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梦萦天山 → [转帖]装满青春的地窝子


  共有151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装满青春的地窝子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冷燕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435 积分:939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9 21:49:00
[转帖]装满青春的地窝子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6/8 22:07:00 [只看该作者]

装满青春的地窝子

 

   魂牵梦绕着兵团的连队……

   茫茫的戈壁上,滚滚的麦浪里,孤零零的耸立着几间干打垒的土房子,房前有一根高高的旗杆,旗杆上挂着一面小红旗,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它在风中飞舞,给人们传递着火热的信息。用过的废犁片静静的悬挂在房檐下,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辉煌的过去。在这几间土房子周围,围绕着几十间地窝子,那就是我们兵团战士的家。

   地窝子伴随着我十多年的兵团生活,她盛装着我整个青年时期的欢乐与苦闷,它牵动着我的回忆。

   那是1965年9月的一天,农六师共青团农场三队老职工们热情的迎接着我们20位来自北京的知青。就在那天,我第一次见到了‘地窝子’。也就从那天起,地窝子陪伴我十多年,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青年时期。

记得那天,一位老职工领着我和另一位学友顺着挖好的梯道往下走,进入一个人工挖掘的土坑,有点象北方的菜窖,里面的光线很暗,有几个老职工正忙着往两个土台上铺麦草,紧接着我们的被褥被铺到了麦草上面,直到此时我们才明白——那就是我们的“床”!刚明白过来,我们的洗漱用具已经被安置在一进门的土台上了。仔细观察,这‘房’大约有6米长、3米宽、2米高,‘床’大约2米长、0.8米宽、0.5米高。‘床’旁边留了一个半米见方的小土台,上面铺着报纸,放上小油灯(在墨水瓶或小药瓶里放上灯捻就是一盏小油灯),那就是我们的床头桌了。房间里并排有五张桌子和五张床。屋正中有一根约十厘米粗细的树干,它顶着一根与其同样粗细的树干作房樑。房樑上,与它垂直放有一排1米多长的小树枝,再上面密密的铺上一层玉米杆,这就是‘屋顶’了。‘屋顶’中间留了一个1尺见方的小洞,小洞上有一块玻璃,一缕阳光从此照进,仰仗这小窗给昏暗的地窝子里带来了光明。门是向里开的,这所谓的门是由几块木板钉在一起,表面糊上一层报纸,挡在坑道口,就可称为门了。门边有一个灶,灶连接着一截两米高的土墙,室友介绍这是火墙,它是新疆人冬季的取暖设备。房樑上挂着一盏破旧的马灯,马灯残存的灯罩被烟熏得呈现出黑黄色。

   地窝子虽然异常简陋,但人们尽量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纷纷把自己喜欢的风景画、人物画等海报贴在床边的墙上。生活用品放得整整齐齐,显然很有生气,处处显现屋内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老职工介绍说:这就叫地窝子。又说地窝子有两种:有半地窝子和全地窝子。半地窝子是房子一半在地面上,一半在地面下。全地窝子是前面房顶比地面高两尺,后面房顶与地面平。最重要的问题是地窝子周围一定要安放好沙枣刺等东西,防止人或牲畜跑上房顶,压塌房顶发生危险,并列举地窝子的种种好处。最后说,地窝子不管全地下还是半地下,不容易直接受外界气候袭扰,冬暖夏凉,建造起来取材方便,建得快等等,符合兵团提出的“先生活,后生产”的号召。我的体会却是:地窝子主要特点是符合“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

   在新疆的兵团农场,从初春到初冬都是农忙,按照兵团的规定,农忙时两周才可以休息一天,这叫大礼拜。规定虽然是这样,但到了麦收季节,就连大礼拜也没有了,一干就是几十天。那时,每天天不亮,铧犁片就被当当的敲响,急促的击打声催促着大家去上工。天上的星星眨着朦胧的眼睛,目送我带着睡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收工时,又在星星的看护下,拖着散了架的身体,跌跌撞撞的回到地窝子,一头扎到床上……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地度过,人累极了。

