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纪实文学 → 当年北大荒


  共有1635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当年北大荒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黑木耳
  8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6 积分:7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5/23 17: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21 9:01:00 [显示全部帖子]

 

        (续三十八)小时候,和很多人一样,梦想长大成为英雄,再演一出“英雄救美”,赢个美人做老婆。至于美人是何模样?看过无数电影后,才有了鲜活的标本:秦怡、白杨、张瑞芳、王丹凤、王晓棠……,尽管她们已是阿姨辈,或是大姐姐。随着年龄增长,才知道自己成不了赵丹,又不是孙道临、王心刚,圆不了明星梦。要成家立业,先必须学会养家糊口的本事,选配偶也要门当户对,掂量掂量别人,也要掂量掂量自己。

        在别人撮合下,与陌生女孩相亲,我感觉好比骡马市买卖牲口,挑别人,同时也被挑,很不自在。而且金走了之后,我也犯了许多人同样犯过的错误,把以后介绍过来的女孩子与初恋作一比对,认为起码不能比金差到哪儿去。

        寒假里大姐为我物色了第一个对象,是个联合诊所的医生,独女,父亲是某企业财务科长,母亲是纺织工人,家里住房宽敞,我只要净身进门就行了。见面那天,我发现女方长相个头和照片上相去甚远,而且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看样子女方对我还满意,谈兴颇健。我很少答话。事后,介绍人准备请双方吃一顿饭,来一个趁热打铁。没想到我记错了一天,等我从同学朋友家转了一圈回来,已经晚了一天,事情也就黄了。大姐好顿埋怨。

        第二位是堂嫂的弟媳介绍的:某工厂的仓库保管员,小我一岁,个头长相都还般配。女方是母亲陪同前来的。母女俩打扮干净利落,女孩正襟危坐,偶尔微微一笑,但一言不发。母亲是个小学教师,详细地问了我很多问题,至于自家情况未透露一字。不到半小时,母女俩起身告辞,我也按礼节送到大门口,那女孩回眸与我相视一笑,似乎有点意思。过了两天,堂嫂的弟媳传来回话:女方认为,门不当,户不对,拉倒了。怎么个“门不当,户不对”?原来女方父亲是国民党军统特务,还在新疆劳动改造。而我姐姐是当今人民法院法官,姐夫是公安局副局长,水火不容。姐姐、姐夫也反对与这类人家继续交往。我多少有点惋惜,为了下一代不再背黑锅,不得不放弃。

        大姐又匆匆忙忙为我物色一位H女,又是工厂仓库保管员,小我一岁,技校毕业,从照片上看,还当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员,有点文艺细胞。H的母亲是纱厂工人,继父是转业军人,老干部。交往了两个星期,还算投缘。离开宁波前,H要我两年之内调回宁波,否则免谈婚嫁,倒也只字未提住房、三转一响和“三十六条腿”。这可是个难题,国家劳动人事部门有规定,两地分居五年以上,才可以申请调动工作。不结婚,就无所谓两地分居,想调回宁波,没有后门,难。我知难而退,与H分了手。该不该在宁波成家?我也动摇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黑木耳
  8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6 积分:7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5/23 17: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22 8:50:00 [显示全部帖子]

 

        (续三十九)文革进行到后期,广大人民群众早已厌倦无休止的“政治运动”,开始消极抵触。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从中央到地方总有那么些人,以搞运动为生,热衷于树典型,玩新花样。毛远新在辽宁炮制了个白卷先生张铁生,突然袭击考倒了一批大学教授,又编出所谓“哈尔套”经验——赶社会主义大集。在京城,评《水浒》批宋江尚未结束,四人帮的爪牙迟群、谢静宜又借清华大学刘冰给毛主席的一封信大作文章,又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1976年1月9日早晨,去食堂的路上,突然哀乐低回,同学们不约而同停住了脚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带着颤音,缓慢而沉痛地宣告:“敬爱的周总理去世了。”中国的顶梁柱,倒了。中国男人的道德典范,我最崇敬的楷模,走了。中国向何处去?泪水和疑虑同时写在同学们的脸上。如何悼念周总理?省市领导没有中央的精神,不组织也不阻止。地勘系师生在鸽子楼阶梯教室自发举行了一场追悼会。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追悼会由邓小平主持,在一种压抑的气氛中进行。反观送周总理去八宝山的路上,百万民众自发伫立长安街头,默哀迎送,人心向背,一目了然。四人帮把持的舆论工具依然大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继续批林批孔批周公,批判当代大儒,影射已故的周总理。

