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彩云之南红河魂 → [原创]《思念》一文被编入《河口农场志》——作者:陈朝娥


  共有468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思念》一文被编入《河口农场志》——作者:陈朝娥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南溪河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60 积分:63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9 12:36:00
[原创]《思念》一文被编入《河口农场志》——作者:陈朝娥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2/28 22:51:00 [只看该作者]

《思念》一文被编入《河口农场志》

作者:陈朝娥

云南河口农场在改革开放30周年,建国60周年之际全面启动了《河口农场志》的编纂工作,编纂委员会在大量收集有关河口农场史料的同时,还着手采集各历史阶段参加过农场建设人员的回忆文章,当他们在《红河魂》上看到这篇《思念》时,对文中传达出的浓浓河口情结深感亲切。认为此文通过一位北京知青的视角,反映了时代大背景下她的真情实感,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河口农场的眷恋,尤其对四十年前河口本土原汁原味的描述,情感自然、贴切,勾起了作为现代河口人对当年河口旧貌的悠长回味。编纂委员会在审阅时认为文章具有时代特性和代表性,符合场志入选要求,即将《思念》纳入场志回忆篇中。  

《场志》编纂工作者历经一年多的辛劳,终于编纂成书。内容共有九篇、三十八章,七十万字。记录了河口农场自1953年建场以来五十六年春秋事,五十六载辉煌史。全书是所有恳荒者用自己的青春、理想和智慧书写凝成的一纸“结晶”,再现了“艰苦创业、勇于开拓、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农垦精神,无疑是一部资治之书,教化之篇,成为河口农场指导现在和未来,启迪今人和后人的教科史册。

    翻开《场志》,它的扉页上用醒目的红色书写着:“谨以此书,献给为屯垦戍边、发展橡胶、繁荣边疆的河口农场已故和退休人员以及还在继续开拓创新的广大干部职工!”。前言中记录着这样一段文字:“……六十到七十年代,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昆明等城市的知识青年云集河口,共同开垦建设了这块人烟稀少、条件艰苦的河口。……”,庄重的文字让我心潮起伏,激情涌动,仿佛又看到了四十年前我们在荒山、在胶林、在稻田出大力,流大汗的劳作身影,一幕幕的场景在眼前交替闪现,我为我们青春无私的奉献而感动,为我们曾是理想主义者而骄傲!在特定历史阶段中的非常时期,作为北京知青能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农场创业者共同开发、建设农垦,发展橡胶事业,使河口从荒蛮中崛起,用青春谱写了一曲悲壮的、不屈的,充满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赞歌,至今感到无尚荣光!

     在此,我向《河口农场志》编纂委员会全体工作者表示感谢!对你们在整个编纂过程中忘我工作、辛勤耕耘,表示由衷的敬佩!值得一提的是场办主任刘志祥同志在与我联系过程中所表达的真诚,让我感动不已!你们的敬业精神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本身就是在传承农垦精神,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河口农场的未来,她将是更加光明、更加美好!      

    以下是我2010年9月为《思念》一文写的后记。 

后 记

1.2009年7月为纪念“北京知青赴云南上山下乡40周年”,组织者向广大知青发起了“风雨红土情”文稿的征集活动,我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篇《思念》,抒发了曾哺育我的那片土地的无限眷恋之情。文章已入选《八千子弟》文集。

2.2010年1月云南河口在编纂河口农场志时将此文编入场志,作为史料留存。即对四十年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留给河口的历史印证,也是场志收录有关知青记忆唯一的一篇文章。

3.《河口农场志》编纂委员会很尊重这篇文章的原貌,一字未改全文载入,这不仅是对作者的厚爱,也表明河口没有忘记北京知青,没有忘记我们青春曾经洒下的血与汗,充分肯定了我们为河口作出的贡献。我在给《河口农场志》编纂委员会的回复中写到:“当得知《思念》被编入河口农场志时,我感到非常激动和荣幸!河口农场——我的第二故乡,四十年前在艰苦环境中,我得到农场老职工待我像亲人般的温暖,通过场志请转达我对全体老职工的问候,并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当编纂委员会亲自把印好的厚重《河口农场志》寄到我手中时,我热泪盈眶,无以言表。

                                           作者于2010年9月     

         《河口农场志》大16开本硬皮书面共723页70万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雷午寨主
  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790 积分:19961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0/31 14: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1 11:27:00 [只看该作者]

    祝贺陈朝娥的《思念》一文收录《河口农场志》中,在云南农垦的发展史里,知青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农场不会忘记我们,同样我们也将那片红土地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脑海。

   《思念》这个题目就好,充分表达了赴滇知青的情感,几次回去,可以看出思念是相互的,当你握着那些老同志颤抖的双手时,你会看到他们眼中的泪水,你会感到他们剧烈的心跳。那些老同志、那片红土地永远让我们魂牵梦绕!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木棉花开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22 积分:299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9/1 19: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1 17:11:00 [只看该作者]

   衷心祝贺“南溪河”的文章“思念”收录入【河口农场志】。

  那片红土地和红土地上的人们我们没有忘记过!

