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原创] 春天的记忆(支边回忆录·连载)


  共有835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 春天的记忆(支边回忆录·连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4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18 21:07: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莫旗知青在2009-6-16 23:02:00的发言:
是谁害死了他 ?!

     那么一个好的革命后代,没死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却死在自己的事业上。有谁知道这是被谁害死的吗?
    天哪……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4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23 20:47:00 [显示全部帖子]

 

2004310,当年我们27人中一名叫李圣发的因肺癌离开了我们。这个曾经在虎头当过教师的杭州知青,1977年因娶了一个鹤岗的老婆,当辞去教师一职去鹤岗与家人团员,曾在当地的供销部门找了一个工作,可没多久单位改制只得于2000年才回到家乡杭州另谋职业。然而在2003年查出了肺癌,在2004年就去世了,他就这样丢下了从鹤岗来到杭州与他团聚的老婆和年轻的儿子。多年来,他没有像样的工作,没劳保与医保,更没了他的未来。

但有幸是他的墓地是在一座朝南的青山上,面对着富饶的富春江畔,有着青山绿水相伴,能看到人世的变化,可唯独没了自己。

(这是我们27人中第三个倒下的当年知青)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截图 640x480.jpg: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4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6/28 21:31:00 [显示全部帖子]

 

2005年初,人高马大的知青董国平总感到胃部不适,最终只得上医院检查,然而检查结果确诊为胃癌。这位一直在北大荒我场部当电影放映员的他,是个十分爱干净的人,无论干过什么活或事,他一定要去水龙头洗洗手。他是在1979年才顶父亲的职,回到了杭州的机务段当了一名铁路工人。因种种原因,直到1985年才结婚,可多年来没能生育,夫妻俩最后还是领养了一名可爱的女孩。谁知在200625,他胃癌医治无效,就这样早早地永远离开了他的妻女和我们。

好在他去到地方并不寂寞,比他早走了整整10年的北大荒战友陈中华的墓地就在他墓地的下面,但愿他们能常在一起像当年那样抽烟、喝酒、聊天。

(这是我们27人中第四个倒下的当年知青)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截 640x480.jpg:


(当年的董国平是那么的高大英俊,多像一名威武的解放军战士啊!)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4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 21:11:00 [显示全部帖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峥嵘岁月 640x480.jpg:


 

2006922傍晚,原农场支边知青,也是最早保送上大学的陈华回到了杭州,他为儿子在广州完婚而来杭宴请原黑龙江战友(陈华一直来在黑龙江省工作,他是我们27人中做得最大的官——黑龙江省抶贫办主任),这也是到北大荒之后战友们聚会最齐全的一次了。知青们就在进入杭州黄龙饭店时,集体在正门前留影纪念(还多了几位知青的夫人)。

这一晃就是37年。当年从农村抽调到虎林(月牙)边防检查站的杭州知青共27人,那时已去世4人,其中另1人长年有病在身不能前来相聚。

   (陈华居中穿黑裤子男子,左三穿白裤子者是本人)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4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4 21:17:00 [显示全部帖子]

 

     他,静静地走了!

 

他根本没有什么可炫耀的人生,只是一个出生在从山东平度南下军人家庭的长子;他从小温柔老实,从不做什么出格的事例;他与大多数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同龄人一样,读完小学就上了初中。可惜遇上了与他性格格格不入的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他只能“消遥”在家中,从不参加那种你争我斗的场面。他于196938日,从杭州第十一中学去到黑龙江虎林县新乐公社新乐大队支边,同年8月,他在全县1000多名插队的杭州知青中,和最最幸运的27人调到了虎林月牙边防检查站,为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珍宝岛”而站岗放哨。一直到了1979年,他才顶替任教提前退休母亲的职回到了杭州。在这10年里,他当过农民和农工,也干过场部小买部的售货员,最多的是在虎头的商店当了一名正式职工。他就这样一直默默无闻地在黑龙江工作与生活了10年,把最为美好的一段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那一片黑土地,自己就像一棵白桦树那样清白。

