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梦萦天山 → [转帖]见识阿勒泰


  共有123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见识阿勒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沽上鲁人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643 积分:27145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09/12/2 14:18:00
[转帖]见识阿勒泰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17 22:17:00 [只看该作者]

 

见识阿勒泰

 

初次行车

新疆的阿勒泰山脉被世人称为“金山”,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黄金、宝石、云母、煤等取之不尽。我国惟一的一条自东向西、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犹如一条蜿蜒的玉带镶嵌在阿勒泰山脉前沿的大地上。新开发的哈纳斯湖旅游风景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当空升起。绵延数百公里的原始森林,为祖国的建设提供着栋梁之材。

煤矿由于采煤需用大量的支撑木,每年在1 000立方以上。所以煤矿车队在山上拉运木材,跑遍了整个阿勒泰山的山区林场。那年接到木材分配指标,是塔尔郎林区的1 000立方坑木。由于时间紧、任务急,车队当即将拉运任务分配给各车。

我虽刚拿到驾照不久,但接到任务后即同其他老师傅一样,认真、细致地检查和保养了自己的车,并准备好一切行车中的所需工具。拉运木头是个艰苦、危险,而且有时间限制的艰巨任务,所以必须要抓紧时间,争分夺秒。一切准备就绪,我们离开煤矿驱车赶到山下落脚点———181团。

第二天早晨天气看好,各车便抓紧时间匆匆上路向塔尔郎林区出发。趁着早上凉爽,很快通过一片干枯的戈壁滩,来到山前的一条小溪边。我们纷纷停车,拿出洗漱工具,到小溪边刷牙洗脸。清澈的溪水一触乍凉,好像在告诉我们山上和山下的差别。待洗漱完,给车加满水,我们已感到浑身凉得发抖,赶紧钻进车内,开车过溪驶向林区山路。

林区的山路是为了拉运木材沿山边由林场自己修筑的。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崖隙壁缝之间不时流出的溪水将路冲出条条水沟,使重车晃悠不止,车身咯咯直响。急转弯处的悬崖绝壁经风吹雨打,被风化得似一个个龇牙咧嘴的怪兽,面目吓人,还不时有石块落下滚到路中心,令人提心吊胆。狭窄崎岖的盘山道,路面最宽处不过4米,若遇两车相会,还要提前找相对宽点的路面,谨慎相擦而过,真是悬呀!我初次上山,紧贴山路的右面内侧,心情特别紧张,手紧握着方向盘,目不转睛地盯住前方,注意着上面下来的重车。我的车正行驶着,突然从前面弯道处下来一辆重车,照直朝我冲来。不好,赶紧贴边停车,我惊魂未定,耳边便传来亲切的招呼声:“喂,小伙子,第一次上山拉木头吧?”我低声回答:“是的。”老师傅接着说:“千万要注意安全,你空车应靠外行,下山重车靠内行,这样安全,以后你会知道的。”听罢此言我才感到,在这特殊的环境里,连交通规则都变了。我上车启动,给下山重车让开山路内侧,驶向上山道的左侧。山路左侧路边没有任何的遮拦,路边没有填修平的缺口非常危险。由于坡陡,突然地左侧行驶很不习惯,心里特别害怕。车挂着二挡费力地向山上爬过了几个S弯。我摇下左侧玻璃,往左侧路下一望,“啊!”不由得让我毛骨悚然,下面竟是一眼望不到底的万丈深渊,真叫人望而生畏。

我停下车,扶着车门定神仔细再看,大峡谷四周茂密的原始森林、丛生的绿草、蜿蜒的S型山路犹如一条编织的彩色地毯,加上蓝天有几朵白云的点缀,眼前竟是一幅大自然描绘的立体风景画。我无心欣赏面前的风景,只想尽快拉回木头。我起步继续前行,在一弯道处,突见山道的左侧有辆解放空车侧翻在路边一棵大树旁,没见人,好悬呀!要不是这棵大树,早已是粉身碎骨了。我不敢在此处停留,这时两条腿已不由自主地有点发软。这山路的几处盘山道,一边是峭壁悬崖,一边则是万丈深渊,若有个闪失,结果则是不堪设想的……

那天还算赶上好天,也许是老天爷保佑我这初次行车的年轻人。不一会儿工夫木材已装好,也办妥了手续,便立即掉头下山。因为山上的天气变化莫测,只要一下雨,车就无法上下和挪动了。下山的路上,我牢记老师傅的忠告,谨慎驾驶。车一开到盘山道,由于车重、坡陡、路滑,车速越来越快,就如一匹脱了缰的烈马,怎么也难以控制。车虽挂着二挡,踩着刹车,有时连手刹都用上,车身仍推着发动机哇哇吼叫。通过几道溪流冲击的水沟时,车都跳了起来,眼看要失控了,把我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但我沉着操作,抱着必胜信念,终于安全到达了目的地,此时已是晚10点钟。回到住处,吃完饭,和衣而卧,不久便打起呼噜了。

