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生活 专栏天伦之乐 → 【原创】代沟的“两岸”


  共有74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代沟的“两岸”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山雄鹰
  1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100 积分:30523 威望:0 精华:42 注册:2011/8/30 13:31:00
【原创】代沟的“两岸”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17 16:05:00 [只看该作者]

   代沟是年老和年少两代人的共同话题。从这同一个话题出发,两代人的目光却不容易交会到一个焦点。老人说起代沟往往是恨恨的,年轻人说起代沟,常常是愤愤的,言语话题之间波浪宽阔,仿佛真的难以逾越。

   什么是沟?沟不是一衣带水,细细的一条水流。在古代,四尺宽的水道称沟。史上著名的鸿沟是战国魏惠王在河南开凿,引黄河水贯通的运河。楚汉相争时划鸿沟为界,两军隔岸对峙,分割军事、经济利益。沟真是一条不能小觑的宽度。

   而如今所谓代沟是观事论事的分歧。代沟代代皆有,不独今日,也不独我辈。社会变革愈激烈,代沟愈深刻。在往昔的轨道生活的上辈人,与在新天地呼吸的晚辈,他们之间的人生价值取向每每大相径庭,他们的行为标准也每每相互不容忍,他们的审美观点媸妍美丑甚至迥然相反。

   代沟造成两代人意识上的冲突,感情上的罅隙,以至言语和行为上的不和谐。种种冲突、罅隙及不和谐,削损伤、障碍两代人建设社会的应当衔接、融合的力量。

   代沟这种现象完全消失那大概是不可能的吧,但分歧总是缩小到最低程度为好。于是,有人开出处方:以长辈谆谆教导,晚辈诺诺连声的谈心方式消除两代人思想意识上的分歧,弥合两代人对世界的不同判断。行世了几十年的如此方法收效如何?我无从知道,但从这个十分熟悉的法门中我们看出了畸轻畸重。

   代沟也是沟,也分有两岸,上辈是一岸,晚辈是一岸;只有一边岸的,那不是沟,而是崖,是陵。欲弥合,沟壑“两岸”都须努力。

   沟的那一岸,老年人要与时俱进,多学习,再吸纳,在学习和吸纳过程中,向年轻人靠拢,向朝气、向创新靠拢,不可固步自封。

   沟的这一岸的年轻人呢,不要做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向前放出眼光,向后接受传统,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实自己,向老年人靠拢,向根基、源头靠拢,不可妄自尊大。

   学习,两代人在“两岸”学习,取长补短,摒弃陋见,两代人做人做事,所秉标准日渐相近,所持观点日渐相容,所怀情感日渐相合,兴趣日渐相似,当两个理解落在一个焦点上,两代人的目光边交织在一起,所谓沟,或许已形迹难寻了,和谐之象生成在我们的周围。

   家教式、家事似的谈心,类如缘木求鱼,怕是无助于“沟”的消弭。(完)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山雄鹰
  2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100 积分:30523 威望:0 精华:42 注册:2011/8/30 13:3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17 16:11:00 [只看该作者]

    更正:本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第一句“仪式上的冲突”应为“意识上的冲突”。

 

    由于疏忽,特致歉意。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山雄鹰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5100 积分:30523 威望:0 精华:42 注册:2011/8/30 13:3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17 16:15:00 [只看该作者]

     本文最后一自然段的最后一行中“应当仙界”应为“应当衔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金色童年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六星会员 帖子:15128 积分:81972 威望:0 精华:17 注册:2009/3/10 15:32: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18 8:31:00 [只看该作者]

感谢雄鹰朋友对天伦之乐的厚爱!


金色童年,快乐无限!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