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庙对面4公里外的大海上,有两块突出海面的巨石,高者如碑,低者如坟,当地人称之为孟姜女坟。在这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秦汉时期大型高台观海建筑遗址----石碑地和小黑山头,出土的草云纹瓦当,经专家鉴定炎秦汉时期的建筑遗物。从而推断出石碑地是秦皇东巡入海求仙的;汉武帝在公元前110年时“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在仙台顶筑有汉武台;魏武帝曹操在207年征伐乌桓于柳城(今朝阳)回军途中,东临碣石。写下流千古诗篇《观沧海》。唐太宗李世民出临榆关(今山海关)征辽曾几次临观沧海至碣石,并多有诗篇与群臣唱和。
碣石山主峰为仙台顶,海拔695米。山中有古刹“水岩寺”。悬崖峭壁上现仍留存着古人镌刻的“碣石”两字。登临仙台顶,山海奇观尽入眼帘。
昌黎碣石山,坐落在素有“花果之乡”美称的昌黎县城北,跨越昌黎、卢龙、抚宁三县境内,距避暑胜地北戴河约30公里。有关碣石出处有两说:一说在河北昌黎,一说在辽宁兴城。19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孟姜女庙(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内)附近的孟姜女坟发掘出一些古代物品,证实这里是碣石真正的所在地。碣石山主峰为仙台顶,海拔695米。山中有古刹“水岩寺”。悬崖峭壁上现仍留存着古人镌刻的“碣石”两字。登临仙台顶,山海奇观尽入眼帘。
碣石山,连绵起伏有大小上百座奇险峻峭的峰峦,其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突起于靠近昌黎县城的屏峰障岭正中,顶尖呈圆柱形,远望如楬似柱,极像直插云霄的天桥柱石,山因此名“碣石”。
北接燕山高峰大岭的碣石山,正因主峰如此峭拔挺峻,特征明显,又紧临大海,从远古时即被古人择为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地理坐标,载入中国最早的地理名著《山海经》和《尚书·禹贡》。因此,碣石山为古代名山之一,在五岳之外,曾被称为“神岳”。据史书记载,秦、汉时,秦始皇、汉武帝先后特意到碣石山祭祀求仙。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东征归来,曾“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并作《步出夏门行》(即《碣石篇》),碣石山遂以观海胜地著称。此后,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等均来此登高望海,文成帝并“改碣石山为乐游山”。碣石山古峭奇异,景色壮丽,名胜古迹很多,前人列有十景,其中以“碣石观海”为最奇绝壮观。登上海拔近700米(695米)、距海也就30余里的仙台顶,立足其上俯瞰大海,可把从滦河口到秦皇岛港,乃至山海关与老龙头之间的宽阔海面尽收眼底,饱尝“碣石观海”的万千风光。“东峰耸翠”为碣石山十景之一。
东五峰山,形如笔架,迤逦清秀,直插云天。山上怪石巉岩,景色佳丽。碣石山中的又一绝美去处为与仙台顶毗连的西五峰山的“西嶂排青”。其地五峰高耸,山峰形状各异,环列如屏,山上青松如画,怪石嵯峨。在此峰平斗峰半山腰有一平台,这里有一座为祭祀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而修筑的韩文公祠,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异常青睐此地,生前曾多次到这座古祠游览、山居,在此吟诗作文,著书立说。他在《游碣石山杂记》中,曾用“惊为天外桃源”之语来赞美碣石山。
碣石山古峭喜人,仙台顶麓的水岩寺、五峰山韩文公祠和昌黎县城的源影寺塔等均修复一新。“神岳”碣石,山清水秀,有着奇特的亘古通今之魅力,堪称北国不可不游之胜地.
碣石山位于昌黎县城北4公里,距避暑胜地北戴河约30公里,东距渤海仅15公里,为燕山余脉。山内主要景点有:仙台顶、天桥柱、五峰山、龙潭洞、水岩寺、碣阳湖。主峰仙台顶,海拔695米。山中有古刹“水岩寺”。悬崖峭壁上现仍留存着古人镌刻的“碣石”两字。登临仙台顶,山海奇观尽入眼帘。仙台顶是碣石山主峰,为古今观海之胜境,顶尖形貌奇特,突起于宽博坦荡的千仞绝壁之上。由两座南北对峙的峰峦叠成,南望视为一体,极似一方凌空拔起的柱石(碣石山因此而得名),石上镌有“碧云峰”3个大字。由水岩寺(遗址)登仙台顶,沿石阶两侧建有憩亭10余座。
天桥柱,在碧云峰西北2.5公里的一道山崖上端,有一石柱如塔高耸,呈四方形,高达30多米。石色青白,四面如斧砍刀劈,陡直峭立,柱的上半部由三层巨石摞就,巍然挺拔,直冲霄汉,这就是被古人称为“天桥柱”的奇石。
五峰山,仙台顶东西两侧,各有五座山峰,被称为东五峰山和西五峰山。东五峰山矗立奇特,北名平斗,东名望海,西名挂月,东北名锦绣,西北名飞来。山腰建有韩文公祠,系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山海关督师范志完所建,内塑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塑像。范志完还在庙后高处峭壁令人刻下“泰山北斗”“五峰环翠”8个大字。革命先驱李大钊于清宣统元年至民国13年(1908~1924年)曾先后7次在这里山居和政治避难,并撰写了两篇马克思主义论著和一些诗篇。在其对面五峰岭上有李大钊同志站立石雕像一尊。
龙潭洞在水岩寺东北绝壁之上。洞深三丈有余,洞口有门,洞内有潭,潭深丈余,水从石壁流淌,云气蒸腾。洞下有巨石峙立,上刻有辽代营州领海军题记200余字,为太康五年(1079年)五月十九日刻。洞南石崖上有金代北平牧高侯贰车王公的游记刻石。
水岩寺又名“宝峰寺”,建在碣石山南麓的宝峰台上。据考证,该寺始建年代久远,断碑残碣,可追溯到唐朝。历代多次重修,屡遭毁,于1976年11月拆除。
碣阳湖位于碣石山山脚下,相传是秦始皇东临碣石,镌刻“碣石门辞”的地方。湖面0.6平方公里,汇水面积8.5平方公里,长342米的大坝,横镶在碣石门下。湖被群山环抱,山被湖水映衬,青山碧水,交相辉映,被人们誉为“碣阳碧水”。环山有十景,名为碣石观海、天柱凌云、水岩春晓、石洞秋风、西峰排青、东峰耸耸翠、龙蟠灵壑、凤翥祥峦、霞晖卒堵、仙影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