   为了能休息一天,我经常渴盼着下一次雨,来个自然影响,那样就可以休息一天,美美的睡一觉了。这天,终于下雨了,我把头埋在被子里,调整好姿势准备好好睡觉。由于没有阳光照射进来,屋内一片黑暗。可是还没睡着,地窝子里就开始“掉点”了,眼见房顶的漏水越来越严重了。我只好爬出被窝,先用塑料布将床罩盖上,再将脸盆、饭盒、牙缸等一切可以用来接水的器皿,高高低低的摆放在屋里漏雨的地方。紧张的一阵儿忙活后,睡意也没有了,勉强躺在被窝里享受着这难得的休息时间,倾听着屋里屋外雨点错落有序的滴落声,品味着大自然这美妙的旋律,使我忘掉了由于下雨,地窝子里越来越重的霉烂味儿……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我冲出郁闷黑暗的地窝子,置身于戈壁滩上,舒展着身心。看着雨水刚刚冲洗过的大自然,是那么的干净、亮丽、动人。褐黄色的戈壁滩在太阳的照耀下,发出一闪一闪钻石般的光泽。翠绿的麦苗像少女般低着羞涩的头,在微风中轻轻摇晃着身躯。远处白色的雪峰像利剑般刺破天空,雨后的百灵鸟就像上满了发条,在天空不停地唱着美妙的歌曲。雨后的戈壁充满了活力,让人感动,令我陶醉。

   在戈壁滩上也经常会遇到沙尘暴,它的到来总是那么突然,每每不经意的一抬头,就见它从天边飞快的朝我们冲过来,就像一块黑色的幕布,很快将蓝天遮挡,四周即刻变得一片漆黑;戈壁滩的狂风就像巨大的怪物,像陀螺般快速旋转着;将周围的砂、石、树木等物都调动起来跟着它一起旋转、再旋转。我感到自己在大自然面前是那么渺小、懦弱。从心灵中感觉到能庇护我们的只有“地窝子”这个家了。于是,我们本能的在狂风中、在满天的砂石中飞奔,砂子拼命地往嘴里,往喉咙里钻,连气都喘不过来了,尽快躲入地窝子时才觉得安全了,才放下心来。但,很快,风停了,天明了,又都恢复了原样,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蓝蓝的天空上朵朵白云比赛着、追逐着,宽阔的大地上小草在悠闲地晒着太阳。一切是那样的祥和平静;只有嘴里残留的砂子在提醒我——刚过去那危难的时刻和地窝子对我们有力的呵护。

   新疆的冬季,除了呼啸的寒风外,整个世界仿佛都被寒冷冻住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地浑然一体,眼前只有一种白色,带给我们的只有天寒地冻。冰冷的寒风轻易地刺穿衣服,使我们就像赤裸着站在冰天雪地里。寒流就象毒蛇般抓挠着,撕咬着我的五脏六腑,严寒仿佛刻意与我们作对,想尽一切办法在折磨我们的肌体、考验我们的意志。然而,地窝子守护着我们,她将寒冷果断地拒之门外,户外冰天雪地寒气逼人,地窝子里,呼呼的炭烧红了炉盘,外形简陋、高大结实的火墙温暖习人,使我们能平安的度过寒冬。

   冬天一般都是农闲,内地许多农村几乎家家可以长休,但兵团却没有农闲。机耕队、水工连冬季要忙着修理、保养机械,为第二年的农忙做着紧张的准备,农业连队忙着往地里拉肥料,为来年的丰收,高产做准备,团里还要派出人员打井、修路等。

   我们常常拉着爬犁,往田里送粪,那时我穿着高一尺多、笨重的毡筒,连腿都不好打弯,拉肥来回跑几趟,鞋底就沾上厚厚的一层泥土,变成了中间高两头低,就像踩着高跷走一样。

   如果遇到寒流,就更要小心的采取对策了。寒流一来连空气都浓缩了,大家围裹得很严实,男生把领子竖起,帽子的护耳放下来,女生的帽子下面多戴一条棉纱头巾,有的还戴上大大的口罩,全身只有一双眼睛暴露在外面。黑黑的眼球躲在挂满白霜的眼睫毛后面,眼皮尽量轻轻的快速眨动,就这样,眼睫毛还经常被冻住。鼻子躲在围脖和口罩后面,吸气时慢一点,鼻毛就冻得沾到了一块儿,呼出的气,结成了白白的霜,挂在人们皮帽上,眼睫毛上,围脖上,茸茸的白毛贴在脸上,大家都很象圣诞老人。