雪夜遇险

那是1985年的冬季,几场风雪后,阿勒泰地区的大地上纷纷披上了洁白的冬装。在用砂石铺成的简易的布尔津至哈巴河的公路上铺满了积雪。

一天,我驾驶着东风140型载重车与单位的一辆解放翻斗车各载一车煤,驶经布尔津县送往哈巴河县,两县相距64公里。当我们中午12点驶离布尔津县16公里左右时,渐见前面风雪交加、寒气逼人,这时发动机的水温骤然降了下来,不由得使人担心起来。我急忙停车,盖好水箱的棉保温帘。我想起当地人讲过:“这地方只要一起风,肯定是三天西风,三天东风。”在这种风天时节,上车起步后我用低挡,保证车有足够的力量行驶。不多时就隐约看到路前面的风雪中有几十辆车,排队停在公路上。一见此情景,我心里有点发慌,不好!肯定是前面的车过不去了。由于我赶路心切,就慢慢地超过车队,继续前行。走了一段后看到前方30米左右长的积雪路段,已有车困在路中动弹不得了。我停下车,戴上皮帽子,下车查看路况。我看到,依次排队停在那里的有几十辆车,发动机都不敢熄火,人坐在车内听天由命地等待着。我听到客车内乘客的喊叫,冻得在车内跺脚,还夹着几声孩子的啼哭声……

我对同行的小张说:“小张,我们不能等,要是过不去,今晚我们都会被冻坏或冻死,我们一定要冲出去。现在将你车的水放掉,把你车上的汽油抽出加在我的车中,然后将车上带的铁锨拿来,我们一同挖雪、开路,先保一辆车冲出去。”说完我俩就在车的前后车轮处,开始挖雪。由于风大,挖走雪的地方一会就又被雪填平了,但我们丝毫不敢泄气。小张没干一会儿,就感到无望了,一直说:“不行不行。”我着急地对他说:“不能停,加油干,一定要拼出去。”当时为了求生路,我拼着命地挖雪铲雪,在滴水成冰的野外,我浑身是汗,内衣都湿透了,脸上的汗水也被冻成了薄冰壳。待挖出一锨宽,我们就开车向前拱。就这样,我们拼着命地挖呀、铲呀,车一点点地向前拱动。30来米的积雪路段,硬是整整拼了近5个小时,才使车驶出困境。这时,我才感到耳朵、面颊火辣辣的,都已经冻僵了。事后,脸、耳朵整整脱了一层皮。我正准备开车离开,跑过来几个人,大声喊着:“师傅,快去给县委带个信,来救人呀。”一个小伙子爬上我的车,大声说:“我去县委求救。”当时天已经黑了,这里的问题更加严峻了。见人已上车,我就喊:“都坐好,抓牢。”我打开车灯,瞪大双眼,紧握方向盘,加大油门,车的发动机哇哇直叫,车像疯了一样冲过了公路上一段段的积雪,终于到达了哈巴河县城。车上的小伙子急忙从车上跳下,直奔县委值班室,这时已是夜里11点了。县委值班人员得知情况后,马上进行了联系,求助当地驻军边防团。接到县委的通知,边防团立即紧急出动,开出三辆军车,载有几十名解放军战士,赶到车队和群众被围困的现场,首先将客车中的老人、小孩抱上车,然后招呼其他各车的司助人员弃车上军车。解放军战士在严寒风雪中,挥锨挖雪开道,终于将困在风雪中的近百人安全送到县城。被救人中,有不少人流着热泪,连声感谢解放军。一位老人对一战士说:“若没有您们的拼死搭救,我们都没命了……”

(作者 张亚光)

 



鲁西是我出生的地方,准葛尔是我奉献青春的地方,海河是我播撒夕阳
的地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山行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2151 积分:11381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12/7 14: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18 10:06:00 [只看该作者]

     无论是“山路行车”还是“雪夜遇险”都令人惊心动魄。


我们从天山走来,无愧人生。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和田玉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57 积分:183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2/25 13: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4/18 20:57:00 [只看该作者]

过去,我们很羡慕汽车驾驶员工作,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看了 “山路行车”“雪夜遇险”才知道汽车驾驶员工作充满了危险,幸亏张亚光沉着,心理素质好,临危不惧,度过险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