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刚刚开始榨油劳动,什么都不会,“油司令”找来了几个老工人一直在帮助我们。因为是两班倒的工作,上一个班不但拉紧了四朵儿油轧,还把几百斤的破碎大豆都铺在了大炕上,进行加热处理,为下一班作好了准备。
我们刚到车间,“油司令”就安排体格比较弱的原副场长去负责管炉火,并要求他首先把炕上的已经加了热的破碎豆粒向辊榨机那里堆起来。还有一个人负责开动辊轧机,把已经炕热的破碎豆粒碾压成豆箔,并且把它们运到锅灶旁边,以备榨油用。其余的六个人都去卸朵了,就是把上一班轧过油的豆饼卸下来,并运到库房去。
虽然我体力比较强壮,但是却戴着高度的近视眼镜,汗水经常滴落到眼睛片上,尤其是热气一熏,就什么也看不见了,所以不能干“端锅”的工作,只得安排我在榨油机那里,专管“耪朵”了。
当我们把豆饼都入库了,辊轧机已经轧出了不少的豆箔。“油司令”就把我们集中起来,首先告诉我们什么是“端锅”的工作,也就是加热豆箔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六印锅的灶台上,有个用铁板制成的三十公分高、五十公分直径的圆筒,底面是小眼儿的锅箅子、上面没有盖儿蒸锅。把一定量的豆箔放入锅里,上面盖上麻袋片儿,当锅中开水的热气从麻袋片儿上轻轻地飘上来时,就应该端下锅来,并且快速地把它到在榨油机下面的钢圈里。这一道工序我们叫它是“端锅”,是非常重要的程序,蒸的时间长了或是短了都会影响出油率的。
而后就是“耪朵儿”了。所谓的耪朵儿,是在榨油机底盘上首先放上一片箅子,这箅子是由两片上面有很多圆孔的铁皮中间夹着一层铁纱网组成。而后在箅子上放一个三公分高五十公分直径的钢圈,再把到在上面的热豆箔摊压均匀,这时豆箔的厚度能有六、七公分左右。而后再在上面再放一个箅子和一个钢圈,等下一锅到来……把热豆箔摊压均匀也是能否多榨出油的关键。由于摊压不均匀,在拉轧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歪朵儿”或是“跑朵儿”的现象……这一锅一锅的把热豆箔摊压均匀的工作,就是“耪朵儿”。
一个榨油机要码到十二块左右,而后把上面的圆盘向下旋转,直到压紧下面的豆箔。先是耪朵的人用一米左右长的硬木棍,別在上面铸铁圆盘的方口中用力拉动,使铸铁圆盘向下旋转,从而压紧下面钢圈中的豆箔,直到拉不动为止,这时每层的厚度还能有五公分左右。以后是隔一会儿,拉一拉,这就是我们说的“拉小杠”。当四部榨油机的小杠都拉过了,就换成两米多长的一头是方钢的钢管,大家一起用力来拉杠了,这就是“拉大杠”。由于在老工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干得都比较好,没有“歪朵儿”和“跑朵儿”的现象出现。当我们看见有豆油从每一层箅子边缘流出来时,大家的心情都格外高兴,因为我们也会榨油了……
当我们休息的时候,大家这才互相看着对方笑了起来。因为我们这一个班的“老黑”是由“走资派”、“瞎参谋、烂干事”和我这样的“坏头头”组成,过去都比较少的参加这样的体力劳动。因此平时都穿的是长腿裤子,长袖上衣。现在可好,都变成了短裤衩子,大光脊梁了。不仅如此,大家谁也没有准备毛巾,却都是背心儿搭在脖子上用来擦汗了。
经过几天的劳动,我们基本上都掌握了这些技能,虽然天天都是汗流浃背,但是心情却很好。因为农场快麦收了,分场和生产队都要召开“麦收誓师大会”,需要很多的豆油。一是,“麦收誓师大会”的大会餐需要。二是,麦收时,食堂需要改善伙食……
这一天,当我正在耪朵儿时,突然听到外面有很激烈的争吵声。没有耪朵儿的两个人到门口去看了,他们回来说;有四个学校的红卫兵要拉我去学校开批斗会,被“油司令”给拒绝了,是他们在争吵。
没过多一会儿,“油司令”进屋来,他大声地对我们说:“你们都记住了,今后没有我的批准,谁来拉你们去批斗都不准去!”
我们听了,都有些担心呢。我问他:“你不在这里的时候,我们谁敢不去呀?”
“你们就是不去,告诉他们有什么事都来找我好了。”
“你这样做他们能答应吗?到时候连你一起也给揪斗起来呢?”
“他们没有那个胆!我也是‘革委会’的成员,他们抓他们的‘抓革命’,我促我的‘促生产’,都是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他们凭什么要揪斗我呢?你们就放心吧。
前一段时间,都去闹革命了,两个多星期没有生产了,现在生产队就要麦收了,油供应不上去怎么能行?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多出油,才能保证生产队的职工们伙食得到改善,麦收才能顺利进行。”
他的这番话,使得老场长和那些干事们都连连点头呢。知道这个“油司令”不但是劳动模范,还是敢做敢为,能从全局观念思考问题的人。
从那以后,我们这些“老黑”再也没有受到什么批判会的揪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