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白山黑水 → 从将就到讲究


  共有149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从将就到讲究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从将就到讲究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7/21 16:27:00 [只看该作者]

 

从将就到讲究

 

回想起五十年代末,三年的连续自然灾害,使得全国人民都处在了饥寒交迫中。国家为了度过极端的困难时期,采用了票、证购买的政策……不但粮、油、肉、蛋、白糖等食品要使用票、证购买,布、棉等与农业相关的产品也都要使用票、证购买的。

六三年以后,虽然初步度过了农业的灾荒,因为生产发展还需要时间的积累……由于物资比较匮乏,收入水平低下,所以人们依然都保持着灾荒年的“节俭”……

吃什么和用什么,还都能将就了,主要还是以添饱肚皮和冻不着为基准。就在6310月,我上山下乡到了黑龙江省宝清县的852农场。农场是农业生产单位,更由于我们上山下乡的北京支边青年,已经从学生时期的32斤(男同学)供给粮票的标准,转化为了重体力劳动的42斤~45斤的供给粮票的标准了。不仅如此,男女搭配起来,吃饱饭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没有想到,据说,由于头一年小麦收割时,遇到了连阴天,很多麦子都发霉了……所以,我们吃的馒头是浅红色的。吃了几天后,不是感觉到头晕脑涨的,就是食欲下降,还经常恶心、呕吐的……后来才知道,那浅红色的馒头是由含有“赤霉病毒”的面粉做成的……我们都叫那面粉是“头痛粉”呢。不吃还饿得慌,只得对付着吃,还得多吃咸菜和大葱用来调节脾胃。听说用那面粉喂猪,它们都不吃呢……我们还是坚持着,就这样的将就过来了,直到新麦子下来。

想起那个年代,所有的生活,几乎都是将就过来的,与现在是截然不同了。

那时侯是有什么才能吃什么,不要说灾荒年了,那时能吃上玉米面野菜团子就算不错了。以后的几年里粗粮和大白菜就是家常饭菜,过年过节能吃上鱼、肉和白面那也是幸福的……

现在是想吃什么就想着办法能吃到什么了,当然谈不上什么天天大鱼大肉的,吃多了也会腻歪的,因为吃得太好了,反而会得上了什么富贵病呢,比如肥胖症、糖尿病、脂肪肝儿、酒精肝儿……。所以现在又提倡多吃五谷杂粮有利健康了……

那时侯住房是;有炕就能睡觉,有木板就能当桌、凳,房屋刷上石灰、屋顶糊上报纸就算是装修了……现在住房子,都要进行高档次的装修,什么实木地板了;门、窗框儿都要包边了;使用什么高档的涂料了;厨、卫都是瓷砖地面、瓷砖墙、铝塑板的顶棚严丝合缝的;厨房里组合式的人造板的厨台与碗柜儿;高档次的燃气炉灶、配上抽油烟机……屋里是各色的新式的家具琳琅满目;睡的是席梦思的床;坐的是沙发……那个讲究劲儿,是一年更比一年强啦……

原来结婚的要求是三转儿,既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现在是精美装修的宽敞住房、二十万以上的家用轿车、全套的家用电器……

……

我们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却也有幸亲身经历了这从将就到讲究的全部的衍变过程……

……

……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当年北京的购物卷--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当年北京的购物卷--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当年北京的购物卷--5.jpg: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槐乡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34322 积分:200252 威望:0 精华:23 注册:2008/6/12 11:5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7/21 16:59:00 [只看该作者]

冷兄还攒了这么多的证券,现在都成了纪念品了。给孩子们说起来,他们根本就体会不到饿肚子、缺钱花的滋味,虽说当时很艰苦,可一点也没亏着孩子,尽最大力量吃的用的都满足了她们。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温暖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11 积分:2062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7/7 23:5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7/22 0:17:00 [只看该作者]

        冷兄真是一个细心地人,记得那时我们一家三口住在娘家,婆婆为了扣下我爱人的粮票换东西,不让我们把他儿子的户口迁走,我们虽然每个月都得不到粮票,但赶上了婆婆家拆迁,由于户口在那,天上掉馅饼似地给了我们一个两居室,这就是吃亏是福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野稗子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32 积分:15399 威望:0 精华:32 注册:2009/6/6 22: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7/22 6:43:00 [只看该作者]

那年月的老故事永不复回了,孩子们会问:“为什么呢——?”我们说不清,他们听不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快乐一生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923 积分:5654 威望:0 精华:14 注册:2010/2/4 20: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7/22 8:43:00 [只看该作者]

挨饿是什么滋味?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会知道。自然灾害时期我们还是孩子。那时人人肚子空空。家里来了客人,待客吃的玉米面糊糊稀稀的,照得见人。我们小孩子看着大人们吃,竟没有一个人抬头让一下,生怕一客气就会少喝一口。人都自顾自,什么都顾不上讲究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龙行天下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56738 积分:311513 威望:0 精华:76 注册:2008/5/15 8: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7/22 10:19:00 [只看该作者]

当年将就现讲究,

巨大变化随势走,

生活条件在发展,

攀比之风令人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轻舟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29871 积分:156737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0/20 14:1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7/22 11:09: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却也有幸亲身经历了这从将就到讲究的全部的衍变过程……”

这就是我们坎坎坷坷的一生!



width="80%">size="3" face="宋体">欢迎到《生活百科》做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冷雪峰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3284 积分:25040 威望:0 精华:38 注册:2008/9/11 11: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7/22 11:40: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槐乡在2010-7-21 16:59:00的发言:
冷兄还攒了这么多的证券,现在都成了纪念品了。给孩子们说起来,他们根本就体会不到饿肚子、缺钱花的滋味,虽说当时很艰苦,可一点也没亏着孩子,尽最大力量吃的用的都满足了她们。

首先说明一下,那些票证可不是我保存的,我虽然也一些,但是没有那么齐全,那都是从网上下载的。

 

因为我的儿女都比较大了,也是在北大荒生活与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还能体会到穷苦的滋味,就是95年我们都回到北京时,我们老两口不但工资水平北京低,而且我还在90年手术后就已经残疾了……我们当时住在北京郊区的农家小院里,为了维持生活,与供孩子们上夜大,我们到粮库的公路边去打扫些运粮车掉落的小麦粒儿与玉米粒儿,还到收割后的庄稼地里拣些小麦穗儿和掉落的玉米棒子作为饲料,喂养起来百十多只乌鸡,当时乌鸡与乌鸡蛋都很值钱呢。为了节俭地生活,我们还隔长不短地起早到早市(当时我还能骑下三轮车),去买些便宜菜与拣些小贩丢掉的菜叶子什么的……那样将就的日子,孩子们也记忆尤新呢。所以他们都很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的,现在虽然日子好过了,他们也在教育他们的子女勤俭节约呢,我的孙女和外孙虽然还小,但是他们吃饭也是绝不允许浪费一粒粮食的……

 

从将就到讲究的过程,不只是一家一户生活的改善,更是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黄山黄河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21 积分:7897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8/10/20 13:1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7/22 13:44: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冷雪峰在2010-7-22 11:40:00的发言:

 

从将就到讲究的过程,不只是一家一户生活的改善,更是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冷兄所言极是。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轻舟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29871 积分:156737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0/20 14:1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7/22 13:53: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黄山黄河在2010-7-22 13:44: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冷雪峰在2010-7-22 11:40:00的发言:

 

从将就到讲究的过程,不只是一家一户生活的改善,更是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冷兄所言极是。



width="80%">size="3" face="宋体">欢迎到《生活百科》做客

 回到顶部
总数 15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