当回到杭州,因学历欠缺而不能够进入教育系统工作,最后转换到一家链条厂上班。但他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知识的追求,积极地报读了夜校,好让自己多学习一些文化,为今后的工作多少能得到一点帮助。“他年年是先进工作者,每次加工资都有他的名字”(其母亲的话)。可后来不幸的是链条厂倒闭了,他也成为了一名下岗失业人员。但他去到杭州长城电气成套有限公司靠自己的能力与苦干当了一名工程师。也因个人性格所致,他看透了大千世界的险恶人生,更看清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说不明道不白的不和谐的生活一幕而选择了独身。

但他与清山绿水为伴,在2003年常与好友攀登杭州的贵人阁、美人峰、天门山;余杭的九龙瀑、经山寺;富阳的黄公望、如意涧;临安的西天目;德清的莫干山;浦江的仙华山……他所走过的风风雨雨,如同山岭道道的纹路,刻录在大山的心中,伴随着沧桑的凄美。

一直身体都不错的他,在2006年的11月突感胃部不适,当检查才知是恶性肿瘤,并于当月21日在医生的指导下,很干脆地切除了全胃,并坚强地作了有10余次的化疗。这个从来不抽烟喝酒的人,时至今日也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这恶梦却成了事实。虽说,他的走没再拖累了别人,但再次演绎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悲剧,这让活着的人怎能不心痛欲绝。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4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4 21:18:00 [显示全部帖子]

 

当我在最后一次去看望他时,他已经再也没精力与我说话了,只是闭着双眼昏昏欲睡着。而我也只能默默地站立在他的病床前,看着这张曾经是那么熟悉的脸庞,如今却这样的陌生。当他母亲大声地与他说:“黑龙江的战友来看你了”,他却猛地睁开眼睛看了我一下。

“黑龙江”这三个字就像一针强心针那样让他睁开了眼!

“黑龙江!”这个遥远的地方,在他心灵中凝聚了怎样的情缘让他睁开了双眼?

黑龙江啊,黑龙江,你就是支边知青心中永不落的红太阳,总能那样照得我们心里暖洋洋!

 我俩就是在黑龙江相识,在黑龙江结缘,从黑龙江先后回到了杭州,共同想为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再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可他却这样早早地离开了我们。

当我向他告别要离开时,他不知从那来的一股力气,突然一把抓住了我的手,闭着颤抖的双眼,贴近我的耳朵,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再-也-不-能-上-知-青-网-了,向-他-们-问-好……

他曾经与我说过,他要坚持到参加我们虎林知青的38日支边日子的联欢;他还跟我说过,他更想在8月份能到北京奥运会上看刘翔跑步拿金牌的比赛。可这一切的一切……

他,就这样走了。但他留下过遗言,要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让他人能重见光明,看到这个美丽而多彩的世界。

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将骨灰撒在父亲墓前的那棵松树下,决不再占据那一块墓地而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生态。

有人用轰轰烈烈的事业叫人知道他的存在,有的人却平平常常的行为让人记住了他的音容笑貌。

让我们大家记住他吧—— 宋鲁杭,出生在1952430日,于2008年元月14238分去世。

淡淡的生平。静静地走了!

 

                                                           2008年元月15

 

 

(这是我们27人中第五个倒下的当年知青)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他,静静地走了! 640x480.jpg: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47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6 13:45:00 [显示全部帖子]

 

按照杭州人的习俗,逝者到了“五七”这天,是真正要离开人间,即将升入天堂了,也就是说,他真正的要与亲朋好友分别的最后日子了。所以,在这最后的时辰里,让我再向鲁杭说说心里话吧!

