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梦萦天山 → 春山长青(连载)---心系矿山娃


  共有139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春山长青(连载)---心系矿山娃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梭梭柴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60 积分:1904 威望:0 精华:3 注册:2009/12/6 15:38:00
春山长青(连载)---心系矿山娃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30 12:05:00 [只看该作者]

 

说明:感谢版主“沽上鲁人”的支持,建议我把六年前的文章发在网上,并且帮助分段,制成电子版。使我发的很方便,感谢版主!“春山长青”的主人公是1965年我们一起支边,被分配在一个连,一个宿舍。我有责任把战友的英雄事迹写出来。谢谢!

 

春山长青(连载)——心系矿山娃 

 

 5月21日是周春山牺牲的祭日。31年前春季的一天夜里,他在巡渠值班中只身奋力抢修被水冲垮的干渠,最后倒在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6师103团2连干渠的闸门边,再也没有起来。他是一个患了5年白血病的绝症病人,牺牲那年才27岁。

周春山同志1965年从天津市第13中学高中毕业后,毅然投身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个革命的大熔炉,成为一名光荣的军垦战士。他在8年的支边生涯中,当过小学教师,做过连队文书,赶过毛驴车,扛过砍土曼……

1968年夏季的一天,春山在团东山煤矿学校的教室里给娃娃们上课。忽然感到头晕,一把没扶住讲桌,晕倒在地,娃娃们惊恐地叫着。这个学校只有一个班,只有他一个老师,娃娃们的叫声惊来了老矿长。老矿长抱着他,春山慢慢地醒了,望着老矿长勉强地笑了一下,站起来要给娃们继续上课。老矿长鼻子酸了,心想:是我害了这孩子,这穷山沟没人愿意来,费了多大劲,团子校校长才舍得把自愿申请到山沟教书的春山派上山,现在竟把孩子累成了这个样子。老矿长向娃们吼了一声:“下课,老师病了。”周春山还想争什么,没容他说,被老矿长扶出教室说:“孩子,休息好明天下山看病。”

“就这样下山了吗?”春山坐在已沉浸在夜幕中的山坡上想,“不知怎么搞的,最近身上没劲儿,发低烧,真病了?我走了这群娃们怎么办?矿上来个老师多不容易。”

春山知道,他下山会对老矿长意味着什么。

山上的风渐渐地凉了,春山觉得舒服了一点,他隐隐约约地看到学校的孩子们在教室门前高兴地玩耍着。这些孩子跟他1年多了,山沟里没地方去,除了家就是学校,他又是单身汉,除了学校还是学校。上课教孩子们功课,下课带孩子们玩儿,心全在孩子们身上,孩子们特别爱上周老师的课,周老师讲的故事他们从来没听过,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吸引着娃娃们,印在娃娃们的脑海里,伴随着他们一生的成长。春山想,娃娃们没离开过山沟,他要尽最大能力让娃娃们将来和自己知道的事情一样多,比自己更有出息。可离开这些娃娃们,又将意味着什么呢?娃娃们一张张聚精会神的小脸儿在他眼前久久不能抹去。

夜幕下空旷的大山,山坡上星星点点的家家灯火,他舍不得离开这些娃娃们,舍不得离开自己心爱的工作,舍不得离开老矿长。这一切让周春山第一次感到什么是责任。他第一次失眠了。

第二天早上,周春山一边给孩子们安排3天的复习,一边等山下来拉煤的车。矿上没车,只有搭拉煤的车下山。教室外面站着老矿长的老伴儿,是老矿长派她来的,“文化大革命”的风也吹进了山沟,矿上领导“靠边”站,要不是煤矿工作危险,老矿长内行,也早被“打倒”了,他一个人实在太忙,也许春山的离开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现实,只有老伴儿能代表他了。老矿长的老伴儿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村妇女,生活把她磨炼得那样憨厚、顺从,她小心翼翼地在教室外面等着完成老矿长交给的任务。

车来了,是辆拖拉机。春山再三嘱咐孩子们复习好功课,等他回来。老矿长老伴儿拿出个军用书包和30元钱塞到春山手里催他快上车,春山说什么也不要,老矿长老伴儿急了,边塞着东西边擦着泪湿的眼睛说:“大兄弟,穷家富路呀,治好病快回来,我们家那口子昨夜光叹气、抽烟,一宿没睡。你治好病,快回来他就高兴了。”

春山坐上煤车,望着这挥着手的老实巴交的女人,流泪了。他想起了支边离开天津时没有亲人送他,那种说不出的委屈使春山一下子体会到对大山人亲情般的离别,他真舍不得离开,谁也没想到周春山再也没能回到这大山。经新疆兵团医院确诊,周春山患的是白血病,也就是血癌。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冷燕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435 积分:939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9 21:4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31 21:15:00 [只看该作者]

为春山战友自豪和骄傲!


1965年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2004年和当年战友们共同出版《天山脚下的北京知青》一书,为北京和新疆真实的历史补充了珍贵的资料。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