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生活 专栏旅游纵横 → 红旅札记——访“翼王亭”记


  共有238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红旅札记——访“翼王亭”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静春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29 积分:8606 威望:0 精华:35 注册:2010/3/6 20:37:00
红旅札记——访“翼王亭”记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5 21:22:00 [只看该作者]

 

                                  访“翼王亭”记

                                          一

      在我儿童的时候,天安门广场或许很简陋,但群众进入广场非常随意。天安门广场放风筝的人似乎比维护治安的警察多。现在,天安门广场四周已经被严严实实地圈了起来,进入广场要实行“安检”,除了公开的警官,还有便衣警察、城管队员、联防协管;有人说,这才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因为这象征着“法制”。

      在我少年的时候,纪念碑是可以顺着一级一级的台阶走上去的。你甚至可以走到碑座跟前在咫尺距离仔细观看那些栩栩如生的浮雕,然后绕碑而转,一帧帧地看虎门销烟(鸦片战争)、金田起义(太平天国)、武昌起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游击战(抗日战争)、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解放战争)、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从尔体会到从1840年到1949年的人民革命胜利的历史。那些前仆后继的烈士不愧为“人民英雄”的称号,他们为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与牺牲永垂不朽!诚如《歌唱祖国》那支歌: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这句“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

       现在,除了特殊场合,游人是不能靠近纪念碑的了,从很远的地方,不知道是否还能看清纪念碑底坐周围浮雕的细节。有人说,这是对纪念碑的最好保护,象征着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高度的现代化文明,一切都纳进了秩序的轨道里,纪念碑应该是一座文物式的建筑,因为文物更能显示出价值。 

       在我青年的时候,并不是一个思想很进步的学生。由于体质的原因,我总是一副庸怠的模样,对于“公益”事情并不热心。班上搞一些活动,便表现的松懈,于是,我的评语中竟落下了这么一行字:“满足现状,不要求积极上进。”父亲看过这个评语,再看看我那瘦弱矮小的样子,只能叹着气说:“应该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可你怎么是个没有进取心的孩子。”的确。父亲身材高大,很有几分英雄气慨。以至他到学校给我开家长会,老师与同学都惊诧:静春的父亲怎么这么魁梧。如果痛说家史,我和姐姐也有一本“血泪账”。

       但我是个非常崇拜英雄的人,只不过,不象有的人那样外露张扬。我看过那些有关英雄的书,特别是连环画,关羽、赵云、诸葛亮、林冲、岳飞、杨家将------但印在了我的头脑里,以至水泊粱山的那些草寇,都是我想往的榜样。而我唾弃“高球、秦桧”那些陷害忠良的“卖国贼”,小小年纪,便背会了《满江红》;虽然我并不完全理解“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全意,但我知道这是一首气贯长虹的民族英雄诗作,这诗词豪迈:因为岳飞能“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我们孩童时代接受的是“爱憎分明、立场坚定”的教育。因尔思想也就极其单纯。比如对于“秦桧”的做为决不会想到这可能是种“韬光养晦”的策略,或者是“以退为进”的变通。更不明白应该“摸着石头过河”的道理,朦胧中,光明磊落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

      有一次我们老同学聚会,其中有个同学说:那时候我们太容易受骗,所以才“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其实,他不过是想调侃一下,以活跃气氛。可是另一个同学却感觉他的这句话有些不太受听,便反驳说:现在的人难道就不容易受骗了吗,你说传销就有多少人上过当,你说假货又坑了多少人------,本来同学聚会是叙旧言谊,但这已经不是昔日的同学,而是一群有着不同经历、不同感受的社会人了。所以,便产生了 “异化”。成功者谈笑风生,落魄者愤世嫉俗。我那时正徘徊在成功者与落魄者的“楚国汉界”,所以与成功者并非话不投机、因为既便象“香格里拉、长安俱乐部”那样的场所,对我来说,也曾进出,并不陌生。同时,我与落伍者也能酒逢知已,因为我的下海已经成为了下岗,倘若失败侥兴能游上岸,也只能排进失业者的行例。

       我明白,在这种场合,不管你是站在那一方的立场上说话,都不能让这些同学们和谐。于是,我灵机一动,岔开现实,提起往事。我高声问:“你们还记得吗,我是咱们班最后一批入队的人。”