人呀,快到老了,这感情也随之脆弱很多了。这不,多少年来,自己记得没怎么掉过眼泪的,就连当年去黑龙江在闸口上车时也没落泪。这也许是自己儿时过于淘气吧,总惹得母亲二天一小揍,三天一大打的,早把眼泪给流干了。可那天在殡仪馆送你远行,当我在阵阵哀乐声中最后一个进入告别庭的后堂,见到你那张熟悉的脸庞,特别是已长出丝丝黑发来的那一头长发,顿时让我想起在你头脑还清醒时,我看到这一头从根部长出的黑发说:“你虽然经过了10多次的化疗,而头发却与其他同样的病人要黑起来了,看来生命的奇迹会在你的身上发生”。然而,你还是没能挺过来。正当我向你三鞠躬告别时,你的老母在小女与外甥的搀扶下冲了进来,趴在灵柩上,敲打着那透明的盖板时那种钻心痛的哭喊声,终于让我的眼泪涌出了眼眶,不得不使我匆匆地告别了你而含泪离去。

是啊,多好的一个战友,又是这样的年轻,更是那样的独身。我们虽说是虎林幸运的27名杭州知青,但就像早几年那样,已于先我们走了的史柏荣、陈中华、李圣发、董国平那样,早早地走了!

记得去年105日我们特意为他安排的一次聚会。那天一早,当我开车去到宋鲁杭家的古荡小区门口接他,当他健步走来时,我看到他还是一头绒绒的白发时问他:“为啥不戴一顶帽子?”,他却说:“不戴。我喜欢原样的!”。他就是这样面对现实,保持着人性的本色,总给人一种勇敢的一面。在那天回来的路上,我让另一名当年是萧山中学的朋友开的车,我与他相坐而谈得很多,尤其是谈到做人的感悟,他竟不知不觉地谈起了一些动物的本性与人生的真谛来。最后他说到“知了”——

“知了在古时是‘五德’的象征:头上有冠,是文;不食黍稷,是廉;只饮露水,是清;处不巢居,是俭;应时守节而鸣,是信。”

而就在这时,他却悄悄地告诉我,癌细胞已转移到肝上了。当我瞪大双眼惊讶地看着他时,他只是笑了笑又谈了起来,可我再也就没听进去。

人的一生,就像江河的流水那样匆匆而过,偶尔跳出来的一束浪花,尤如生活中的插曲,一瞬间,也就平息了,又回到流水中,静静地逝去了……

别了鲁杭,愿你祝福浙江知青网永葆青春后继有人!

别了鲁杭,愿你在天之灵保佑大家幸福安康!!

别了鲁杭,愿你升入天国,通往来世!!!

        2008218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鲁杭2.jpg: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4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9 21:07:00 [显示全部帖子]

 

       一封老母亲的来信

 

一直来,用信件邮寄的方式,在这个发展的城市里早已被手机和电脑所替代了。可今天我却突然收到了本市内寄来的一封信,急切中打开一看,原来就是已离开我们一年了,当年一起支边的黑龙江战友宋鲁杭的老母寄来的。这是一篇让人读后直觉得心碎的忆文,但老母把此文寄给我,这可能是因为在他儿子生病时我常去医院看望,而且在冬至到来之时,我还去电询问其儿子墓的情况之故吧。

大过年的,按理大家的心情都是高高兴兴的,尤其是平时因各种原因而不能经常相聚在一起的家庭,此时更是其乐融融欢聚在一堂。然而,我却高兴不起来,只是一个人躲在卧室,悄悄地阅读着这封信,默默地流着眼泪,为他,为那位老母,更为这个人生!

这封来信,我一口气连续读了多遍,每每总让我回想起与他一起在虎林(月牙)边防检查站的那些个日日夜夜来……

情激之下,我还是打开了电脑,想把这种内心的心酸与无奈写出来,可良久却打不出一个字来。但我还是想把老母的这篇回忆儿子的文章传上来,看看母子情,想想亲人心。从中让大家更要好好地珍惜眼前,好好地关爱自己的余年;同时,希望大家不要怪我在这如此团圆美好的节日里,用这种心酸的文字来搅乱了新年愉快的心情。

 

                               2009年1月26

 

 

【老母全文】

 

       痛忆我的好儿子

 

00八年一月十四日临晨二时半,这一该终于到了,你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你怎可先妈而去呢!?

