨的装煤任务。<!--++ plugin_code qcomic begin-->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1 16:01:00 [只看该作者]



                                 20091114_030368750e5b64dd2ff0HNZcOAF9drGZ.jpg

 


         六连是二十五团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先进集体、学大寨的典型连队。六连党支部一班人以大寨领导班子为榜样,以身作则,埋头苦干,带领全连指战员,扎根边疆,学大寨精神,走大寨路,把六连建成军垦大寨而艰苦奋斗了六年。他们从1971年起坚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们平整土地、铺沙改土,先从一分一亩干起,逐年扩大基本田。为了制定全面的农田基本建设规划,连干部前后八次到地里勘查土质,选择地块。秋天他们把高处的土堆起来,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在入冬后继续平整土地,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土壤风化。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全体指战员始终不懈,你追我赶,干得热火朝天。共产党员傅翠华挑土,装得满跑得快。共青团员于华一天拉二十二趟,运沙7立方。在党团员的带动下,大家拉车挑担,挥锹平整土地,冒着严寒猛干。虎口震裂了,他们想想老英雄贾进才,咬紧牙关,干得更起劲。拉车的同志身上只穿着单衣还直出汗,冷风一吹,脸上眉毛上都结了一层冰。经过1972年一冬春的苦战,平整土地265亩,有的地方垫土达到1米厚。铺沙改土320亩,平均每亩铺沙33立方,铺沙厚度达到5公分。

   六连指战员非常热爱兵团、热爱自己的连队。他们日以继夜地苦战,建设自己的家园而无忧无虑地奉献着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

                                                           

                 

20100128_342c1bb66d6ee3c55594zQx1Y4FLqsIV.jpg

 

   1972年5月13日傍晚,团司令部通知说当天夜里将有霜冻发生。这给刚刚出土的玉米苗造成了很大威胁,战士们不顾一天的疲劳,马上投入了防冻保苗的战斗。三四排的同志把自己的漱口杯、饭碗扣在了小苗上,把塑料布、床单、草笆子盖到了小苗上。这样还盖不过来,天已黑了,蹲着看不清小苗,大家就卧在地上一颗一颗地摸,一颗一颗地盖,细心给小苗培土,一直干到晚上10点多钟。实验班的女战士们一夜没睡,观察天气变化情况,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苗终于安全地度过了霜冷期。

   7月中下旬,全连指战员全力以赴,抢收河套地上的豌豆。战士们斗志昂扬,干劲十足。可是第二天,河水突然上涨了一尺多,几百亩莞豆只露出点稍稍。地上都可以行船。面对困难指战员们表示:黄河水再大,没有我们学习大寨的决心大,我们要与河水抢时间,从龙口夺回丰收粮!党支部制定了抢收措施,把30吨重大的大船推到地里,在齐腰深的水中,一把一把地拔豆子,然后放到船上。有的战士手被镰刀割破了,脚被杂草扎破了,仍然坚持战斗。负责水上运输的同志们顶着逆流,紧紧拉纤绳,跌到了,爬起来继续前进,每天要来回五六趟。大家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奋战五天,夺回了近万斤莞豆。
<!--++ plugin_code qcomic begin--> <!--++ plugin_code qcomic end-->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1 16:04:00 [只看该作者]



                                       20100128_b4980bc5ef36a375c6b2ymOaDhPMYbbn.jpg  

 


         六年来,二十五团全体指战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黄河南岸的库布齐沙漠中开荒种地建设现代农业,为国家创造财富的同时锻炼培养了一代亦农亦武,能文会理财的各类优秀人才,成为祖国各条战线上的有用志士。据移交地方的统计资料,当时全团占地总面积达2530704亩,其中耕地面积93007亩,有林地53204亩,牧地340亩。住宅基建用地1473亩。六年来共修建公路18公里,干渠水泥桥一座,排水涵洞一座。筑建房屋总面积25695平米。移交地方的主要设备有链式拖拉机8台,轮式拖拉机5台,其它大型农机具129台,车床8台。运输设备有汽车10辆,其中载重汽车7辆,胶轮马车30辆,拖车11辆,木船4只。移交地方的牲畜1145头只。其中牛40头,马116匹,驴71、骡18匹,骆驼15峰。流动资金79695336元,固定资金156585173元。

    1975年11月11日至27日,二十五团向吉尔格郎图农场办完了移交手续。二十五团改为吉尔格郎图农场,党委副书记、场长李纯仁,副场长兼政治处主任王玉亮。 1979年解散撤销吉尔格朗图农场,重新建立改改召柠条林场。         
<!--++ plugin_code qcomic begin--> <!--++ plugin_code qcomic end-->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1 16:05:00 [只看该作者]

                                                  25团党组织基本情况

1975年底,全团共有党员87人,其中女党员25人,25岁以下青年党员32人,工人10人,农民32人。党支部13个,其中连队党支部10个。基本做到连有支部、排有小组、班有党员。在各项生产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团党委根据青年人集中的具体情况,始终抓紧共青团的工作。1975年底,团团委下设13个团支部,团员436人,其中女团员213人。工会、妇女等群众组织也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二)三师二十五团在上级党委领导下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首长分工负责制。1970年12月11日,三师党委批准成立的二十五团党委会组成人员是:

