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整理母亲的文字,看到这篇游记。这是九十年代初,母亲去旅游写下的,当时她已年近七十,又是直肠癌术后,那次跑了不少地方,时间很紧,被母亲戏称“战斗式”旅游。“在黄龙那个没有厕所也没有冷热水的招待所里厚被子下冷得打了半夜的哆嗦以后,甚至想中途退出,当逃兵了”,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并认为此行值得。我摘抄一部分发在这,大家看看当年的九寨沟和小小三峡,可惜没有照片。
九寨沟与黄龙
九寨沟的风景所以脍炙人口,是在它的山水相映之美。山极高,远处黑压压的一片原始森林,一色都是松树,棵棵笔直挺立,排列整齐,和更远处晶莹明亮的雪山相辉映,黑白分明,崇高壮美。
九寨沟的水之美,更是诸多形态。汽车刚进山,便听见一路琮琮之声,这是迎客的“沟”水,却洁白如珠,实际上是激荡跳跃而下的山泉。此后在我们上山途中,它便一直跳荡在车的右侧。浪花与车逆向而下,又时而欢快地回顾。
水的另一种形态是“海子”,实际是大小不一的池,据说全九寨沟有一百多个,我们只看了其中十来个。“海子”的美在其清澈见底的静,与沟的“动美”恰恰形成对比。有些“海子”由于底层石头里含有某种稀有金属,反射出一种极浓极深的熠熠蓝光或绿光。有的“海子”号称“五彩”,或许有些夸张,但是水中的色彩确实非常复杂,从极浅的蛋青色到极浓的墨绿或靛蓝,一层又一层,泛出各色光辉,再加上“海”边山上各种树木也是色彩不一的倒影,真令人流连忘返。
这里要特别提一提水中的倒影。前面已说过,九寨沟之美是在山水相映。如果只是孤立地看山、看水,是不足以尽九寨沟之妙的。因为这里的山除了在深处长着原始森林以外,山边临水处还长着另一种纤瘦的树木,上面生着许多色彩驳杂的美叶。据说到了秋天时,这些叶子斑斓茂密,红、黄、绿各色俱全,映在水里,形成真正的“五彩”,所以秋天是九寨沟最好的旅游季节。我们可惜来得早了些,是初夏,但看那水中映出的深深浅浅、层次分明的嫩绿、深绿和浅黄,所获得的美的感觉也还是不浅的。
不过,在九寨沟之水中,给我最大美感的却是瀑布,特别是珍珠滩的瀑布。当我最初走上滩中的一条“栈道”(架在山间有木板铺成的路),看数十条瀑布从山上奔腾而下,在我脚下汇成一片大水又哗哗向下流时,已经叹为观止,及至从山道绕过一弯来到瀑布的下一层时,就更加吃惊了。原来那片大水又已化为无量数瀑布,继续在往下流泻。一路走去,竞是三步一瀑,五步一瀑。有的宽阔如帘,使人想起程艳秋甩出的大纺水袖;有的细如丝,使人觉得正行走在绵绵雨中;有的则如碎玉飞珠,像无数小精灵在调皮地舞蹈。我最爱水。幼年时湖南故乡水花四溅的小坝,始终印在我心中。前年在长白山下看从天池倾泄下来的瀑布,心旷神怡,不忍离去。现在我却觉得,那一切都不如这里的瀑布,是那样纷至沓来,姿态万千。
黄龙比九寨沟更高,海拔三千多米。很冷,一天内的气候变化也很大,我们为此吃了不少苦头,但由此也带来了别地难见到的风景之美。我们是在下午二时左右到达的,一路上本是天清气朗,但到我们下车入园登山时,却下起了雨和冰雹。我们是打着伞游山的。短短一个下午,一会儿晴,一会儿雨,一会儿雪,一会儿冰雹,别有一番滋味。
由于地势高,气压底,登山很困难。我们一行人中的四个老头总算爬上了顶峰,我和另一位也有心脏病的女同志却只能在半山腰徘徊徜徉。但是,虽然只到半山腰,我们还是认识了黄龙之美,领略到了它的特点。
乍看起来,这里的风景和九寨沟相似,也是高山,也有瀑布,也有池海。九寨沟的海有“五花”,这里的池称“争艳”。但是,这里的瀑布下的极有特色的岩石却是九寨沟不曾见到过的,是一色的大面积的金黄,叫做“金沙铺路”。这金沙所铺的路并没有被瀑布冲刷得平坦光滑,而是凸凸凹凹,粗粗细细,蟠曲扭成一股又一股,,上面还缀有一片又一片如鳞的东西。啊,原来这就是龙!是黄龙!我们这才知道了这个风景点叫做“黄龙”的由来。人们告诉我:这龙从上到下是一整条。我们只看到了龙腰和龙尾,人说“神龙见首不见尾”,我们却是“见尾未见首”。但是它的跃动的神态,它的威武的气势,却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黄龙很美,奔向黄龙的途中却更使人印象深刻。这条公路修得不很好,维护也差,路上还曾遇到泥石流塌方的险情。汽车也是老旧的,坐着很不舒服。但是司机的技巧好,沉着地应付了险情,纯熟地拐着一个又一个陡险的大弯,让车子一层一层地盘旋向山上。不久我们就看到了积雪的山头。开始还远,像图片上常见的雪山,只是太阳照射下那反光显得更晶莹。没想到几个弯一转它就到了眼前。当我们最初看见路边上有一块白色时,大家还不敢认,以为是这块山上没长草树,秃现出一块山石来了。接着,一块又一块,一大片又一大片,路边的山上几乎全白了,我们已经奔驰在雪山上了,身上冷起来,心里却兴奋得很。这时,公路边又出现了一长片绿草。司机告诉我们:“这就上草地,是红军长征时经过的那种草地。”啊,这样茂密碧绿的一大片,想不到就是那种会使人陷落下去的可怕的草地!如果时光倒驶,哪怕只倒驶十多年吧,我也会请求司机停一停车,让我伸脚去试一试这过草地的况味,现在我却不敢,只是不停地瞪着眼,看了又看,直到这片地的尽头。
车在雪山上还走过一大片丛林。树不太高,从车上看去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大约是柏树,上面覆盖着白雪。柏树上积雪过去也见过不少,却从来没见过这么无尽无穷的大片,绿的是那么绿,白的是那么白!有同志建议在此停车合影,却终于没有照成,不是大家不想照,是呆呆地看景,而且当时这片景太大太长,似乎随时都可以停车捕捉到镜头,人们觉得还不忙。可是,突然,丛林和雪山都走完了。大家都有些懊悔。只见前面峰回路转处一块岩石上写着四个大字:“不虚此行”!大家又都笑起来。真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按我们的旅行计划本来是不走回头路的。游完黄龙就准备抄近路由另一条公路回绵阳。不幸前面泥石流塌方,公路不能行车,只得仍由原路回头。虽要多绕些路,我心中却窃喜,想着又可以再见一次雪山美景。谁知只一天的工夫,那片丛林上的积雪竟完全不见了,一片耀眼的葱绿色代替了一片雪白。山下四边谷底却升起了昨天全然不曾见到的缕缕云烟,起初细薄如雾,逐渐凝成充塞山间的厚云,而车走在山头,却仍觉阳光明媚。今朝昨日,在同一个地方,景象却完全不同。生长在平原的人如我者几曾见过天地造化的如此奇功,只有顶礼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