        一个同学说:“怎么不记得,那都是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了。你才和班上最后的几个人入队。”

        另一个同学说“好象是六一吧。咱们班的同学排着队伍打着队旗,前往天安门广场,登上纪念碑的台阶,在革命先烈面前,举行的入队仪式。然后,咱们戴着红领巾围着纪念碑转,老师给咱们一副一副讲着浮雕的内容和意义,告诉我们这些雕塑反映出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解放所经历的斗争过程。”

       “你们谁还能背出纪念碑上毛主席的题写的碑文?”我问。大家面面相觑,我便念道:“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听完我的背诵,一个同学说:“我虽然背不出碑文,可我知道1840年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开始。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就是虎门销烟,那是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

      “那纪念碑的第二幅浮雕谁知道是什么?”一个同学问。

         大家便七嘴八舌说了起来,于是,我们回归了天真。

         那么,第二幅浮雕是什么画面呢?是“金田起义”的太平天国史,我能记的如此清晰,这必须得感谢我知青的插队年代,上山下乡那些难忘的日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1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3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4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静春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29 积分:8606 威望:0 精华:35 注册:2010/3/6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5 21:30:00 [只看该作者]

                                          二

      我上山下乡插队时,读过一本太平天国史,那是从一个“老学究”处借到的。这个“老学究”原是大同一所中学的文科老师,既教语文、又教历史。因为出身地主家庭,文革中被遣返原籍。本来是让知青管束这些四类份子,孰料,后来他竟成为我的先生。从他的口中,我方知道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名将,被封为“翼王”,在太平天国史中,最富传奇色彩,也最悲壮,他生前转战过的大半个中国,走过的征战路线与红军长征时的路线相近,但是他只走到大渡河安顺场便戛然而止。最后全军覆灭在大渡河的安顺场。而毛主席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却抢渡过大渡河,完成了北上抗日的壮举。大渡河、安顺场、石达开、毛泽东、太平天国军、中国工农红军便记在了我的脑海中,渴望着有朝一日,前往大渡河、前往安顺场去凭吊一番。

     这位老学究是个知识非常渊博的人,诗词古文、国学历史无不精通。对于这位翼王石达开,特别是他在大渡河畔的做为,对我历数褒贬,既赞“舍命以全三军”,是一种“舍已为人”的高尚品德。但又贬指:石达开面临险径,不能带领全军将士化险为夷,反尔向清军哀求宽赦、虽然临刑之时表现出凛然豪壮,但变节耻辱终罩其身。

      从这个老学究的身上,让我体会到旧知识分子身上具有的刚阿正直,认真倔强的气质,有时我发现他固执迂腐的可爱。他告诉我:文化人分为两种人,一种人是硬骨,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可以谓之大丈夫。而另一种人则是媚骨,他们“察言观色、见风使舵、言不由衷”可谓卑鄙无耻之徒!

       我打趣地问:“先生是属于那一种骨呢?”

       他当仁不让地说:“我是硬骨头的文化人。”

       我问,“媚骨头的文化人会是什么样?”

       他说,“这种人笑里藏刀,为了个人目的,随时随地都会翻脸出卖朋友。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小人。”

       我说,“这么说我遇到您,算是我的造化了。”

       他笑了,“反正你从我这儿学不到‘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那些自私自利的东西,我只教我的学生视恶如疾,做个‘天下为公’的文化人。”

       我说:“您是个良师,学生我一定遵从您的教导,学会做人的道理。”

       以后,我便真的非常谦逊。但这种谦逊不是没有原则,这种谦逊是建立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我有时既怯懦又傲慢,既开放又自闭、既随和又争辩,形成一种“另类”的性格。

       老学究告诉我:读史书,为了全面,反正资料都应该多看一些。去伪存真方为有益。我们俩人在探讨天平天国这段中国近代史的时候,他告诉我:关于石达开全军覆灭于大渡河历史资料颇多,但正史多为清方当事人的奏禀、裨史也为文人以个人好恶而札记。民间传闻自为野史,倘若偏坦茅贼,则被官方视为“非法”行为,成为禁书查封而不许流传。可是自古以来,不论焚书还是坑儒,都不能将民声消灭。所以,才有了传说、传奇、传播。

