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白山黑水 → 知青科研小组


  共有155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知青科研小组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知青科研小组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23 10:20: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科研小组

(一)菌肥生产

 

因为当时生产建设兵团(农场)的各个生产连队都安置了大批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不但为生产建设兵团的教育事业增添了新生力量,更为农业生产增添了活力。为了活跃这些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业余生活和发挥他们具有文化知识的作用,各个生产连队都像雨后春笋一样的组织起了什么篮球队、文艺宣传队,并且多次地举办了全分场篮球比赛和文艺汇演。此外还在各个生产连队都建立起了以知识青年为主体的农业科研小组。

我当时虽然还在被“监督劳动”之中,可能因为我既完成了生产队的架设电线的任务,又完成了生产连队交给我的生产粉条的任务,所以对我还是比较信任的,因此组建生产队的农业科研小组任务又落到了我的身上。

生产连队调拨给我两名女知青和一名当地的小青年,我们生产连队的农业科研小组就算成立了。但是却没有具体安排都搞那些项目的农业“科研”?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攻关任务,愣是叫我做出“科研小组”的什么计划来。

这可把我难为坏了。我是63年就来到农场的北京支边青年,但却只从事了不到一年的农业生产劳动,就当了教师。虽然65年我们办了“半农半读”的农业中学,也种了一年的地,但是并没有正式开设农业课就进入了文化大革命……我哪里懂什么农业啊?又从何谈起搞“农业科研”呢?怎么办?我们只得一方面找农业副连长和一些老同志请教,一方面分散到其他生产连队去了解他们科研小组的情况。还有就是“现上骄,现扎耳朵眼儿”呗,为了学习和了解有关农业的知识就到处收集农业技术的书籍和资料了。

因为当时已经进入了冬季,搞什么农作物实验都是不可能的了。恰好了解到当时全国的农业战线都在宣扬搞什么细菌肥料,什么“九二○”生长激素啊,什么“五四○六”菌肥的。我们也找来了不少的资料,并得到了分场农业技术员的帮助。因为我在北京学校时就参加过化工厂的勤工俭学劳动,再根据我们手头的一些资料,所以决定我们的农业科研小组首先搞“五四○六”菌肥和“九二○”生长激素的生产试验了。

我写了一份计划交给了生产连队连长,叙述了细菌肥料对白浆土地种植农作物的作用,分析了我们搞细菌肥料的条件和前景……并提出我们所需要的房间、购置的简易设备、以及我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接种箱、摇种床、灭菌锅灶及培养室等的清单……结果都得到了生产连队领导的支持与批复。

我们四个人中,有两个女同胞,一个是65年上山下乡的北京知青孙玉梅,一个是68年刚来两年的天津知青陈菊香,她们都是初中文化。当地的小伙子叫张顺利,是我们“半农半读”农业中学的学生,是把劳动的好手,也是我向生产连队领导要来的。虽然我们都没有什么农业生产的经验,但是大家对搞“农业科研”的热情都很高,也很团结,并且绝对听我的“领导”。

因为我在北京时,就向父亲学习了一些最基本的木工手艺,并在学校勤工俭学时,组织过班级木工厂。上山下乡时,就立下了扎根农场的志向,所以自己就带着一套木工工具来到了农场,这次却有了用场。

因为当时的生产队都是自己盖房子,从建立生产队的时候,各个生产连队就都有了自己木工车间,并且有专职的木工。我们生产连队的木工车间还有一台用拖拉机带动的圆盘锯,所以各种各样的木材都比较齐全,在生产连队的批复下,我们可以挑选所需要的木料,自己动手制作所需要的用具了。

我们决定首先搞“五四○六”菌肥的生产实验。

根据资料上介绍的生产“五四○六”菌肥所需要的工具,参考着资料上的设备图片,我就自己设计并绘制了接种箱、摇种床、试管架等用具的图纸,并且带着张顺利一起自己动手制作了。两个女同胞也不闲着,她们又是和泥,又是搬砖的给生产连队派来的瓦工当起了小工……营里(分场)的农业技术员还帮助我们购置了试管、酒精灯、平底儿的三角烧瓶等等化学器材,还有酸碱试纸、硫酸、氢氧化钠、琼脂(洋菜)等等的化学试剂。

