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 春天的记忆(支边回忆录·连载)


  共有835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 春天的记忆(支边回忆录·连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3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5/27 13:40:00 [显示全部帖子]

谢谢小红柳,见到你真高兴!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3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5/31 20:59:00 [显示全部帖子]

 

     野猪  黑熊

    
                     —— 支边回忆录之
 十二

 

在我国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牡丹江地区,暨虎林、饶河、宝清、密山等县的方圆数百公里的地方,就是早年被称作为的“北大荒”之地。早在195810万官兵集体转业就来到这里时,那真可说是一片的荒凉,曾有那么一句民谣为证:“天当被来地当坑,棒打狍子瓢勺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而现在虽谈不上生活有当时那么苦,野味有那么多,但常见的野性动物那还是到外可见到的,如:鸡、鸭、兔、狍子、猪、狼、熊等等。而鸡、鸭、狍子是见了人就飞跑得无影无踪了;狼白天一般不轻易出来的,就是出来了也是见了人早早地溜了;对于熊来说,人是不轻意去碰它的,因其实在是太凶猛了,不过这家伙你只要不主动去攻击它,它是不会来伤害你的,而这些野性动物中最最富有挑战性的就是那些其貌不扬的野猪了。

北大荒的野猪一般个头不大,全身的皮、毛都是黑黑的。母的体大无两颗长长的镣牙,公的体小强健而长着两颗看上去十分可怕的大牙,肩头还长着许多又长又硬的毛,双腿矮短而有力。它们的习性平常来说都是群生群养的,在一般的情况下见了人就会吓得跑得不知去向了。而孤猪就完全不是这样了,尤其是被攻击或受到惊吓的孤猪,那更是几个人所能制服它的,除非是神枪手一枪把它打倒。那一年,在我农场就遇见了二次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意思而又可怕的野猪事件来。

先说我们农场的本地放羊官小姜吧。他每天的任务就是把农场的几十只绵羊放到一望无际的荒草地上吃饱了,再赶回到农场,因怕他万一独自一人会碰上什么,农场就让他佩带一支苏制的步骑枪,以防不测。一天,他赶着这批羊出了农场没多远,我们就从他赶羊的方向听到了接连的二声枪响,待我们及时地赶过去时,只见不远处看到一只较大的公猪半立半坐的在那里吐着粗气。我们向小姜问清了情况后才得知,小姜在放羊的途中碰上了一群野猪也正好从这里跑过,他就果断地拿起枪向这群野猪开了火,其中有一颗子弹把一只野猪从后肢的腰中窜了过去,可这只野猪竟全凭着完好的前肢拖着早已不能动的二条后肢与自己百来斤重的身体,拼命地往前追赶早已逃得无影无踪的猪群,可终因失血过多,时间一长而气尽力泛半坐在路上。小姜怕一人对付不了这头长着十分可怕大牙的公猪,也就只得跟着这只带伤的野猪它跑他也跑,它停他也停,同时又不时地朝农场的方向打上一枪,想让我们能早一点来帮他。我们的及时到来,见到了这样的情景,首先就对着这只野猪就是二枪,等确认它已死了,这才过去用绳子把它的脚绑好,再用从路边砍下来的树杆大家轮换把它抬回了农场。

再说说与我一同去到黑龙江的那个要好同学阿毛。有一天,他一人背着枪去执行任务,途中因放便也就往路边的小树丛中走了进去。突然,他发现了一只大野猪睡在那里,他也就不顾死活地拿起枪来对着它就是“乒”的一枪,谁知这猪像是一点也没伤着,这响亮的枪声反而剌激了这只孤猪,只见它长长地大吼一声,发疯似的朝阿毛猛冲了过去,这时阿毛早已被现状吓得不知如何是好,眼见这只足有二三百斤重的野猪快要冲到了他的身前,他慌忙中丢下了枪,用尽平生最大的力气爬到了一颗大的白桦树上。当野猪冲到了树下后,朝着树上的人只是一个劲地大吼,并不停地用长着大牙的嘴狠啃着树根。而阿毛这时全身发着抖,连自己的那付最要紧的近视眼镜也不知掉到什么地方去了,他只得朝着天没命地大叫大喊着,希望附近有人能够听到他求援的声音。没多久,正好农场的任连长带领我班要去乌苏里江边的前点检查工作,一听到有人的喊声,大家都端起枪来慢慢地靠了上去,当一见到是如此的情景,任连长带头举枪向那头野猪开了火,我们几条枪也就跟着打了起来。可怜这只刚刚还很凶狠的野猪,还没等到它反抗,就被我们这一阵猛火打得满身都是枪眼而断送了性命。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17.jpg:



