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77年过春节,那一年回家探亲的知青特别多。我们物资股仓库不多的几个知青中只有我和小唐留在北大荒过年。那是在大返城的前夜,虽说不是人心惶惶,但知青的心开始浮躁起来。我们单位的小沈是大龄知青,分得一套崭新的砖房,赶着春节回京探亲把喜事办了,我和小唐就担负起给新郎官看新房的任务。在我们团知青结婚能住上砖房已是凤毛麟角了,上冻才交工的房子特别潮湿,北大荒的气候又那么冷,屋里有人住那火墙火炕始终烧着,可是过道里和小屋里的墙面上仍是泛着一层厚厚的白霜。年三十我们为了增加过年的气氛觉得应该把屋子烧得更热乎一点,我俩没有睡砖炕的经验,在灶膛里就多添了几块柈子,那炕被烧得滚烫,屋里也就显得暖和多了。老天四点多就完全黑下来,吃过晚饭我和小唐回到屋里,除夕夜陪伴我俩的只有这空荡荡的新房、桌子上用凉水拔着的一饭盒黑黑的冻秋梨、一帽兜子老职工刚送来的毛嗑,再就是几张上个星期的报纸和一本被翻得没了皮儿的《金光大道》。在北大荒过年我们已习惯了。没有电视、没有广播、没有年夜的鞭炮声,偶尔从房后传来狗的叫声,真是清静极了。还不到九点,二人闲得无聊,铺好褥子、脱去衣裳、用被子将自己和这年一起盖上便昏昏睡去。也不知睡了多久,身子底下感觉烫得要命,哥俩翻来覆去烙起饼来,心想这柈子是烧多了,深更半夜不睡觉又能去哪儿,得、睡不着咱就忍着吧。又过了一会儿我俩感觉有些不对劲儿,好像有什么东西被烧着的味道,我和小唐几乎同时爬起来打开灯、掀开身下褥子一看,不得了!最下面那条褥子已经完全变了颜色,一见空气立刻冒起烟来!熏得我俩连声的咳嗽,真是惊出我们一身冷汗。亏得我俩没睡死过去,不然非烙成肉饼不可。我和小唐忙着灭火、打开房门放干净烟气,收拾了好大一阵儿,重新上炕可是再不敢睡下,这炕面还是那么滚烫,我俩只有披着被子靠坐在炕梢上迎候着新年的曙光了。
这一宿没有睡好,大过年的,早上起来还打着瞌睡。不到八点半我就把饺子馅、面粉从食堂领来。包饺子的家伙式,小沈这儿可是准备的挺齐全。我在屋里和面,小唐去灶间准备盖帘,我生活习惯随和,有肉就成,天津籍的小唐比我讲究,我这里皮儿都擀出来了,小唐还在瞧着窗台上的两盘青蒜发呆。那青蒜是人家小沈回家前栽种的,已长出一拃多高,绿绿葱葱正是好看。只见小唐突然站起身来拿起一把剪刀就去割青蒜,嘴里还向我说着:“这蒜不吃也老了,再过十来天等小沈他们回来正好能赶上第二茬儿”。一是小唐说得在理,二是这肉馅儿里能放些青蒜,那该有多提味儿呀!我当然举双手赞成,说干就干我们哥俩是一不做二不羞,立马将小沈那两盘子青蒜齐唰唰铰了个干净。切碎、和着肉馅儿搅拌均匀,您再看这饺子馅儿,红里透着一抹鲜绿,相比之下清新的蒜味真是打鼻儿香,没得挑了。我和小唐是有说有笑,这顿饺子包得那叫个痛快,面皮儿被我擀得溜圆,小唐使出了看家的本事,各个饺子包得就像模子压得一样,还带着花边绝了。
不大功夫就包满了一盖帘,小唐马上托着盖帘上的饺子,出门放在窗户外边的柈子堆上速冻起来。又过了不大会儿,这半盖帘也包完了,最后小唐还捏了两只小耗子,形象逼真,简直就是工艺品了。我在屋里忙着收拾家伙式,屋外这会儿可炸开了锅。原来小唐把这半盖帘饺子刚放好,却不见了那一盖帘饺子,开始还以为谁在和我们开玩笑,吵得左右几位邻居都出来了,我披上棉袄,也跟着出去寻找。突然有人发现40米开外另一栋宿舍房山头处有只大黑狗在向这边张望着,不会是它干的吧?直到这时,我们才在柈子堆的缝隙里发现两三个冻饺子和盖帘,窗台及柈子堆的积雪上还留有那狗作案的爪子印,这下可是证据确凿了。
您再看我们哥儿俩真可谓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处来呀!小唐抄起一根铁锹把,我是顺手提起一把劈柴的斧子直奔那狗追了过去。那黑狗肯定做了亏心事一见我们这阵势,撒腿就跑。我手提斧子跟着小唐在生活区里追来堵去,人哪儿有狗跑得快, 直到追得我们筋疲力尽,在团俱乐部附近,那狗被我们追得没了踪影。我们是又气又累,怎那么倒霉呀!您瞧我们哥儿俩这年过的!谁知还有更气人的事在前边等着我们呢。哥俩有气无力地踏着雪道往坡上的宿舍走 ,老远就看见那条大黑狗趴在我们的窗台上正享受着那半盖帘饺子呢,这一幕让我俩看得差点没背过气去。小唐的眼泪都流下来了,又有两个邻居知青加入了我们的队伍 ,哥几个发誓今儿个非吃它狗肉不可了。人越聚越多,在帮着我们追打中,原团政治部副主任徐连仲家大婶儿向我们跑过来,一手抓住小唐的手、一手抓着我的袄袖子,满脸堆着歉意的笑容央求着我们:“大婶儿给你们哥儿俩赔不是了,放过我家大黑吧,走!上大婶儿家过年去”。说着眼泪也流了下来,这时我们仓库的老主任还有好几位老职工都赶来好言苦苦相劝。一是那狗确实不好逮,二是也得给徐大婶儿和大伙儿个面子,吃狗肉的事只有暂时作罢。
记得我和小唐是被老主任拉去过的年,他家有五个闺女都在上学,从高小、初中到高中不等,都是那么天真活泼。那天我俩在老主任家真是连吃带喝,坐在他家的大炕上和五个小妹妹打了一天的扑克 ,大伙的脸上可是没少贴了纸条。小姐妹们还逼着我们讲故事,小唐讲了天津特产狗不理的包子、耳头眼的炸糕、十八街大麻花儿外加杨柳青年画里钟馗的来历。我则就着过年的热乎劲儿,讲了儿时由父母领着去白云观摸石猴、打金钱眼儿,逛厂店儿买纱燕、买空竹和各种玩意儿,扛着糖葫芦喝杏儿仁茶的趣闻------。您瞧我们哥儿俩除夕夜差点儿被烙成馅儿饼,大年初一包好的饺子愣让狗给吃了,幸亏还有老主任一家人陪着我们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