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云南边疆知青生活散记
朱醒华 原16团三营九连
前 言
读者朋友们:也许你看这文章会感到不精彩、不刺激,不过瘾。可这是我们这代人的经历,是历史的真实回忆。我只想给后人留下点什么,让后人了解这代“上山”、“下乡”知青的艰苦奋斗精神,也许能激励你在前进路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命 运
回想起40年前的往事,至今还是记忆犹新,仿佛就在眼前。在那动乱的年代“上山”、“上乡”的浪潮滚滚面而来,我也不可抗拒的被卷了进去。
我生于47年8月,在出生后不到半岁,因母亲得伤寒病重,父亲又失业,家里生活十分困难,我被送到老家福建省的一个农村。十几岁的女孩干着各种农活,耽误了学业,所以我比同班同学都大几岁。63年经父母申请,有关上级的批准才回到北京亲生父母身边。本想好好读书将来在北京工作,一家人可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没想到文化大革命停课了,我又一次中断学业,在学校搞了整三年“革命”,实际白荒费了三年。68年开始分工作,原本我校68届绝大多数可分到北京市政局、公用局、维尼龙厂、电子管厂,可由于我们家长在文革中被认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被招工单位层层过筛,拒之门外,就连内蒙兵团也不要我们去。剩下的没有任何选择,无可奈何只能服从命运安排,到农村、边疆去。既便是心里再不愿意,那时也得高喊革命口号“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69年5月24日是我们踏上征途永生难忘的日子。北京站站台上人山人海,鼓乐声震耳欲聋,第二批赴云南边疆的知青专列缓缓启动,大家流着热泪与亲人挥手告别。我想:“再见了——北京!何时才能回到你的怀抱?”
列车经山西、陕西、四川、贵州——大半个中国才到达昆明。换上又窄又颠又吵的小火车,一路上走走停停,慢慢悠悠在盘山道上又走了一天一夜,许多同学的脚都肿的像馒头一样。5月31日天黑时分,总算是到达河口县城。说是城不如一个村大,有人试过一根烟的功夫就从顶北头的火车站,到街的顶南头农场总部。河口是南北铁路沿线与东西公路沿线交界拐弯处,铁路沿着南溪河,公路沿着红河,河的对岸就是越南。这就是我们要来的祖国最南边的中越边界。我们在县城的“工农兵”旅社和“红旗”旅社住了一夜。6月1日早晨天下着毛毛细雨,在场部坡下公路边的一块空地开会,也就是宣布哪些人分到几分场。先分离场部最远的铁路沿线,分完一个分场的立马上大卡车拉走,再分稍近的……。铁路沿线分完,分公路沿线、南屏、巴洒、蔓峨……。分一批走一批,走一批分一批。我们被分到公路沿线中间蔓峨农场。我们学校来的又幸运的被分到离分场部较近,又在公路边的基建队。70年改兵团后为三营九连,也有少数几个被分到大山里南吉队后来为六连。
安家
我们基建队在山脚下的公路边,有三排砖瓦房一排竹篱笆草房,半个黄土地篮球场,一头有个木板自钉的篮球架。球场下边有伙房(职工食堂)伙房下边有栋空竹篱笆房,是会议室。屋里没有一个凳子。我和祝玲、洪丽安三人被安排在球场边的半间砖瓦房里。东边一半住着老工人付存志一家老小5口,中间还开着一道门,供他家过来过去。基建队有条件,木工给我们做了木单人床,板皮钉的箱子架,开会用的小板凳摆在屋里,这就是我们的家了。晚上全队新老职工自带板凳,在会议室招开欢迎知青到来的大会。会上队长讲话鼓励我们安心边疆建设,还给我们吃了香蕉。本想这边产香蕉吃点也没啥,可后来有老工人说“你们大孩子吃香蕉,我们小孩子捡香蕉皮吃”,原来在那“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不让种,说是资本主义尾巴,经济作物、物资都很缺乏,他们也难得吃上,唯有的少量一点还是过去种的,为欢迎我们的到来而故意留着给我们吃。我第一次感到领导和老工人对我们的爱戴。
