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生活 专栏记忆与珍藏 → 从腊八到填仓:古人是如何过年的


  共有169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从腊八到填仓:古人是如何过年的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啰啰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207 积分:1555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9/12/6 17:10:00
从腊八到填仓:古人是如何过年的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3 17:15:00 [只看该作者]

从腊八到填仓:古人是如何过年的
   历史上的“过年”,时间跨度很长。一般要从腊月初八(腊八)算起,一直到转年的填仓节(正月廿五日)结束,约45日。广义上过年应包括腊八、祭灶(腊月廿三)、除夕守岁(年三十)、正旦节(正月初一,即春节)、上元节(正月十五)和填仓节(正月廿五日)。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的春节为高潮,而且在“过年”这个大节假日之中,还包括了许多小节,即节中有节,十分有趣。
过年基本上分为两段,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第二阶段,是从正月初一的正旦、春节到正月廿五日填仓节这段时间,俗称“新年”。过年期间,还包括了许多小的节日,这也与西方的节假日有着显著的区别。
具体说起来,“过年”是祭灶、除夕、春节、立春、元宵节和填仓节等一系列节假日的总称。
除夕与春节民俗之一 ---祭灶:麻糖送灶神,红火过小年
祭灶,又称送灶,在阴历的腊月二十三,民间俗称为“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民谚曰:“二十三,祭灶关。”旧俗农历腊月二十三为祭祀灶神的日子。祭灶的风俗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周代已成习俗,汉代定为腊月廿三日。“祭灶”最早叫“纪灶”,即纪念教人吃熟食的“先灶者”。由于火的发现,人们才由茹毛饮血开始过渡到吃熟食,喝开水。所以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对灶神的祭祀都是十分虔诚的。
    在古代,人们把灶神作为一家之主来对待。传说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善恶之事。所以要用麻糖作为贡品为其送行,希望他多说好话,少说坏话,称此为“涂神口”。这可从灶神像边贴的对联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上看出。因此,祭灶又称为送灶、辞灶。祭灶还称为“醉司命”,所谓“醉司命”就是在灶门口抹点酒糟或酒,目的也是为了让少说坏话。其次是用名曰“灶马”的祭品进行祭灶。所谓“灶马”,就是雄鸡、草节少许、粮食五种及清水一盆,也称“马草”来祭灶,祭祀时要烧纸钱。
旧时,传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但也不尽一致。比如在山东,通常都由男人致祭,但到了恩县、博平一带,却是妇女率儿童焚香拜奠祀灶。旧灶烧了以后,有的把新灶立即贴上,也有的则到除夕贴上新的灶神,所以有“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来”的词句。
  辞灶后,据说是诸神上天,百无禁忌,民间家贫不能成礼者多在此时嫁娶,谓之“乱岁”。古代称大寒后10日为阳宅乱岁,嫁娶无禁。现在农村还多在年底结婚。
关于灶神,在我国说法颇多。有人说,灶神是上古人物祝融。祝融是火神,被民间转为灶神。《礼记?礼器》中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另外,《淮南子?汜论》则说:“炎帝作火,死而为灶。”高诱注:“炎帝、神农,以火德天下,死托祀于灶神。”
第三种说法是根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说的,认为“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
