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你准备好了吗
(你家的宝宝要上幼儿园了,你该怎样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让他尽快摆脱第二次“断奶”所带来的痛苦)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此时,许多家长考虑得比较多的是把孩子送到哪所幼儿园。他们把较多的精力放在比较幼儿园的条件设施和哪所幼儿园更有名气上,而对孩子上幼儿园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却考虑不够。
凡事预则立,孩子入园前的准备工作,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即物质方面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心理方面的准备。
一.物质准备
物质准备应根据幼儿园的具体情况、要求而定,一般包括床上用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甚至玩具的准备。全托幼儿园对物品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如果你有不清楚的地方,应该向老师了解清楚。例如要带哪些衣服去,带多少,什么样的款式更合适,甚至孩子的名字要缝在衣服的什么位置,你都要清楚。
在入园之后,每个班的老师还会根据各班教学的需要,以及气候变化的需要,要求家长带一些其它物品,例如一些参考资料、换季的衣服、润肤霜等等。这时候,家长应配合,及时把东西带到幼儿园。这些东西是你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必需品,千万不要因为你的粗心大意,而令老师没法更好地照顾你的孩子。
二.生活自理能力准备
在幼儿园里,老师要求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些事情包括刷牙、洗脸、吃饭、穿脱衣服、穿脱鞋袜、上床睡觉、上厕所等。如果你的孩子在进园之前没有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这对孩子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是十分不利的。因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孩子已经感到陌生了,有时甚至会感到有点害怕,如果再碰到好多事情不会做,特别是看到别人会做,而且很快就做好,而自己却怎么也做不好时,他就会产生挫折感。这种挫折感强烈时,他就会产生退缩心理,他就会不愿意上幼儿园了。道理很简单,因为上幼儿园并没有使他感到愉快。
当然,对于刚进幼儿园的孩子,老师会教给他们一些生活自理的技能,会一步步地加强孩子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于能力较差的孩子,老师也会给予帮助。但如果你能在孩子入园前就教给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让他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那么他在幼儿园里跟大家一起学的时候会学得更快、更顺利,相信这会让他感到高兴,也会增强他的自信心。这对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是有好处的。因此,不同年龄的宝宝入园需要作不同的准备。
1.一岁半:调整宝宝饮食习惯是首要工作,鱼、蛋、豆制品、蔬菜、瓜果、面饭粥等,都要让宝宝均衡地尝试。其次,增加宝宝动手操作的机会,即使是让他把自己的尿布丢进垃圾桶,也是入园准备的一部分。
2.两岁:学习认识自己的物品是第一步,让宝宝参与选购鞋子、外套、背包等,是有效的方法。知道东西如何归位,是第二步,妈妈可为宝宝安排一个固定的、可以让宝宝自己拿放个人物品的抽屉,帮宝宝认识属于自己的东西。
3.两岁半:宝宝正处于如厕训练阶段,妈妈要准备合适的便器和方便穿脱的裤子,训练宝宝自己如厕的能力。这样能减速少宝宝入园后因尿裤子而产生的挫折感,训练过渡期间,睡觉时仍可包尿布,避免宝宝尿床尴尬或造成清理麻烦。
4.三岁:学习生活自理最重要,学着洗手、穿脱鞋袜、上厕所、喝水、挂外套、放鞋子、吃饭、收拾寝具等都是不错的开始。反复练习能帮助宝宝尽快掌握自理的技巧。生活上让宝宝提前练兵,会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更有信心。三岁宝宝开始学习与他人相处,妈妈鼓励宝宝接触不同的团体与小朋友,可帮助宝宝缓解接触陌生环境时的恐惧。
三.心理准备
这里所说的心理准备不仅指孩子要准备,还包括家长。
1.孩子的心理准备,主要是让孩子愿意并喜欢上幼儿园。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需要做很多工作,家长的帮助和引导非常重要。
(1)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幼儿园。这需要你平时对孩子多进行教育,并注意引导。例如,告诉孩子:“上幼儿园是因为你已经长大了,要上学学知识、学本领了。”“乖的孩子、聪明的孩子都上幼儿园的。”你千万不能这样对他说:“我们太忙了,没有时间管你,你必须上幼儿园。”或吓唬孩子说:“你不乖,我把你送到幼儿园去!”听了这样的话,孩子不怕上幼儿园才怪呢!
