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梦萦天山 → 参加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共有166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参加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冷燕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435 积分:939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9 21:49:00
参加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6 0:29:00 [只看该作者]

参加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最光荣的是参加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那是一份值得自豪的荣誉。我在农六师干部学校时,作为唯一的女性,加入了赴昌吉自治州的毛泽东思想宣传小分队,在滨湖人民公社各大队作过巡回演出。那是在1966年冬季。

    干部学校的工作人员本来就少,女同志就更少,只有我和一位上海人、一位广东人。由于我是北京人,普通话说的好,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去宣传队,尤其在那个年代里,我这个极不善歌舞的人在宣传队里反而算是个“宝”。

   宣传队成员基本上以天津知青为主,带队的是姓徐的教员,他负责政治思想工作和与公社的组织联系,我也算是两个老师之一,负责宣传队员们的生活和演出任务的完成。由于我是队里唯一的女性,所以演出任务里必须有节目,而且一演就是两个。

   我的搭挡是66年支边的天津知青刘忠诚,他比我小一两岁,我们俩的两个节目是:男女声二重唱《逛新城》,男女声对口朗诵诗《焦书记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节目内容不同,可是角色相同,我总是演他的女儿,他总当我的爸爸。

   在学校里排练了多少次都不行,他倒是很卖力排练,主要是因为我的心里不平衡,心想:论资格,我来新疆比他早,是学校的老师;论年龄,我比他大。心里的包袱放不下,一周的排练里,无论是唱歌还是朗诵,一唱到“阿爸哟”、喊到“爹”的时候就卡壳了,我喊不出来,或者声音极低,如同蚊子声,于是歌也唱不好,诗也诵不出,就连我们去公社前为全校员工预演时,我也被哄笑声弄的脸红脖子粗的,自身的虚荣心使我更难为情。尽管我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事实上却不能纠正。就这样,带着满腹的忧疑,顶着月光下寒冷刺骨的风,踏着没膝深厚厚的积雪,晚十点左右,沿着干部学校后面的小路,向昌吉的滨湖公社步行走去。

   那场雪下得很大,地面上雪的厚度是我在北京从没有见到过的。我穿着毡筒,格外累脚。前面是16团的赵景贺开路,我们十几个人全都沿着他的脚步,脚印踩脚印,大脚压小脚,小脚套大脚。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我走在中间,前后都有学员。虽然我是学校职工,在这里却是弱者。我走路显然很费力,走这种雪路也是第一次,有时看不好前面的脚印,就会走偏了,一步踏上前面脚印的旁边,那厚厚的雪,我下脚时很费劲,踩下去轻飘飘的,再拔出来时又是站不稳。为此也摔倒几次,全是前后的学员们齐力扶起来的。

   走了半夜,也不知几点到了公社,吃了点公社预备好的饭,然后分到各个老乡家去休息,睡了几个小时就被叫起来又吃饭、化装,准备演出。天一黑,演出就开始了,有时晚上要在两个村庄或大队连续演出,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不能卸装,很快吃点饭后就急行军走到另一个场地接着演出。

   我清楚的记得第一天演出的场地是一个高台,那是用马路上的大粗水泥管子排列好,上面再搭上木板既为舞台。舞台的正前上方左右各吊着一个大汽灯,照得舞台分外明亮。我们在亮处,台下黑压压一片老乡,看不清有多少人,也看不清人群的边缘在哪里。众多老乡们在这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中静静地看我们这水平并不高的演出,小分队的同伴们全被这种场面激动了,都在竭尽全力的放声演唱着。我也使出了极大的能量,奇迹出现的是在这种场合使我在演出时自然的喊出了排练时最大的难度音量,清脆的“阿爸哎,快快走”使全体宣传队成员带头先鼓起掌来,下面的群众也跟着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真是给了我莫大的动力。当我朗诵道:“爹,焦书记他回来了”时,随着大大的声音自己的眼里不禁含满了泪水,清脆的声音里显然带有对焦裕禄同志的那种深深的怀念和强烈的感情。其他同志的节目也同样效果特别好,比如刘忠诚、骆永茂、伏宁敏、刘伟、赵景贺等人的《三个美国佬》、《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毛主席的语录板》等快板、双簧、三句半等等,内容新颖、短小活泼的节目也很受老乡们的欢迎,在这冰天雪地里,掌声不断,此起彼伏。老乡们嘴里冒出的热气在寒冷中不断飘然上升着,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喜悦、兴奋,这种热情为我们增添了抵抗严寒的力量,为我们成功的演出增添了勇气,使我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在那个年代里,兵团和地方都很困难,我们每月仅有3%的细粮白面,一周有限的吃一两次馒头,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一次大米饭,冬天往往是以土豆为主的土豆丝、土豆片、土豆块;夏天则是以西葫芦为主的西葫芦丝、西葫芦块、西葫芦片。可是在宣传队走过的各个大队部,所到之处全是吃细粮,白面大米不定量,老有肉菜,特别是老乡们常常杀羊取肉做些新疆风味的饭菜,如:手抓饭,拉条子、炸散子、烤馕、烤羊腿等,使我们感受到了新疆各族老乡那浓浓的待客盛情和真挚欢迎。他们称呼我们为“毛主席派来的人”,“天安门来的宣传队”。在演出前后,总有不少的哈萨克、维吾尔、塔塔尔、塔吉克等各少数民族老乡热情的簇拥着我们,他们不会说汉语,只是在争相握手时说上一句:“北京嘛,亚克西!”“北京巴郎子嘛,亚克西!”那众星捧月般的氛围,永久隽刻在我那刚刚18岁的经历中,那也是后来工作多年中极少见的场景。

   我深深地怀念新疆昌吉滨湖公社的老乡们,是他们给了我演出的勇气,给了我战胜自己的力量,他们那真诚、豪爽的好客作风感染了我,使我在近四十年的生涯中有了深深的性格烙印。我为有这次经历而感到幸运和幸福!我爱新疆,我爱兵团,我爱昌吉人!我更爱滨湖公社的人!



1965年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2004年和当年战友们共同出版《天山脚下的北京知青》一书,为北京和新疆真实的历史补充了珍贵的资料。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