     在豫北一带,称灶神为“元皇灶君”。相传,元朝末年为了维护蒙古族政权,不准民间施用铁制兵器。每十家只准用一把菜刀,派一名士兵监督,谓之“家鞑”。家鞑无恶不作,百姓们恨之入骨,因此发生过杀死家鞑的事件。元朝统治者就责令家家敬奉家鞑为一家之主,每年为家鞑奉献一匹马作为坐骑,腊月二十三日让他们进京述职。因为百姓无钱买马,后来改成一只鸡。所以每年祭灶都有鸡。
除夕与春节民俗之二---- 除夕:一夜连双岁,团聚迎三元
除夕,又称年三十、守岁、除日,在阴历的十二月最后一天,是古代相当重大的节日,各种活动连绵不断,且情趣无限。归纳起来有以下活动:
除夕守岁。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这可以从唐太宗李世民写的“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看出当时的守岁盛况来。延续至今,人们还有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的习惯。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除夕还要接神敬天,即接回腊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的灶吴爷,并敬告天地。
除夕年夜饭。由于“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古时守夜、吃年饭之风相当盛行。这天晚上全家要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还要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辞旧迎新,通宵达旦。
除夕夜燃放的鞭炮。这与初一燃放的鞭炮含义不一样,除夕是“岁之元,月之元,日之元”的三元时刻,此时抢先放出“冲天炮”炮,可求得“首先发达、大吉大利”的吉兆,并有驱鬼神的意义。
除夕还有挂家堂字画,贴春联。年画、窗花、春联,祭天、请神、祭祀等活动是除夕的主要内容。春节张贴的家堂,即卷轴图画和字画要贴在堂屋正中。
除夕祭天。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席或箔搭一个棚子,叫做天地棚子,上面除贴春联外,还要用松枝、竹叶加以装饰,里面的天地桌或香台子上,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有的还供奉玉皇大帝、地母娘娘等诸神的画像,供品十分丰盛,要全猪全羊、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水饺、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叫做天地供,来 “祈求天地爷保佑”。祭天时要轮番跪拜,最后烧一道纸表,叫做“送钱粮”。
  除日祭祖。除夕当天下午开始,仪式非常隆重。要把家谱挂上,备好香炉、灯笼、长钱、纸表、鞭炮等物,到黄昏时开始请祖,点燃明烛,彻夜不息。
  包水饺、吃水饺是除夕的重要内容。包水饺有的安排在除日下午,有的安排在辞岁酒之后。一般包三种饺子,一是荤的,晚上吃;二是素的,祭神用;三是验岁的,包上硬币、红枣等,初一早晨吃。在山东胶东一带,饺子包好后还要放上桃枝,叫做“驱邪避恶”。饺子里面包上豆腐,吃着有“斗福”之运,吉不可言。包上四样素菜的饺子,叫做“四季发财”。包上糖块的饺子,叫做“新的一年有甜头”。包上花鱼的饺子叫做“年年有余”。最普遍的是在饺子里包上硬币,表示“新的一年有钱用”  
除夕忌讳。除夕日有很多忌讳,如,凡是做供品的饺子要用素馅,饺子要小一些,形状象元宝。除日请神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神灵请来了以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否则就是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得骂人,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在地上,否则就是混淆了浇奠与泼水。大祭神灵时不得高呼孩子的名字,逝世不满三年者不能当神供奉,需要另写牌位单独供奉。香台前的元宝不能扫掉,送神后要用纸包起来,作为二月二围宅之用,据说可以得到神灵的保佑。送神前不得外出挑水,迫切需要时可以带上一对纸做的小元宝到井台上焚烧,以求得井神保佑。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啰啰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207 积分:1555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9/12/6 17:1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3 17:16:00 [只看该作者]

