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色土 栏梦萦天山 → [转帖]不可抹去的记忆


  共有116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不可抹去的记忆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冷燕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1435 积分:939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29 21:49:00
[转帖]不可抹去的记忆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22 23:52:00 [只看该作者]

  一个寒冷的冬日,一位陌生而亲切的北京客人——赵燕军亲临我家,递给我一份特殊的礼物。刹那间,一股热流充满心怀。

  这份礼物的特殊,在于它伴随我度过了一段欢乐幸福的时光,而随着时事的急剧变化,却瞬间遗失了。今天,它又失而复得,真给我一个惊喜。这份珍贵的礼物就是贺龙副总理与我们津京支边青年的合影照。

  1965年9月15日,满怀理想的我们,乘上奔驰的列车,一路欢歌,踏上了祖国的大西北——新疆这块广袤而待开发的土地。

  一辆辆卡车,沿着通往兵团农六师师部五家渠的土路,颠簸着前行。路两旁,一排排笔直的白杨树,一行行婆娑的沙枣林,不时向我们招手,远处的锣鼓声渐行渐近。一座米黄色的建筑——八一俱乐部前,彩旗飘扬,人潮涌动。

  这就是农六师师部五家渠,经过四天的休整,我们一行分配到师子校师范班就学的十三位津京支边青年,刚报完到,还未洗去沙尘,就接到了新的紧急任务。

  原来,这一年是国庆十六周年暨新疆自治区成立十周年。贺龙副总理率中央慰问团来到新疆,并决定到他的部下农六师慰问,参观农六师成就展。我们的任务就是做展览馆的讲解工作。

  经过短暂的培训,我们就投入到展览馆的后期布展、讲解工作。记得刚刚到宣教科,无论在办公室里,还是在展馆内,总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忙前忙后,印象最深的是老同志王可人。他中等身材、微胖、少言寡语、能写能画,总是勿勿忙忙,大家都很尊敬他。还有年青的小王(王志信)、小孙(孙宗礼)都有一技之长。我与他们一起做沙盘上的小松树,很逼真。还有从马桥、十六团农场借调的两位同志能写能刻,他们熟练地用小锯条锯美术字,用小刻刀雕刻花样、图案。农六师的人材真不少,我很欣赏他们。

  农六师展览馆设在八一俱乐部二楼。展馆布展一结束,我们就做了分工,十一位女生负责讲解,我的工作是陪伴在首长身边参观。分工后即投入工作,在自己展区熟悉展品、图表,诵读讲解词。总之,要以最好的精神状态、迎接亲人的到来,圆满完成任务。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又是一个欢腾的节日,我们期待的一天来到了。

10月8日清晨,我们穿着整齐的军装,手执讲解杆,站在各自的展位前,双眼注视者展馆的大门。这里,一位工作人员跑上楼梯,轻声向我们打招呼:“首长到了!”我正站在楼梯口,向下看,贺龙副总理面带微笑,迈着稳健的脚步,沿着楼梯一步步走上来。跟随其后的是自治区书记王恩茂、自治区主席赛福鼎、兵团政委张仲翰、农六师师长王寿臣。首长们依次进入第一馆——政治馆,刚落稳脚步,保卫人员和解放军报等各路记者,其中还有农六师摄影师小邓都围拢过来,闪光灯一闪一闪,照相机咔咔作响。

  “我师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野一兵团六军十七师……”讲解员卢佾(师广播员、天津支青)用她响亮的嗓音、标准的普通话,介绍农六师的光荣历史,把大家带入到那如火如荼的战争年代。顺着讲解杆的指示,英姿勃勃的十七师师长程悦长站立在战斗前线的照片格外引人注意。

我站在首长旁,对前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为自己毅然支边到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农六师,感到无比自豪。

  首长们依次参观着,偶尔与讲解员交流,特别是看到农业馆里琳琅满目的展品时都赞叹不已。

最后一馆是荣誉馆。布置庄严、简练,除摆放着各种荣誉奖品外,大厅靠窗处放着一张写字台。红色金丝绒台布上纸墨笔砚一字排开,这是为贺龙副总理题字准备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厅正前方的墙壁上悬挂着朱德委员长1965年7月来疆视察时作的题词“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八个大字遒劲有力,格外醒目,大家若有所思,久久不愿离去。