        清明节前,首都人民群众借机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圈,讲演,发表悼词、诗篇,悼念周总理。四人帮惊恐万分,组织民兵没收花圈,撕大字报,驱赶集会群众,终于激起更大的民愤。清明节,天安门广场上百万群众集会强烈抗议。天安门广场的诗抄,京城里的消息源源不断传到了长春。地质学院的同学也群情激昂,议论纷纷,准备上街游行声援,但立刻遭到院方制止。不久,上头定性“四.五天安门集会”为“反革命事件”,各地闻风而动,官方立刻组织声势浩大的“声讨”活动。接下去是没收,上缴,销毁“天安门诗抄”,禁止流传,并追查“诗抄”、“谣言”来源。上面有通知,下面就必须立刻行动。小组会上,班长高殿生传达完上头精神,问大伙怎么办?“郎秘书”:“怎么办?就说没有。”倪笑山:“一个屋里,八个人都没有?人家不会相信。”老高心里明白,“诗抄”人人手里都有,也舍不得毁掉,于是立下君子协定:“就说今天开完会,我们已经集中烧毁了。有人问起,大伙相互作个证明。”

        有一条谣言:“华国锋是缓冲式人物。”据说源自于地勘系。院里最后追查到一个北京同学身上。院保卫科问该同学:“你是从哪里听来的?”该同学如是回答:“这是我自己的分析,判断,你们不用再追了。我琢磨着,毛主席右边这帮人领兵打仗,经济建设有一套,但过于保守,对文革有抵触。左边这帮多数是文人,军界没有威信,搞建设没经验。谁上去都有人反对,谁也替代不了周总理。所以暂时还是地方上上来的华国锋最稳妥。我想毛主席大概也是这么想的。”谣言追查到此为止,不过院方还是告诫该同学:“对中央的事,不要妄加评论,更不要乱说。”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黑木耳
  8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6 积分:7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5/23 17: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23 8:40:00 [显示全部帖子]

 

        (续四十)1976年3月8日下午,吉林市郊县上空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一场陨石雨洒落在近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星期后,中国科学院、地质部地质科学院、长春地质学院等各路专家、学者先后来到现场考察,共收集到陨石标本138块,碎块3000余块,总重2616公斤。其中一号陨石重177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家庭成分好,政治素质较高的工农兵学员被派去作专家助手。1733班的朝鲜族同学,共产党员全在新有幸参与其中,亲手触摸了这批“天外来客”。

        5月底,天气转暖,第三次野外实习又开始了,这次实习地点在辽宁省(现在属于内蒙)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的黄岗梁。先从长春坐火车到锦州,锦州是东北与华北的咽喉,当年林彪罗荣桓率领的四野挥师南下,在这一带打了一场恶仗,锦州烈士陵园密密麻麻的名字,雕塑,纪念碑记载了这段历史。1733班的傅璐珈是锦州人,她说锦州一年只刮一次风,从冬刮到春,还说锦州有“九十二条街”,“九十一个交通岗”。同学们进城一看,方才明白“就是两条街”,“就是一个交通岗”。锦州冬春季多西北风,来自蒙古高原,干冷,夹带着沙尘,很快就让我们领教了它的威力。

        次日,从锦州到赤峰,慢车走了一整天。沿途是一片贫瘠的丘陵地,朝阳农学院在不经意间一闪而过,大名鼎鼎的“白卷先生”张铁生原来就在这里上学。当夜,我们住在区域地质调查二队(简称区调二队、“区老二”)招待所。区调二队的对门是赤峰毛纺厂,厂里多数是女工,不少成了 “地质和尚”们的配偶。

        第三天,从赤峰到克什克腾旗,带队老师和73级、75级两班部分同学分坐两辆大客车上路,我和本驴奉命在解放牌货车顶上押运行李。车顶上,我俩垒出一个避风窝,汽车顶着强风朝北一路颠簸,虽然裹着皮大衣,竖着大衣领子,仍然冻够呛,西北风、尘土一个劲儿地往脖子、头发、鞋子里灌。翁牛特旗,第一支牧区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的诞生地。中午,在翁牛特旗停车吃饭,我和本驴好久才伸展开冻僵了手脚,拍掉浑身尘土。这时,我发现长春带来的饼干,过沈阳时已经回潮发软,现在经西北风一吹,又酥脆如初。