除夕与春节民俗之三--- 春节:正月风俗多,吉祥闹大年
正月初一 :
鸡(吉)日。正月初一,是一岁中最大的日子--- 鸡(吉)日 。这源于道教传说,相传汉时东方朔占卜,得到岁后各日的排序为:“岁后八日,正月初一占鸡,二日占犬,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鸡日, 由太阳金乌联想到小凤凰(鸡) 而来。此外 鸡日主物育,其音主吉去灾。所以初一戒杀鸡,忌打骂。鸡成为岁首所主之物皆因:一是鸡关乎日,乃天明晓日之象征。《淮南子?精神》说“日中有踆乌”,即三足乌,又称日乌、金乌、金鸦。杨慎说:“日中有金鸡,”,《神异经?东方经》说:“扶桑山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鸣则天下之鸡悉鸣”。二是,鸡具五德,其一为司晨啼晓。《韩诗外传》概括说,鸡有五德,乃文、武、勇、仁、信。鸡因守夜不失时,被认为是信的表现,”故鸡有“德禽”之雅称。三是,鸡为辟邪之神。此说出自《拾遗记》:尧在位七十年,有鸾雏年年来朝,麒麟游于泽薮,鸱枭远避大漠。此外,祗支国进贡“重明鸟”,眼象鸡,鸣似凤,能搏击猛兽狠虎,使妖魔鬼怪不能为害。后人就以鸡象征重明鸟。 四是,鸡还有“小凤凰“之称。人们没见过真的凤凰,便以鸡来替代小凤凰,鸡遂成群禽之首。
出天方。不少地方,元旦未明前拜神敬祖后,视历书今年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面对吉方跑拜,称为“出天方”或“出方”,以迎喜神。人人朝着吉方走,走到一座香火旺盛的庙上烧一股香,拜拜菩萨,祈求神明保佑自己这一年里凡事都顺当。
开正。“开正”又叫“开春”,“开正”時辰,每年都不相同,是依照天干和地支来决定的。“开正”一般都在清晨以前。“开正”时刻一到,家家户户必备香烛、水果,供奉清茶与甜食,如花生粘、冬瓜糖、紅枣等,以及扎着红线的面条,祭拜神灵和祖先,燃烧寿金与刈金。燃放鞭炮。寿金即印着寿字的金箔纸;刈金是印着财字、寿字的金箔纸,又称四方金。
开财门。“开正”进行后,天将启明,阖家要穿戴新衣帽,由一家之主燃香开启大门迎接财神,称为“开财门”同时在门角焚香、燃放鞭炮,称谓“开门炮仗”,表示除旧迎新。
拜年。“开财门”后开始拜年,由晚辈向长辈跪拜。长辈要分发紅包给晚辈。
出行、行春。年初一的早晨吃完早飯后,要穿新衣、新鞋,戴新帽,准备“出行”。“出行”多选择近郊的寺庙上香或附近的郊野游山玩水,所以也叫做“行春”。
拜正。年初一还有到长辈或朋友家拜年的,称为“贺正”。现代多以“团拜”来代替,以节约时间。
行香。信佛的人家在大年初一要到各个寺庙礼佛拜神,祈求一家大小平顺安康。各寺庙也会准备光明灯、平安灯,让信徒拈香祈愿。因为正月初一开天门,所以认为此时烧头炷香祈愿特別灵验,因此,一些比较著名的寺庙在子时就会有人来拈香祈愿。
拜祖先。大年初一的正午,阖家供奉祭品祭祀祖先。比较隆重的要连续祭祀五天,一直到初五才结束,一般人家只祭拜一天就可以了。
扫帚节。正月初一的大节之中含着小节,就是 扫帚节。民间有忌扫地,忌往外泼水,但要往家抱柴禾,此因柴与财音近之故。
正月初二
姑爷节。“源于正月不空房”的说法,本来为新婚习俗。正月里,新婚夫妇不出远门,晚上必须留宿家中,就叫“正月不空房”。新婚女儿出嫁第一年的初二与初三这两天,虽然要携丈夫一起回娘家拜年,但不能留宿,必须当天晚上前返回。新婚夫妇对于来访的亲友,要请他们喝“元宝茶”、吃年糕、喝年酒,以图吉利。所谓“元宝茶”,就是在茶碗里放入两只橄榄,用热水冲沏而成。近年,无论新婚还是结婚多年的夫妇,都以初二为回娘家的日子。此习俗在京津地区甚为流行,因此被称为“姑爷节”。所有出嫁的女儿在初二这天携带女婿和孩子回娘家探望父母,也称为“做客”或“归宁”。
牙祭。初二这一天的祭祀食品叫做“牙祭”或叫“头牙”。此时,要准备三牲,敬拜土地祈求平安。北方在大年初二,用公鸡及鲤鱼祭财神,並且吃形似元宝的馄饨叫做“元宝汤”
正月初三
赤狗日。初三是“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说“赤狗”是“凶神”,遇到不吉利,故初三是「凶日」,不宜外出。
老鼠娶亲。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要早早熄灯睡觉,以免扰乱了老鼠。“老鼠娶親”的来源,可能是因为初三是赤狗日,诸事不宜。为了躲避凶险,所以人们要早早就寝。
正月初四
接神。正月出四为“接神”的日子。各家要接回去年腊月二十四日“上天言好事”的各路神灵,回到人间继续享受香火。俗谚有“送神早,接神迟”的说法,所以一般接神都在下午或夜间举行。
