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生活 专栏记忆与珍藏 → 老北京的变迁之二


  共有173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老北京的变迁之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刘鸿建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13 积分:4115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12/4/14 21:10:00
老北京的变迁之二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25 11:30:00 [只看该作者]

时隔约半个世纪,北京的四合院大多已不复存在,就是还在的,不是沦为大杂院,也是改造为豪宅,已不是昔日模样了.近有人专门撰文<<门洞春秋>>,以当年四合院的门洞为题,介绍其形制,模样,功能以及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曾经的世间众生相,很有意思. 这里本人将分段摘要上传以飨有兴趣的网友.

大家都知道,四合院的大门是第一道屏障,按一般格局,对着大门的是影壁,向左是屏门,其内是倒坐南房. 它的对面是垂花门,然后才是几进的院落.

大门分几等. 最阔绰的是广亮大门,内外都有大门洞,进深各可达三四米. 然后是金柱大门,也可能没有外门洞,但内门洞一定有.第三等是如意门和蛮子门,其大门和院墙平行,一般有内门洞,也称门道.因为以上三种都有内门洞,这里就成了院落的特殊空间,一个从外部世界到私人空间的过渡.此外还有最贫穷的大门称为"鹰不落",应该是没有内门洞的.

广亮大门的外门洞就是在主人当年富贵时,也几乎是个"公共空间",到这里临时躲风避雨的,捡破烂的和做小买卖的在此歇脚,甚至有乞丐夜宿,只要不喧哗吵闹,一般都是不管的.似乎外门洞是"领土"外的地方.

但是内门洞就有可说道的了.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刘鸿建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13 积分:4115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12/4/14 21:1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25 12:30:00 [只看该作者]

内门洞的两侧,原本都各有一条粗大的长凳,叫"春凳",长约两三米.这是内门洞必不可少的基本装置.一般到文革时都被已成为大杂院的居民们做了大立柜了,而原来放春凳的地方则堆上了杂物.以前除了寒冬,这里一般是男仆们小憩的地方,女仆是不会在这里和男仆相混的.她们的世界是在垂花门内,凡是勾连搭式的垂花门,都有开放的敞轩,与伸向两边的抄手游廊相连,那才是女仆们的世界.

内门洞的春凳宽大,男仆一般会在这里抽袋烟,泡壶茶,家长里短,世态炎凉,或评书戏文的都作为谈资.要是交头接耳,压低了声音,那无疑是在议论主人家的短长,内宅的隐私了.如果垂花门外的倒座南房是主人的外书房或外客厅,说话就要当心了.不过一般主人的活动区域也是在垂花门以内的.(未完待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高歌邓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31 积分:4238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2/3/13 11: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25 12:41:00 [只看该作者]

  前几年去北京,在国子监街闲逛,看到那里有很多老式住家门洞,每家门洞顶端的“门当”数量、样式、新旧各不相同,当时就有些好奇和疑惑,至今搞不清楚。能否介绍一些老北京门当的历史。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刘鸿建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13 积分:4115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12/4/14 21:1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25 14:1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高歌邓在2012-11-25 12:41:00的发言:
  前几年去北京,在国子监街闲逛,看到那里有很多老式住家门洞,每家门洞顶端的“门当”数量、样式、新旧各不相同,当时就有些好奇和疑惑,至今搞不清楚。能否介绍一些老北京门当的历史。

所谓"门当户对"有两种说法,现从网上下载供高歌邓网友阅读参考,并谢谢您对"老北京的变迁"一帖的关注!

编辑本段一种说法

  门当为北京官宦家的上方的2个或4个小木桩,由于在北京的都是7品以上(包括7品),所以有2个门当是7-5品的官,而有4个门当的是4-1品的大员。所以自古所说的“门当户对”就是从这里来的。事实上,门当起初不是指门上方的小木桩,而是门口的小石墩,这种小石墩分两种,一种是带小石狮子的,一般为武官家庭,一种不带小石狮子的(或者小石墩为印章模样),一般为文官家庭。而户对,则是指门上方的小木桩。

  

编辑本段另外一种说法

  当然这只是第一种说法。另外一种说法是:有两个的是大户人家,并不是什么官员,有四个的才是7品-5品的官员。不过在北京城里有一些门当是住家自己装上去的,看上去明显是非常的新。这是北京市政府在近两年对内城即二环内的四合院,主要是什刹海周边的四合院进行翻新和修葺时安装上去的。

  “门当”与“户对”是古民居建筑中大门建筑的组成部分,这种用于镇宅的建筑装饰现今存留不多了。

  所谓“门当”原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有的抱鼓石坐落于门础上;因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百姓信其能避邪,故民间广泛用石鼓代“门当”。