        下午,到达目的地克什克腾旗同兴公社。地院师生的帐篷搭在生产队的空闲地上,我班三个女同学借老乡家房子住。村子里只有一口井,来了一群爱洗洗涮涮的学生,很快不够用了,用水受到了限制。西北风依然没日没夜刮个不停,夜里,帐篷在风中不停扑腾,桌子上、绘图板上,行军床上,顷刻间落满了沙尘。白天,不得不把行李布、雨衣盖在床上挡尘土。同学们不停地喝水,仍然感到口渴,嘴唇在西北风中迅速干裂,暴皮。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黑木耳
  84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6 积分:7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5/23 17: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24 13:58:00 [显示全部帖子]

 

        (续四十一)西北风整整吹了一个星期,总算停息了。接下去,野外踏勘,熟悉地质环境。黄岗梁属大兴安岭向南延伸的余脉,被近东西向燕山山脉横切一刀,切出一条西拉木伦河,向东流去,最后向南拐入辽河。

        复杂的地质构造与岩浆活动给人类留下了黄岗梁锡铁矿,也形成了多种多样地貌景观。南边是低山丘陵,山埡口上稀稀落落的几棵桦树,银白色的树皮,迎风面发黑,听林名河老师说,这是因为这里西北风强劲,又连续不断地吹,缓慢氧化造成的。发黑的树皮,枯草的倒向,都可以作为地理方位的标志。北边是一望无边的高原草地,视域及其开阔,浑圆的山脊,绵延不断的沟梁,不见一棵树,也难见大块石头。可以想象,冬天落雪覆盖,就是一幅“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景象。山顶上,偶尔有强劲的阵风吹来,人必须顶着风,与地面保持85度,才能立稳。

        中午,地质队员和实习生在两条山脊的交汇处休息,吃饭。这里有一个乱石垒成的石堆,即蒙古族的敖包,相当于汉族的土地庙。蒙族同胞每逢路过,必定顶礼膜拜,并且不断在上面添加石块。久而久之,敖包成了路标,也是这一带地形图上唯一的地物标志。远处,有一个更大的敖包,飘着五彩经幡,同学们想去看看,被区调二队的分队技术负责朱盛武劝阻了。朱工拿出地形图让大家看,这个不起眼的敖包竟有5公里远,:“这就叫望山跑死马,在大草原很容易产生视距错觉。”

        下山途中,灌木、松杂木逐渐多了起来,山沟两边黄花菜盛开。沟底,我突然在苔藓上滑了一跤,双手托地,冰凉冰凉的,苔藓下面是的冻土。教《沉积岩》的何启祥老师说,在这个纬度上,永冻土比较少见,这很可能是第四纪冰川的残留,夏季变薄,冬季增厚,随着全球变暖,最终会消失。这一层层粘土夹层应该是每年沙尘暴污染的记录。

        靠近公路不远,有一道悬崖峭壁,半腰处是一排野鸽子窝,崖底堆积着陈年鸽粪,上面长满了墨绿色阔叶野韭菜。几个老乡正在采摘野韭菜,几个麻袋装得满满噔噔。“老乡,这么多韭菜,拿去卖啊?”“这东西,稀烂贱的,卖不几个钱?到旗里大老远的,还不够车脚钱呢。”“怎么吃?一时半会可吃不完哦。”“炒菜吃,包饺子吃。剩下都腌起来,秋冬吃。”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黑木耳
  8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6 积分:7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5/23 17: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26 7:38:00 [显示全部帖子]

 

        (续四十二)黄冈梁锡铁矿区聚集了辽宁省区调二队,赤峰地质大队,长春地院实习队,也吸引了沈阳地质矿产科研所研究人员。郭胜哲、卜德安、李广远、刘效良等先后来到黄岗梁,地院学生都以老师相称,其中刘效良6月中旬才姗姗迟来。刘效良,解放初北大地质系毕业,曾经是北大足球队队员,北大男子百米短跑记录11秒9的创造者。在东北所,他是搞古生物的,对苔藓虫,尤其是网格苔藓颇有研究。刘身材高大,睡行军床,太小,太短了一点,但刘并不讲究,倒下就打呼噜,睡着了也不翻身。某日,带队老师要我做向导,带刘效良一人去看一条典型地层剖面。刘老师有关节炎,走得不快,看得仔细,记录得简单,多数地质信息都反映在随手剖面图及符号、花纹、英文注记上。碰到有化石存在的地层,刘老师要敲打小半天。