就业
我们在会议室办了几天学习班,俩位老工人领着我们学习毛主席语录,学习结束给我们每人发一把锄头一把砍刀,大斗笠(竹编的大帽子,晴天雨天都能用)。我们几个女同学被分到农圃班,就是种玉米、木薯、红薯,喂猪用的,还有少量的黄豆、花生。我们副食是各队自给过年过节能杀上一头猪,吃上一勺豆腐就不错,据说有的队一年也吃不上猪肉,更别说别的什么肉,从没见过。
上班的第一天,一早,我们被老工人班长罗建英叫到她家门口,做“早请示,晚汇报”,就是早上起床对着挂在墙上的主席像说或黙黙想这这一天做什么,怎么做;晚上再来汇报干了什么。怎么干的。每天中午要天天读,读毛主席语录、报纸。我们每天早上五点吃早饭,六点下地干活。河口地区的太阳下温度相当高,晒过的花生黄豆都不发芽,每年都要到内地买种子,何况是人,顶着烈日拿着锄头或砍刀除草。那地草长的特别快,种东西前砍完草,烧光犁过,种完就得除草,成长期除几次草。收东西还得草里找。半个多人高的草,蚊虫、小咬也不少,累得浑身是汗,叮的全身是包,没多久同学们个个满腿生疮流黄水。好在我皮肤好,没生疮,可也扛不住烈日的暴晒。有一次在红河边收玉米,我背着背篓,一边掰一边往背后背篓里装,干着干着突然觉得心里闷得慌,看眼前模糊一片,分不清一棵棵的玉米杆。一会眼前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但听得到有人在喊“朱醒华晕倒了!,朱醒华晕倒了!”可是我怎么也动不了,也看不见,一群新老工人把我抬到阴凉处,不知过了多久才醒过来,浑身的汗像雨淋了一样,接着又干活去了。
被黒蜂蜇
蚊虫叮咬我没生疮,中暑倒下醒过来接着干,可那次的黒蜂把我蜇的够受。
那天我们到地里拨花生,我们都蹲在地上拨,不知不觉我朝前了一些,突然“嗡”的一声,飞出一群黑蜂,个头有花生米大,吓的我不知所措,后面的老工人喊:“蹲下,别动,越动它越追”。我双手抱头,赶紧蹲下,把头低在怀里,一动也不敢动,那也没躲过被蜇。立马后脖、肩上、手臂上,好几处火辣辣的疼,一会儿肿起一个个红包。到卫生所涂上些碘酒也不管事,一晚上火烧火燎的疼得难以入眠。
种木薯
一天班长罗建英给我们下达的任务是种木薯。木薯是亚热带的一种薯类,大概属于木本植物,杆老了像木头,不老时没木头硬,根部长的像很大的红薯,表面象树皮,剥去表皮里还有一层厚厚的红皮,可以剥下,里边就是雪白光滑的木薯。可以生吃,煮吃、烧吃、蒸吃。它含淀粉量很高,当地用它来喂猪,队里没菜时也常用它来煮一大锅代替菜,面糊糊的,汤像浆糊。有时,我们到山上干活饿了就挖几根烧着吃,又白又面又香,现在北京什么都有卖的,就是没有木薯,我还真想吃。这东西产量也很高,种下头年可长大自萝卜那么大,到第二年再挖,每根直径可达十几公分,40多公分长,一棵有好几根,可挖几十斤。
这天班长带领七、八个新老女职工,爬到一座被火烧过的大山上,我们称它为木薯山,就是原始森林被砍到晒干,用火一烧,把没烧尽的木棍,用砍刀拨成一堆一堆,空出地来,不用挖,不用犁,用锄头刨一下,放一根约20公分左右长的木薯杆,也不施肥,不浇水,长出来除一次草,稍大些砍一次草,就等着挖木薯。说是简单完全是原始人一样的耕种,也很辛苦,若大原始森林长满各种树、杂草、藤蔓什么的,用人工一刀刀的砍倒,没烧尽的再一根根拨到一堆堆,也不是容易的事。种还是算轻工作。当时班长分我从山下往山上挑木薯杆。我挑着两捆沉重的木薯杆,一趟趟艰难的往山上登。山陡没有路,周围不是石头就是被砍后剩下拙着的各种树蔸,火辣辣的太阳当头晒,沉重的担子压的腿发抖,一不小心长长的木薯杆下边碰到石头或树蔸就会摔跟头,一屁股泥是小事,不摔伤,不划破就是幸运。汗水湿透衣服,跟头不知摔了多少,我还是努力艰难的一趟趟往山上挑,源源不断的供给了满山的木薯杆,这可比我从山下挑水,一担担浇满山芝麻还难,好歹那山没这么陡,走起来也不摔跟头。就是这样的艰辛锻炼了我的意志。
