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大家谈 → 擂台


  共有2662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擂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5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21 20:16:00 [显示全部帖子]

毛泽东是“神”,他的三大战役就是神干的活儿, 朝鲜战争出兵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他在七大上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的新经济政策也很“神”,非常接近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有的朋友总嫌我引用大块文章,对不住那是在学校时练出来的,我看文章很快,方法是抓重点。下面又要引用了,用红字标出重点: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第二,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发展各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社经济;第三,保护民族工商业。
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

保 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为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主义与民族资本主义两个不同的部分,必须采取 不同的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奋斗,而且是为着发展中国的生产力、为中国的现代化而奋斗。

为 了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代表中国共产党论述了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毛泽东强调说:在中国,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及 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发展,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有些人不了解共产党人为什么不但不怕资 本主义,反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我们的回答是这样简单: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 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现在的中国是多了一个外国的帝国主义和本国的封建主义,而不 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我们共产党人根据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地知道,在中国的条件下,在 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下,除了国家自己的经济、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之外,一定要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 利,才能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毛泽东还针对有些人怀疑中国共产党不赞成发展个性,不赞成发展私人资本主义,不赞成保护私有财产的情况,明确回答"这是不 对的"。毛泽东说。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任务,正是要解除对这方面的束缚和破坏,"保障广大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个性,能够自由发展那些不 是操纵国民生计而是有益于国民生计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保障一切正当的私有财产。"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又指出:"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这是由中国经济的落后性决定的。


一句话,毛泽东就是要在全国解放后搞共产党领导下的资本主义。但是有个条件:

一定要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


当时中央设计的
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之前要搞十几年到数十年的共产党领导下的资本主义。但是为什么后来没有那样做?原因是苏联人不高兴,二战时苏军挺进柏林时顺手解放的那些东欧国家都马上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斯大林认为东欧可以做到中国为何不能?


待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5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22 3:09: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宝泉老人在2011-11-20 10:49:00的发言:
真他*的!别的国家没有毛主席,没有邓小平啥的不也过得挺好吗?中国有些人为啥总是弄一些伪命题忽悠大家。从来就没有啥救世主,过好日子全靠你自己。还是换换褯子觉觉吧!

 

 

以下是引用宝泉老人在2011-11-21 9:27:00的发言:
宝老就一句话被封啦:难道中国除了毛,邓路线就没路可走了吗?外国没啥思想理论,老百姓过的也挺好。这是一个伪命题,还是讨论一下大白菜该不该储吧。

 

宝老:

 

 

这两天忙着和主将对擂没认真读你的帖子,咱年幼失学语文不好可能出的两题有语病,不过我出的题目是评价毛,邓,而不是中国要靠谁走路搬大白菜或者评价救星什么的。评价毛,邓就是伪命题?

 

那不评价就是“真命题”?现在我们这地界上流行骂人,前两年骂毛,现在骂邓,还有的一路骂到“第四代”,看来中国政府左右两面都挨骂,现在北大教授又在教全国人民用最恶毒的语言互骂,宝老在加拿大是否知道他们怎样骂人? 在美国骂人是“X你”,为何在中国骂人是“XX? ”看来中国骂人是全球第一狠! 可怜中国每一个人的妈!

 

 

中国政府悬了!

 

照现在这样发展下去是不是将来不管左,右谁上台对全国人民演讲的第一句话就是XX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5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22 8:33:00 [显示全部帖子]

今天才得空仔细看了宝老两个帖子,他说“宝老就一句话被封啦”让人有些莫明其妙,回了他的两帖,他在加拿大和我这里时差不大,估计在哪里搬白菜还没看到我的回帖。

 

看来俺这擂台还挺擂动人心的,能让大家思考不是坏事,要是有些网友因此而睡不好觉也无必要,其实最好的办法是进入擂台好好讨论正题,没必要来掀桌子摔板凳。

 

不知道这些号称毛泽东粉丝的人到底读过多少毛泽东写的书和全世界各地对他的评价,我与左派打擂和与右派打擂到底不一样,右派对毛全否也就没什么好多说的,但左派可是拥毛的,那就有的可说了,他们到底能说出多少东西来? 他们真懂毛吗? 难说!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5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22 11:39:00 [显示全部帖子]

