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彩云之南 → 代发----知青画册的思索 作者:屏新故人


  共有338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代发----知青画册的思索 作者:屏新故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红土地青春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81 积分:164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6 22:48:00
代发----知青画册的思索 作者:屏新故人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23 14:04:00 [只看该作者]

 

青画册的思索

-----作者   屏新故人

 

  如果要评选中国特色之最,知青肯定能拔头筹知青这一群体在全世界是;在全中国是空前后。从这个群体中,走出了共产党和共和国的副主席、副总理;走出了人民军队的将军;走出了内阁成员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封疆大员和各级高官;走出了国企、外企、民企的各级老总和高管;走出了各类各专业的高级学科专家和海外华人中的精英;走出了共和国的脊梁。谈起他们,很多人在钦佩赞叹之余都要说上一句:多亏有知青这碗酒垫底……可在各地区的下岗失业、享受低保的人名单中,少不了知青的名字,在急需救助的贫病交加及残障人中,也不乏知青的身影。这个反差极大的群体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逐渐被社会遗忘和遗弃。可是无论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还是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甚至在中国通史上,又有谁能越过知青这一页呢?没这一页历史就不完整。

“洋插队”和“土插队”都是远离亲人背井离乡,可没听有人抱怨“洋插队”。那是因为所有“洋插队”的人都是明明白白的自愿者,他们有明确的目的和打算,他们是怀揣希望奔着美好前途打起了背包;土插队是让人稀里糊涂、怀着诸多疑问、怨愤、不甘、无奈和憧憬扛起了行囊,有的甚至是歧视的发配;谁也不知道“再教育”的路指向何方。我敢说,真正积极的、想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而心甘情愿下乡的知青并不多。最后在失望和绝望到极点后,红土地知青出格的行为终于惊动了中央,才有了知青的大返城和今天。尽管下乡前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下乡的目的和原因也不尽相同,尽管大家都踏上了同一趟知青列车,都戴上知青的头衔,但十个月和十年,感受和遭遇却截然不同。细想一下,知青的命运和出路与他们的家庭息息相关。

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知青们开始怀旧,在用各种方法纪念已经逝去的青春。大家积极响应号召,翻箱倒柜地找出带有历史痕迹的老相片和老物件,主编和各位编辑们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地编排画册,就是为了真实的反映红土地知青的过去和现在。这种认真、严谨、求实的工作精神让我们钦佩和称赞。本画册,确实实记录了八千子弟———不!是部分八千子弟40多年的生活迹。几十年后看自己青春的印记,有人是轻松的笑谈;有人是深沉的思考;而有人则是刻骨铭心的惨痛。并不是所有的知青都“昨天恨你今天爱你”;一些知青离群索居,不与知青同学发生任何联系,不参加任何知青的聚会和联谊活动;一些同一营、连的知青老死不相往来;一些人甚至不愿意再提自己曾经的知青身份;就是因为过去的遭遇在知青心中下的影,几十年之不去;更有许多知青甚至不敢再掀开那块伤疤。曾经发生在我多故事被歪曲被湮灭了,一些非常惨烈的悲剧和人物并没有写出来。所以说它只反映了部分知青的部分生活。

今天当我们在欣赏画册、回忆知青生活时,常常让我想起那些被掩埋、被抛弃、被侮辱的知青们,不知他们现在是否瞑目,又魂归何方?!要知道这些做了孤魂野鬼的知青们,不是死于战乱;不是死于自然灾害;不是死于疾病;不是死于意外事故;而是非命于狂热、激情、无知、传统、绝望……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不该失去的生命凋谢了,谁能说得清他们的死是轻如鸿毛还是重如泰山?还有那些至仍徘徊在贫困线上,那些身残生病的的知青们,又有谁来关注过他们?

龙年吉祥、龙年财旺、龙年……的新春祝愿尚在耳边回荡,欢庆的日子似乎不该提这些令人不快的往事。可是“石光荣”们从来就没有忘怀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和躺下战友的身躯;我们知青在安度晚年的时候也不该忘却已经离我们而去和仍在贫病中生活的知青。没有他们的遭遇,知青问题不会引起那么强烈的社会关注和中央的重视,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知青回城的铺路石。别人都可以忽视他们,知青们却不能!尽管没有集结号,他们也是我们中的一员!