就在我们热火朝天地布置试验室、安装灭菌的锅灶和制作接种箱、摇种床的同时,我根据分场农业技术员的介绍,给“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写了信。没过多久,他们不但给我们邮寄来了关于“五四○六”菌肥和“九二○”生长激素的详细资料,还寄来了两试管“五四○六”的第一代菌种……

我们四个人的活动,成了生产连队比较稀罕而瞩目的事情,既受到领导和一些人的支持,又受到一些人的怀疑和冷眼,所以大家也都经常来看看热闹呢……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为了慎重起见,我们又请来了分场农业技术员,一起又重新学习了关于“五四○六”菌种的接种与培养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首先开始制作菌种的培养基,两个女同胞拿来了几个大土豆,又是洗,又是削皮儿的,而后砌成丝,在天平上称出一定数量后,又用量杯量出了一定量的水,首先测试了水的酸碱度,是符合要求的,就都到入小锅中煮了起来……再把过滤出来的汤中,加入定量的琼脂,等琼脂都溶解后,把这些液体分别到入已经灭过菌的试管儿里,每个试管里只到入五分之一的液体,堵上灭过菌的棉纱球,并把这些试管按倾斜5度左右小角度摆成放,放在用碘与福尔马林灭过菌的接种箱里,并且保持在25℃的条件下……这些液体在倾斜的试管里凝固成几乎是透明的斜面后,就制成了菌种的培养基。

两天后,检查菌种的培养基的表面上,没有任何的杂菌生长,就可以接种了。四十管儿的接种工作,首先由我开始进行(事先我们已经进行过如何进行接种的没有实物的工作程序的演练)。先是双手的酒精消毒和“五四○六”第一代菌种的两个试管的消毒,而后再把拿着菌种的双手伸进接种箱的两个套袖里(既进入到接种箱中了)……点燃酒精灯;把接种针的前端烧红(进行灭菌);从第一代菌种的试管里挑出少许的菌丝;再在我们制作的一个试管菌种培养基的斜面上划上两道曲线;盖好棉塞……就完成了一个试管的接种工作。我做了五个试管后,就由两个女同志去做其他的了……

又经过五天的培养,我们接种过的四十支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都生长出了一层雪白色的菌丝……我们培养“五四○六”菌种的工作成功了!

这一消息通过电话告诉了分场农业技术员,他说要求我们继续进行菌种的培养,因为其他生产连队的科研小组也想搞“五四○六”菌肥的生产,但是他们没有菌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七队科研组-1a.jpg: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23 10:45:00 [只看该作者]

冷兄真是多面手,样样活儿都能干,佩服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23 14:29:00 [只看该作者]

青春火热蓬勃处,

科学研究主动出,

克服千难万般险,

创得奇迹立功图。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幽谷中的藤蔓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154 积分:787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7/9 12:2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23 14:5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09-10-23 14:29:00的发言:

青春火热蓬勃处,

科学研究主动出,

克服千难万般险,

创得奇迹立功图。

磨难虽多心无暇

科学种田突破天

青春热血撒僵土

心中种上万顷田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忆知青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61 积分:190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8/7 14: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23 21:23:00 [只看该作者]

监督劳动无情绪,照样做出好成绩。

聪明智慧众人夸,科研小组唯有他。

脚踏实地研项目,五四O六成功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24 19:11: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科研小组

(二)我们的气象站

 

我们生产连队科研小组从农业科技资料上,都比较广泛地学习到了一些相关的农业知识,在此同时,我更关注到天气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五四○六”菌肥和“九二○”的生产过程是阶段性的,所以,我在菌种培育的空暇时期,又产生了建立生产连队农业气象哨的想法。

虽然团部(总场)有一个气象站,也经常给农业生产提供一些信息,但是因为全20团的面积比较大,各个地方的“小气候”环境有比较大的差异,更是经常可见“隔道无雨,隔林无风”的现象发生。所以我认为,像我们这样距离团部六十多里远的生产连队,很有必要建立一个农业气象哨。