   天虽然很冷,但大家干的却热火朝天,默默的、互相较量着、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拉着肥料,没有说笑声,只有脚踩雪地吱吱的声音。在雪地上走路人很累,本来半尺深的雪就不好走,我们脚上穿的又是大大的毡筒,走路的样子很难看,有人说像大狗熊。下了工,回地窝子时往下走,腿一软,经常象小孩子滑滑梯那样从地上一直滑下去、撞开门,一下子滑到地窝子里,直到床边,甚是有趣。

   如果遇到暴风雪也很开心。 记得一次晚上刮着大风,下着一团团纷扬的大雪,地窝子里静静的,炉火一闪一闪扑扑的响着、烧着、钻进火墙,火舌吐着的红光照亮了地窝子,“房”里暖暖的,人懒懒的,这是睡觉的好天,大家都很开心。我们早早上床,很快进入梦乡,睡梦中,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喊“快起来,牛上房了”,并听到他们嘴里“嗷吃,嗷吃”的赶牛声。我赶紧坐起来,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看看旁边的知青,他也傻傻的坐着。突然我们明白了,急忙跳下铺,嘴里也大声喊着,象室友一样,拉开门就往外冲,出去赶牛。原来连日的风雪盖住了草场,饿牛想吃我们盖“房”的玉米杆了。如果牛上了房顶,地窝子可经不住牛压,随时都有垮的可能。

   拉开门,大雪从上到下把门堵得严严实实的,没一点出路。为了吓跑牛,室友们象发疯一样,有的敲盆、有的敲碗,把声音弄得大大的来吓唬牛,还有的室友一头扎进雪墙,扒个雪洞,跳到外面赶牛。我也跟着钻出雪洞跑到“房”上一看,牛把围在“房顶”的沙枣刺刚拱开个缺口,还没到“房项”上呢。谢天谢地,幸亏发现的及时,行动又快,牛才没上到顶,如果牛压坏了“房顶”,在这冰天雪地里还真没法修。一场虚惊,我们赶跑牛又细心的整理好沙枣刺,把“房顶”整得严严实实的,返回地窝子时已是后半夜,大家都兴奋得没了睡意,一块儿嘻嘻哈哈天南地北的神侃起来,直到天亮……

   还记得我结婚的那个日子。在卫生连那面向东方的地窝子里,满满地装了一屋前来祝贺的战友们。大家为我高兴,让我和妻子在一条板凳上过独木桥,我不得已抱起了妻子想转身时,妻子的头碰到屋顶,我和大家一起苦笑起来,妻子却疼得咧着嘴,捂住了头。那是地窝子和我们开了一个苦涩的玩笑。

   二十年后新疆发生了巨变,兵团也有了巨变,当年的戈壁变得不荒凉了,偶然可见刚刚种上的小草,取代的是绿草无边;当年的岌岌湖不见了,只剩下几堆芨芨草,取代的是成片的条田;当年的地窝子不见了,只剩下一些断垣残壁,取代的是庭院成片,高楼可见;当年矮小的沙枣长高了,当年的坑洼小道成了国家级的高速公路网,新疆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当年的我也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取代我们的是新一代朝气蓬勃,更有科技知识的青年。

   我执著的寻找着当年的地窝子,寻找着当年的回忆。但再也找不到地窝子了,只留下了深深的回忆,我深深怀念着装满青春的地窝子。



1965年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2004年和当年战友们共同出版《天山脚下的北京知青》一书,为北京和新疆真实的历史补充了珍贵的资料。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劲草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资深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4705 积分:32603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6/12 11:5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6/9 9:14:00 [只看该作者]

只留下了深深的回忆,但,前景是美好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芳草湖骆驼刺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24 积分:842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2/29 13:5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6/9 15:59:00 [只看该作者]

     值滿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沽上鲁人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643 积分:27145 威望:0 精华:24 注册:2009/12/2 14:1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6/9 21:54:00 [只看该作者]

“我执著的寻找着当年的地窝子,寻找着当年的回忆。但再也找不到地窝子了,只留下了深深的回忆,我深深怀念着装满青春的地窝子。”命题很漂亮,青春装满地窝子,回忆装满我的心。


鲁西是我出生的地方,准葛尔是我奉献青春的地方,海河是我播撒夕阳
的地方。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和田玉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57 积分:183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2/25 13:3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6/14 21:47:00 [只看该作者]

我深深怀念着装满青春的地窝子。地窝子见证了新疆兵团从无到有成长壮大的历史,伴随着知青从无知走向成熟,从青少年走向成年的历程。感谢地窝子!我们的青春家园!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