我多么希望:这本画册能够成为让社会再次关注知青这个群体的敲门砖,让社会客观全面地评价知青。我们把青春献给了红土地,绝不仅仅是曾经在云南生活过的北京人。

我也在祈盼:知青们在经历了苦涩的青春后,都能有一个金色的、有收获的秋天

我更要呼喊:回来吧!那些游荡在异乡异国的知青魂灵。你们的父母、亲人每年都会在年三十的饭桌上给你们放上一付碗筷;回来吧!在故乡的天国里保佑父母、亲人安康幸福!

古往今来,骏马和美女都属于部落首领;掌声、鲜花都献给了成功者。歌功颂德的赞歌我们听的太多太多,例行公事的咬文嚼字也早已厌倦。每个知青都打开心扉中紧闭的大门吧,知青的历史知青写,还给社会和人们一个真实的、毫无矫揉造作的、活生生有血有肉的知青生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红土地青春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81 积分:164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6 22:4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23 14:13:00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知青战友由观看《画册》而引发的思考,很有特性,很有见地,很能说明一些问题。总之,我们知青的队伍里曾经还有着一些“游荡在异乡异国的知青魂灵”,不能让人遗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雷午寨主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790 积分:19961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0/31 14: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23 22:09:00 [只看该作者]

        “今天当我们在欣赏画册、回忆知青生活时,常常让我想起那些被掩埋、被抛弃、被侮辱的知青们,不知他们现在是否瞑目,又魂归何方?!要知道这些做了孤魂野鬼的知青们,不是死于战乱;不是死于自然灾害;不是死于疾病;不是死于意外事故;而是非命于狂热、激情、无知、传统、绝望……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不该失去的生命凋谢了,谁能说得清他们的死是轻如鸿毛还是重如泰山?还有那些至仍徘徊在贫困线上,那些身残生病的的知青们,又有谁来关注过他们?

                                                                                                                    ——屏新故人

感谢“红土地青春”转来的文章!

《青春》画册出版之后,赞誉者有之、诋毁者有之、不满者有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楼主的文章抛开了对它的评价,写出了自己的思索。

    “青春”,无疑是我们这一代人最灿烂的年华,在红土地上,我们用青春书写了激情、奋斗、苦难、无奈、彷徨、思索。红土地赐予我们知识、磨练、伤病、还有死亡。

   作为共和国抹不掉的一页,“知青”是客观存在着,不管你怎么抹杀、遮掩、淡化、都是枉然。因为有这近两千万人在那里,他们是不会将自己的经历忘掉的。他们的家人是不会忘掉的。这就是“历史”——用泪水、汗水、鲜血写下来的“知青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谢谢“红土地青春”!

谢谢“屏新故人”!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东勐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36 积分:36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1/16 13:0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28 12:09:00 [只看该作者]

   

何来的诋毁?《青春》编委会的成员对一些议论反映过度而言过其词了吧。经过几十年的社会变迁,知青这个群体早就分化到社会各个阶层,各有各的圈子、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想法,最反感就是“被代表”。正如屏新故人所说:“这本画册,确实真实记录了八千子弟———不!严格说是部分八千子弟40多年的生活轨迹。几十年后看自己青春的印记,有人是轻松的笑谈;有人是深沉的思考;而有人则是刻骨铭心的惨痛。并不是所有的知青都“昨天恨你今天爱你”;一些知青离群索居,不与知青同学发生任何联系,不参加任何知青的聚会和联谊活动;一些同一营、连的知青老死不相往来;一些人甚至不愿意再提自己曾经的知青身份;就是因为过去的遭遇在知青们心中播下的阴影,几十年挥之不去;更有许多知青甚至不敢再掀开那块伤疤。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许多故事被歪曲被湮灭了,一些非常惨烈的悲剧和人物并没有写出来。所以说它只反映了部分知青的部分生活。”