这样的想法得到了生产连队领导的“认可”(既然叫我们搞农业科研,生产连队领导也不好说反对意见。但是后来才知道,他们心里却在想;我们生产连队科研小组这是“好高骛远”的行为,而且也没有仪器设备,没有建立气象哨条件,就是同意了也搞不起来),但是我并没有上交具体的建立气象哨的计划报告。为了慎重起见,我就到团部气象站去了解情况和进行联系了,结果他们非常重视我的设想,并且决定对我们生产连队科研小组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在北大荒的“冬天”是比较漫长的,从头一年的九月下旬就开始降雪,日平均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5℃左右,天气就比较寒冷了。十一月初大地开始封冻,最高气温都在零下7℃左右了。一直到第二年的四月初冰雪才开始消融,大地表层才开始解冻,所以在北大荒足足有半年多的时间是在“过冬”。春小麦也只能播种在解冻才五六公分深的冻土上……基本上每年的五月二十日左右还会有一场雨加雪的天气,所以很多的蔬菜作物都要在这场寒流过后,才能栽种或是移苗到室外。而三大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的管理都在五月底六月初才能进行,所以我们可以在进行“五四○六”菌肥生产的培育阶段腾出人手,进行气象哨的筹备工作了。

因为我在五营(五分场)学校时,曾经几次带领学生去农机修配所进行参观和实习劳动,与农机修配所的领导与工人都有比较好的关系。这次就利用这样的条件,我自己根据气象资料设计了一个带有风压板的风向标。还有从团部气象站拿来了一个破的雨量筒(为的是用那上面黄铜制成的标准的圆形截面口),就根据那个破的雨量筒又画了个复原加工图。这些不但都需要用铁管儿、铁皮、钢筋和轴承来制作,并且还需要车、钳、煅、焊车间的加工才能完成……

除了到五营农机修配所加工风向标和雨量筒外,我和张顺利又到生产连队木工车间的木料堆里,找出了两根大碗口粗的、七八米长的比较直流儿的水曲柳木,把它们接起来用作风向标的立杆。还按照团部气象站提供的图纸在生产连队木工师傅的帮助下,动手打制了一个百叶箱……这一切工作都在1971年的3月前完成了。

为了不耽误实验田的春播工作,我们必须在2月底之前结束气象哨的建立工作。与生产连队领导研究后,选择离住区五百多米远的一块白疆土的高地上建气象哨了。224日,我们科研小组四个人与生产连队派来的两位老同志一起,把风向标、立杆、百叶箱和一些用具都运到了指定地点。测量了方位,确定了树立风向标的位置,就开始了刨坑、打炮眼的工作,由老同志安装了炸药后,我们都躲开了。一米多深的冻土层,又不能放大炮,还是老同志有经验,连刨带挖的一共放了四小炮,就开出了半米多直径、一米五深的一个坑。树立起风向标正好符合距离地面十米高的位置,为了风向标的牢固,我们又用8号铁丝打了四根拉筋。而后,又按要求把百叶箱立了起来,并在支架底下,钉入了20毫米粗的四根钢筋……虽然风力不大,风向标却比较灵活地指向了西偏北20度左右的位置,风力板也扬起了10度左右的偏角……

直到5月初,气象哨安装了围栏以后,我们才把从团部气象站领来的最高和最低温度计与干湿球湿度计都安装在了百叶箱里,还布置了不同深度的地温表和雨量筒……我们的气象哨就建立起来了。

我们除了准时有人值班观测和记录风向、风力、气温、地温、湿度和降水量外,还学会了根据中央气象台播报的天气形势而绘制出气象云图来,什么五百百帕、七百百帕的高空云图,什么高压脊、低涡云系、副热带高压……还认识了不同形状的云与风、雨的关系。比如“堡状云底黑,大雨即将来。”;“堡状云开锅,雷雨即将过。”;“堡状云顶黄,冰雹即刻降。”;“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早霞不出门,晚霞行万里。”;“东虹日头,西虹雨。”……

为了以后做出天气预报,我们还收集了不少的有关农业天气的谚语。比如“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筑巢,蚯蚓闹,瓢泼大雨就要到。”;“早露晴天,晚露雨。”;“蚂蚁成群飞,必会发大水”……

因为我们刚刚开始建立气象哨,还没有什么经验,只是进行记录和学习分析天气现象,所以并没有做什么天气预报。但是,却在这年的84日测得我们生产连队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雨的数值,在40多分钟时间里的降雨量达到了102毫米。就是这场大雨的前一天,我们就在靠近小索伦河的玉米实验田里,观察到了蚂蚁成群飞的现象,那知道第二天真的就下起了特大暴雨呢。