        中午时分,实测剖面全部看完。刘老师回首看了一下走过的山梁,用2B铅笔勾勒了一张漂亮的素描图,然后指着图,把一路经过的地层、断层及其产状,含化石的层位,各类矿化蚀变如数家珍,一一道来,老头儿的记性真好。

        午后,时间还早,我俩跨过河谷继续向南踏勘。这是一条未测完的地层剖面,其中有一段岩石定性火山岩相,还是火山——沉积岩相,颇有争议,其中的沉积夹层也似是而非。自从长春地院实习生打出一块腕足类化石,不再有人否定沉积地层存在了。

        “你们谁打到的化石?”

        “和你大名之差一个字:刘国梁。可惜后来没有人能打到第二块。”

        “我们再找找看。”

        沿着地层的走向,我和刘老师一起继续寻找腕足类化石,结果还是一无所获。初夏的阳光晒在身上,炎热难挡,我干脆只穿汗背心上路。跨过一条小沟,突然寒气袭来。抬头一看,眼前突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场景。悬冰不足两米,滴滴答答淌着水,花是鲜艳的红杜鹃。我让刘老师在下面等着,自己爬上去探个究竟。

        这是个漏斗状凹地,底部深不可测,似乎还存在隐蔽的溶洞,出口处被残留的冰雪堵住。这里终年难见阳光,由于南边山脊阻挡,夏日正午也只能照上片刻,刚刚融化的冰水,估计到了傍晚,又凝固了。凹地西边正对着风口,冬天强劲的西北风给凹地送来了足够的低温冷气,回旋风又在唯一的出口堆起一道冰雪堤坝,成全了这个天然的冷库。凹地里寒气逼人,难以久留,不得不退到阳光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黑木耳
  86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6 积分:7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5/23 17: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28 11:31:00 [显示全部帖子]

 

        (续四十三)通过野外上课,熟悉矿区地质环境,参加综合地质剖面实测之后,又要矿区1:1万地质填图以及外围1:5万地质填图了。有过本溪、南泥湖的工作经验,73级同学干起来得心应手。这回该轮到75级同学问这问那了。

        每逢上山回来,地院师生一般都打盆水,洗洗涮涮,然后打牌,聊天,等吃饭,或者到篮球场去发泄一下剩余的精力。林名河老师喜欢安静。林老师是福建人,长相酷似朝鲜电影《看不见的战线》里的特务朴大夫。林老师闲暇时间喜欢点上一支烟,然后像和尚坐禅一样,盘腿坐在蚊帐里,面对一张1:20万比例尺的区域地质矿产图呆呆地看上半天 ,称之为读图。久而久之,内行人终于琢磨出点门道来。

        黄岗梁锡铁矿多半出露在北坡,呈东西向条带状与基底大理岩密切共生,并有近东西向航磁异常伴生。大理岩向南倾斜,是简单的单斜构造?还是向斜构造的一翼?如果是向斜,南坡还应该出露另一翼,这一带正好有一连串强航磁异常断续出现。如果是这样,锡铁矿的储量有可能翻番。林老师在1:5万的工作靶区上用铅笔划了一个大致范围,作为今后重点观察地段。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三天后,在一条山沟深处,林老师果然在南坡找到了大理岩,底板下还有一块硕大的磁铁矿露头,与矽卡岩一起共生。林老师不动声色,一边敲打岩矿石,一边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久久没有出来。林老师的举动引起了分队技术负责的注意,走过去一看,禁不住欣喜若狂:“找到了!找到了!”那情景颇像悟出浮力定律后,阿基米德在澡盆里狂呼:“尤里卡!尤里卡!”同学们纷纷涌向林老师。我拿出罗盘想试试磁铁矿的磁性强弱。罗盘一打开,磁针立刻被死死吸住,不再动弹。

        这天下午回到帐篷里,林老师头一次不再“坐禅”,晚饭时,又破天荒地要了好几个菜,并买了一瓶酒,与同学们一起庆祝这一重大发现,一贯表情严肃的脸上也绽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不过林老师告诫同学:“还不能高兴得太早,要想扩大锡铁矿储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沿着走向还要继续追索,布置探槽揭露地表。还要布置平洞、探井、钻孔,控制矿体向下延伸。三年的学制学不了那么多,以后到工作岗位边干边学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黑木耳
  87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6 积分:7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5/23 17: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30 7:16:00 [显示全部帖子]