如果说某个圈子的知青想出本画册,你们哥儿几个凑钱印一套自娱自乐也就罢了。关键是动不动就套用“八千子弟”这个集合名词来代表去云南的所有北京知青,似乎变成了印画册这件事是全部红土地北京知青的共同愿望?暂且不论思想和观点的认同与否,仅就“代表性”而言,就存在问题。300多张老照片中,有的团营就占了1020张,有的人在画册中重复出现,真怀疑大家后来提供的很多照片,你们可能连看都没看,早就内部敲定了?而且画册一出,让大家买单、价格不菲(100/本,说是成本价),凡是购买的知青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不仅我们那个集体连个影儿都看不到,就连自己名字都变成了“密电码”,你让人家怎能没话呢。不知为什么编委会的成员在《青春》里未见其尊姓大名?印了多少本?卖出多少钱?这些钱的去向?都应有所交代,既然你们打着“八千子弟”这个名。买画册的知青有点意见和看法也属正常,怎么到你们耳朵里又演变成诋毁了呢?否则大伙儿出钱,就陪你们几个在那玩呀?大家评评是不是这个理儿?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雷午寨主
  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790 积分:19961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0/31 14: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28 19:31:00 [只看该作者]

感谢“东勐”朋友发表的跟帖!

    确实,“知青”作为一个群体,“早就分化到社会各个阶层,各有各的圈子、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想法”。有的朋友退下来后就全身心投入到知青的活动之中,为活跃大家的生活、娱乐而做“志愿者”,先后组织了“8.2化工大学汇演”、“1.19保利剧院演出”、编辑出版了《八千子弟》文集、组织了“4.2为云南旱灾的募捐演出”、组织了“北京红土地八千子弟艺术团”、编辑了《青春》画册,目前大家正在筹办《北京赴滇知青文物、图片展览》。

    在这些活动中,当年互不相识的老知青成了好朋友,活动的圈子扩大了,身心得到了愉悦。这样,组织者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现在,尽管我们不愿意、现今社会还是进入了商品社会,举办各种活动都需要经费,干什么都要花钱。这是不争的事实。好在,知青们自愿捐款、捐物,发掘社会资源,募集资金,用来支持集体的活动。《情系红土地 爱在彩云南》联谊活动的经费都是有清楚的账目的。经过从活动财务组了解,可以说,大家的钱没有被组织者吃、花过一分。艺术团的服装、道具都是用自己缴纳的团费添置的,……

    这次《青春》画册的编辑出版,在编辑上,名单的颜色太淡,图片反映的知青面有限,成本偏高个不足的问题,在联谊会召集人会议上已经提出。为了编辑此画册,前后经历了近两年的时间,反复号召、多方征集,两位主编一直在忙碌,出版后仍要自己出资购买,各团召集人同样是积极动员、收集照片、扫描照片、努力将素材上报,……这些都是无偿的、义务的,也是应该的。

    以上这些,“东勐”朋友不知是否了解?

    可以告诉大家,画册的账目已经建立,有专人负责,会清清楚楚地公示给战友们的。

    说到“被XX”,这是很时髦的提法。确实,画册照片没有照顾到所有方面。主编朱忆平在画册的“跋”里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画册不是一本单纯的老照片集锦。本着尊重差异性,坚持包容性,力求客观性的原则,我们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以纪实的角度,在选择照片的同时,也从现有知青回忆文字中选编了近百个故事。……向因版面篇幅所限未能入选的照片的拍摄(提供)者表示深深的歉意。”因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编辑思路,大家送来的3000多张照片,肯定要有一些筛选,为了表达编辑的思想意图不可能都要用上。我想:主编的愿望是尽量全面反映赴滇知青的经历,当然也想反映“东勐”朋友的情况。如果这样就算“被代表”了,引起反感。我想大可不必。