      在知青上山下乡风云四十年后,有的人写文章说插队时期是禁固青少年思想最为严厉的时代。可我的感觉插队岁月却是思想最宽松的日子。决非象某些人形容思想被圈进了牢笼。在插队的日子里,除了有时饿一下肚皮,生活还是蛮自由的,串村、周游、抬杠、争论------我有时真的怀念那种岁月,贫脊的生活,充实的思想,顽皮的本性,活跃的思维。虽然缺嘴,但兴趣决不是完全放在吃上,总憧憬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认为这只是一种煅炼、一种考验,一种时代的赋予而沾沾自喜。揭不开锅的沮丧连夜都过不了,因为天黑就可以到地里去“偷”庄稼,曾被村里的人发现,带到支书家。支书看着我们这些知青,也只是无可奈何地说:“这些个娃下乡受苦不容易,将来,他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以后回了城,可别忘记祸害过庄稼这码事情。”

      后来,我才理解支书并不说“偷”庄稼这个字,而是用“祸害”过庄稼这个词。一字一词,方显出支书的纯朴憨厚。

       如今时过境迁,除了一小部分知青成为精英、还有一些知青过上了小康的日子,可也有一些知青遭遇到下岗转制的困境,他们养家糊口并不轻松。而如今,不管你是去偷东西还是去祸害人,都会受到法律的治裁。

       后来我从插队地返回北京,有一段时间几乎天天泡在北图。

       想起老学究的教诲,我很是“系统”地搜罗了一些有关太平天国史的书,在北图有关石达开的图书目录检索中,查阅到一系例有关石达开的文献记载。并间接读到了出自石达开之笔的《翼王石达开致清朝四川总督骆秉章书》,此书为石达开自赴清营议谈判前所写。他在写此信的之前,的确是“山穷水尽”了,他曾陆续给松林地千户王应元,土司岭承恩写信,许以重金,诱其让路不允,乃“徇于众曰:吾起兵以来十四年矣,……今不幸受土司诳,陷入绝地,重烦诸君血战出险,毋徒束手受缚,为天下笑。……誓于死中求生。”其中薛福成著的《书石达开就擒事》一书中写道:石达开在太平军食粮告罄,“杀马而食,继啖桑叶草根皆尽”的情况下,“犹思拼死冲突,为困兽之斗”*1 石达开曾题诗明志说:“大军乏食乞谁籴,纵死□江定不降。”并表示赞同军师曹伟人的意见说:“妖来背水一战,幸而胜则图前进,不胜则主臣赴彼清流,断不受斧钺辱。”*2  但均未获隙缝之光。实属无奈,才给四川总督骆秉章写此书信。但就在得到答复后,下自赴清营议和决定后,他已经察觉到此去“凶多吉少”,故在赴清营前,令其“妻妾五人携其二子自沉于河。”*3   但不管石达开是怀着一种什么愿望自赴清营议和及下“俱令部下弃械投诚”的行动后果是“害自毁众”,太平军的将士的性命不但没有得到保全。被解除了武装的千太平军将士都惨遭围杀,尽数贻死在敌人的屠刀下,可见石达开这一行动的后果既沾污了自己,也葬送了部下。 

*1参看薛福成《书石达开就擒事》和黄彭年《代刘蓉致骆秉章禀稿》见《太平天国资料》第218页。

*2都履和:《翼王石达开□江被困死难记实》见《新中华》复刊三卷九期。

*3薛福成:《书石达开就擒事》《中国近百年史资料初编》上册第178页。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1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03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4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静春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29 积分:8606 威望:0 精华:35 注册:2010/3/6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5 21:42:00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余年后,我终于来到了安顺场的大渡河边,完成了一个夙愿。到安顺场走访过红军纪念馆后,我又登上了营盘山。然后,我要到泸定铁索桥去。在回石棉县城的出租车上,司机告诉我到石棉县里,应该去城北边的石公山上看看“翼王亭”。他告诉我如住宿在大渡河酒店,便离“翼王亭”很近。我便请他把我载到“大渡河酒店”,那是石棉县城里的一家星级宾馆。