就是这场大雨,使得宝饶公路(宝清县到饶河县的公路)经过大索伦河草甸子的公路桥被冲垮了。就是这场大雨,我们生产连队的职工在自己的自留地的垄沟里抓到了一条两斤多重的大鲇鱼。因为我们生产连队东面的大下坡底下是小索伦河,千米的高度差能有五米,大雨的水流急,河里的鱼儿喜欢顶水而上,但是雨很快就停了,小一些的鱼随着水流可以返回到河里,这大鲇鱼因为地垄沟比较窄,没有办法转过身来,水流就流了下去……

生产连队的气象哨,虽然在我调到学校后没有多久就停止了活动,但是却给我们这些城市知识青年学习农业生产增添了知识和乐趣。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七队科研组-5a.jpg: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26 15:15: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科研小组

(三)我们的实验田

 

由于我们科研小组不但生产出来了“五四○六”菌种,并且成功地进行了“九二○”生长素的培养,还生产出了一瓶瓶的长满了白色短绒似的、带有清香气味的“五四○六”菌肥。不但营部的农业技术员经常到我们科研小组来,还有其他生产连队科研小组的同志也来参观学习了。此外,团部气象站的站长也来视察了我们建立的气象哨,还亲自给我们讲解了气象与农业的关系,以及气象观测的方法和记录的重要性……这样一来,我们的科研小组不但取得了生产连队那些对我们半信半疑的人们的信任,更得到了生产连队领导的重视和支持……1971年的3月初,农业副连长亲自与我们一起制定了全年的科研小组实验计划。

我们的农业副连长是河北农业技术学校支援边疆建设的毕业生,并且在“八一农垦大学”参加过培训。他是比较支持我们科研小组的人,因此他也为我们制定了比较可行的、生产队急需解决的三大作物的一些种植实验;除了“五四○六”菌肥和“九二○”生长素的应用,既是对六分地玉米的浸种、底肥实验外。首先是要进行的准备从外地引进的八个小麦优良品种的对比实验;再就是三百亩“东农4号”大豆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以及他从“良种站”拿来了二斤“四粒儿红”花生种子的栽培实验……

为了完成这几项实验任务,在生产连队还没全面开展春播前,我们就在农业副连长的带领下,来到了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气象哨位置。这里是生产连队住区东北方向上地势的最高点,在西面四十多米有一条从生产连队向北方向延伸的田间道,再往西隔一千多米的生产连队的3号地,就是一条从西北向东南方向的宝铙公路(宝清县到铙河的公路),公路的西面还有300米宽的4号地紧连着就是连绵不断的完达山山林了。在我们气象哨向东三十多米也有一条从生产连队往西北走向的田间道,因为北面是生产队的大面积的农田,过了田间道往东是1号地,有两千多米宽的距离就是小索伦河了。生产连队就把这以气象哨为中心的、向北一片一百多米宽的地头划给我们科研小组。

为了进行八个小麦优良品种对比实验,我们根据计划要求,就在气象哨的东面平整出了八块互相间隔为一米宽的、2米×5米的长方型试验田。又把气象哨西面的比小麦实验田还大上三倍的地块儿计划为“四粒儿红”花生种子的栽培实验田,还有二亩多的地面是做玉米浸种、底肥实验田以及两亩的对比玉米地,还有八亩多的玉米地是准备做人工授粉和去雄的高产实验田。

……在这一年的实验中,我们都是非常认真地按农时地进行着,而且每天都进行了详细的工作记录和作物生长观察记录……

我们种植的八个小麦优良品种的对比实验,面积不大,而且不同程度都遭受到了粘虫的危害,因此对比效果不是很明显。什么明尼2075、垦149、铁春1号,还有听说是克山农科所小麦育种专家叫什么萧布扬(后来才知道是肖步阳专家)培育的新品种“克坚”、“克刚”、“克群”,还有本地的“秃不齐”和“合作六号”。由于面积小,通风、透光条件都比较好,平均穗大都在810厘米,籽粒都比较饱满,每个品种经过五次称量千粒重平均值都是35.3克到35.5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26 15:16:00 [只看该作者]