呵呵!本人觉得这次打擂已在收摊,剩下的就是我做小结和再次重申我的观点。但是忽然听说有那么个把人睡不着觉,隔着擂台老远的写诗鸣恨夜半歌声。真不知那零星无畏汉子怎么罩在柳树林子里上不了台面,又想起《刘三姐》中对诗的场景,当年在兵团网玩诗歌联句时最爱对诗了,看这架势俺要再搭一个对诗台和那些“好诗者”文斗了?真是有趣,中知网《东西南北》越来越火,保不齐还要办篝火晚会? 只要不闹火灾俺一定出席,说不定还要载歌载舞,那年在金海湖聚会不待见大杨的“蛇舞”俺也来了一段“醉八仙”还扭了老腰。哇噻,这互联网真神了,可惜没落个好姓氏。

算了算了, 俺在各版块留下的烂尾楼太多了,还是先还债再借钱!
没想到打擂打出“武攻文卫”来了,有时真的笑的直不起腰

网上平台聚知青,暮年交流乐无穷。

霜华染鬓再聚首,点点记忆从头倾。

忽闻噪音耳边闹,频频无声胜有声。

掩鼻难闻裹脚布,转首重觅夕阳红。

天生一个神经病,没事点炮炸茅坑。

懒向秋风争残叶,管他无声与有声。



管他无声与有声,
墙头芦苇腹中空。
招摇撞骗来蒙事,
词不达意理不通。



词不达意理不通,

老汉骑柳摇灯。

姓资姓社皆乌有,

文革武革昨日梦。





还是接他们两句“逗你玩”!

下面接着#89楼继续说。。。。。。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5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22 12:43:00 [显示全部帖子]

接#89楼

在苏联东欧的“榜样”压力下,中国不得不提前进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但是中国和苏联东欧的国情不一样,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的基础上要搞社会主义经济本来是空想。

毛泽东在七大上已说了:

在中国,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及 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发展,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

1949年老人家又说了:

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这是由中国经济的落后性决定的。


1953年8月毛泽东同 志在一个批示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应该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 倾’的错误。”  

也就是说在整个过渡时期要实现“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三改”就是要改变生产关系:即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当时毛泽东同志估计这个过渡时期,大约需要十八年,即三年恢复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3年),加上三个五年计划。他认为中国“大约在五十年到七十年的时间内,就是十个五年计划到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可以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但是:

1953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如果按原来的估计,社会主义公有制要到1971年才完成, 开句玩笑,那样的话我们的上山下乡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农村的土地还是私有的,知青去了只能给还在单干的农民”扛活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5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22 15:04:00 [显示全部帖子]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解放后在对工商业进行“超速”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毛泽东把重点转向农业。通过下面资料我们可看出毛泽东自己推翻了七大关于建国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所要执行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落入了一种“半空想”,再看他的话:

在中国,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及 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发展,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组成:

1,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2,
国家经济
3,
合作社经济

毛泽东不顾党内的反对意见把“相当长”变成了“相当短”。也就是不再进行
“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过渡期而是在“相当短”的时间里国家经济合作社经济完全取消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这样说来,毛泽东先前所说的如果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经济+合作社经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只是完全的空想取消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否就变为了半空想?


简要讲:

在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只有国家,集体,私人都兼顾的社会经济才不是空想社会主义

在一个相当短的“冒进”中取消了私人经济而只去搞国家和集体经济就变成了半空想社会主义。


是不是这样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5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22 15:11:00 [显示全部帖子]

在建立“半空想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农村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很典型的“半空想”的例子:


ZT


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民“两个积极性” 的误判


在土地改革后,农村面临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状况。这时由于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生产力已经获得一定程度的 解放但是,毛泽东认为个体农民靠单干增产是有限的,必须发展互助合作,强调合作比单干强。他还认为土改后的农村阵地,社会主义(即集体所有制)不去占 领,资本主义就必然会去占领。他指出资本主义也可以增产,但时间会更长,且是一条痛苦的道路,农民又会两级分化。他强调:我们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即社会主义大农业的道路。他认为民主革命时期,工农联盟是建立在土地革命基础上的。在土地革命完成后,农民已经不再满足于此了。共产党要有新的利益给他们,这就是社会主义。他指出:以前那个反地主、打土豪、分田地的联盟是暂时的,土改后农民又会发生分化,所以只有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农民富裕起来了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