  而那片红土地和红土地上的人们也没有忘记我们北京的知青!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红河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45 积分:165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13 11:3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1 18:48:00 [只看该作者]

       

“雷午寨主”和“木棉花开”的话是多么贴切呀!我亦有同感。也为朝娥的《思念》收入《河口农场志》而由衷的高兴!随着场志书卷的开启,几代创业者、拓荒者为橡胶事业的奉献精神扑面而来,我们可以真切地触摸、感受那段惊天动地的蹉跎岁月。作者对第二故乡无比思念的情怀,在笔端流露,溢于字里行间。我想通过知青不同视角的追忆与叙述,会进一步丰富那一特殊时期的历史质感。希望我们的回忆能够有助于当代青少年认识历史,今后倘遇大风大浪,多一些思辨,多一些奋斗精神。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南溪河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60 积分:63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9 12:3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3 16:00:00 [只看该作者]

  

  感谢雷午寨主、木棉花开、红河对本主题的支持。其实这已是去年发生

的事了。

   继北京知青纪念活动之后,今年是成都、重庆知青赴云南四十周年,纪念活动日趋高涨、紧锣密鼓。从中使我越来越感觉年轻时那种奉献精神多么需要我们去传承,其实40这个数字本身并无意义,但为何要去纪念呢,就是因为经过这么多年我们再回头去看,当初我们用青春和热血开垦了荒芜的边疆,这种无私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在当今是多么值得去提倡、去弘扬!这种精神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正面的。我认为这才是纪念活动的主旋律,这种精神是知青凝聚的核心。

   近一年来我们赴云南的北京知青从纪念活动高潮迭起到目前的这种状况,我总感觉好象缺失了点什么,当初是广大知青的热情和奉献托起了组织者发起的本次活动。同样是知青精神的感召力使大家走到了一起,尤其我们是北京知青,纪念活动在思想和精神品质方面应该有所提升,发扬传统,弘扬精神是广大知青对纪念活动的期望。但现在已经流于一种表面形式了。艺术团的成立是本次活动的一项成果,代表八千子弟上了央视确很光鲜,但仅限于少数人能够参与。问题是现在好象一提到北京赴云南的知青就只是一个艺术团了。这边炒得火热,艺术团以外的知青却被炒了冷饭。从彩云南、红河魂版块的萧条足以看出当初知青给予的支持在降温。诚然,我也是艺术团成员之一,唱歌跳舞有益身心健康,在台前艺术团为八千子弟赢得了荣誉,但我们不能忘记幕后的广大知青默默地给予活动的大力支持和那份热情,这种不图名不图利的奉献正是在彰显红土地精神,是更需要得到尊重的。既然我们是用八千子弟的命名树起的这面旗帜,就不能辜负八千子弟这个称号,它代表的是全体北京赴云南知青。 

  希望组织者借“成都重庆纪念活动”的东风,唱响主弦曲,唤起广大知青的热忱,让红土地精神发扬光大!

  以上是我发表主题文章时的所思所想,只是一孔之见,还望版主指正。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武松打虎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28 积分:27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6/3 21:1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4 16:25:00 [只看该作者]

衷心的高兴“南溪河”的文章“思念”收录入【河口农场志】。    祝贺你陈朝娥, 你给咱们北京知青挣得了光荣。从此在河口农场志上也留下了咱们北京知青的一笔,作为历史永远流传。我想你们的艺术团在有条件的时侯,应该回报一下生活在红土地上的人们。通过你们转告那里的人们,当年的北京知青没有忘记他们。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武松打虎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28 积分:27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6/3 21:1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4 16:35:00 [只看该作者]

陈朝娥《河口农场志》这本书那里能买到,我想收藏留给孩子叫她看看,她的父辈曾经在这里生活过。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南溪河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60 积分:63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9 12:3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6 1:26:00 [只看该作者]

  武松打虎:你热情洋溢的一席话,让我体会到作为战友的一份真情,谢谢你对我的支持和鼓励!你的建议很好,我会转达给艺术团的。《场志》不属于出版发行类书籍,所以不出售,印量也很少,只限云南农垦系统内部存档收藏,很觉抱歉。再有你对后辈的教育让我好感动!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木易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一星会员 帖子:6 积分:13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7/20 19:1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17 23:18: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不能忘记幕后的广大知青默默地给予活动的大力支持和那份热情,这种不图名不图利的奉献正是在彰显红土地精神,是更需要得到尊重的。既然我们是用八千子弟的命名树起的这面旗帜,就不能辜负八千子弟这个称号,它代表的是全体北京赴云南知青”。陈朝娥说得真好。我们这个群体之所以能够做了一点事情,引起媒体关注,是“八千子弟”。珍惜这份情谊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雷午寨主
  10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790 积分:19961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8/10/31 14: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19 8:18: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南溪河”!

我们“八千子弟”只是无数那一代人的一小部分,我们作为共和国的同行者、同龄人,现在都逐步进入了花甲之列。我们还有激情、我们还有热情、我们还想为大家做一点事情。这就是我们——“知青”!

最近,部分战友正在积极参与中国社会福利慈善基金会下属“玉观音慈善基金会”和老国家龄委发起的一个名叫“《快乐老年》工程”筹备工作,力求为我们、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不是几个人的事情,是我们八千子弟大家的事情,需要全体人员的力量。

北京也好、昆明也好、成都也好、重庆也好、上海也好,赴滇的知青是一个大的群体,各地的组织都在追忆过去,也在积极地丰富自己的生活,力图将今后的日子过红火、过得有意义。这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北京《情系红土地 爱在彩云南》联谊会的几位总召集人,一直在商讨下一步的工作,由于受到资金、力量的局限,工作进程慢了一些,也请大家体谅。我们“四个一”工程的第三项——展览——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只是一些问题没有落实,还没有公布罢了。

感谢大家对联谊会工作的关心和提出的意见!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到顶部
总数 19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