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新体现代诗歌 → [原创]旧作《故乡行》


  共有125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旧作《故乡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扎兰屯人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7 积分:212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7/27 15:41:00
[原创]旧作《故乡行》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2 13:51:00 [只看该作者]

    此篇拙作原跟帖与老残杂记《感知知青上山下乡四十周年》的诗作里。有人对我说应当设一个独立的帖子。我就在诗词曲赋楹联重新发表了一下。殴肯河版主说应当发表在新体诗的板块,所以又重新在这里发表。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

故乡行
——记四十年后我们重返第二故乡扎兰屯火车头大队


细雨中我们匆匆踏上行程,
还是去扎兰屯,还是去呼伦贝尔,还是去内蒙。
没有当年送行的姐妹、父兄,
只听见鬓已霜染的老伴话语叮咛。
          
车轮滚滚,汽笛声声,
车厢内人头攒动,
大多数人与我们同龄。
细打听,原来和我们一样
—去圆梦!

车到扎兰屯,
我们的战友娄连生早已在站台候迎,
娄主任,好热情,
晚宴已备好,薄酒来接风。
我们婉拒了娄主任的盛情,
因为归乡的心似箭早已穿山越岭。

汽车在乡间的山路上疾驶,
路旁边又见熟悉的白桦树、柞树、榛柴丛,
又见熟悉的葵花、苞米地,大长垅。
正是夏锄的季节,不见牛马犁地,
只见小四轮拖拉机在田间穿行。
草甸子上不见了马和牛,
只听见小尾羊和大白鹅欢快的叫声。

“前面就是火车头了”陈国清说,
大家都站了起来,不约而同。
暮色中又看见了火车头村,
又听见村西小河潺潺的流水声。

以前曾多次梦回扎兰屯,
难道此次又是梦境中?!
悄悄拧一下自己的腿,疼!
呵,是真的,这回不再是梦!

乡亲们已经等候多时了,
疾步跑向前—
伸出双手,紧紧相拥。
我是窦欣,我是朱奎,
我是看青的吕孔瑾,
我是徐秀英、王淑华,小个,
我是爱跳舞的吴晓英。
您是谷大叔,您是胡大叔,您是马春喜,
您是爱抬杠的陈国栋……
称名忆旧容,互道别情。

丰盛的晚宴连摆三桌,
刚烈的“闷倒驴”酒喝个不停,
更深夜静人无眠,
酒酣话多情更浓。
唠不尽当年的旧嗑,
说不完如今的故乡情。

雄鸡唱,天破晓,
赶忙出屋看村貌。
先看村北大草甸,
绿草如茵白鹅跑。
又见村西的白杨林,

排排行行迎风俏。
看不见草苫房土坯墙,
家家红砖红瓦大院套。
门口栓着花奶牛,
闭着眼睛在倒嚼。
小伙帅,姑娘俏,
骑着摩托街上跑。
听不见猪倌“收猪喽”的吆喝声,
听不见马儿的嘶鸣耕牛的哞叫。
走上村西的山岗,极目远眺。
大声呼喊“我们回来了!”
张开双臂把故乡拥抱!
支好相机三脚架,
按动快门不停拍照,
拍下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家乡的变化。
多拍些再多拍些,
因为天津还有未能同行的人啊,
他们思乡之情也和我们一样浓烈难消。

情切切,意浓浓,
双双手紧握话别情。
胡大叔哼唱“送郎曲”,
未语先咽老泪纵横。
“回天津别忘了给大家捎好啊!”声声叮咛,
“有空儿带着全家一块再来啊!”期盼重逢。
紧握的双手不愿松,
双双眼睛热泪盈盈,
“快上车吧,中午还要赶到大河湾呢。”
不知是谁催促了一声。

马达轰鸣,车轮滚动,
乡亲们送我们上路程。
回头看,他们仍在挥手相送。
眼一眨,晶莹的泪珠立刻滚落,
车厢内不知是谁还哭出了声……

我们非亲非故为何如此情动?
我们非朋非友为何四十年后重返呼盟?
因为啊,我们是知青,
四十年前响应毛主席的一声号令,
扎根边疆,把青春献奉。
北大荒的黑土地滋养了我们的体魄,
乡亲们教我们懂得待人真诚。
艰苦生活磨练了我们的意志,
雪地寒天的洗礼使我们胆壮骨硬!
或许有人会说那里有什么可留恋的,
我们在那里失去了青春年华,
等等、等等……
是的,青春年华我们是在那里度过,
但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曾虚度,
我们得到的岂能用船载车装来量衡!
插队的经历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财富,
它使我们在面对困难时知道怎样去克服,
他使我们知道遇到艰苦怎样去奋斗、冲锋!
如今我们都年近花甲,
生活的洗礼、磨砺,
使我们知道什么是感激、感恩,感动!
使我们懂得嫉恶如仇、憎爱分明!
我们走过的路不曾辉煌,
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愧、无悔自己的大半生!
火车头、扎兰屯、呼伦贝尔,
我们大家不虚此行。
期盼整整四十年啊,
如今圆了梦,
圆了那份不了情。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碧落朝真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03 积分:6466 威望:0 精华:22 注册:2009/11/8 20:4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2 14:17:00 [只看该作者]

 

赏读!

知青情结永难忘。为什么呢?我们心系那片热土。那里有我们的青春,有我们的憧憬;尽管,路不平,坑坑洼洼的,可我们走了过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孙书权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509 积分:14800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5/25 15:2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2 15:55:00 [只看该作者]


丰盛的晚宴连摆三桌,
刚烈的“闷倒驴”酒喝个不停,
更深夜静人无眠,
酒酣话多情更浓。
唠不尽当年的旧嗑,
说不完如今的故乡情。

 

很有气氛,诗情酒意让人飘荡.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野稗子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32 积分:15399 威望:0 精华:32 注册:2009/6/6 22: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2 16:03:00 [只看该作者]

我路过扎兰屯,去过呼伦贝尔,好地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招小波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2754 积分:16694 威望:0 精华:36 注册:2008/8/28 21:1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2 19:07:00 [只看该作者]

充满真情实感,读了令人感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扎兰屯人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7 积分:212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7/27 15:4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3 8:12: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碧落朝真,

谢谢孙书权版主,

谢谢野稗子,

谢谢招小波版主,

谢谢大家的关注!

    其实我们相聚在中国知青网,都是因为那段往事、那段情节、那段不了情。虽然过去了三十多年我们都还深深的惦恋着那片热土,那里的山山水水,那里的父老乡亲。虽然我们经历了现在青年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无怨无悔!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伏尔基河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117 积分:10032 威望:0 精华:37 注册:2009/2/24 10:4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3 10:31: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不仅是回忆那当年的艰苦卓绝,只是因为那里有我们奉献出的青春年华。我们惦念的是那山、那水、那情、那里的一切,始终令我们念念不忘,梦绕魂牵。

 

谢谢,扎兰屯人。



往事、心境、记忆、在情深中静静地流淌……
博客http://scmok.blog.163.com

                                      长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扎兰屯人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7 积分:212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7/27 15:4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3 11:10: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伏尔基河的赏评!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谈空耽静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067 积分:11642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9/10/12 14:3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3 13:43: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非常质朴的叙事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真情。欣赏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扎兰屯人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07 积分:212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7/27 15:4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4 8:07:00 [只看该作者]

 

谈空耽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非常质朴的叙事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真情。欣赏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谈空耽静老师,谢谢您的跟帖和点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