一场虚惊
70年初我被调进食堂当炊事员,管100多职工,加上老工人的孩子们有几百人,一天三餐,米饭炒菜,说是炒菜一餐两大盆菜,一天只限一啤酒瓶的油,多半是无油水煮菜,每人一月就2两油,一个月杀一头猪,再用点猪油,每天每餐,要做净米饭,照顾老人、孩子病号,杂粮饭,回民菜,普通菜(粘到猪油的菜),工作繁杂,每天五点开饭,三点就得上班,干活慢的两点多就上班,早起白天照常干一天活,长期以来撑不住,只好三个炊事员轮流起早,这样可以隔两天一起,遇到谁有病有事也得替他们,就得多起。
一天早上三点钟,我提着马灯(有玻璃罩可提着走的煤油灯)到食堂上班,周围黑洞洞的。先把微弱亮光的煤油灯放在灶门口划着火柴点着,头天准备的干草放进灶膛,接着是放干树枝、大辟柴,火着了,淘米,水开了先放下几斤净米煮着,又淘杂粮(同绿豆大小的玉米渣),捞出米、煮玉米渣,切菜,煮饭,时而干这,时而干那,一盏煤油灯提来提去,周围一片漆黑、安静,只有我一人忙来忙去。突然只听一阵哗哗的脚步声,从公路下来到球场再到伙房门外周围,只一墙之隔。当时,我吓的魂飞魄散,迅速关紧门,插上插销,手里握着炒菜用的大铁铣,吹灭灯(有灯不好看外边)心里嘭嘭直跳,全身汗毛直立,好象头发根都竖起来。手握铁铣注视着窗口,心想:“管你是野兽还是坏人,你敢进来我就与你拼了。”蒙眬的月光模糊看到水池边上(砖砌水泥抺的15公分宽),像是个人头,我盯了好一会没见动,再看远一点菜地篱笆边,像蹲着俩个人,过了好一会也没见动。我摸来电筒一照,骇!原来水池边上是个扣着的水勺,篱笆边是两个腌咸菜的瓦罐,这不是自己吓自己吗?可外边还是有脚步声,和噼里啪啦的声音。我悄悄摸到门那儿,从门裂缝往外一看,模糊看到几匹马的影子,那是从马圈跑到这儿的马,这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自言自语说:“你们可吓死我了”。我开门出去了,拿起一根小棍把它们赶跑了。一场虚惊总算过去了。就是这样常常一次一次被这样那样的事吓的练出我的胆量。
小小的改革
我们食堂的炉灶只有两口锅,一只是用来专门给职工烧开水的,另一口锅炒菜做饭都用它,而蒸饭用的甑子上口直径近1米,下底直径约七八十公分,高约七八十公分这么大,几十斤米加上水蒸成饭,这一甑子也不知有多重,反正一个人是无法抬的动,所以捞好饭,只好等炒完菜后再蒸饭,到开饭时谁先来谁就帮着抬饭。早先炒好的白白的元白菜捂的发红,绿绿的青菜变的黄黄的,吃起来味很差,像剩菜一样,冬天还会凉。为了让职工能吃到新鲜可口的饭菜,我是先蒸饭,把同屋住的祝玲喊起来帮我抬下饭再炒菜。俩人站上锅台一块使劲,把甑子抬出锅,放锅台边,再下来往地上抬,再慢慢挪到卖饭口。长期老麻烦她人也不是事。她们白天还得辛劳一天。于是我想起杠杆的原理。把想法与工友苗族老工人杨金国一商量,他果然找来一根长长的木杆,几根牛皮绳,铁勾等物,我们立刻动起手来。我们先在木杆的一头系上一根牛皮绳,再系上一个铁勾,在从中间往勾那头一点系上牢牢的牛皮绳,挂在房梁上,另一头系好拉绳。吊杆做好了,再用牛皮绳捆在甑子腰上,用两根牛皮绳折过来,四个绳头捆在甑腰绳的四方,勾子勾住,一拉绳,把甑子拉出锅,轻轻放到地上。从那以后再也不愁抬甑子,可先蒸饭再炒菜。职工们每天可以吃到热呼呼可口新鲜的饭菜,告别了“红”“黄”凉菜了。我努力想为职工所想,做为职工所做,辛勤的劳动换来职工们的好评,这年我被评为“五好战士”(改兵团后)又从五好战士中选为“活学活用”积极分子。71年初我出席了营、团、师里的“三代会”表彰大会,最激动的时刻是风风光光的站在主席台上领到最珍贵的奖品“红宝书”和毛主席石膏像。这是我所付出的收获,心里甜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