(2)给孩子讲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的趣事。父母是孩子最信赖、最亲近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你认为孩子上幼儿园是一件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事情,那这个观念也会植根在孩子心中,他会强烈地企盼着上幼儿园。
(3)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的环境。带孩子参观幼儿园,可以让孩子对自己将要在其中生活、学习的新环境有更多的认识。越熟悉,孩子越能适应新环境。他不会因为陌生而害怕,不会因为害怕而不愿上幼儿园。
(4)参与幼儿园、班级开展的迎新活动。为了帮助孩子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许多幼儿园都有会举行一些迎新活动。这时候,你无论多忙,都要带孩子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还要鼓励孩子大胆参与游戏,与老师和班里的孩子多交流,认识老师和更多的小伙伴。
(5)让孩子一起做入园前的物质准备。你在为孩子准备各种入园物品时,不妨让孩子也参与其中。这样能加强孩子入园的企盼心理,对自己快要上幼儿园感到自豪和兴奋,同时也让孩子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参与决定并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也让孩子熟悉自己上幼儿园要用的各种物品。
(6)要告诉孩子上幼儿园后的接送时间。这主要是为了消除和减轻孩子的焦虑心理。如果把孩子送到日托的幼儿园,就告诉他:每天爸爸妈妈要上班,你就上幼儿园,下玉后,我们就到幼儿园来接你一起回家,周末周日我们一起在家休息。对于要上全托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一点就更重要了。你要让孩子清楚,一个星期中,他在家里过几天,在幼儿园里过几天,你什么时候接他回家。在全托幼儿园里,对孩子来说晚上是最难熬的。你可以告诉他在幼儿园睡几个晚上就能回家了。这样让孩子一天天地数,他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对消除思念父母的焦虑心情很有帮助。
2.家长的心理准备
(1)认识到刚开始时,孩子哭闹不愿上幼儿园是正常的。因为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大部分孩子都会害怕这个陌生的环境,思念父母而不愿意去幼儿园。家长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千万不要看到孩子哭闹就以为不正常,怀疑哪里出了问题,是否老师对孩子不好等。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心疼孩子而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这样只会让孩子一次比一次闹得厉害,他也更难适应幼儿园了。当然,如果孩子入园已很长一段时间,情绪出现反复,那就需要找老师沟通一下,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找找孩子哭闹的原因。
(2)不要对孩子撒谎。为了设法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一些家长会采用哄骗的方法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做一方面会影响孩子对你的信任;另一方面你是在教孩子撒谎。
(3)家人的意见、立场要一致。“要坚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去!”这应该是一家的一致意见,并一起努力去做。如果家人意见有分歧,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争执起来。因为只要有一个人立场不坚定,聪明的孩子就知道了要向谁去求助。
要顺利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除了要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准备工作外,家长还应详细了解幼儿园的一些规章制度,例如接送的要求、请假的手续等。清楚了解这些事情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幼儿园,也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怎样做。
第二章 初入园孩子和家长可能有的表现及应对
一.孩子哭
这是孩子出现的“暂时性的分离焦虑”现象,尽管大人心里难过,也要坚持送孩子去上幼儿园,否则孩子更难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有的父母比孩子还难过,临走时说几次“再见”,一脸关切之情。这只会让孩子纳闷而且忧虑:“妈妈脸色反常,她走后要有什么事吗?不能让妈妈走。”——这样反倒加重了孩子的紧张情绪。家长尤其要注意不要经常去幼儿园影响孩子,这也会使孩子不容易适应群体生活。
当然,对于个别情况也不能一概而论,可以与幼儿园老师协商,给孩子一段过渡时间。遇到特殊情况不送孩子去幼儿园或者提前接时,一定要向孩子说明情况。
二.孩子的心病
有的家长说:“孩子就象有了心病似的,从幼儿园接回来就不停地说:明天别送我上幼儿园,我一定听话……”有时候还边哭边说,看着动画片也会想起这事,又接着说。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可以与老师交流一下孩子在班里的表现,也可以悄悄在孩子不知道的情况下观察一下孩子。常有一些孩子在家里、在幼儿园门口还在哭天抹泪,可一走到班级门口,就擦干眼泪跟着老师进入房间,在活动中他们很快会忘记刚才的不愉快。但是新环境毕竟使孩子在各方面有许多的不习惯,在班级里又没有渲泻的机会,回到家里才将满腹的紧张情绪尽情发泄出来。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必太紧张,这也是许多孩子曾经出现过的情况,如果不放心,一定要多与老师保持沟通和联系。
三.家长的烦心事
有的家长说:“送孩子上幼儿园,本来是想让自己轻松一点,没想到这么麻烦。”
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根本目的,一方面是使父母摆脱孩子的拖累,轻松、无牵无挂地去工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群体生活,改变他们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养成自律、自理、轮流、谦让、适度等待、学会初步与人交往等良好习惯,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然而,任何一个孩子(无论是活泼大方,还是胆小内向)在面临新环境时,都会表现出一种畏惧,这种畏惧演变为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孩子哭闹”。也因此,孩子入园便成了家长的一件烦心事。有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哭,使尽了一切“战术”:物质的、精神恐吓、软硬兼施的。但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什么捷径,只要家长坚持接送,勤与教师交流沟通,家园一致,及时发现并鼓励孩子在幼儿园的良好行为,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使孩子渐渐喜欢去幼儿园,家长的烦心事也便随之而解。
四.给你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在孩子独立的起点上,家长做什么?
