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谷致网友们的一封信
朋友们!红河谷承蒙大家的真挚厚爱和无私的援助,将本应该结束的生命延续到今天,因此,我知道无论用什么形式都无法表达对你们的感激,说任何话都是多余的它表达不了我的心情,只能在此深深地鞠一躬,谢谢你们了!
病患之中,无事可做。无奈地拿起多年不用的铅笔和键盘,将一个极平凡的《老三届》学生的经历简述下来,双手捧着献给大家。遗憾的是,红河谷即没有惊天动地的往事可写,又不是文人和作家能把过去的事情戏说一下,只权当是重回我的中学练习写作文,还过去欠语文老师的一笔文债。当然了,这不伦不类的东西也许对大家有点用,也许毫无使用价值,大家如何取舍那就不是我的事情了。
说这文章是又臭又长也好,说这是胡说八道也好,反正它是红河谷用一滴一滴生命的血写的,假如红河谷没有这可怕的病,假如红河谷能迈开双脚还与那些电子零件打交道,是决不会躺在病床上写这种叫人伤心与难过的东西的。
除此之外,文章里的观点如与那位朋友背道而驰,敬请原谅,这决非是红河谷与谁过不去,只不过是个人对于过去的感受不同而已。
选择《老三届》网站慢慢发表,是因为从我家里登陆容易,而且“大水”冲的慢。因为我的身体不好,别的斑竹那里我就不去了,请大家不要见怪!
2002年10月3日敬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wteeblp3qg~}vbc4t(q9s90.jpg:

一个人的记忆
胡发云
1949年10月1日。一个叫毛泽东的湖南人,在天安门城头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5天之后,沈阳东郊一个叫“后大背”的山村里,一个男婴出世。他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母亲是一个没落的正黄旗人。许多年以后他说:“爸爸和妈妈期盼着我将来能有点出息,想给我起个好一点的名字,来回跑了一百多里地,找到了在抚顺市里当小学老师的老姨。她说,人民解放了,要红旗飘飘了,将来当个世界的新主人吧,就叫世新好了。”
由此,这个被预言要当“世界新主人”的东北男婴,和那个在北京发布宣言的湖南人进入了一种长久而深刻的关系。我们将要读到的他的这些文字,可以证明这一点。无论是宏大而激越的革命,还是日常又卑微的琐事,我们都看见了在世新的生活中,那个湖南人无处不在的身影。当年,那个湖南人56岁。如今那个叫世新的男婴也快接近这个年龄了。他把他自己这一本用生命记忆凝聚成的书,起名为《追随红太阳》。
这个叫做世新的共和国同龄人,以他个人的方式,记录了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史,特别是它的前半期。
很长时间以来,我已经不太相信正史。我曾说过,一个民族的历史,当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人史组成的。没有个人的历史是可疑的。
世新在完成着他的任务。
我惊异他的记忆——尽管这记忆也会有遗漏,有选择,甚至有曲扭。那些细节,那些场景,那些脑海里历经淘洗存留下来的人物与事件,都成为了历史的碎片。但是,我们可以从碎片中看到整体。
如果说,每一个个人的历史记忆,就像一块块零星的化石,许许多多人的记忆,便能组成一个尽可能完整的原型,它将比正史更具有权威性。
可以说,世新的这些文字,无意间保存了一个民族历史的许多细节,保存着当时的动态,当时的质感,当时的原始信息。就像琥珀中的一只蚂蚁和半截蜻蜓,它们微小,但是真实。
许许多多差不多被人遗忘的过去,被吃食,衣饰,游戏,住所,文化娱乐,政治活动,阶级和阶级斗争,劳作,饥饿,出身论重压下的初恋失恋精神病……这些个场景,被造反,抢枪,反标,文攻武卫,“陈三两”,“皮革油”,深挖洞,广积粮……这一个个当年的关键词,重新牵引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在恍若隔世的感觉中,再一次品味那些个逝去的岁月。
世新是正宗的共和国的同龄人,这一代人,曾经有一个如童话般美丽而温暖的名字,叫“祖国的花朵”。有人为他们描述了一个极其美妙的图景,不管是他们的当时,还是他们的未来,那将是一个与他们的父母,与他们的祖祖辈辈都不同的幸福而甜蜜的图景。很长时间里,他们都陶醉在这种描绘之中。并立誓为此奉献出一切。这些,我们也都可以从世新的文字中读到,几乎有一种其九死而犹未悔的执着与悲壮。
直到很久之后,他们渐渐老了,渐渐忘却了自己曾有过那样一个美丽而温暖的名字。如同一部已经翻过去的旧书,前面那些鲜亮的插图已经泛黄并不再会去看它。偶尔有几首歌的旋律,让他们的心为之一动。
在世新这些文字中,除了历史的纪实,还有一些他的感悟或评价。或许会有一些人并不认同后面的这些文字。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在那个时代浸润久远的人,作为一个长期无法得到全面资讯的人,他的这些感悟和评价本身,都是历史的遗迹。他的纪实本身,其实已经可以让各人得出自己的感悟或评价,得出自己的结论。
我和世新远隔万水千山,从未谋面。我们的相识,是因为网络。世新有一个带有异国风情的网名:红河谷。让人想起老知青们喜欢唱的那一首同名的加拿大民歌,感伤又温情。
一双锤过矿石的手,一双举过战斗队大旗的手,一双挖过冻土的手,一双修理过各种电器的手,一双在深重的病痛中摸索前行,求取人生意义的手,在知天命的岁月里,用电脑键盘敲出了这些文字。并因为这些文字,结识了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许多同龄人和年轻人。这是网络时代的一次大串联。
红河谷的这一本书,除了他自己的坚韧与信念,也凝聚着许许多多相识或不相识的网友的热情与支持。红河谷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交付给了这一本书。网友们用自己的情意支撑着红河谷的生命。
祝福红河谷。
这些文字,将延续他的生命。
----- ----- ----- ------ ------ ------ ------ ----- ----- ------
在网友红河谷逝去7周年之际,在此转发他生命最后时刻留下的纪实小说--追随红太阳,以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