1、党委委员:徐守能、郝士英、蒋存礼、李占鳌、于强、李忠凯、李书兰、张衍福、张立银、张喜来、郎康丰、徐绍銮、邢怀成、骆树章、刘老彭、刘学文、武修桂、朱元兆。

1971年10月23日,增补张树岭、黄喜祥、赵文辉;1972年5月27日增补董保祥;1973年3月16日增补于世斌,10月29日增补徐桂荣为委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1 16:06:00 [只看该作者]

                  20100113_5d3491638a1082be6010A0h1iwm3EJ8K.jpg


                                一、组织机构和人员情况

(一)党组织基本情况

1975年底,全团共有党员87人,其中女党员25人,25岁以下青年党员32人,工人10人,农民32人。党支部13个,其中连队党支部10个。基本做到连有支部、排有小组、班有党员。在各项生产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团党委根据青年人集中的具体情况,始终抓紧共青团的工作。1975年底,团团委下设13个团支部,团员436人,其中女团员213人。工会、妇女等群众组织也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二)三师二十五团在上级党委领导下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首长分工负责制。1970年12月11日,三师党委批准成立的二十五团党委会组成人员是:

1、党委委员:徐守能、郝士英、蒋存礼、李占鳌、于强、李忠凯、李书兰、张衍福、张立银、张喜来、郎康丰、徐绍銮、邢怀成、骆树章、刘老彭、刘学文、武修桂、朱元兆。

1971年10月23日,增补张树岭、黄喜祥、赵文辉;1972年5月27日增补董保祥;1973年3月16日增补于世斌,10月29日增补徐桂荣为委员。
<!--++ plugin_code qcomic begin--> <!--++ plugin_code qcomic end-->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1 16:08:00 [只看该作者]

2、党委常委:徐守能 郝士英 蒋存礼 李忠凯 李占鳌 于强 李书兰。后增补张衍福。

3、党委书记:徐守能

4、党委副书记:郝士英蒋存礼

(三)团党军主要领导人员:

团长:郝士英  蒋存礼

副团长:宁喜发 郝士英  蒋存礼  李占鳌

政委: 徐守能

副政委:徐守能  李忠凯

(四)机构设置和人员情况

1975年11月,二十五团辖10个连、32个排、95个班。总人数为1429人,其中地方干部50人(女兵6人),工人41人(女5人),知识青年1042人(女494人)。

人员分布情况是:

1、团直属机构有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后勤处辖卫生队、兽医所及团子弟学校。

司令部参谋长:李锦林  李占鳌  张衍福

司令部副参谋长:张衍福  张树岺

司令部政治协理员:吴寿先

政治处主任: 于强

政治处副主任 董洪运  郎康丰

后勤处(生建处)处长:李书兰

后勤处副处长:纪贺洞

政治协理员:李德顺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1 16:09:00 [只看该作者]

 前后在二十五团工作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战士有:

曹鉄根 曹正秋 曾庆波 陈桂林 陈木港 陈香生 陈衍义 丁长池 董保祥 董洪运 范永胜 付(军医)高峰 高荣泉 耿书孝 韩国芬 郝士英 黄洪犹、 蒋存礼 朗康丰 李占鳌 李忠凯 李锦林 李书兰 李德顺李洪禄 刘桂珍 李桂田 李相武 李良赞 李梓新 李秀芬 李岚 李晨光 李志造、 柳洪祥 刘学文 刘长春李忠贵 刘老彭 骆树章 马丽 马俊峰 南腊梅 宁喜发 单仲良 施大延 戚国权 唐瑞林 田振川 屠兆荣 王(参谋)王(参谋)王俊满 王本宝 王友福 吴寿光 吴金凯 吴庆丰 吴诗品 武秀桂 邢怀成 邢家文许文俊 徐守能 徐桂荣 徐绍鑾 徐崇生 徐雨林 尹桂田 余彦华 于世斌、于强 张广富 张训泽 张林
张立银 张喜来 张衍福 张树成 张树岭 郑坚实 郑万贵 朱元兆 钟国田 赵文辉 周梦东。

卫生所所长 马俊峰  副所长 毕玉阶    政治指导员 张建忠 徐崇生 军医 范允盛 李秀芬(女)等。
  兽医所所长 李忠贵。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相逢是缘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78 积分:2087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12/3/4 14: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21 16:11:00 [只看该作者]

 

一连.jpg



                                 一连驻屯今吉尔格朗图乡阿旺大队

一连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前后由施大庆 张立银 崔庆元 张树岭 徐雨林 张喜来 燕玉良担任,
委员张光辉 马丽 梁兆善 高风、耿书孝等。一连是武装战备连。由连部、后勤排、男一、二排、女三、四排,共五个排,每排有三个班组成,每班8~10 人。

前后在一连担任过领导的人员有

连长:张树岭  徐雨林  张喜来  燕玉良

副连长:高风  燕玉良  梁兆善

政治指导员:施大庆  张立银  崔庆元

副政治指导员:耿书孝 马丽 张光辉
<!--++ plugin_code qcomic begin--> <!--++ plugin_code qcomic end-->

 回到顶部
总数 52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