1.对不容易适应的孩子,家长应尽量避免问他:“今天在幼儿园老师对你好吗?”、“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唱歌了吗”等等,避免让孩子的情绪一直停留在不良情绪中,如果是孩子说不喜欢幼儿园,或者不喜欢老师,父母应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避免与他谈幼儿园的事。
2.在孩子面前正确评价老师。在培养孩子方面,家长和老师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家长首先应该信任老师,才能协同老师工作。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指责老师。刚入园的孩子,需要对老师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家长应该帮助他们维护教师形象。所以,当孩子对家长说:“今天,我们画菠萝啦,我画得可好了,但老师没有把我的画贴上墙。”家长不应该说:“你们那个老师偏心。”明智的家长应该说:“那是因为老师认为你能够画出比这次更好的菠萝,他等着你下一次的菠萝呢!”然后,私下里再与教师交流孩子的表现和情绪。记住,理智的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维护老师的形象,而不是相反。
(二)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怎麽办
总有些孩子一送到幼稚园,就大哭大闹起来,怎麽哄都不行, 就是不愿意留下来,父母感到束手无策。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往往是由于父母教育方法欠妥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孩子在人园之前,家长尽量让孩子不要有惧怕老师的心理,要告诉孩子,幼稚园老师和蔼可亲,幼稚园有许多好玩的玩具,许多小朋友可以在一起玩,也可以让入了园的小朋友给孩子讲他们在幼稚园里的生活和游戏,让孩子对幼稚园産生好感和兴趣。
2.家长对待幼儿入园时的哭闹要理智。孩子离开妈妈,初到幼稚园,难免会哭一哭,只要大人不把这种情况看得很严重,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经过几次后,孩子知道哭也没用,以后就不哭闹了,幷逐渐对幼稚园的生活习惯起来。
3.从小应培养孩子学会与小朋友交往。可常带孩子到附近朋友家作客等,或请别的小朋来家里玩,让孩子养成愿意到小朋友家中玩的习惯。当他看到别的小朋友都去幼稚园时,他也就想去幼稚园了。
另外,只要孩子没病,就应当坚持每天送孩子去幼稚园,不要因爲家里有人照看就时不时地不上幼稚园,这样孩子更不愿上幼稚园.只要父母注意观察和分析孩子不愿去幼稚园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啓发,孩子的态度是能改变的。
(三)帮孩子跨越害怕见人的障碍
在幼稚园门口,常有一些家长恼怒但又必须装著笑容哄那些哭闹著不肯入园的小孩。这些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家淘气、在校胆小怕事、偏食、怕见生人,语言表达能力差等问题。
这个年纪的孩子人际关系不佳,可能有下列几种因素:一是智力或基本能力有问题,以致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意思,或表达不好,怕人嘲笑,于是更胆小;二是因交友受挫,导致害怕与人交往;三是没有交友的动机,不觉得朋友有何好处,觉得自己玩也可以,或纯粹个性内向,不喜欢与小朋友玩。
就外界因素而言,则存在以下情况:楼房代替了四合院,邻里之间不相往来;老人怕孩子出危险,不让孩子出去玩;保姆代替了父母的劳动,却弥补不了父母的情感,造成孩子的情感饥饿……
(四)怎样才能帮助小朋友不再“害怕”和他人交往呢?