毛泽东还认为,对土改后的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仅必要,而且也是可能的。他提出,土改后的农民有两个积极性(这一思想也反映在1951年的决议草案 中):一是作为个体经济、小私有者的农民有自发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积极性;一是作为劳动者的农民又有互助合作并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 对农民的这两个积极性,他虽然也指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伤农民的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并且要求在政策上巩固地联合中农,允许富农经济的发展。但是他更多 的是强调作为劳动者的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当时农民的这两种积极性存在着误判。本来应该充分地估计并发挥获得土地后作为小私有 者的农民高涨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并可以使农业生产获得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由于这种误判,相反的却强调了革命的不停顿,强调了土改后应趁热打铁立即进行对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化的道路。而这时共产党在农民中的威信是空前的。只要是共产党、毛主席说的话,农民都相信,因为他们认定共产党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



农业合作化高潮

   在合作化的初期,在发展速度问题上,毛泽东还是持谨慎态度的。他强调要注意“条件是否成熟”,认为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快一点,条件不成熟的地区就慢一 点。他提出在反右的同时也要注意防左。他强调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强调控制发展数字和合理地摊派;强调要积极引导、稳步前进,建社要合乎章程。他特别 提出要正确对待中农。指出对待小农经济只 能是改造,而不是消灭。


这时的设 想主要还是发展小型社。与此同时,可以建立少数“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农场,到1957年可 达3038个并有一定程度上的机械化。建设国营农场是为了更多的为国家提供商品粮食。  

到了1955年7月毛泽东认为全国农村形势发生了 变化,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主义群众运动的高潮。他的这个判断是根据基层送上来的一批报告作出的。他对每份报告都作了批语,这些批语得出的结论就是,农村合作化的社会主义高潮已经到来或即将到来。当时中国农村已有五亿人口,毛泽东要求由上面派出大量干部去指导和帮助合作化运动。   

可是,正在这时,浙江对合作化却采取了“坚决收缩”的方针。一下子解散了共约四十万农户的大批合作社。毛泽东认为这是一种惊惶失措的情绪表现,批判这是一种前怕龙,后怕虎的 小脚女人思想。具体的就是批判当时负责农村工作的邓子恢。毛泽东认为邓子恢错误 的性质属于右倾,属于经验主义,并认为他是代表了富裕中农和富农的利益。毛泽东正是在这时强调说:“我们应该相信群众,我们应该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 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73页)应该相信群众什么呢?那就是要相信广大农民群众有着走社会主义合 作化道路的积极性。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判。正是基于这个判断,所以在以后的发展中,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不顾广大贫下中农在土改后的真实愿望,粗暴地侵犯中农利益,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他甚至认为:“这件 事告诉我们,只需要1956年一个年头,就可以基本上完成农业方面的半社会主义合作化。再有三年到四年,即到1959年,或者1960年,就可以基本上完 成合作社由半社会主义到全社会主义的转变”。(《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22-223页)这样,原来他自己认为需要三个五年计划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变成了 三年。结果许多快速发展的典型出现了。如江苏省昆山县的一个乡两年就实现了合作化;河北省刑台县东川口村“只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就使全村合作化了”。河北省遵化市有一个王国藩合作社,这是一个由二十三户贫农组成的合作社,是一个只有三条驴腿的合作社,是一个被称为“穷棒子的合作社”。毛泽东对这个社大加赞扬,认为它代表了整个国家的形象,代表了五亿农民的方向,它说明“鸡毛可以上天”。

加快发展与反对冒进

   在合作化运动高潮形势的推动下,各地不顾实际条件是否成熟都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侵犯了富裕中农的实际利益,引起了他们很大的抵触情 绪。于是他们在那里变卖生产资料、抽逃资金、有的还串连、组织中农合作社(被称为假合作社)……。他们的这种种行为被称为是态度“最坏”的表现。而实际 上,这正说明在合作化过程中涉及到各阶层的直接利益,当然态度也会不一样。这才是正常的表现。  


 这时,毛泽东不仅要求加速合作社的发展,这样全国农村 很快就实现了合作化,而且是高级社、是大社。在此过程中,不仅富裕中农有抵触,就是贫下中农,心中也感到困惑,因为合作化是要消灭土地和生产资料的私有 制,实现按劳分配,他们刚刚从土改中得到的土地,通过合作化又被拿走了。如果说土地改革是剥夺剥夺者的话,那么合作化则使农民再次失去了对土地的所有权与 使用权。   