     石公山并不高,大渡河擦边而过,石坚壁陡,大渡河水不断地冲撞着傍水的岩石,响起阵阵涛声,溅着纷纷泡沫然后回旋而去。石公山是石棉县城的一个小公园,沿山逶迤有几座亭,从临水一直到山顶的翼王亭,形成几个景点。站在翼王亭,大渡河全景一览目下,渡河上方有两座桥,一座铁索桥是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修建的,另一座钢筋水泥大桥是共产党政府修建于改革开放之后。现在,国民党修建的那座铁索桥已是准危桥,只许人及摩托车通行,而共产党修建的水泥大桥联结着通往雅安及泸定的公路。翼王亭其实就在铁索桥下。从铁索桥便可以登上翼王亭去参观游览。翼王亭可称为是石棉县的一处文物景点。于1942年修建,有翼王碑等石刻碑文若干处,详实记载了翼王兵败始末及评论。

     我便是走过铁索桥,然后沿着石阶一个亭子一个亭子最终来到了翼王亭。我打量着这座六角形的亭建,“翼王亭”三个大字面朝大渡河,如果有亡魂的话,石达开的亡魂就这样守候在大渡河上空,成为千古之恨。亭子里竖有石碑以此纪念。应该指出,石达开被诱俘后还是表现出了一种英雄气慨。虽非英勇捐驱于沙场,但在敌人的刑场上,受凌迟处死,却无畏无惧,虽是悲剧,却也让人叹服。

      倾耳聆听,大渡河波涛拍打岩石的汹涌之声哗哗传来,不绝于耳。所以,在访红途中,我总是在想:这支红军队伍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条件下,为什么却一路红旗飘扬?石达开亡命亡军的七十二年后,大渡河边,朱毛没有成为石达开第二。中央红军之所以能使安顺场成为 “红军胜利场”。这的确应该归属于毛泽东的英明。及当时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对毛泽东同志英明的认可和执行。否则,很难说悲剧不会发生。

      这座小小石公山上没有什么游人,我一个人徘徊良久。我看见了一个用石块磊砌的圆坛,栽着松树与鲜花,这是个骨冢还是花冢不得而知。

      走入亭,转到碑后读碑记时,太阳已经西沉了,亭后的光线非常暗,看得我眼睛有些酸痛,非常吃力,因为这些文字已经斑驳、有些地方竟脱落掉了,我不得不暇想一下怎样将句意通顺。领略出文章内容。碑记应该是建亭时所撰。但写的比较客观。此亭是伴着那座横跨石绵县大渡河铁索桥在四十年代抗日战争中修建,正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所以碑文没有对匪的贬意,倒是谴责了清王朝的言而无信。在抗日战争时期,安顺场已经成为抗日的大后方。中国工农红军也改成了国民八路军和新四军。虽然有重庆陪都和延安政权,但毕竟枪口对外,形成统一战线。毛泽东不但没有成为石达开第二,后来反而成为蒋总统的座上客。在重庆,一首《沁园春-雪》让多少文人墨客甘拜下风。同时,毛泽东的这种潇洒文采让蒋公相形见拙。

       下山后,我沿着大渡河边返回酒店。

       路上,听到一阵音乐声,我走了过去,是一群人在一个小广场跳健身舞。也许是受重庆红歌的影响,播放的是《歌唱祖国》

       我立定脚步,看了一会儿。然后离开了那个地方,但歌声仍然续续不断飘进我的耳朵里:我分辩出了歌词:东方太阳,正在升起,人民共和国正在成长;领袖毛泽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我们的生活天天向上,我们的前途万丈光芒。

      这时,手机铃声响了,是我家小伟的来电。她问我在什么地方,我告诉了她。她说,“别心痛钱,一定注意安全。”我说,“我非常安全。”她又问了我次日的安排。我将前往泸定的行程对她讲了。她这才问,你吃饭了吗?我说,马上就去吃。然后,挂断了电话。

      回首“翼王亭”已经在暮色中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1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3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4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金色童年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128 积分:81972 威望:0 精华:17 注册:2009/3/10 15:3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6 15:35:00 [只看该作者]

静春,您真棒!


金色童年,快乐无限!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5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6 20:19: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r1m2zhbmrc}qjn)(c294%r.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静春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29 积分:8606 威望:0 精华:35 注册:2010/3/6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7 9:14:00 [只看该作者]

金兄你好,

    是不是与嫂夫人带小孙女尽享“天伦之乐?”