 

        (续四十四)在计划经济年代,副食品多数凭票供应,即便半农半牧,肉食品相对丰富的克什克腾旗也不例外。毛远新在辽宁哈尔套搞了一个典型——“赶社会主义大集”,并在全省推广。所谓的“哈尔套经验”,就是让农民把家里的肉、畜、禽、蛋集市那天卖给供销社,同时从供销社买回油、盐、糖、布、农具等生产、生活资料,造成一种购销两旺的虚假景象。许多赶集人都基层干部扮演的“托儿”,等媒体记者拍完电影,照片,那些凭证凭票供应物资,和从供销社里借出来的道具肉、禽、蛋都要在供销社后门悄悄地送还。

        某日上山途中,正赶上同心公社在干大集。地质学院实习生乘机混入赶集人群,走进供销社里分别买了一、两斤红糖。反正交了钱,拿到糖就走人,因为都不认识,事后没人查,也查不到。

        鸡蛋只收购,不出售,直接问老乡买,是不允许的。想吃鸡蛋,区调二队的职工有办法,出野外跑路线时,谎称没带饭,在老乡家买了鸡蛋直接煮了当饭吃。那天中午,填图组来到一个蒙古族老乡家里,说明来意后,老乡拿出一筐鸡蛋,按0.4元/斤价格卖给我们,并全部煮熟。蘸着红糖吃鸡蛋,冷馒头就咸菜,吃起来噎得慌,蒙族老乡煮了一茶壶砖茶请我们喝。茶砖,黑黢黢的,是老茶叶,还夹杂一些枝条,据说经过发酵,再压成块。头一次喝砖茶,感觉和红茶差不多,一样好喝,很解渴。

        晚上,在中学操场开会,欢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后放映电影《海霞》。区调二队全体职工和地质学院师生都应邀参加。放映机前坐着几十个男女青年,操着满口“海蛎子”味的大连话,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幻灯一亮,字幕显出“热烈欢迎大连知识青年到同心公社插队落户!”果然不出所料。会议开始了。先是公社革委会领导讲话,接着是大连知青代表发言,然后是文艺表演。一个女知青上台演唱了一首电影《海霞》的插曲:“大海边哎!沙滩上哎!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吔,织呀么织渔网,织呀么织渔网……。”那女孩唱得很好,音正腔圆,全没了那股子“海蛎子”味。我倒是跳出了农门,这帮少男少女不知将在荒山僻壤扎根多长时间?还能再回到海边吗?

        就在当天夜里,出了一件大事。同心公社中学一个女生投井自杀了。自杀的原因不清楚,但死得不是地方,那可是公社所在地唯一的水源。老百姓议论纷纷,这水还怎么吃啊!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黑木耳
  88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6 积分:7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5/23 17:08:00
黄岗梁下地质队营地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1 8:53:00 [显示全部帖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黄岗梁.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黑木耳
  8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6 积分:7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5/23 17: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2 7:56:00 [显示全部帖子]

 

        (续四十五)次日,公安机关来人调查女孩死因,公社也派人来清理水井。老百姓没水了,都跑到地质队来挑井水,用水一下子紧张起来。区调二队的领导和长春地院带队老师一合计,挪一部分同学和老师到矿区北部去,一则减轻用水压力,二则便于就近开展工作。为此,专门配备了一辆胶轮推车,一个改装好的柴油桶,再花80元钱买了一头瞎眼驴,用来拉水,买菜,买粮食。

        这是黄岗梁北部的一个山村,人不多,空房子到不少。村边山脚下有一个泉眼,清冽爽口,长年不冻,也不断流,老乡们吃喝洗涮都靠它。有了泉水,倒把那瞎眼驴闲起来了。头几天,同学们还没发现异常。一星期后,人人都感觉乏力,犯困,早晨都起不来。若说年轻人好赖床,难免,两个带队的老师原本有早起的习惯,也懒得起床了。尤其喝水多的,更为明显。最后,连炊事员也懒得做早饭了。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一个随队参加矿区调研的水工系老师到村子里查勘了一番,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个村没有几个壮劳动力,老人几乎没有活过60岁的,有好几家绝了户,也有不少人举家搬迁了,说是这里风水不好。故所以村子里留下了许多空房子。村子里的牛长得膘肥体壮,就是没有力气,不能干活。泉水是村子唯一的水源,可能是水出了问题。