在日常生活中,可训练孩子沟通表达的能力。比如以非权威式教养方式,让孩子有表达自我的机会,让他试着回答“你希望吃什么”之类的问题。
对小孩子要多鼓励,建立其信心。另一方面,可多问他在学校或幼儿园的情况,让他报告一下同学们的动态,如孩子抱怨某人对他不好时,可反问他:“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同学较好?”“你不喜欢他对你这样,有没有和他说?”让孩子想想该如何确切地表达自我,让别人明白他的情绪和想法;然后和孩子“类比”一番,在何种情况下该怎么做,怎么说。
还要经常带小孩出去与人交往,比如周末带小孩到好朋友家过夜,让小孩体味到与人交往的快乐;母亲要尽量自己带孩子,尽管孩子还不会说话,也要多与他交流,多拥抱和爱抚孩子。如果已经出现了人际交往问题,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来解决,如让孩子在软垫子上翻滚、爬行,用软毛刷刷孩子的身体,让孩子骑著羊角球跳等。严重的,就需要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
(五)家长忌语
(1) 不听话就送你上幼儿园。
(2) 告诉你们老师。
(3) 当孩子分不清自己和别人的东西时说:你怎么偷东西。
(4) 事事包办:我帮你做。
(5) “你们老师对你怎么样?”造成孩子过渡在意教师的一举一动,以后老师稍稍不注意就认为老师对他不好。
第三章 家长要做好新入园宝宝的适应期工作
1.激发孩子上幼儿园的愿望
经常用羡慕的口气和眼神引导幼儿观察左邻右舍上幼儿园的孩子。“瞧,小哥哥多神气,上幼儿园去了。”“小姐姐真乖,每天都去幼儿园。”空闲时间领着孩子到幼儿园参观,玩耍,一边看,一边玩,一边说“哇,幼儿园这么多好玩的玩具、幼儿园真漂亮、幼儿园小朋友真多、我真想住这儿……”用自己的神情和语气去影响孩子。在家里如果孩子缠着你画画、折纸、做游戏,在即将结束的时候,就有很遗憾和神秘的语气说:“我就会做这些,幼儿园的老师会的可多了,以后让老师教你好吗?”
2.向老师详细介绍幼儿的生活习惯
向老师主动介绍幼儿在家的饮食、起居及一些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幼儿在家每天的饮水量、喜欢吃什么、讨厌吃什么、饭量大小、有没有午睡习惯、在家是好动还是好静、有没有一些特殊的病史、都要向老师介绍清楚。以便老师根据这些情况来判定幼儿在园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和家长联系,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3.在园时间逐渐延长
孩子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会时时想家,想妈妈,这是很正常的。有的孩子表现的更加强烈,哭、闹、饭量明显减少,老师一定会尽力地去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对家长的依恋,慢慢的转移到老师身上来。家长在幼儿的“移情期”要尽可能的准时接送,别让幼儿感到在园时间特别漫长,好象爸爸、妈妈不要他们似的,增长孩子的恐惧感。等孩子适应后可随意或延长在园时间。
4.多鼓励、多表扬
在接幼儿离园时,老师会向您介绍幼儿的一日情况,特别是新朋友的点滴进步。当老师表扬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亲耳听到,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乐观情绪。在回家的路上或在家里的时候,你要兴致勃勃地和孩子讨论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和孩子特别感兴趣的话题,不妨加上夸张的语气和表情,让他知道您在为他感到高兴、自豪,从而萌发幼儿爱上幼儿园的情感。
5.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性格直爽,开朗的幼儿,在遇到什么不开心或是和小朋友闹别扭,他会很快告诉老师,告诉家长,这样就能得到及时解决。但是,内向、胆小的孩子则不然。如果孩子把小矛盾带到家里,家长要仔细询问。假若孩子受了委屈,家长首先要冷静,不要让您的情绪影响到孩子。告诉孩子不要害怕,不要难过,老师和家长一定不会让好孩子受委屈的。如果在幼儿园办错了事,挨了批评,家长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要再批评孩子,您要告诉他:“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相信下次你一定能做好!”而且要让孩子打消顾虑,别因为受到批评而不敢再上幼儿园。
孩子再小,他也有自己的思想,年龄小,承受问题的能力就小。所以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要让幼小的心灵积攒压力,让他们每天高高兴兴,轻轻松松地上幼儿园,尽力为小宝宝们创设一个愉快、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