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彩云之南 → [原创]思念的回归、情结的释放 ---重庆知青赴滇支边40周年战友聚会发言稿 (上)


  共有183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思念的回归、情结的释放 ---重庆知青赴滇支边40周年战友聚会发言稿 (上)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红土地青春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81 积分:164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6 22:48:00
[原创]思念的回归、情结的释放 ---重庆知青赴滇支边40周年战友聚会发言稿 (上)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5/13 20:19:00 [只看该作者]

思念的回归、情结的释放

             ---重庆知青赴滇支边40周年战友聚会发言稿

                                                 三叶

 

 

亲爱的各位战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原河口十六团八营八连战友在风景秀丽的鹅岭公园欢聚一堂,庆祝自己的节日,纪念赴滇支边40周年。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战友相聚,忆当年的工作生活,叙昔日之深情,话离别之思念,续接友谊之纽带,可以说是思念的回归,情结的释放。下面请允许我把对此的一些所思所悟与战友们分享。

 

1971年4月6日,我与支边的中学同学们,怀揣红宝书,背上铺盖卷,在锣鼓声中,在送别亲友的热泪中,登上南去的列车,经贵阳及昆明,然后转乘滇越铁路的小火车,4月11日到达目的地: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十六团八营,以后兵团改制,又称云南农垦总局红河州农垦分局河口农场八分场,现名为国营蚂蝗堡农场。我们在那里战天斗地,一干就是8年,至今虽已过去40年,但我忘不了那时胶树列队点头笑,禾苗迎风把手摇的欢快;忘不了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劳动的艰辛;忘不了住那四面通风透气良好的茅屋草堂;忘不了南瓜、茄子、芋儿这些没得油水的大菜,一吃三个月一个疗程的苦涩。2002年五一长假,我与几个战友相约一起回去看看,离开原连队住地时,竟然暖风扯衣袖,一步一回头,简陋的平房、凹凸不平的球场,墙上斑驳陆离的当年出工记分表,茅草屋、荔枝树、水井、小桥流水、百亩山、黄姜坪、胶林、水田、滔滔南溪河、巍巍溪东桥,我竟傻乎乎地看个不够,那是为啥子?那是朴实的红土之情,怀旧之情。

 

头顶香蕉,脚踩菠萝,摔一跤抓把花生是1971年兵团来招工时,忽悠我们前往云南边疆农场的宣传用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使我们热血沸腾;祖国的橡胶事业需要知识青年让我们壮怀激烈;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建设兵团,让我们平添几分自豪。云南那八年不仅锤炼了我们的意志和毅力,而且对人生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如果说我们曾失去了不少,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收获了懂得如何为人如何做事,所以时至商品经济、物欲横流的今天,连队战友相聚,依然情深意切,有欢乐喜事可大家分享,遇困苦难事大家尽力相帮。故此,我以为怀旧,更多的是怀人,是怀念那份纯朴的战友情、兄弟谊。支边生活终难忘、而今相聚情更浓,就像今天的聚会,兄弟姊妹们虽依稀白发还难掩沸腾的热情,是共同的历史使命,把我们的心紧紧连结在一起,是共同的命运,使我们荣辱与共、甘苦同受、相互关心帮助,结下了深情厚谊。为今天的聚会,仲明、刘云、泽军、袁朴等战友不辞辛苦、积极筹备联络,在此,请允许冷某再行使一次当年副指导员的义务,对他们深情的说一声谢谢!

 

我们所到的河口县,地处云南省南部,距昆明虽然只有400余公里,但是它的海拔却是从昆明的1800余米,下降到70余米,并且在北回归线(北纬23.5度)以南,天气炎热,属于亚热带雨林气候,每年只有旱季、雨季之分,且夏日长,湿度大,雨量充沛。农场的主业是种植橡胶树并将胶乳加工成干胶片或浓缩胶乳。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