    将访红途中的一些感受和故事整理出来。只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说话。金兄是个当过老师的人,深知“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的道理。   

    坦率地讲,在“粉碎四人帮”后,我也一度热衷过“民粹”,因为我的父亲就是死在了文革初期。文革后,给我的父亲平了反,并补发了一笔“钱”,使我能成为知青中先过上了“好日子”的人。

    可是后来,我接触了一些老干部,这些人从一开始对毛的不满到后来对毛泽东这位领袖重新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影响了我。他们有的是长征过的老红军、有的是“三八”年时期的延安干部。以至他们在病重病危时完全回归了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

    他们告诉我,要想全面地了解毛泽东及以他为核心时期的中共革命斗争史,你要多去读那些早期的中共党史、军史,如有条件及机会,更应该去走走红军路,便会明白中国共产党、中共的革命斗争、中国工农红军所走过的艰苦卓绝道路,在一种多么复杂的环境中成长壮大起来。然后,你再去看“毛泽东”,就能发现他的伟大。也能明白为什么毛泽东能“发动文革”,而让人民将他象神一样的“崇拜”。

    不论是旧中国还是新中国,改造中国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毛泽东能够把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党派的人集结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这本身真的能算个奇迹。因为中国社会有着它独立的文化渊源,再加上外来宗教的融通,社会框架极为复杂、经济结构以“私”为主是中国农业社会的特征,并且成为难以改变的最大因素。尤其是近代,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将中国拖进“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泥沼里。中华民族真的成为一块国外殖民者的肥肉,而国内劳动大众却受着多层次的剥削压迫,造成他们的生活极度贫困、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远远落伍于世界,这让那些怀着强国梦的仁人志士无比痛心,矢志要拯救中华民族。

    新中国的成立,总算让忧国忧民的热忱人士看到了希望,所以建国初期,他们拥护共产党,并且投身到强国富民的振兴中华伟大事业中来。但建国初始,不论基础、还是当时的国内外政治环境都不容乐观。所以共产党不得不搞了一系例的云动,使共和国这条船总算走出了风浪中。没有被颠覆。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改革。

    人民对改革是报着一种更大的期望,但改革的结果虽然提高了我们的生活,但并不尽人意,最关键的是一些居心叵测的精英让“金钱”冲击“信仰”,让人民失去“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的灵魂。那么,中华民族仍然不能摆脱内忧外患。国家分裂、甚至“动乱”的危险。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头脑清醒,究竟一种什么政治制度能够“国富民强”“而非“国富民弱”,而这种富不应该是一小部分既得利益者的暴富代表了国家形象,国家应该属于人民,尽管这个分数很大,但人民不该只是分母,人民更应该成为分子,这便是共产党革命的最终目的,走过长征路,红军在当时那么艰苦的环境里但是得到了极为贫困群众的支持。也是被实践检验了一把的真理。中国现在仍然是有两条道路摆在人民面前,一条是人民共同享有改革的成果,另一条是更加严重的两极分化。第一条路方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而第二条路便会走进“周期率”的预言里。

    弟仅祝兄全家秋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1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一、红军飞夺泸用后,中共中央经过讨论,决用采纳毛泽东的建议,避开人烟稠密的地区,向北走雪山草地。这样,蒋军的飞机大炮现代化武器便失去了优势。因为一路山高林密,道路格外险峻,所以红军能摆脱蒋军的围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二、这是红军长征途中一路上留下的宣传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3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三、这是红军刻在石壁上的标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4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四、这是红军长征时在雅安走过的栈道模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五、这是当年“红军大学”的旧址,刘伯承元帅就在这样的大学里任校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1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六、这是当年为红军铺桥架路及当向导的贫苦老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七、这是经过翻新的“红军大学”,但仍很简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3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八、如今的红军栈道,据说,在文革前还是山区的主要通道。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4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九、现在开辟了公路,我们可以乘车旅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十、我只能隔河与栈道留一张影,以资纪念我访红经过的地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华胡同
  7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0955 积分:129858 威望:0 精华:131 注册:2008/11/26 19: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7 11:43:00 [只看该作者]

      看了静春同学的游记不仅欣赏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通读了历史,真可谓走万里路读万卷书,每一个走出去的人,真的要向静春同学学习,在旅游中领略人生哲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静春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229 积分:8606 威望:0 精华:35 注册:2010/3/6 20: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7 19:59:00 [只看该作者]