正月初五
迎財神。按历法,正月初五是牛日,俗称“财神日”。要在这天迎接财神。传說中的財神不止一位。有比干、陶朱公范蠡、文昌帝君、关帝君关羽和赵光明。其中趙光明和他的四位部下,又被合称为“五路財神”,即《封神榜》中所说的“玄檀真君赵光明”、“招宝天曹”肖昇、“纳珍天曹”曹宝、“招财使者”邓九公和“利市天官”姚少司等五人。另外土地公、财帛星君和明初拥有“聚寶盆”的沈万山也被看作财神之一。
破五、隔开。正月初五,是撤供的日子,称“隔开”或“破五”。从这天开始,要把除夕時拜年用的供品、祭品等撤去,恢复正常生活状态,也不再用甜食、甜茶招待客人。
开张。初五這天,一般企业、事业单位和商店、服务行业等都要开门营业,成为“开张”。开张时候,要燃放鞭炮,取“开张大吉”之意。开张后,各部门还要举行“团拜”。
捏小人。北方初五药包饺子,称“捏小人”,意即防止小人乱说乱道,以图吉利。
正月初六
挹肥。初六是马日,从这一天起,人们才真正开始工作。从初一以來厕所中淤积的糞便,直到今天才可以清除,所以叫做“挹肥”。另外,初六还是“清水祖師”的祭日。
正月初七
人日。初七是人日,也叫做“七元”。这源于道教的说法。汉时,东方朔的占卜有:“岁后八日,正月初一占鸡,二日占犬,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故初七称为“人日”。古代的人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荊楚岁时记》记载有兩汉魏晋时期有关人日的事迹,当时人们用彩纸或金箔剪成人形,贴在屏風上或戴在头发上,以求人口平安、长寿。“七元”是指芹菜、韭菜、菠菜、青葱、大蒜、蒿菜、芥菜等七种蔬菜,在人日混食可以袪病避邪,此俗叫做“过七元”。到唐时,演变成“五辛盤”,即选用五种有辛辣味的生菜食用。
补天穿。传说,人日多阴,好像天穿了个洞,需要帮它修补一下,以免天雨成灾,叫做“补天穿”。
正月初八
祭拜順星。北京早年有初八祭拜“星君”(俗称順星)的习俗。依照星象学家的说法,每个人每年都有一位星宿值年。一年的命运如何,全取决于当年值年的星君。而正月初八正是星君聚会之日,在這天祭拜星君,便有可能得到星君的垂祐。清时,正月初八北京白云观要举行祭星大典。
正月初九
天公生。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诞辰日子,俗称“天公生”。道教尊玉皇大帝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每逢玉皇大帝的生日,人们都要举行祭典以表庆贺。初九当天,禁止家人晒衣服,尤其是女裤、內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对玉皇大帝的尊敬。祭祀的祭品,要用公鸡、不能用母鸡。若是要还原,必須用全猪或全羊。“天公生”当日也有“安太岁”的仪式,即,当年生肖沖犯太岁的,可以到庙中写上自己的姓名、年岁,捐香油钱委托庙内长老等人帮助供奉即可。另外还可以在年初,将平日盛米的米筒围上紅布,写上“太岁星君到此”,每日供奉也行。
正月初十
有食食。初十是祭祀“天公生”的翌日,家家戶戶将祭拜天公所剩下的祭品食用,俗称“初十有食食”。
除夕与春节民俗之四---立春:时令第一节,鞭牛祭芒神
春节前后,又逢立春,有“咬春”的习俗。“咬春”要吃“心里美”或“赛梨”的紫心萝卜,还要吃春饼、互赠春盘(以春菜和生菜等食物装成的拼盘)。“春盘”,始自两千年之前,称为“五辛盘”,即五种具有辛辣味的蔬菜装成的菜盘。春季,江苏地区有:“江苏人不吃好,一把白米一把草”的说法,所谓的草,即五种具有辛辣性质的野菜,如蒿子、野蒜、马兰头等。
立春祭芒神。 芒神又称为勾芒,郑玄注说:“勾芒,木正也。”意思是说,勾芒是古代主本之官,故又称春神、木神。按五行木、火、水、土、金算起,木位于首,是东方万物之初。传说中的勾芒是掌管农事的神祇,其形象为“鸟身人面,乘两龙行走”。民间认为芒神是少壮形象,手持鞭子,身着红衣,腰扎黑布,头戴草帽,脚穿芒鞋(草鞋),精神威武,乖巧灵通。祭祀春牛和芒神,要扎草像,而且都有固定尺寸。如芒神身高3尺6寸5分,象征一年365天,五谷丰登。鞭子霄用柳条制作,具有容的氤氲气氛。鞭长2尺4寸,代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用线麻纺就的鞭绳,染成五种颜色,分二十四个阶段,预示一年二十四节,节节丰收。
鞭打春牛。预先制一“土牛”,以名叫“彩杖”的鞭子驱策,告诫人们勤于农耕。如,立春近于头年的腊月十五,持鞭者须走在“春牛”之前;如立春接近正月十五,则要走在“春牛”之后,如在正月初一前后,持鞭赶牛者,走位应适中。祭祀时,人们从芒神和春牛排列的前后顺序来看农事的早晚。如果立春在腊月望,则芒神在午后,鞭及牛腹,以示农作早;立春在正月望,则芒神在午前,鞭及牛膝,以示农晚。鞭打毕,要抬春牛沿地垄缓缓向前移动,走出120步(象征一年12月),将春牛放在地上,拿镐头向正南方“农祥星”方向奋臂刨土,以示该年农事活动已经开始。此时,人们一拥而上,争抢被打烂的春牛的春牛头,抢到就为吉祥,谓之抢春。