    最后,就是我跟帖中比较敏感的“诋毁”一词了。因为画册印好后,我听到了各种议论,像“东勐”战友探讨问题的态度,是完全商榷性的,要了解情况的态度。有些话你听到后让你“涨脖子”,血压高的朋友都会气出危险来。我也无意指责这些人,有的“一些知青离群索居,不与知青同学发生任何联系,不参加任何知青的聚会和联谊活动;一些同一营、连的知青老死不相往来;一些人甚至不愿意再提自己曾经的知青身份;就是因为过去的遭遇在知青们心中播下的阴影,几十年挥之不去;更有许多知青甚至不敢再掀开那块伤疤。——屏新故人”每个人在红土地上经历不同、感受不同,极端排斥“知青”经历的确是大有人在,他们对知青活动的抵触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没有必要将其他人的无私奉献、无偿努力,冠上各种不堪的帽子。故而,我用了“诋毁”一词。这些情况“东勐”朋友不了解、不理解,是可想而知的。我还是那样说:知青“是不会将自己的经历忘掉的。他们的家人是不会忘掉的。这就是“历史”——用泪水、汗水、鲜血写下来的“知青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以上文字与“东勐”朋友商榷。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如歌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528 积分:9090 威望:0 精华:21 注册:2009/6/14 21:4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2/29 14:37:00 [只看该作者]

    刚看到这个帖子。

    首先对红土地青春转发的屏新故人的阅后感表示诚挚的感谢,也对大家提出的中肯的意见表示由衷的感谢。

    画册的编辑们都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员,虽然尽了最大努力想把画册编辑好,但还是有一些不足,对此深表歉意。如果能够再版,相信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至于不同看法,这是早已预料到的,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就像主编在《跋.知青的纠结》里说的:

 

  “曾为知青,虽然都有着大体相似的经历,虽然都爱唠唠叨叨地追忆往事,但知青一族从来就是一个松散、脆弱的矛盾体,尤其是当许多怀旧活动还原了记忆的底片时,争论更不曾停止。无悔与控诉对擂,淡漠与反思PK,只要是涉及知青的话题,知青的活动,你一定会丰收,既有琳琅满目的文物,更有各种声音的集合,直到把你搅得头晕脑胀,纠结不已。”



如歌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y1949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赵来春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58 积分:226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6/11 17:5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7 22:1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红土地青春在2012-2-23 14:04:00的发言:
 

青画册的思索

-----作者   屏新故人

 

  如果要评选中国特色之最,知青肯定能拔头筹知青这一群体在全世界是;在全中国是空前后。从这个群体中,走出了共产党和共和国的副主席、副总理;走出了人民军队的将军;走出了内阁成员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封疆大员和各级高官;走出了国企、外企、民企的各级老总和高管;走出了各类各专业的高级学科专家和海外华人中的精英;走出了共和国的脊梁。谈起他们,很多人在钦佩赞叹之余都要说上一句:多亏有知青这碗酒垫底……可在各地区的下岗失业、享受低保的人名单中,少不了知青的名字,在急需救助的贫病交加及残障人中,也不乏知青的身影。这个反差极大的群体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逐渐被社会遗忘和遗弃。可是无论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还是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甚至在中国通史上,又有谁能越过知青这一页呢?没这一页历史就不完整。

“洋插队”和“土插队”都是远离亲人背井离乡,可没听有人抱怨“洋插队”。那是因为所有“洋插队”的人都是明明白白的自愿者,他们有明确的目的和打算,他们是怀揣希望奔着美好前途打起了背包;土插队是让人稀里糊涂、怀着诸多疑问、怨愤、不甘、无奈和憧憬扛起了行囊,有的甚至是歧视的发配;谁也不知道“再教育”的路指向何方。我敢说,真正积极的、想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而心甘情愿下乡的知青并不多。最后在失望和绝望到极点后,红土地知青出格的行为终于惊动了中央,才有了知青的大返城和今天。尽管下乡前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下乡的目的和原因也不尽相同,尽管大家都踏上了同一趟知青列车,都戴上知青的头衔,但十个月和十年,感受和遭遇却截然不同。细想一下,知青的命运和出路与他们的家庭息息相关。