文华:

     第一次看见你的网名:文华胡同,我便奇怪怎么会用这个网名,莫非这个同学住在西单的文华胡同?如果那样,静春住在铁匠胡同,我们应该算是近邻。因为上小学时,我经常从文华胡同走,而你如果真的住在文华胡,去西单的话,不会不走铁匠胡同,从教育部街穿行而过。后来见面,当我告诉你我曾在奋斗小学读过书时,(我是小学四年级转到奋斗小学的)你说,你的父亲就是奋斗小学的唐自强校长。这让我感到意外。因为转学是我父亲通过人经你父亲同意得以借读。我的班主任姓彭,(奋斗小学都应该知道这个彭老师的,他是当年北京市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没想到,转过学后,我的作文便让班主任彭老师很有好感,对我的文字进行了一些“偏食”的指点。所以我的多篇作文都能得以在校大门口的厨窗里展出。同时,也引起校方领导的注意,并且,教导处的石主任和你父亲都曾经亲自鼓励过我要不懈奋斗,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无产阶级文学工作者,让我记忆深刻。

     其后,我到山西阳高插队,好象你也是在阳高插队吧。如果是,那咱们应该是坐一趟车离开的北京。平心而论,我们阳高插队生各校之间后来相处的关系非常好。而且,到插队后期,学习风气甚浓,后来不管到大同铁路还的大同各个厂矿,都博得过好评。这也许便是“再教育”的结果。

     静春虽然没有什么文学上的成就,但文字还马马虎虎能让人一读。这不能不说得益于从小学受到的教育。其中自然包括了你的父辈心血。

      我们的父辈都已做古,而我们也在慢慢朝“古”而行。到了现在这个年龄,似更无羁。“将酒向长歌,只为知已和”,谢谢我的这些访红文字能让中知网得以认同,给于“精品贴”的荣誉,使之有愧。80年代,我有幸多次见过海子这位落魄诗人,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海子曾痛苦地对我说过,没有人欣赏他、他的诗、他的才华------,我说,你不必悲观,个性决定诗品(文品)。有个性的作品才有让人阅读的价值。他曾玩笑地对我说过:静春,你的这个名子真好。我喜欢这个名子,我说,这个名子是我的母亲起的,她也是北大的学生。后来,我知道了他自杀的消息,但我们已经失去了联系,但读到了他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痛惜海子的轻生,我又欣赏海子的勇敢,我更理解海子是世俗的殉葬品。其实,以海子的文凭、学历他既便当不了高官,可也是个能排进“精英”队伍的人员。据载:海子是3月25日到达的山海关的,他在山海关徘徊了一个下午又一个上午,受到世人的种种误解,甚至指责;他痛苦、愤懑、孤独、寂寥、憔悴、悲伤而绝望。然后在26日中午开始向卧轨的地方走去,并最终选择了黄昏时分躺在了冰凉的铁轨上,他静静地等待着列车的驶来,三月是春天,静春便有了另一种含义。

    所以,我珍惜“静春”这个名子与含义。当然,我没有海子的才华与恣意情感。但我明白,海子早早地进入了天国,伊甸园里会让他的灵魂长出翅膀。

     当然,在中知网这个家园我们应该相望着渡过晚年。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金色童年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128 积分:81972 威望:0 精华:17 注册:2009/3/10 15:3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9 15:3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静春在2011-9-7 9:14:00的发言:
金兄你好,

    是不是与嫂夫人带小孙女尽享“天伦之乐?”

    将访红途中的一些感受和故事整理出来。只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说话。金兄是个当过老师的人,深知“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的道理。   

    坦率地讲,在“粉碎四人帮”后,我也一度热衷过“民粹”,因为我的父亲就是死在了文革初期。文革后,给我的父亲平了反,并补发了一笔“钱”,使我能成为知青中先过上了“好日子”的人。

    可是后来,我接触了一些老干部,这些人从一开始对毛的不满到后来对毛泽东这位领袖重新有了正确的认识,也影响了我。他们有的是长征过的老红军、有的是“三八”年时期的延安干部。以至他们在病重病危时完全回归了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