除夕与春节民俗之五---元宵节:天官降福,张灯结彩
元宵节一说源于 “太一神”的祭祀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后来汉文帝平定“诸吕之乱”,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二是源于蔡愔从西域求得佛法。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汉明帝就命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三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主要习俗有:
赏花灯。上元节举灯,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敕令上元节张灯庆贺。在江浙一带还有点“兔子灯”的风俗。“兔子灯”中的“免儿爷”,与古代“月中玉兔”传说有关。
猜灯谜。灯谜是和花灯一起欣赏的,是为在娱乐中启智而设的活动。
舞龙唱戏。表演龙灯舞、狮子舞、秧歌舞、坐花轿、跑旱船等,到了隋唐之时,在张灯之外,还有连台唱戏庆贺,戏台连接竟有八里之长。
迎三神。即迎接天官、地官和水官,三神之中,天官好乐,地官好人,水官好灯,于是迎来三神与民同乐。由此可见,上元节一是时间长,二是演出活动多,颇像中国的狂欢节。
吃元宵。节庆的主要饮食是元宵。元宵起源于宋代,当时叫做“浮圆子”,为上元节的应时食品,因其名称吉利,所以流传至今,盛行不衰。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除夕与春节民俗之六---填仓节:填仓求丰收,一年复农忙
仓神的原型是仓星,《晋书?天文志》云:“天仓六星,在娄南,谷所藏也。”,还有把仓神说成“为西汉开国元勋韩信,俗称之曰韩吴爷”,因此民间挂仓神,就画为吴盔龙袍的英俊青年,且具雍荣华贵之象。填仓节用灶灰、谷糠等围仓,即在地上画一圆圈表示粮仓,并在其中放些粮食,以示仓满的。还有的地区要祭祀仓神,并以饱食来表示填满仓。
早在宋时,《东京梦华录》就记有“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竞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清代笔记《帝京岁时纪胜》也称: (正月)“廿五日为填仓节” 。
主要习俗:填仓节一过,从腊月初八开始的年节就算结束了,各种禁忌均要放开。
祭仓神。民间传说正月二十五是仓神(仓官)的生日,届期农家、粮户以及与粮仓有关的行业均要设供致祭,并有填仓、打囤之俗。根据地区不同,有以饱食来表示填满仓的;
围仓。用灶灰或谷糠等围仓,即在地上画一圆圈表示粮仓,并在其中放些粮食,以示仓满的;同时要祭祀仓神,以祈一年粮丰仓满的。晋北《大同志》说:“二十日,为‘小添仓’;二十五日,为‘大添仓’,添买米面、柴炭等物”。华北农村及京津地区对也很重视,河北《固安县志》云:“正月二十五日,俗以为‘仓官诞辰’,用柴灰摊院落中为图形,或方或圆,中置暴竹以震之,谓之‘涨囤’,又谓之‘填仓’。
燃灯礼佛。以华北、西北地区为盛。山西《介休县志》记有:“二十日,名‘小天仓’。煮黄米糕,燃灯礼佛”。
主要饮食。北京及河北一带流行“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的说法;而天津则要吃米饭鱼汤。西北地区如:山西是煮黄米糕;
填仓节一过,长达四十五天的新年就算过去了。农耕史代的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春种、夏耕、秋收和冬藏的辛勤劳作。而作为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人们,也开始了全年的正常工作。
除夕与春节民俗之七---龙头节:二月二龙抬头  耕牛犁破新春土
  阴历二月二日,俗谓“龙抬头”,也称为“青龙节”或“春龙节”、“龙头节”。山东一些地区叫“二月二”。唐代之前,二月二不算令节,中唐时此日始有挑菜、迎富、踏青等活动在川陕之地流行,时称“挑菜节”、“迎富日”。宋末元初,北方的二月二又联系惊蛰增加了龙抬头的内容,并逐渐演变成以驱虫害和祈丰收风俗为主的节日。明清以来,山东此日有引龙、打囤、煎饼熏虫、击梁辟鼠、炒豆报捷等风俗活动,挑菜、迎富等已不多见。
