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梦萦天山 → [转帖]农六师与《亮剑》、亮剑精神


  共有122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农六师与《亮剑》、亮剑精神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冷燕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435 积分:939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9 21:49:00
[转帖]农六师与《亮剑》、亮剑精神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6 22:22:00 [只看该作者]

农六师与《亮剑》、亮剑精神


    “亮剑精神”源自《亮剑》,都梁的小说和电视剧《亮剑》取材于农六师前身部队;农六师五家渠市党委提出“大力弘扬和唱响亮剑精神,促进师市文化繁荣发展”。从社会生态的角度讲,这是文化与政治的积极互动,是艺术与生活的良性循环。

    《亮剑》源自农六师前身部队,根据何在?

    首先,是电视剧《亮剑》本身传递的信息。

    电视剧《亮剑》的故事是围绕八路军129师386旅这支部队展开的。虽然故事中人物姓名是虚构的,但部队序列、番号和重要战役、战斗都是真实的,有史可查的。像山西的七亘村伏击战、韩略村伏击战,在抗日战争史上都确有其仗,甚至它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战斗过程与结果都与军史记载相吻合,只不过指挥员在电视剧中叫李云龙,而军史上是王近山。特别是七亘村战斗,两次在同一地点设伏,两次获胜。将“战胜不复”的兵法反其道而用之,只有王近山才有如此奇谋。可以说,史料运用的准确和艺术加工的精到促成了《亮剑》的成功。

    李云龙与农六师前身部队指挥员王近山、程悦长有相同的经历。都出生在黄安,历经了黄麻起义、大别山、川陕根据地和长征,直到抗日前线。李云龙所在的129师386旅772团,王近山是副团长;李云龙受命组建的新1团(后依次整编为386旅16团、十七师50团、农六师五O农场),程悦长是政委。之后,由386旅771团、16团(新1团)组建成新四旅,王近山和程悦长先后任旅长,程悦长一直把这支部队带到新疆,带到五家渠,并更名为农六师。现在五家渠的长征街上,有王近山、程悦长等将军的画像。

    第二,是亲历者的证实。农六师的老领导赵予征、曾继富、岳云芳等,用自己的亲历佐证了电视剧《亮剑》对战史和战斗场面还原的真实。原农六师政委、后任兵团副政委的赵予征,当年是王近山的部下,参加过《亮剑》中的韩略村战斗。他说,那战斗场景的紧张激烈与剧中一样,至今历历在目。他们还说,农六师前身部队的王近山、徐深吉、谢家庆、丁思林、程悦长、袁学凯、向守志、李凤友都是李云龙那样有奇谋、敢担当、冲锋在前的指挥员。

    第三,社会的公认。电视剧《亮剑》首轮热播之后的2005年10月,《兵团日报》发表了《“亮剑”亮出农六师的一段历史》的文章,引来众多媒体的关注。《新疆消费者晨报》记者通过对众多老领导、老同志的采访,以“《亮剑》激起老将士烽火岁月记忆稠”、“听老战士讲述《亮剑》原型故事”、“烽火尘后诉不完抗日战士苦与乐”、“《亮剑》将士放下手中枪建设五家渠”、《亮剑》传奇部队源自农六师”、“作者导演观众解读《亮剑》传奇”为题,用整版的篇幅连续6天报道了《亮剑》与农六师的渊源。之后,《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新疆青年》《广州党史》等报刊杂志相继来农六师采访,发表了多篇关于《亮剑》与农六师历史渊源的报道。2007年,师市党委宣传部以“追寻历史的足迹”为题,组织了一次寻根溯源的考察活动。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和严谨的考证,创作了电视专题片《追寻亮剑的足迹》,解读了农六师就是“亮剑”部队的延续。

    现在,在山西太行山,竖有一个《亮剑》雕塑,抗日根据地的人民认同当年的129师386旅,就是向日军“亮剑”的部队,并以此为纪念。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亮剑》作者都梁的确认。

    电视剧《亮剑》热播之后,谁是李云龙?亮剑部队在哪里?成了网络点击的热点和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面对采访,作者都梁总是不置可否地说,《亮剑》是文艺作品,“李云龙”是根据我军众多的指挥员性格特征塑造的艺术形象。

    2009年8月,《亮剑》作者都梁来五家渠作客。他说,《亮剑》的创作素材,的确取材于农六师前身部队新四旅16团。因为一个有利条件,使他较多的接触到386旅16团的老领导,较为全面了解了新四旅的战史,掌握了大量的口碑和文献资料。对于创作《亮剑》,他说,“刻画是我的本意,求真是我的原则”,表示“尊重历史,愿意还原历史。”史料的准确把握和艺术加工的完美结合,成就他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亮剑》;之后,又成功地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小说和剧中再现了这支英雄部队的战斗历程。主人公李云龙的形象,有新四旅旅长王近山的性格特征和战斗经历。兵团老领导赵予征在接受五家渠电视台采访时说:“亮剑部队今何在?天山脚下农六师。”

    都梁还给师市题词:“肩负三大作用,续写亮剑精神。”

    《亮剑》是“亮剑精神”的载体,是“亮剑精神”的形象代言。作家都梁可以续写《亮剑》,而续写“亮剑精神”则是农六师30万人的神圣职责。因为我们传承的不仅是部队的组织形式,还有它的文化基因。

    1950年2月,身经百战的将军们率十七师(1953年更名为农六师)指战员顶风冒雪拉片石修建和平渠,就是向戈壁荒原亮剑,就是续写亮剑精神的开始。虽然,他们面对的不再是凶残的入侵外敌,而是饥饿、寒冷、黄沙和孤寂;虽然,他们不是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付出的却是智慧、青春、汗水和一辈子默默的坚守。

    当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上海支青李梦桃面对北塔山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当全国三八红旗手、一O二团敬老院院长张新玲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孤寡老人,当全国十佳民警、猛进派出所所长李玉山面对社区纷繁复杂的民事纠纷,他们扬眉出鞘,亮出了自己的剑。这剑,就是坚强的意志、毅力,是对祖国对各兄弟民族的热爱和忠诚,是对边疆每一寸土地的眷恋,是法律的公平正义和对尊严的敬畏。他们体现了“忠于使命、敢于担当、不畏艰难、创新争先”的精神内涵。而这些,与战争年代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敢于亮剑、勇于致胜的“亮剑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前几年,人们知道亮剑部队在农六师;现在,农六师出手“亮剑”,这剑就是率先跨越发展。即:在兵团率先实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果把1950年代开始的建设农场、屯垦戍边称作农六师历史上第一次亮剑,那么,现在的建设城市、屯城戍边应该是第二次亮剑。


      (根据作者作客五家渠电视台《走进演播室》访谈整理,载《兵团建设》2012年第6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都梁题.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农六师党委宣传部长刘毅(中)、副部长杨明方(右)接受都梁为师市题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都梁马新平.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农六师师长马新平与都梁同志


1965年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2004年和当年战友们共同出版《天山脚下的北京知青》一书,为北京和新疆真实的历史补充了珍贵的资料。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那排红柳
  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544 积分:338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6 16: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17 13:54:00 [只看该作者]

   正是有农六师屯戌边疆,伟大亮剑精神,边疆有了今天辉煌。亮剑精神万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