    他们告诉我,要想全面地了解毛泽东及以他为核心时期的中共革命斗争史,你要多去读那些早期的中共党史、军史,如有条件及机会,更应该去走走红军路,便会明白中国共产党、中共的革命斗争、中国工农红军所走过的艰苦卓绝道路,在一种多么复杂的环境中成长壮大起来。然后,你再去看“毛泽东”,就能发现他的伟大。也能明白为什么毛泽东能“发动文革”,而让人民将他象神一样的“崇拜”。

    不论是旧中国还是新中国,改造中国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毛泽东能够把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党派的人集结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这本身真的能算个奇迹。因为中国社会有着它独立的文化渊源,再加上外来宗教的融通,社会框架极为复杂、经济结构以“私”为主是中国农业社会的特征,并且成为难以改变的最大因素。尤其是近代,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将中国拖进“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泥沼里。中华民族真的成为一块国外殖民者的肥肉,而国内劳动大众却受着多层次的剥削压迫,造成他们的生活极度贫困、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远远落伍于世界,这让那些怀着强国梦的仁人志士无比痛心,矢志要拯救中华民族。

    新中国的成立,总算让忧国忧民的热忱人士看到了希望,所以建国初期,他们拥护共产党,并且投身到强国富民的振兴中华伟大事业中来。但建国初始,不论基础、还是当时的国内外政治环境都不容乐观。所以共产党不得不搞了一系例的云动,使共和国这条船总算走出了风浪中。没有被颠覆。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改革。

    人民对改革是报着一种更大的期望,但改革的结果虽然提高了我们的生活,但并不尽人意,最关键的是一些居心叵测的精英让“金钱”冲击“信仰”,让人民失去“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的灵魂。那么,中华民族仍然不能摆脱内忧外患。国家分裂、甚至“动乱”的危险。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头脑清醒,究竟一种什么政治制度能够“国富民强”“而非“国富民弱”,而这种富不应该是一小部分既得利益者的暴富代表了国家形象,国家应该属于人民,尽管这个分数很大,但人民不该只是分母,人民更应该成为分子,这便是共产党革命的最终目的,走过长征路,红军在当时那么艰苦的环境里但是得到了极为贫困群众的支持。也是被实践检验了一把的真理。中国现在仍然是有两条道路摆在人民面前,一条是人民共同享有改革的成果,另一条是更加严重的两极分化。第一条路方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而第二条路便会走进“周期率”的预言里。

    弟仅祝兄全家秋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1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一、红军飞夺泸用后,中共中央经过讨论,决用采纳毛泽东的建议,避开人烟稠密的地区,向北走雪山草地。这样,蒋军的飞机大炮现代化武器便失去了优势。因为一路山高林密,道路格外险峻,所以红军能摆脱蒋军的围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二、这是红军长征途中一路上留下的宣传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3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三、这是红军刻在石壁上的标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4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四、这是红军长征时在雅安走过的栈道模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五、这是当年“红军大学”的旧址,刘伯承元帅就在这样的大学里任校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1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六、这是当年为红军铺桥架路及当向导的贫苦老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七、这是经过翻新的“红军大学”,但仍很简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3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八、如今的红军栈道,据说,在文革前还是山区的主要通道。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4_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九、现在开辟了公路,我们可以乘车旅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5调整大小.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十、我只能隔河与栈道留一张影,以资纪念我访红经过的地方。

尊敬的静春:

      您好!

      电脑坏了一个多月了(还未买新的),只靠有时借用他人的用一会儿。

      您的红色之旅,您的红色之魂,您的红色之声……感动着我!而您为红色明天呐喊更令人起敬!童年与您相比就觉有愧了。幸好还想在《天伦之乐》为了孩子茁壮成长,为了祖国的明天,做一点也许有用的事。

      向您学习!

      望注意身体!

     

祝福您和您的家人中秋快乐!

    

      童年



金色童年,快乐无限!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贫农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6562 积分:38918 威望:0 精华:104 注册:2009/2/9 12:4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10 11:23:00 [只看该作者]

    拜赏静春红色之旅精彩佳作,长篇大作时刻关注。中秋将至,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让风儿捎去我的祝福,让好心情时时相伴,问候朋友秋高气爽好心情,中秋佳节阖家欢乐。

 回到顶部
总数 12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