    待续25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3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1 10:12:00 [显示全部帖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注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虎林市虎头旅游开发区西北侧的侵华日军虎头要塞主阵地中猛虎山山顶,占地面积324平方米,高21米,象征着21世纪。是为了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而修建的一处历史丰碑,以此教育后人勿忘国耻、珍惜和平。 

     该纪念碑由原国防部长迟浩田亲笔题字,设计立意共分四个部分、五项内容。第一部分为基座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第二部分为碑体下半部分,体现了黑暗的旧中国破碎的河山;第三部分为碑体上半部分,寓意着新中国蓬勃发展的建设进程;第四部分为延伸部分,象征着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第五部分为二战战车被正义的力量阻挡,中国虎林,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此落下帷幕。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终结 640x48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3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3 19:33:00 [显示全部帖子]

 

我们全农场的职工正因为有了这二起不寻常的事件发生,反使得大家都吃上了又精又粗的香喷喷野猪肉,但对于这二起有惊又有险的野猪事件后,农场的职工们再也都不敢独自一人有什么事而随意外出了。可是,待野猪事件刚过去了没多久,一起更为惊险的黑熊事件随之而又发生了,而且还差一点把一个农场老职工给牺牲了。

在我农场尚有一部份是当地的老职工,在农场不远的西南面是连着完达山脉的大小山丘,这些老职工常在山丘上去放一些铁夹,有时也常会夹到野兔、鸡、鸭等小动物。一天傍晚,老职工方某背着一枝自己做的土枪与另一名农场职工一起到山上去看看这些铁夹有否夹到什么东西,老方口中抽着自制的旱烟走在后面。好象上山也没多久,老方猛的感到前面有一阵风从自己身前刮过,等他回过神来一看是那另一个农场的职工,还没等他再仔细去看一下,只见一只大黑熊已经到了他的面前,凭着本能,老方拉开双腿返身就往山下冲去,可毕竟不是这只长年在山上生活的家伙的对手,老方已经感觉到那只黑熊的爪子都快抓到他的衣服了,脑子这时也只是一片空白,说是迟那是快,老方不知怎么一脚踩了一个空,突然掉进了路中的一个土坑里,而那只笨熊猛的扑过了这个土坑,也只顾一个劲地朝前去追赶老方去了,它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要追赶的人已掉到了这个土坑之中。吓得一身臭汗的老方,见黑熊已追远了,但他又不敢就这样下山去,怕在回去的路上再碰上这只足有好几百斤重的家伙,他只是稍定了一下神后,就飞速地爬上山上一颗高大的东北松树上,想静等过了这段最为危险的时光后再设法下山,而这时他自己才发现那支自制的土枪也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话说那位庆幸自己逃过这一难的农场职工,他是连滚带爬地摔得满身都是血的冲进了农场的场部,上气接不了下气地向场长好不容易地说清了刚才所发生的危情。这下可把场长吓坏了,他连忙集合了农场的所有的男职工,带上各种武器分成几组人马,大家大声地高喊着就往后山摸了上去。这时,天渐渐地黑了下来,不少上山的职工拿出了电筒、气灯及火把,有几个人甚至还放上几枪壮胆,而有不少的职工真还不敢再往山上去了,只是站在山脚下帮着大喊老方的名字几声也算是助威。好在这只黑熊大概是一直未追到老方后,也就没再回过头来,上山的人们没多久就找到了爬在大松树上的老方。老方虽然没伤到一点什么,但自这次惊吓后,长时期患了一种恐慌症,好象在我们离开农场回杭时,他一个40岁的东北大汉仍是那样受不了一点点的惊吓,不知现在是否好了一点没有。

其实黑熊一般是不会主动地攻击人的,这次到底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也只有老方他俩自己知道了,后来听农场别的职工在传说,是走在前面的那个职工曾说可能他们所走的这条山间小道正是那只黑熊经常走的,因此这样迎面碰上那只黑熊也就不肯放过他俩了。

事情过去了有那么多年了,每当自己回想起黑龙江的那段岁月时,总不免会想起这二件惊心动魄的事例来,尤其是想起好友阿毛来,总也记得当年大家都说他这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可他却已离开我们快8年了,并没有像大家所说的什么“福”带给他,而是给他带去的只是过早的死亡!