  再说“户对”,即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典型的有圆形短柱,短柱长一尺左右,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由于它位于门户之上,且取双数,有的两个一对,有的四个两对,故名“户对”。“户对”为什么要用短圆柱形呢?因为它代表了人们生殖崇拜中重男丁的观念,意在祈求人气旺盛、香火永续。

  有“户对”的宅院,必须有“门当”,这是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因此,“门当”、“户对”常常同呼并称。后成了社会观念中男女婚嫁衡量条件的常用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高歌邓
  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31 积分:4238 威望:0 精华:10 注册:2012/3/13 11:2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25 23:15:00 [只看该作者]

  鸿建兄弟的“门当户对”介绍很详实,最有民间那种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生活气息!可惜的是老北京的变迁(当然也包括其它城镇)把一些原本很直观的中华古老文化弄得面目皆非!相比改建后的北京前门大街和相邻保持完好的大栅栏市场,我更喜欢到后者之中去寻味老北京的气息!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刘鸿建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13 积分:4115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12/4/14 21:1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26 11:3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高歌邓在2012-11-25 23:15:00的发言:

  鸿建兄弟的“门当户对”介绍很详实,最有民间那种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生活气息!可惜的是老北京的变迁(当然也包括其它城镇)把一些原本很直观的中华古老文化弄得面目皆非!相比改建后的北京的前门大街和相邻的保持完好的大栅栏市场,我更喜欢到后者之中去寻味老北京的气息!

高歌邓老哥的感受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 英国立法保护城市原来的面貌, 哪怕是一家临街私宅若要修缮改造, 其内部如何现代化不管,但建筑外观绝不许乱改,必须保持原样,而且没人,也没有任何机构,部门能例外. 所以任何人到了伦敦, 都能从街道两侧的建筑物上感受到他们几百年的历史. 而我们常常是毫无顾忌地斩断了城市历史的脉络,然后又打造"景观",试图填补那段空缺,真不知是在干什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刘鸿建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13 积分:4115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12/4/14 21:1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26 12:06:00 [只看该作者]

<<门洞春秋>>续前

内门洞也是宅院的"外事处".

凡是受差遣来送信,送请柬,等回执的,大多只能在内门洞里等候, 家下的男仆将信函,请柬等送进去,那来人少则等半个时辰,长则等一个时辰,往往闲得无聊,就会和本家的男仆聊天,所议论的常是自家主人的短长. 如果主人在衙门里有差事, 无论是特任,简任,荐任,委任的官,所来送信的必是政府机关的差役,家里的仆人是不敢马虎,也不能乱说话的.那来人也就特别无聊,只能呆坐在春凳上傻等.

内门洞也是经济往来的所在.每逢端午中秋,特别是旧历年,各买卖字号的都要差人来要账,那账单折子递进去后,店铺的伙计就只能在门洞里等.

再就是慕名拜谒的,和有事相求的来客,一般也是只能在内门洞里等候主人召见.有的也就是在此就被挡了驾的,能被留下拜帖就算不错了.

一般而言,瞄准宅内女眷的裁缝,也须先在此等候,而琉璃厂的古玩商以及书肆的伙计是不须在此等候的,除非主人有客时.

内门洞也是个"信息中心".但凡社会新闻,政坛变故;某家丑闻,某家兴败;或者某人升迁,某人失宠,都可从这里获取信息.当然主人是不会在这里驻足聆听的,但因为这里是所有人出入的必经之地,所以女眷们的出入,常常是关注的焦点,所以也令女眷们最为头疼.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刘鸿建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713 积分:4115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12/4/14 21:1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1/27 9:05:00 [只看该作者]

过去对大宅门里的男仆通称"二爷",这既是尊称,也有戏谑的成分."二爷"社会经验丰富,来的人是什么人,代表了谁,不敢怠慢的绝不怠慢,可以刁难的决不会放过.所以凡有求这户人家的,都会打点"二爷",那些受到礼遇的也会留下点"意思"给"二爷".这些贿赂多在内门洞进行.

五十年代以后,一宅一户的越来越少,多数都成了大杂院,于是门洞就成了小孩儿的游戏场所,拍洋画,摔三角等活动,很多都在这里进行.或者大些的孩子会在这里谈天说地,无比快乐.曾经在这不到十平方米的空间里,上演了多少年的人间戏剧也终于谢幕了.再往后它仅仅就是个大门了,堆满了杂物的内门洞,只能供人进出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