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勐省农场建场五十周年暨重建家园二十周年
九团知青代表 徐美凤
尊敬的勐省农场各位领导及全体乡亲们:
你们好!首先,请充许我代表参加“庆祝勐省农场建场五十周年暨重建家园二十周年”庆祝活动的全体成都、上海知青,向我们第二故乡的领导和父老乡亲们,表示我们衷心的敬意并致以深深的祝福。
人生最美好的岁月是青春,而我们青春中最宝贵的时光是在勐省农场这块难忘的热土上度过的。这里是我们成都、上海知青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是我们人生中最值得怀念的地方。当年,我们曾在这里迈出了走向人生独立的第一步,我们曾经在这里艰苦奋斗,与老一辈的乡亲们一起,为边疆建设挥洒青春的热血和汗水。
三十八年过去了,而三十八年前的昨天还在我们的眼前浮现。八年青春时光最令我们难忘的,不仅仅是我们当时在农场艰苦劳动的日子及枯燥无味的集体生活,不仅仅是青春蹉跎岁月的磨难与曲折。特别值得我们珍视和铭记在心的,就是那些曾经关心、帮助我们成长的父老乡亲们。正是他们以朴素的情感,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帮助教育我们这些不醒人事的小青年懂得人生,懂得艰苦,懂得忍耐,使我们从这里开始逐步走向成熟。正因为有了这八年的磨炼,正因为有了那魂牵梦绕的经历,才使我们凝聚了一个永远也无法解开的“情系农场”的情结。这段如此厚重的历史特权,地确只属于我们这一代支边知青。
十五年前,在勐省农场建场三十五周年和重建家园五周年,以及八年、七年前的纪念支边三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曾有许多知青前来农场探亲,来佤山寻梦。离别时,那一声声珍重,一声声再见,一声声莫忘记我们的话语,无不表达着大家一个共同的心愿:来日再相会。今天,在农场建场五十周年和重建家园二十周年的双庆日子里,我们二百多名成都、上海知青又踏上了这条难忘的路,故地重游,回来看望这里的山山水水,看望农场的父老乡亲。
想当年,谁也没有心情去观山望水,因为感觉它是荒山穷水,想的是尽快地离开她。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增长,我们用今天的眼光再去审视她,这里的山山水水,茶园、道路,好像一块巨大的磁场深深的吸引着我们。勐省,这块并不富裕的地方,我们却从心底认同她的位置,永不磨灭!
尊敬的农场领导和乡亲们,作为三十多年前的成都、上海知青,我们已不再年轻,在我们步入人生秋季之时,我们倍感时光的珍贵。为了参加农场的双庆活动,我们许多知青不顾自己身患疾病和工作繁忙,千里迢迢相聚佤山,想借此机会来完成长期以来我们心中对佤山这片热土的一个不了情。这次回来,我们看见了农场的发展和变化,看到了当年知青教育的学生现在已担当起了农场建设的重任。这使我们看到了农场的希望,看到了农场美好的前景。我们为生生不息的青春得到了延续而感到由衷的宽慰。我们衷心地欢迎农场的领导和乡亲们到成都去做客,
到成都去发展。我们将竭尽全力将我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纽带变成农场发展的桥梁。
该忘的,我们从不回忆,难忘的,我们永远珍藏心里。农场五十周年大庆,知青回乡探亲,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
最后,我们再一次感谢农场领导和各连队老同志的盛情款待,向今天这个欢乐喜庆的庆典活动表示衷心的祝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