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在砖厂的旗帜下。
过去,看见别的连的战友聚会,都打出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某团某营某连。旗帜为聚会增添了光彩,风光无限。我特羡慕。
好像我们砖厂没有旗子。我曾问过一、二个战友,回答我说:有木有旗,不知道。
10月28日,欢迎上海的战友来北京聚会。
一到会场,一面大旗,扑面而来。火红的旗,书写着金黄色的大字:砖瓦厂!原来,这个,我们也有!
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赶紧照个像,以志纪念。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52086731062-m.jpg:

这回,上海战友组团(7人)来京,受到了北京战友的盛情欢迎。
出席欢迎会的就有60多人,这是历来砖厂聚会人数最多的一次,盛况空前。
[全屏欣赏]
[flash=
会后,宴会开始。
酒席间,大家开怀畅饮,举杯畅言。笑容写在脸上,友情装在心中。
彼此的问候、交流,把大家的记忆又拉回到砖厂,拉回到那个难忘的知青年代。
我们刚到砖厂,认识的第一个上海知青,就是冯哥。
那天,只见见冯哥拿着一根棍,追一只鹅。鹅跑得快,他就追的快;鹅跑得慢,他就追的慢,终于,那只鹅被冯哥追的下了一个蛋。冯哥捡了鹅蛋,心满意足的走了。
第二天,我们北京的12个同学(我们是第一批到砖厂的北京知青,12个人,都是15、6岁的年纪),每人手里拿着一根棍儿,追鹅!
后来连鸡和鸭都一起追。一时间,砖厂鸡飞狗跳,鸭鸣鹅叫;但是,我们没有一个蛋的收获。
自打那天起,砖厂的鸡鸭鹅被惊着了,两个月没有下蛋!
冯哥,罪过呵。
有人告诉我,这回聚会,有5个砖厂的排级干部。我数了数,只找出了4个排长。正在纳闷,那人说:“你忘了小曼,文书也是干部,也是排级。”我恍然,原来如此。
小曼听见了说:排级太小了,文书是副连级。
是滴,除了连长、指导员,咱们连就数她官大了。有人附和着起哄。妙语连珠,大家一笑。
笑谈之中,时间流逝。宴会结束后,大家驱车一起去怀柔,到战友湘华那里。吃晚餐,K歌,住宿。第二天,去怀柔水库,慕田峪长城,红螺寺。我因前些时候玩儿大发了,体力没有完全恢复,没去。
上海的战友啊,
43年前我们都是知青啊,
在北大荒,在砖厂,
战天斗地,屯垦戍边啊。
我们的汗水,泪水,
流在一起啊。
青春留在北大荒了啊。
现在,我们相距很远啊,
兵团战友这个天然情愫,
把我们连在一起啊。
如今,你们不远千里,
来看望我们啊。
有朋自远方来,
我们很高兴啊。
我们现在都上了年纪,
已经是晚霞、是夕阳了啊。
但是,我们的战友之情啊,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
越来越牢固啊。
祝你们健康长寿,
我们要常常相聚啊!
40年前,我们曾生活在砖厂。
那里留下了我们的汗水、血泪、青春。
如今我们又相聚在砖厂的旗帜下。
砖厂~~~我们曾经的家!
这就是我的砖厂,烧砖的大窑。2010年战友回访砖厂的照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6528464.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