        水工系老师趁出差机会带水样专门去了一趟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一星期后,化验结果通过电报传来过来:“水样砷离子含量超标60倍,砷中毒有嗜睡症状。”消息传来,引起一阵恐慌。该实习点全体师生中止实习,全部回长春作医疗观察。地质队也将电报内容告知了当地政府,看来该村确实风水不好,该全民搬迁了。

        瞎眼驴又回来了,因为没事可做,要“卸磨杀驴”了。“天上的斑鸠,地上的驴肉。”我没吃过斑鸠,但品尝过酱驴肉,数得上美味佳肴。区调二队的分队长找一个地质工(曾经在内蒙插队的天津知青)作帮手,先把驴的四腿绑住,然后把着驴的生殖器又掐又捏,抻到一定长度,一刀割了下来。分队长把驴生殖器装进脸盆,端到食堂加工去了。是炒还是炖?不得而知,据说那是一道美味“驴三件”,还能滋补壮阳。那驴躺在地上痛楚地哀号,久久地挣扎,天津知青又在驴心窝补了一刀,才停止了叫唤。若在西方国家,分队长恐怕要担当“虐待牲畜”的罪名了。目睹了杀驴全过程,我没了吃驴肉的胃口。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黑木耳
  90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26 积分:77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5/23 17:0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3 8:38:00 [显示全部帖子]

 

        (续四十六)黄岗梁西去15公里有个淡水湖,蒙语叫达来诺尔,面积与巢湖相当。这是一个高原内陆湖,涵养着一大片草原湿地。从贝加尔湖,经呼伦贝尔向南,达来诺尔是候鸟迁徙的第三个驿站。每年春天,许多鸟儿在湖边产蛋育雏。

        野外队每两周休息一天。征得领导同意,某日早晨,长地院司机王建华载着地院学生到达来诺尔去钓鱼。途中路过一片沙地,有一部分同学带上锹、镐下车挖黄芪去了。

        夏日,晴空万里。达来诺尔碧水映着蓝天,环湖绿草如茵。产蛋季节已过,湖边偶尔惊起一两只水鸟。同学们带来钓鱼竿五花八门,有竹竿、木杆,还有塑料竿。钓线有尼龙线、棉纱线也有麻线。正儿八经的鱼钩没有几枚,多数是大头针用尖嘴老虎钳弯成的钩子。草丛里的小蛤蟆是饵料。不论有无铅坠、浮标,鱼钩往水中一甩,立刻有成群的鱼来抢食,钓上来的清一色是四五指宽的鲫瓜子。在这里钓鱼速度差不多,比的是扎鱼饵速度,带来的铁皮水桶很快装满了。王建华的鱼饵用光了,急忙到草丛中去抓蛤蟆,扑了几下,没料想扑到了一堆牛屎上。

        达来诺尔归克什克腾旗农林渔业局下属渔业公司管。湖边有一间小屋,渔业公司有人常年值班,阻止外人打猎捡鸟蛋。湖边允许垂钓,但不许用网捕鱼。渔业公司每月捕几次鱼,每斤鲫鱼卖一角钱,拿到旗里也就一角三分。应地质队的要求,管理人员为我们撒了两网。只见渔业工人撇出旋网,未等网沉到底就捞起来了。满满一网,差不多有百来斤。渔工说:如果沉到底,鱼就太多,就提不起来了。

        回来的路上,挖黄芪的同学收获也不小。1734班的张振忠抽出一把送给我:“黄岗梁是黄芪的正宗产地,这玩意儿补气益血,等晒干了,拿回去炖个老母鸡、红枣什么的,对身体有好处。”头一回见到黄芪,我将信将疑。长长的,柴火一样东西,能有那么大功效吗?

        晚上,食堂里供应炖鲫鱼。东北有句老话“千炖豆腐,万炖鱼。”意思火工要到位。然而这么一炖,鱼都不成形了。反正一角钱一大碗新鲜鱼,便宜,斟上一杯色酒,慢慢品味,也是一种享受。加工鲫鱼,还是宁波的“葱烤河鲫鱼”,用油煎两面焦黄,再搁酱油、姜、大把葱,最后加点红糖、醋,烤出来味道更好。

        我睡觉一般比较熟,晚上若喝点酒,更睡得像死猪一样,以至于当天夜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事也浑然不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