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梦萦天山 → 细说维吾尔民俗


  共有101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细说维吾尔民俗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散淡山人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637 积分:12600 威望:0 精华:63 注册:2011/10/27 6:35:00
细说维吾尔民俗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13 6:21:00 [只看该作者]

      维族基本习俗

 因为新疆的汉族人基本上是各个省的人都有,这也就形成了新疆独特的人文环境:各说各的地方方言,各按各地的习俗办事,没有狭隘的地域观念,没有统一的习俗。所以本文所写的民俗,主要是维吾尔民族的习俗。

 维吾尔民族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所以生活起居严格按照宗教规矩行事,一般人每天要做5次“乃玛子”(礼拜),分别是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和宵礼。每天天还没亮,礼拜寺的高音喇叭就开始呼唤信徒们起来祈祷。每个“居玛日”(星期五)人们都要到礼拜寺里去祈祷。就连跑长途的司机开车行驶在戈壁滩上,当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时,就要停下车来,在戈壁上铺一块毡子,面向西方,虔诚地向真主顶礼膜拜。我也曾在乌鲁木齐到北京的列车上看见,有人在两节车厢的连接处那不大的空间里向真主膜拜着。改革开放以后,去麦加朝觐就成为信徒们最大的心愿。当你听见有人的名字后面加有“阿吉”的称谓时,不用问,他一定到麦加朝觐过了。比如,没朝觐前他叫买买提,朝觐后他就叫“买买提阿吉”了。

日常生活中男人一定要蓄胡须、不准留长发,头顶不许裸露,五冬六夏都必须戴帽子;女人的脸也不许露在外边,必须蒙上头巾。男女都不准将胳膊、腿露在外边。所以尽管维族妇女不论冬夏都要穿裙子,但是里面必须穿长裤,男人夏天也没穿短裤、短袖衬衫的。计划内进疆的汉人,进疆第一堂课就是民族政策教育,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要求不许穿短裤、短袖衬衫;不许人前放屁;不许在人前穿行,就是说,当你必须从人群中穿过时,必须从他人身后绕过而不许从其面前通过;吃饭时不许吐痰、擤鼻子;等等。“盲流”们因为缺少这必不可少的一课,所以处处显得不懂规矩。这也是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伊斯兰教禁食猪肉,但并不反对汉族人吃猪肉。但你汉族人也要有所避讳才是。买了猪肉必须包裹严实直接拿回家,不要带入公共场合,特别是不能带入伊斯兰教徒活动场所。但是有些卖猪肉的贩子,就是明晃晃的用车驮着猪肉招摇过市,气得人家破口大骂,甚至动手打起来,这就是不尊重人家的宗教禁忌了。我感觉,其实维族是个很通情达理的民族,比如,有两辆车子同时陷在泥中,一辆装满了酒,一辆装满猪肉,当然是包裹严实的,维族人会帮忙推哪辆车呢?如果你认为维族人不吃猪肉而且又好喝酒,一定推装酒的车,你就错了,他们会帮忙推装猪肉的车。为什么呢?他们认为虽然自己不吃猪肉,但它毕竟是食物,是养活人的。酒却是乱人心性的,不是好东西。所以不论维族还是回族,还有一个规矩:父子不同席喝酒,免得酩酊大醉后乱性失态,父不慈子不孝的。和汉族人“酒桌上没大小”是截然不同的。

入乡随俗,我是严格尊重他们的习俗的。我们从新疆回到天津的这一批人,至今不习惯穿短裤,再热的天,只要是出门总是穿长裤,习惯成自然了。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这些习俗也在变化。维吾尔小伙子留长发,姑娘们烫发,不戴帽子、头巾成了时尚,老人们纵是不满也无可奈何。舞台上的维吾尔姑娘们,不也是穿着露脐装跳舞了吗?

维吾尔人的见面礼也是随着时代在不断变化着.我刚到阿克苏时候,男人们是右手放在左胸,上身微微前倾,口中说道:“撒剌姆木拉空”,然后右手抚摸一下胡须;后来变成握手,口中同样问候语,然后抚摸胡须。握手,礼节型的是轻轻一触;亲热型的是紧紧握住,尊重型的是双手紧握对方右手。女人则最早是双手叠在左下腹,双膝微曲,类似过去的“万福”,口中问候。后来同样改成握手礼。只是不摸胡须。现在的年轻人又流行西洋、欧美的拥抱、贴面了。中老年人仍是握手。


版主评定:好评,获得30个金币奖励好评,获得30个金币奖励
(理由:好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