实际上在合作化问题上党内一直存在着斗争即加快发展与反对冒进的斗争,1952、 1953、1954年,年年如此。头一年冬季有一个发展、反右倾,第二年春季就有一个反冒进。毛泽东认为那些反冒进者是代表了中农、特别是富裕中农的利 益。正是根据此,毛泽东也担心将来会有人“翻案”。他说“想翻案的人不少。他们认为合作化搞不成器,我们搞的这一套将来统统要翻,说我们并非马克思主义, 而是机会主义。但是,据我看来,大势所趋,这个案是翻不了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16页)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5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22 16:00:00 [显示全部帖子]

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毛泽东以他的威望和权力战胜了党内不同意见,他的“半空想”还得到了正面的回应:

当时共产党在农民中的威信是空前的。只要是共产党、毛主席说的话,农民都相信,因为他们认定共产党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

当全国农业合作化完成后,半空想社会主义已经不给力了,紧接着大跃进,大食堂,超英赶美陆续登场,似乎共产主义也不远了,半空想社会主义被空想共产主义代替了。

毛泽东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难道比打败蒋介石的800万军队还困难吗?我不相信!”


ZT


1958年年初,毛泽东就开始构想未来中国的理想蓝图,3~4月间,先后同刘少奇及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陈伯达谈过“乡社合一”和公社的问题,并 由中央正式提出“小社变大社”的意见。7月1日,陈伯达在北京大学作《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的讲演,首次公开了毛泽东对未来中国社会的总体方案:“我们 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业)、农(农业)、商(交换)、学(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装)’组织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为我国社会 的基本单位”,这个讲演随即便发表在《红旗》杂志上。在8月初参观河南、山东的人民公社时,毛泽东向报社记者说了一句“人民公社好”之后,转眼间全国就开 始公社化了。当时全党从实践到理论都这样认为:只要不断地改变生产关系,提高公有化程度,便可以不断加快速度,大大提高生产力。在毛泽东看来,公社是“大 跃进”的产物,同时又可以进一步推动更大的跃进,一直把中国推向共产主义。
 
  到8月的北戴河会议,已经把人民公社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问题联系起来了。8月29日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说:“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此后,毛 泽东非常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11月在郑州,毛泽东对比中苏的情况提出:“什么叫建成社会主义?什么叫过渡到共产主义?要搞个定义。”谈到中国,毛泽东 坚定地说:“苦战3年,再搞12年,15年过渡到共产主义。”对比苏联,毛泽东则认为,斯大林只完成了第一个过渡,即从集体所有制到全民所有制。至于第二 个过渡——从按劳取酬到各取所需,苏联只是在吹,“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而中国“现在已开始第二个过渡,吃饭不要钱”。中国的人民公社是实行两个过 渡的产物。
 
  毛泽东认为:“目前的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即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到全民所有制的过渡;将来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到共产主义全民 所有制的过渡,是共产主义社会结构的最好的基层单位。”因此,毛泽东断定中国开辟了走向共产主义的新途径:“如何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如何从社 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斯大林没有找到适当的形式,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有了人民公社,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并且将成为我国农村由集体所有 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最好形式,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最好形式。”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1958年9月,中共徐水县委发表了关于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 共产主义迈进的规划草案,以后在国家计委、中央有关部门和河北省委的具体领导下,又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修改和充实,于11月提交了规划草案的综 合部分,其具体要求是:到1960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从1961年到1963年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5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22 16:43:00 [显示全部帖子]

 我们现在知道大跃进和共产主义不久就要实现等空想共产主义并不是毛泽东的专利,当时的党中央对此普遍很乐观。后来的结果都知道了,在解放战争中料事如神的毛泽东为何不顾他在七大上清醒的估计而要强过渡呢?

1958年11月在郑州,毛泽东对比中苏的情况提出:“什么叫建成社会主义?什么叫过渡到共产主义?要搞个定义。”谈到中国,毛泽东 坚定地说:“苦战3年,再搞12年,15年过渡到共产主义。”对比苏联,毛泽东则认为,斯大林只完成了第一个过渡,即从集体所有制到全民所有制。至于第二 个过渡——从按劳取酬到各取所需,苏联只是在吹,“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而中国“现在已开始第二个过渡,吃饭不要钱”。中国的人民公社是实行两个过 渡的产物。

1958年毛泽东提出
15年过渡到共产主义,也就是说1973年中国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了。很显然,理论出问题了。刘少奇等也这样提出过。 当时周恩来提出“反冒进”受到老人家严厉批评。周做了三次检讨并提出辞职。

问题出在哪?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无声
  6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854 积分:33056 威望:0 精华:13 注册:2008/11/3 21:2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22 17:36:00 [显示全部帖子]

现在我们要提出有意思的话题,自从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是农运和农民革命专家,“打土豪,分田地”就是他的杰作, 他在井冈山搞的土地法由“分田地”改为田地“公有”,后来受到农民抵制“修正”为私有。

对比孙中山和共产党不同的
土地纲领和农民政策

孙中山的土地纲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纲领实现“平分土地,耕者有其田”的方法有何不同?

