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梦萦天山 → 拉条子情缘


  共有83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拉条子情缘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散淡山人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637 积分:12600 威望:0 精华:63 注册:2011/10/27 6:35:00
拉条子情缘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2/27 5:42:00 [只看该作者]

拉条子”的情缘

 凡是到过新疆的人,对新疆的饮食都有一种特殊的情缘。对于从新疆回到内地的人们来说,对“拉条子”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就好似热恋中的情人的那种依偎缠绵,不离不弃的情感,大有相厮相守,到死方休的味道。

拉条子是乌鲁木齐及北疆的叫法,南疆叫“凉面”。因其煮熟后一定要用凉水过得凉凉的而得名。你信步走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几乎每一个饭馆都有“拉条子”;你出差到农村、山区,只要有饭馆,就有“拉条子”;你驱车千里戈壁,只要有饭馆,也一定有“拉条子”,你去朋友家作客,十有八、九是“拉条子”;甚至在自己家里,两天不吃“拉条子”你会觉得趣味索然,连生活都没了滋味。

何物“拉条子”,竟能如此撩人食欲,令人如此魂牵梦绕?说起来很简单,“拉面”而已,古已有之。据我手上的资料,它起源于山东省福山县。后来传遍全国。相传早在明朝就传入北京。大概在清朝,随着清兵进驻新疆,“拉面”也传入新疆。可以说肯定是,因为维吾尔语里没有“拉条子”、“凉面”的专有词汇。象抓饭叫“珀罗”、玉米粥叫“乌玛希”,汤面叫“沭阿希”,等等。南疆维吾尔语的发音,就是“凉面”,其借用汉语是显而易见的。就和“馓子”,借用汉语是一样的。(说一点题外话,维吾尔语里“包子”的发音是“馒它”其实就是汉语“馒头”的变音,“头”者“首”也。而“馒首”在宋朝,就是“包子”。由此可见,中原和西域在饮食上的交往也是源远流长的。)现在,山东胶东地区饮食业普遍经营和民间普遍食用拉面,象新疆一样。只不过配的菜不一样而已。最近,看了一部关于“面条”的电视片,似乎新疆是中国最早种植小麦的地方,也是面条的发源地。

据老人们讲,以前“拉条子”是不入流的食物。多为贩夫走卒者食,就象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改革开放以后,物资渐渐丰富,“拉条子”的名堂也渐渐多了起来。乌鲁木齐就有“碎肉拌面”、“过油肉拌面”;南疆有“小盘菜”、“大锅菜”凉面。所谓的“小盘菜”,类似乌鲁木齐的“碎肉拌面”。“大锅菜”则独具维吾尔风味:主料是羊肉、土豆、干辣皮,辅以多种应季蔬菜大锅熬成。菜成后,上面厚厚的一层红油。(和以前的大锅菜有着天壤之别。难怪不少人找着寻着吃大锅菜。)盛一盘面,浇上一、两勺菜,汤要多一些,一拌,一吃,别提多香了。所以又叫“菜盖面”。

北疆的情况不了解,南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托克逊的拌面、炒面突然火了起来。过往的人们路过托克逊,都要停下来吃上一盘。有一年我到南方出差,三个月时间,太想吃“拉条子”了,哪有呢?到了成都,看到有卖“小面”的,类似新疆的“黄面”,一口气吃了三、四碗,吃的卖面的直瞪眼。那有“拉条子”过瘾呢。聊慰思念“拉条子”之苦罢了。回到了吐鲁番,下了火车,接我的司机问我:休息一晚上再走?我说:马上走,到托克逊吃饭。到了托克逊,我一口气吃了一盘拌面,一盘炒面。喝着浓浓的茯茶,抽着香烟,抚摩着滚圆的肚子,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美,比到了天堂还要美。

“拉条子”的独特风味,吃过的人是公认的。我有一个亲戚,老家是四川山区的。有一次回去探家,和我一样,犯了思念“拉条子”的病了。那有面哪,全是米。下决心步行百十里山路,到县城买了一袋面,硬是扛回去了。当天晚上也顾不得累,马上做拉条子吃。吃饱了酣然入睡。第二天中午,来了一帮村里的亲戚朋友,人人拿着一只大碗:听说你昨天做的新疆饭,可好吃了。我们也要吃。做吧。做着做着可就犯愁了。为什么呢?跟舍粥的一样院子里都排满人了。一袋子面全光了,人还不散。“没面了”,“明天我们去买”。第二天,面送到家里,拿着碗,坐等。半个多月,村里吃完第一遍,看看还有吃第二遍的意思,我的亲戚家也顾不得探了,快马流星溜回了新疆。我们家也何尝不是如此。第一次做,对天津的面不了解,和面时按新疆的老习惯放盐,结果面拉不开面,下出来的面比筷子还粗。后来慢慢掌握了:冬天基本不放盐,夏天略放一点儿盐。再后来,和上一大块面,放在冰箱的冷藏室,用保鲜膜一裹,三五天里什么时候想吃,拿出来醒一醒就可以拉了,特方便。饭馆里大都是把子面,供应速度很快,家里一般都是剂子面速度要慢多了。三、五个人吃,问题不大,可是要是一、二十口子吃麻烦就大了。我们家人不算太多,老少三辈儿十八口。聚到一起,不是吃抓饭就是吃抻条面(拉条子),一般一人两碗,一共三十六碗做起来可就费劲了。光是下面,就要两个小时。后来我给定了个规矩:想吃“拉条子”,别一起来,分开来。可是麻烦也来了,侄子、外甥一来,定下饭谱:中午“拉条子”下午抓饭。得,做吧。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拉条子”的魅力。

尽管我经常琢磨怎么改进“拉条子”的厨艺,尽管从新疆回来的朋友都认为我做的“拉条子”已是地道的新疆味儿,可是我自己总是觉得少了些什么。我一直百思而不得其解,直到写这篇文章时才恍然大悟:小小的一个“拉条子”,里面饱含着我对新疆的深深的思念,饱含着我对青春的深深的回忆。如果仅仅把它当成一种饭食来对待,那么它就仅仅是不入食谱的平民饭食。远不如山珍海味那么名贵,那么显赫。但是,如果它注入了你的十几年、几十年的经历,那就远非任何珍馐佳肴所能匹敌的了。

吃个饭还有那么多讲究?

是的,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得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