我的儿啊,你才56岁呀,你无奈地丢下了一切匆匆地走了。此一该我没有眼泪,只感到身上在发颤,这悲痛的时刻怎能忘怀。你是这样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了,永远离开我们了,怎么不叫人伤痛!

当我每天睁开眼睛,你就会出现在眼前,往事在脑中回旋。每年过年,为了弟妹们一起回来团聚,你都忙得不亦乐乎。前年,你买了二瓶昂贵的茅台酒说:“过年呀,让他们尝尝”。去年,你还拖着病休参加年夜饭的团聚,可是今宵……我感到凄楚。

一九五二年四月三十日,我在军区操场出早操,突然肚子一陈剧痛退下阵来,被送进了浙江医院;当日午时,七个月的胎儿呱呱坠地了,你就这样急匆匆地来取我的怀抱。娇小身躯的你,体重不足5,因为是山东的爸爸和江浙的妈妈,所以给你取名叫做“鲁杭”,小名唤作“小燕”,也是南来北往之意。那年,我们有幸请到了一位姓金的好阿姨,她十分疼爱你,又讲卫生,在她精心的护理下,你纤小的身体逐渐丰满起来。你从小很乖,不哭不闹的,金阿姨每天把你打理得干干净净,然后放在门口的婴儿车上,逢人经过,不论是男是女,你都会甜甜地叫“阿姨、阿姨”的,总逗得人人都喜爱地人抱抱你。后来上了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你也从不淘气。

一九六九年三月八日,你才十七岁,满怀着“离家远了,离毛主席革命路线更近了”的激情,踏上了“支边”的征程。在黑龙江整整十年的艰苦岁月里,你从不叫苦,从不要求我们设法将你调回。每年回杭探亲,你总是按时归队。你工作积极,党支部已通过同意你入党的申请,并让你赶写了志愿书,只因为你忠实地填写了父母正在接受审查,这才未被批准,但你情绪未受到任何影响,仍积极地工作与锻炼。可是你知道吗,虽然父母因为自己蒙冤被非法审查都没有流泪,但却是因为害你受到了牵连而伤心地痛哭!

一九七九年三月,政策允许你顶职回到了杭州,链条厂领导一看你当时的档案,马上就同意录用你。进厂后,你发奋学习文化,学习业务,上业余技校,上职工夜大,成绩都在榜首。你要努力,团结同事,多次被评为先进。加工资、调职称你都谦让。记得每次加工资连数额最少的2%你都被加上;评职称,你自称不是正规大学生,不肯报,而科里的领导却主动为你报批。

一九九零年,你父亲去世,你搬来与孤独的我同住,将照顾老母视为己任,从此水、电、煤气、电话费等费用全部包揽,从不让我过问,就连油、米等重物和日常用品,你也总是按时买回家。所要添置的家电,也总是站在我需要的立场来考虑。你就这样默默地付出同,年复一年。

00三年于二00四年,我患有贫血症,你悄悄地从网上查到,并买来98元一瓶的“心素”放在我的床头柜上,过几天你就来摇摇药瓶,看看不多了,你会去买来一瓶又一瓶,当买到第六瓶我的病情有所好转。你是这样的诚心诚意的,我怎么能不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呢。每当你要出差、旅游,甚至是去年胃癌要开刀,你总是放心不下我,除了购置好几天垢用品外,还要安排弟妹来照顾我。

在链条厂倒闭后,你的同事几次来约你去萧山、富阳等地高薪就业,你都拒绝了。你说“我不放心我妈,我不求过高的工资,只求在杭州找个工作”。

不久,你进了长城电气厂,遇上了汤建民这样的好老板,还有好同事。你又开始愉快而又努力地工作着,还联系上了同在黑龙江支边时的战友,从此双休日,你一天在家里搞卫生,一天就和龙江兄弟们去聚会。正当工作与生活乐融融时,残酷的病魔纠缠你身,可怜你患上了绝症。一年多来,你受尽了折磨,不断地往返于医院,坚持化疗23次。在医院,你关心病友,照顾病友,你起不来了还叫我去帮助他人。