两个“耕者有其田”不仅含义不同,而且实现的方法也不同。孙中山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出发,提出的是一个自上而下平和的非暴力的渐进的消灭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途径。中国共产党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走的是一条发动群众自下而上激烈的武装的彻底的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道路。


孙中山实现“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方法可概括为:(1)核定地价,国家按土地价格收税,国家可以照价收买土地,土地涨价归公;(2)对地主可以按照地价去抽重税,国家没收不纳税地主的土地;(3)对于农民令其耕者有其田,将税纳给国家,不至纳租到私人。总之,他的方法是由国家调节,自上而下的实现“耕者有其田”,由国家向有土地的地主征收地价税,由国家来分配“地产价值的增殖额”。对于农民和地主的矛盾,通过农民与政府的合作,慢慢商量解决,既让农民可以得利益,也让地主不受损失。用他的话说:“这种方法可以说是和平解决。”


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在实施反封建的土地纲领时,能够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是自下而上的方法。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农民、组织农民,用阶级斗争的方式,让农民自己解放自己,实行土地革命。不仅是从经济上无代价地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而且用暴力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让农民从政治上翻身,建立起农民政权,使广大农民有自己的政权和革命武装作后盾,不怕地主阶级的反抗。为了使土地革命深入开展,还制定了“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的阶级路线。在实现“耕者有其田”的过程中,规定了“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在原耕的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等具体合理的分配方法,保证了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因而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使广大农民获得了解放。






因为孙中山被定位于资产阶级的代表,所以他的土地纲领和农民政策没有被正确的评价,换言之,他还没来的及实施他的土地纲领就过早去世了。

但是在孙中山的土地纲领和毛泽东的农民运动之间有一座桥梁,那就是邓演达
邓演达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也是国民党左派的主要支柱和农运专家。国共分裂后他和宋庆龄通电反蒋后流亡苏联,在苏联他要恢复孙中山路线的主张在第三国际会议上被各国共产党代表用脚敲打地板的方式赶下台,后来他不得不和同样在莫斯科受冷遇的宋庆龄避走欧洲,在柏林邓演达当起了宋庆龄的中文老师,因为宋庆龄自幼在美国留学不善中文。后来邓回国要与中共合作又被中共左倾路线拒绝,最后他组成第三党要夺回国民党领导权回归孙中山路线因而得罪了蒋而被杀害。

演达和毛泽东有着特殊关系,后来毛泽东说他当年搞农运在中共内得不到支持却得到演达的大力支持。准确的说毛泽东是在演达领导下搞农运的,因为当时中共集体参加国民党,毛泽东在邓的下面专搞农运,请看一组资料:



1927年3月1日中央农民讲习所在武昌正式开课.该所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名义开办,由邓演达任所长,毛泽东为副所长并主持日常工作。3月4日湖北省农协第1次代表大会于武汉举行。大会聘请毛泽东、邓演达、林祖涵、李汉俊等人为大会名誉主席。

3 月28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召开各省农运负责人会议,讨论关于筹备成立全国农民协会等问题。会议由邓演达主持,毛泽东、方志敏、周以栗、易礼容、陆沉等出席了会议。3月30日湘赣鄂豫4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联席会议于武昌举行,讨论和决定成立全国农协临时执委会,以负责筹备召开全国农民代表大会、成立全国农协等事宜。邓演达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决定成立全国农民临时执委会,选举邓演达、毛泽东、彭湃、方志敏、谭延闿、谭平山、陆沉等13人为执行委员,并以邓演达、谭延闿、谭平山、毛泽东、陆沉等5人为常务委员,邓演达兼任宣传部长,毛泽东为组组织部长,彭湃为秘书长。3月31日在第11军全军政治工作人员会议上发表演说,指出今后军队主要任务为全力打倒奉系军阀及维护民众利益。月底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农民部决定组织湖北农民运动委员会,聘请邓演达、毛泽东等 9人为委员。



邓演达百度百科

毛泽东与邓演达合影, 毛身后是邓

 回到顶部
总数 15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