  参观结束后,我们随着人流,簇拥着首长们走出八一俱乐部,停留在门前台阶上。绿树、蓝天、人海,人们欢腾起来。这里师首长指着我们向贺龙副总理介绍:讲解员们都是刚从北京天津来的支边青年。贺副总理微笑着、张开双手说:“来、来、来,合张影吧!”一直跟随我们的师宣教科摄影师小邓同志召集大家站好位置,我们蹲在前面,首长们站在后面,用120相机拍下了一组照片。

  走下大台阶,看见广场上有一群少数民族年青人,经打听,他们是南山牧场参加国庆演出的哈萨克族师生,就马上把他们招呼过来,摄影小邓又忙碌起来。我们坐在最前面,民族师生围绕在首长身边,最后一排男生是津京支边青年余顺扬和高蔚彬,挨着张仲瀚政委的是上海支青,正在宣教科帮忙的张宁。

  当快门响起时,一张凝聚着中央首长对新疆各民族兄弟大团结关怀的珍贵合影就这样诞生了。这张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将载入兵团史册。虽然贺龙副总理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兵团人的心中。

  集体活动结束后,贺龙走到人群中,走到哈萨克老师前,抱起她怀中的小孩,大家都会心地笑了。等等这些零散的镜头照片都在我的收藏中,只可惜都销毁了。

  讲解任务结束后,我们又接到了刘少奇副主席出访回国在乌鲁木齐停留的消息。赵予征政委亲自出面,召集宣教科全体同志和我们讲解员开会。他分析说,一般中央首长到新疆乌鲁木齐都要去兵团看看。农六师离乌市最近,很有可能来我师,大家要作好两手准备。我们回到展馆,焦急等待。直到刘少奇副主席离开新疆那一刻,虽说没有见到刘少奇副主席,却让我们又兴奋了一阵子。

  紧张工作后的闲暇之余,我和卢佾总去摄影师小邓工作间、暗室。小邓平易、朴实,总是笑呵呵的,我们緾着他、催着他多洗几张,快点洗。第二天,我们又去他处捣乱,在洗好的一堆相片里挑选着,只要有我们的镜头都收集起来,分发给大家。

  同学们手持这张珍贵的合影,爱不释手,互相传阅、欣赏,除了自己保存外,都寄给了家乡的亲朋好友。很快,这张照片又登在了农六师《猛进报》的头版,我们也成了引人注目的新闻人物,走在大街上,别人指指点点,我们内心别提多自豪了。

  要说大城市来的支边青年,从学生时代起,经常在集会中看见毛主席、朱德等中央领导和外国首脑、政要,而象这次一踏上西北新疆,就能近距离与中央首长接触、交流、合影,这是作梦也想不到的,内心真感到莫大的幸福啊!

  当我离开繁华的都市,来到万里之外的西北边疆,内心不免有些孤独。但是兵团人对我们火一样的热情、关爱、信任感动了我。我爱上了这块土地,一颗年轻的心与她们贴得更近了。

兵团不愧是一个革命的、团结的大家庭。它汇集了五湖四海各族儿女为之奉献聪明和才智。

  我骄傲地说:兵团,我的第二故乡,我要歌唱你,我要赞美你。

  这段尘封了48年的青春史,是我永远不忘的记忆,它怎能让我忘怀。

                                                                           金文蔚  2013-8-7天津65年支边到六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李冰贺龙好.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照片从左到右是:前面坐的依次:

  卢佾、赵雅清李冰、陶蕾雯、宋绍蓉、金文蔚、庞志敏、赵荣春。

    后排蹲着的是:陈培丽、姚筑芳、张平、刘璐。

    蹲着后面的一个女生没有得到姓名。是至今不知道的人。

    最后面站着的有余顺扬、高蔚彬张宁(上海)

 姓名下画线的是北京同学,其余是天津同学。



1965年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共青团农场。2004年和当年战友们共同出版《天山脚下的北京知青》一书,为北京和新疆真实的历史补充了珍贵的资料。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四海为家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198 积分:146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11/17 19:2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2/25 16:11:00 [只看该作者]

              值得永久的纪念!

          好珍贵的照片啊!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