00七年十二月六日,当最后一次进医院时,你已预感到末日的来临,对我说:“这次进医院怕是回不来了,还是不要去了吧。”我说:“为了妈,你也得去治疗啊!”你只能是摇摇头默默地说:“我没在办法,你了你……”心痛的话儿不堪回首。

从此,你的病情一日比一日沉重。在那无望的日子里,我只能呆呆地守望着你,既茅盾地想让你早日结束这咱痛苦,可又怕这一该的到来。

你在病中,你的阿姨们和单位领导多次出资帮助你治病,你的同事、战友多次来看望你。你的弟妹爱戴你,在这一年多来,他们在百忙之中照顾你,总是想点你爱吃的东西带给你,在你病重期间,他们日夜安排人来守护你,尤其是你的小弟,一直坚持每天晚饭后来医院为你擦身、换衣、洗衣,直到9点多才回去休息,即使是在你昏迷的日子里。你受到了胜过你父亲的关爱,你若地下有知,也该瞑目了。

根据你的遗愿,我们将你埋在了父亲坟前的松树下,你没有妻室儿女,就和父亲一起长眠吧。

想念你,我的好儿子!

 

                                 你的老母

                        写于2008年除夕夜

 

 

在信封的背面,老母还写着——

鲁杭的好战友们:感谢你们如此有情有谊。

鲁杭老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母亲 640x480.jpg:

         (刊登于《浙江老年报》)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4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5 21:38:00 [显示全部帖子]

 

                         陶木水,不应该啊!
 

时值大年初一的晚上,突然接到一个让我极为震惊的电话,曾经一同支边到黑龙江去的陶木水走了!连续几天来,心里总是他的影子,我真不知道怎样来写这篇纪念文章了。这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刚送走了宋鲁杭,他又这样快地走了,而且也没同我们任何人打一个招呼就这样地走了!

他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他是家里兄妹五人中的老大。他当年就读于杭五中,于196938日与我们一同乘坐专列去到虎林杨岗公社杨树河大队,并于同年8月,成为幸运的27名杭州知青中的一员,调到通往珍宝岛国防公路上的月牙边防检查站(当时称为“五七”干校,后改为良种场),不挣工分拿上了工资。在1970年的夏日,他同我们一起的一个班(7个人),又被调到了离县城100多公里(直走草甸子20公里是铁路)的种畜场,从此27人被分成了两地。

在那段漫长的日子里,他当过农工,后来当上了农场的司务长,为着全场百来号人的吃饭问题而忙碌着。再后来,他也当上了一名拖拉机手,一直干到他顶职回杭。

出生于19478月的他,当看到一个个的杭州知青都陆续返回了家乡,自己又在虎林结婚生有二子一女,真所谓是上天无门,入地无路,也可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的地步。为了生存,他只能是面对黑土背朝天,过着与当地农工一样的是日复一日的清贫日子。

1979年,他终于抓住了一根返乡的稻草,顶职于母亲在做的街道纸袋厂,干着一个月拿不了多少工资的工作。但他还是带着四川闯关东到虎林的老婆与三个孩子回来了!可好景不长,纸袋厂不知怎么会被“杭玻”吃掉了,他成了一名厂水站的对外送水工。1990年厂改制,他下岗回到了家,一直在南星桥与雄镇楼的农贸市场卖菜,基本上每天都要在凌晨2点起床,自己踏上三轮车到远在城北的三里亭进菜。虽家境贫寒,但懂事的大儿子大学毕业有了工作,并结了婚,小儿子与女儿虽户口尚未回来,但总也说都有了工作,可万万想不到他竟走上这条自绝于亲人与朋友们的黄泉路——于2008年的26日晚饭后,独自在北落马营住家的那座候潮门桥下服毒自杀了。

天哪,这那是像我们这些闯过北大荒人做的事呀?这哪像是我们这些当年在黑龙江战天斗地人干的事啊?!