“五四○六”菌肥和“九二○”生长素对一亩地玉米的浸种、底肥实验也不很明显,所以以后就放弃了“五四○六”菌肥和“九二○”生长素的生产了。而经过人工授粉和去雄的玉米实验田,却得到了亩产450斤的好收成,这就为生产连队以后对玉米进行人工授粉和去雄的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按照计划安排,我们带领和指导了女工排对“东农4号”大豆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就是在大豆生长期剔除了非“东农4号”大豆品种的植株,并且进行了追肥和加强了田间管理,三百多亩大豆长势良好,平均亩产突破了200斤(当时大田的大豆亩产在160180斤),

更值得我们喜庆的是,我们取得了“四粒儿红”花生种子的栽培实验的成功。因为在我们北大荒农场,以前还没有人种植过花生。而这次听农业技术员说,全总场也有几个连队进行了“四粒儿红”花生的栽培试验,但是他们基本上没有成功。我们却得到了好收成。

回顾起来,我们的成功有三方面因素。一是我们比较重视,为了种植这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作物,我们到处寻找这方面的资料,我还打电报给在北京的二姐,求她给我寄些关于农业生产的书籍更提到种植花生的书籍。二是我们下了大工夫,不但认真学习了资料,还对“四粒儿红”花生种子进行了浸种育芽、带水栽培等措施。更辛苦的是春夏之际遇到了天旱,我们四个人在三天时间里共挑水140多担(每担水都有六十~八十斤左右)……三是科学管理,当我们从书上得知;花生的主枝是不开花结果时,为了不分担养料的吸收,在它长出两对侧枝后,就及时地打掉了主枝。并且及时地实施了“梅花施肥法”,这是我们对在作物周围分别点施不同肥料的方法的称呼……

老同志们都知道,以前在北大荒所吃到的西红柿又小又酸,而且还很少。就在这年,我们科研小组成立的时候,我给“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写信的同时,还给“北京农科院农科所”写了信,提出了我们准备进行西红柿优良品种的种植试验,希望得到支持与帮助。结果他们给我寄来了七个生长期在九十天左右的西红柿优良品种(北大荒的无霜期是90~95天),每个品种虽然只有二十几粒,却都被我们视为了珍宝。这些西红柿优良品种,是不能种在大地里的,就决定种在我家的菜园子里了(701225日成家,生产连队分给我们一套住房,是在生产连队最北面的砖瓦房,所以房后就是自己家的自留地)。为了育苗,我在炒鹅蛋时,只在其小的一端打个孔,倒出蛋液后把蛋壳都保留了起来。又搞来了一些菜园子里的冻土,弄了些鸡、鸭、鹅粪,拌和在一起,装在了大半个鹅蛋壳里……三月底,播上了西红柿种子。四月里,我家的房间里,春意昂然,窗台上,靠火墙的架子上(为了摆放鹅蛋壳里生长的西红柿苗,特意钉制的)……当度过了五月二十日(我们掌握了,几乎每年五月二十日前后都有一次寒流的规律)后,才把生长得十公分左右高的西红柿苗栽到园子里……而后,我又给西红柿搭起了“黄瓜架”。(以前有人家种西红柿,只是在它旁边插一根棍儿,把西红柿秧捆在棍儿上就行了。我是把两垄西红柿插的比较高的棍儿捆在一起横向也用棍儿连接起来,与黄瓜架一样)经过精心管理,我们种的西红柿每株都能保留住五盘果(其他人家的西红柿只做两到三盘果),虽然我们种的西红柿也获得了成功,但是却也没有保住种子,因为西红柿结得又大又好吃,太显眼了,所以经常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七队科研组-2a.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七队科研组-3a.jpg: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26 15:23:00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不是大返城,我们的冷兄还会给边疆的建设做出多大的贡献呢?知青们如都不返城,边疆建设会发展的更快,更好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28 10:5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槐乡在2009-10-26 15:23:00的发言:

如果不是大返城,知青们如都不返城,边疆建设会发展的更快,更好的。

此话不假。尤其是教育战线,当年几乎每个生产队都有小学,并且都是知青在当教师。

 

知青返城后,不但生产队的小学撤了,分场的中学也撤了……如今852农场都没有了高中,有些生产队的孩子想念小学都要集中到总场去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