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知青们开始怀旧,在用各种方法纪念已经逝去的青春。大家积极响应号召,翻箱倒柜地找出带有历史痕迹的老相片和老物件,主编和各位编辑们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地编排画册,就是为了真实的反映红土地知青的过去和现在。这种认真、严谨、求实的工作精神让我们钦佩和称赞。本画册,确实实记录了八千子弟———不!是部分八千子弟40多年的生活迹。几十年后看自己青春的印记,有人是轻松的笑谈;有人是深沉的思考;而有人则是刻骨铭心的惨痛。并不是所有的知青都“昨天恨你今天爱你”;一些知青离群索居,不与知青同学发生任何联系,不参加任何知青的聚会和联谊活动;一些同一营、连的知青老死不相往来;一些人甚至不愿意再提自己曾经的知青身份;就是因为过去的遭遇在知青心中下的影,几十年之不去;更有许多知青甚至不敢再掀开那块伤疤。曾经发生在我多故事被歪曲被湮灭了,一些非常惨烈的悲剧和人物并没有写出来。所以说它只反映了部分知青的部分生活。

今天当我们在欣赏画册、回忆知青生活时,常常让我想起那些被掩埋、被抛弃、被侮辱的知青们,不知他们现在是否瞑目,又魂归何方?!要知道这些做了孤魂野鬼的知青们,不是死于战乱;不是死于自然灾害;不是死于疾病;不是死于意外事故;而是非命于狂热、激情、无知、传统、绝望……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不该失去的生命凋谢了,谁能说得清他们的死是轻如鸿毛还是重如泰山?还有那些至仍徘徊在贫困线上,那些身残生病的的知青们,又有谁来关注过他们?

龙年吉祥、龙年财旺、龙年……的新春祝愿尚在耳边回荡,欢庆的日子似乎不该提这些令人不快的往事。可是“石光荣”们从来就没有忘怀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和躺下战友的身躯;我们知青在安度晚年的时候也不该忘却已经离我们而去和仍在贫病中生活的知青。没有他们的遭遇,知青问题不会引起那么强烈的社会关注和中央的重视,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知青回城的铺路石。别人都可以忽视他们,知青们却不能!尽管没有集结号,他们也是我们中的一员!

我多么希望:这本画册能够成为让社会再次关注知青这个群体的敲门砖,让社会客观全面地评价知青。我们把青春献给了红土地,绝不仅仅是曾经在云南生活过的北京人。

我也在祈盼:知青们在经历了苦涩的青春后,都能有一个金色的、有收获的秋天

我更要呼喊:回来吧!那些游荡在异乡异国的知青魂灵。你们的父母、亲人每年都会在年三十的饭桌上给你们放上一付碗筷;回来吧!在故乡的天国里保佑父母、亲人安康幸福!

古往今来,骏马和美女都属于部落首领;掌声、鲜花都献给了成功者。歌功颂德的赞歌我们听的太多太多,例行公事的咬文嚼字也早已厌倦。每个知青都打开心扉中紧闭的大门吧,知青的历史知青写,还给社会和人们一个真实的、毫无矫揉造作的、活生生有血有肉的知青生活。

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时代,潮流,命运,机会,掌握,应变-----认命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红土地青春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81 积分:164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6 22:4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13 15:05:00 [只看该作者]

《青春》画册出版之后,赞誉者有之、诋毁者有之、不满者有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无论如何,都盼望所有曾经的“知青“,今天都是快乐的,健康的;人生青涩时的艰酸,到晚年时能沉淀为回味的酒,慢慢品味;将过去的惨烈、扭曲、悲痛化成故事之后,宽怀、释然地设计自己的余生,过好后来的每一天。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雷午寨主
  9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790 积分:19961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0/31 14: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3/13 20:44:00 [只看该作者]

“宽怀、释然地设计自己的余生,过好后来的每一天。”——红土地青春

 

同感。祝愿战友们健康、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永远的柳遥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98 积分:6540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1/21 18:4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5/9 21:07:00 [只看该作者]

 

 

     人的命,天注定,大家多保重。


 回到顶部
总数 13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