不该啊,兄弟,哪怕有再苦再难的事情,只要我们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就一定会挺过去的!

我真不知道怎么再写下去了,更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了。我只能这样说——

请看到此篇悼文的朋友们,一定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一定要对得起爹妈所给于的一切!!一定要立得直,站得稳,决不能让自己把自己给倒下了!!!

虽你千不该万不该这样做,但我们还是会记得你的!

安息吧,陶木水!

 

                                  200827日晚


(这是我们27人中第6个走了的当年知青)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图 640x480.jpg: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大乌珠
  50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990 积分:87704 威望:0 精华:20 注册:2009/3/23 10:4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19 15:45:00 [显示全部帖子]

 

    生命的容量

 

 今天是陶木水离开我们第35天的日子。按照杭州人的旧俗,逝者到了“五七”这一天,是真正要离开人间即将升上天堂了,也就是说,他真正到了要与我们分别的最后日子了。所以,在这最后的时辰里,让我再向陶木水说说这几天来自己的一点思想,也算是最后的送别吧。

我们所要创导的是知青网“爱心小组”去看望的,当年浙兵战友姚克荣那样的坚强人生。他为了能活下去,不自弃于这个赐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的人生机缘,更不愿意早早地离开一直来都关心他的各方人士,他不但顽强地做了四次手续,虽已到了话不能说,任何东西也不能吃的地步,并还要偿付高额的医疗费用。他毅然卖掉了住房,独身一人租住在人家一间小屋,而生命所需的全部能量,全靠他自己把搅碎了的食物通过一根胃管送入胃内。

   大家想想,这种活哪有什么质量可言,这能说是生活吗?这只能说是活着。但他却能这样勇敢地面对与顽强地坚持,这才是我们应该值得学习的一种精神!

再说说年初才离我们而去的,你曾与他一起工作与生活过的宋鲁杭吧。从检查出胃癌到切除,再经医治直到去世,只有短短的14个月,虽他早已看清了这个复杂的梦幻世界,看破了红尘,走上了独身一人的孤独之路(未娶妻)。但他却坚强地经行了15次推管化疗和2次的口服化疗。做过化疗的患者都知道,人一但做上了化疗,不但杀不了多少的癌细胞,反倒会把不少好的细胞给一同杀了,泥沙俱下,好坏不分,对身体有着十分大的破坏作用。可为了能有生存下去的那么一丝希望,没有一个患者会说不做的。尤其像他后来是全自费,要7000元一个疗程的口服进口化疗药,其实此时的癌细胞已扩散到了全身,但他却与我谈到了做人的感悟,竟不知不觉地谈起了一些动物的本性与人生的真谛来。最后他说到了“知了”——

  “知了在古时是‘五德’的象征:头上有冠,是文;不食黍稷,是廉;只饮露水,是清;处不巢居,是俭;应时守节而鸣,是信。”

 一个没妻小家室的人,尚且都这样想活下去,可想,这人对生命存活是一种多大的企盼啊!

再说说那位二夫妻都是知青的高小龙吧,虽得了白血病,但他至今仍顽强地配合医生治疗,他不但靠的是自己的一种坚强的信念,更也靠的是像浙知网的精神与不少知青的那种热情。他更还在自己的病重期间,把自己女儿的婚事堂堂面面,热热闹闹地给办了,让自己生命,更是让知青这份情缘,有一个美好的向往与延续。以上这些就是我所提到的一个人的生命容量的再现!

不说了,朋友。虽我到现在还是认为你的走是对自己,对家人,也可说对我们一直关心着你的知青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选择,但你还是我们知青中的一员,最后祝你一路走好。

  别了木水,愿你祝福浙江知青网永葆青春后继有人!

  别了木水,愿你在天之灵保佑大家幸福安康!!

  别了木水,愿你升入天国,通往来世!!!

 

                                               2008217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陶.jpg: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到顶部
总数 53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