  

      20021226初稿     

     20042月全文再次修改

 

(全文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18.jpg: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3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5 21:30:00 [显示全部帖子]

 

    三月情怀

                   (代后记)

 

    三月,是万物苏醒,将是个春暖花开的美好日子。

    我怀念三月,是因为在那个日子使我踏上了人生的征途。

35年前的那个三月,我与杭城数千名学生一起,在毛主席的一声号令下,去到了祖国最东北的边陲——黑龙江,到那里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如今,当年这些1718岁的青年,有的已两鬓斑白、有的仍生活在那里,而更有的却已离我们而去。但尚存者却始终都忘不了,在那个最为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我们用自己最为美好的青春年华所生活与战斗过的地方。

为纪念已离去的战友,更也是怀念在那个特别的年代里所产生的激情岁月,我化了近一年的时间,先写下了这12篇段的《春天的记忆》,以飨同仁与后人。

但,我将继续不断地写下去,要把心中的这段刻骨铭心的怀念全写出来,因为它是我一生中最为舍弃不掉的人生篇章。

我,怀念三月!

 

                                                   200438修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罂粟花.jpg: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3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12 21:04:00 [显示全部帖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月牙合影(1) 640x48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69年3月8日,我与杭城的1000余名支边知青一起离开家乡,来到了黑龙江省虎林县插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们其中的27人,因珍宝岛战事吃紧而被抽调到国防公路上的月牙边防检查站,当上了一名手握钢枪的武装民兵,为祖国站岗放哨。那年秋天,我们拍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
    (前排下蹬左三穿褪色军服者就是本人)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37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14 11:26:00 [显示全部帖子]

多么幸运的27个人啊!从插队挣工分不到半年,就被调到正式在编每月拿32元工资的边防武装民兵(属县农牧科管)。然而,坏事不久也随即发生。

1975721,原杭十一中知青施柏荣因公坐场部解放牌单车去虎林拉回放电影的胶片,在车快回到月牙检查站时(珍宝岛停战后此边防检查站即改为良种场),那位无证驾车的本地知青,不知怎样发生了翻车事故,车辆被翻倒在公路旁的大沟内,施被车辆死死地压在了下面,等场部的人得到消息赶来,再设法救出送往县医院抢救,可施却已停止了呼吸。就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一个那样年轻的,一个满怀着希望的生命离去了,那年他才24岁啊!

事后,我们只知道是他家人从杭州来到农场,匆匆与他见上一面,走时好像啥也没得,啥个名分也没有,就这样让他悄悄地,孤单单地睡在北国边疆已经34年之久了。

但,当年与他一起战斗在这片黑土地上的知青们没有忘记他,只要有人去到虎林,去到月牙,就一定会想到要去看看他,为他扫墓,并点上三支香,烧点纸钱,原他在天国安息。

    (他是我们27人中第一个倒下的知青。)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施.jpg:

(战友就躺在这里,墓碑上深深地刻着“良种场政工干事 施柏荣同志之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施2.jpg:

(今年六月,又有知青去到那里,与留守在那里的知青一起为他烧香扫墓)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3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16 21:29:00 [显示全部帖子]

 

199645的那天正好是清明节,我那位失踪了多日的同学,也是我最最要好的,一起支边到黑龙江去的朋友陈中华,竟自尽在自己楼顶上的气窗上。多好的一个老革命后代啊,没倒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也没倒在艰难困苦的北大荒,他却倒在了自己化了多少心血的事业上……

本人曾在今年4月发表在本网站的散文小说栏目中的那篇《人生三年又三年》,就是为纪念他所写(后附)。

(他是我们27人中第二个倒下的当年知青)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陈中华.jpg:

    (1969年3月,这是我们支边刚到黑龙江不久,陈中华在虎林照相馆拍的。如今只有这张照片尚留存当年他那年轻的容貌。)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3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16 21:42:00 [显示全部帖子]

 

       人 生 三 年 又 三 年

                                   谨以此文警示当年有过理想、有过作为而受到挫折的老三届

 

        这是一位在动乱年代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去到北大荒屯垦戌边老知青的故事,也是一名较早就下了岗的工人真实的人生缩写。

       他,是一个早年从四川贫穷的达县山沟跑出来参加了革命,曾跟随毛泽东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小鬼“的儿子。

196938的那天早晨,天下着毛毛细雨,他与杭城各校的一千余名学生一起,在一片哭泣声中,从无站台的闸口临时车站,坐上专列离开了亲人与家乡,去到了远在4000公里之远的黑龙江省虎林,早年被称作北大荒的农村支边。他在那里曾放过羊、烧过砖、打过鱼、伐过木;他也割过大豆与小麦。而最最让他高兴的是拿着苏式带三角刺刀的步骑枪,去到中苏边境上的乌苏里江边前点,为祖国、为人民站岗放哨。

       三年后,他因是独生子,根据当时新的知青政策,特照返籍回到了杭州,进入了一家电缆厂当上了一名普通的拉丝工,并且很快与一位漂亮的上海籍来浙江插队的女知青结了婚。后来,因种种说不清的原因,他较早地下了岗。在家的那段日子里,他似乎觉得有人在斜眼看着他,就连心爱的妻子也是如此。他苦闷了,但为了抗争,他放弃了一切个人爱好,一头扎进了书本里,苦苦读完了三年的电大课程,以全优的成绩毕了业。可他最终自己也没想到,后来会在红太阳新声路上摆起了服装地摊。正因为他的这个举动,从而练就了做生意的聪明材能,为他将来的更大发展而典定了经济基础。

       他,常常会为挣了钱而哈哈大笑,也因被别的经商者所欺亏了本而暗暗地流泪。三年了,他那个漂亮的妻子就因此不理解,不但不为他留下后代还与他分了手。他一气之下,撇下了年事已高早已离休在家的父亲,毅然与同学冲向了海南,帮朋友料理在海口设立的一家做进出口生意的分公司。不久,他又独自一人进了深圳,寻找着自己的出路。在那最最艰难的日子里,他睡地板、吃方便面、出苦力,硬是靠着当年在北大荒战天斗地的那种吃苦精神站住了脚。

       三年一过,他突然从深圳回到杭州办起了服装厂,还招进了一些去过黑龙江支过边而下岗的同龄人,做起了真丝服装的出口生产。他爱厂如家,只要有订单,几乎整日整夜地忙碌在厂里不回家。记得在一次关系到工厂存亡的筹资中,急得他原本就有点花白的头发,一夜之间几乎快全白了。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40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16 21:44:00 [显示全部帖子]

 

    又是三年过去了,这家名叫康达的独资制衣厂,因被香港奸商所骗,最后还不出各类借(贷)款达二百余万元而垮了。而他也跟着这家制衣厂彻底地垮了——这可是他前半生奋斗来的一切和后半生的全部希望啊!在那痛苦的日子里,他整日默默无语,面对着前来索债的人们(不少是相当要好的朋友),只是低着头一支接着一支抽着红万宝露牌烟和喝着浓浓的龙井茶。

       可是,在一个阴暗的清明节凌晨,他断然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至今还爱着他的第二位妻子建华和当时才三岁的儿子栋栋。

        他,一个字、一句话、一分钱都没留下……

        在向他告别的那天,我望着那张像是在沉思而满脸都是花白胡须的熟悉面孔,真想大声地对他说:朋友,不该呵,多少个艰难的日子都挺过来了,可为什么,为什么就不能再最后坚持一下呢?!

 

   注:红太阳新声路是当年杭州城最早的个体户地摊,如今许多有钱的商人,不少都是从那里走来的。

 

                                                                       199844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截图未命名.jpg:

(每年的清明,我都会带上万宝露香烟和龙井茶叶去看望他,讲给他听听我们的事情。)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总数 53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