  现在这天比较盛行的风俗是炒蝎豆。潍县、莱州等地称作“报捷”,谐音爆蜇,据说吃了炒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蜇。郓城等地称作“炒蝎子爪”,孩子们边吃边唱道:“吃了蝎子爪,蝎子不用打。”蝎豆一般用黄豆炒制,有的蝎豆还粘上糖面,有的在盐水中泡过,香脆可口,还有的把面棋子和蝎豆一块炒,花样甚多。吃蝎豆不仅可以辟蝎,还有人说谁要是吃了七家的蝎子爪,谁就能长命百岁。现在除胶东部分地区外,其他各地的二月二都流行此俗,不过在蝎豆之外又加上了瓜子、爆米花等,这是炒蝎豆风俗的一个新发展。
  二月二日的节日风俗,许多都与龙抬头有关。郓城等地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把石磨的上扇支起来,这就叫作龙抬头,据说只有这样,才能“细雨下得满地流,一年吃穿不发愁”。威海等地早起蒸糕,以祀春龙起蛰。滕州等地这天蒸馍馍,名为“蒸龙蛋”;吃面条,名为“龙须面”。有的地方吃饼,名为“龙鳞饼”;吃菜团子,名为“龙蛋”。但也有的地方这天不吃面条、不喝小米饭,因为面条叫龙须,小米叫龙籽,吃了怕影响龙的健康。旧时多在龙抬头这天理发,小孩子这天入学谓占鳌头,以图吉利。海阳等地用白面或豆面做成小龙,谓神虫,放在粮囤和面缸里,祝愿粮面用之不尽。威海、龙口等地,以成串的圆形色布挂在小孩的帽子上,称小龙尾;有些地方还有耍龙灯等娱乐活动,以应节序。
  二月二的节日饮食,各地不尽相同。除上述的煎饼、面条、馍馍外,有的吃花糕,意味着步步登高。龙口等地则是把年下蒸的糕留一块这天吃。有的吃烙饼,郓城等地认为烙饼可铺囤底,盖囤尖,防鼠防蛀,确保粮仓。枣庄、单县的人们这天休息,改善生活,说:“二月二,不干活,坐下来,吃大馍。”
  过去人们一般把春龙节作为年节系列的终止,从此停止各种娱乐活动,开始恢复常业。扛活的长工开始上工,谓之上工日;一般农家开始试犁。海阳等地习俗,扶犁人先拜犁具,并唱喜歌:“犁破新春土,牛踩丰收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然后牵牛到田间象征性地耕一耕。龙口的风俗是二月二日起农作,事先择毋仓试犁。传说二月二日是土地神的生日,有些地方这天要祭土地神,大约也与春季生产即日开始有关。鲁西北地区还有二月一日接太阳的习惯。
扶龙头、引青龙、剃龙头之举,又有食龙皮、龙须、龙子、龙鳞饼之俗,还有停针、忌磨等禁忌。此外,当天还要举行许多关于龙的活动
北方地区广泛流传:“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因此这些地区把填仓作为主要活动,将龙抬头与填仓节一起来过。填仓要由长辈用灶灰或用谷糠,在院子里画谷仓,画好后抓些五谷杂粮放在仓子里,用来祈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南方地区还有引田龙的习俗,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
小吃:华北和京津地区这天要食饼,谓之龙鳞饼;还要吃面者,谓之龙须面。此外闺中女子要停止针线,以恐伤及龙目。南方,家家户户除吃面条外,还要炸油糕、爆玉米花。并将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何谓“金豆开花”?这源自民间传说:二月二这天龙吴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因此必须用开花的“金豆”送之以示吉,为此百姓就将玉米爆开了花,以代表“金豆开花”之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老连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4597 积分:32240 威望:0 精华:57 注册:2009/1/2 12:2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3 20:48:00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阿啰啰!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北大荒老头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560 积分:37162 威望:0 精华:14 注册:2009/8/21 21:4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3 22:43: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