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五湖四海岁月98 → 中央进驻冕宁城,人民组织抗捐军


  共有107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中央进驻冕宁城,人民组织抗捐军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西部情结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86 积分:70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11/25 11:57:00
中央进驻冕宁城,人民组织抗捐军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26 23:15:00 [只看该作者]

中央进驻冕宁城,人民组织抗捐军
  • 出自:读书搜狐
  • 作者:石仲泉
  • 发布时间:2007-03-14
    我们一行在冕宁县领导和凉山州史志办主任陪同下,在2003年9月15日来到彝海子边。彝海原名“鱼海子”,海拔2000多米,是个高山淡水湖,水深约60米,面积20多万平方米,呈元宝形,以产细鲤鱼而得名。四周山峦环抱,针叶林木葱茏,湖水碧绿清澈,风景旖旎秀美,是个难得的旅游胜地。刘伯承和小叶丹的彝海结盟处,在彝海西北岸草坡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四川省人民政府将此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建立彝海文物保护标志。1995年6月,***题写了“彝海结盟纪念碑”。目前,在彝海结盟处建起了由***题写碑名的大型石雕。我们在雕像前留影纪念。同时,听冕宁县领导和凉山州史志办主任,还有龚自德介绍有关情况。在这里,我想起了陈云路过彝族区时的亲历见闻。陈云随中央纵队过彝区。在行至开罗场(今石棉县擦罗彝族乡)时,四川刘文辉军在此设有粮站。红军到这里,刘军粮站人员以为是国民党中央军至,将库存军粮如数点交,计有4000多包,每包60斤,红军接收后还有很多剩余,便发给了当地百姓。他路过这里,亲见一般民众不论老幼均肩背一袋回家。一询问,老百姓高高兴兴地说:红军先生,我们好久没有吃白米了。红军来了,把刘家军的米发给我们吃。红军好!这个生动故事,说明红军怎样代表了彝族人民的利益{1}。

    冕宁县领导、凉山州史志办同志介绍了当年党中央进驻冕宁城的情况。他们说:1933年,冕宁县就有了地下党组织。陈野苹、廖志高就是本县人,并是这里的党组织负责人。1935年5月,红军先遣队和中央机关进驻冕宁县时,陈野苹、廖志高他们不仅组织群众热烈欢迎,而且汇报了他们了解的路径和敌情等,为红军选择正确的路线,开展民族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5月22日中央机关进驻冕宁县城,陈云听取了地下党组织的汇报,决定成立冕宁县革命委员会。23日,召开有彝、汉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宣布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陈云宣读革委会成员名单,朱德发表讲话,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说彝、汉是一家,穷人要团结,打倒蒋介石和四川军阀,才能翻身过好日子。红军是穷人自己的军队,不拉夫、不扰民。他号召“穷人要有出路,就要武装起来”。由于这里是川军军阀盘踞的地方,反动当局的苛捐杂税名目繁多、胜如牛毛,于是,大会宣布成立冕宁县抗捐军,除派红军干部任司令外,还让中央机关的王首道等负责人留下,在三军团抽一个营准备在冕宁一带建立根据地。后来,留下一个连,帮助地方党开展工作。当晚,毛泽东在县城东街住地会见革委会有关成员和王首道等红军干部,讲大渡河两岸形势和开展游击战争的问题,对今后的任务作了部署;还接见了彝族代表,了解彝族人民生活情况,讲述党的民族政策。

    冕宁县革命委员会在中共冕宁县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冕宁县抗捐军是公开的武装组织。建立后发展迅速,下设大队、中队,几天内就有500多人参加,均系贫苦群众。其任务:一是给过境红军带路、护送伤病员,为红军筹集所需物资;二是收缴敌军粮食,没收土豪恶霸财物,向穷人发放所没收的各种浮财。在红军大部队离开冕宁后,县城政治形势恶化。抗捐军开离县城,29日在通过彝族区时,遭到彝族奴隶主武装袭击,队伍被冲散,负责人多数被害。抗捐军瓦解后,冕宁县革命委员会这个红色政权亦不复存在。

    龚自德说:小叶丹所在的沽鸡(果基)家支也有人参加了袭击抗捐军的活动。这就有一个如何评价小叶丹和是否继续宣传彝海结盟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彝族地区在民族关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在小叶丹和彝海结盟这个问题上比较突出地反映出来了。90年代中期出现的不同意见,关键就在这里。我们写的书还是根据中央的统一宣传口径肯定小叶丹在彝海结盟中的功绩的。另一种意见对小叶丹持否定态度,认为参加攻打抗捐军是叛变革命。龚自德不同意那种意见,继续介绍小叶丹的情况说:彝族实行父子连名制,沽鸡或译为果基,是家支名称;叶丹或译为约达,是他本人的名,为了与同名的叶丹相区别,故加“小”字;还有父名,即木吉。因此,他的全名应为果基·木吉·小叶丹。他生于1894年,比刘伯承小两岁,故结拜是称刘伯承为兄长。他是果基家系大凉山彝族传说中的两个始祖之一的后裔,为凉山地区最大的家支之一。果基家系本世居冕宁东面的越西县境,到19世纪末,其祖辈才辗转迁徙到彝海边来。所谓“家支”,系大凉山彝族奴隶制度下的一种父系血缘组织,内部又分属不同的头人管辖。那时,凉山彝族地区约有100多个互不隶属、各有固定地域的黑彝家支,实际上起着地区政权的作用。家支内有大小头人,负责处理内外事务。小叶丹是当时果基家支主要头人之一。

    果基·小叶丹,兄弟六人,他排行第四,自幼性情倔强、豪爽,青年时代善交际、讲义气。他有些见识,粗通汉语典故,能言善辩,是当地彝族的政治代表,参与重大事件裁决。他不仅在本家族内有声望,也是冕宁一带有影响的头人之一。他虽然是奴隶主,他的家族中有人参与了袭击抗捐军,但根据省州县有关部门的多次专题调查,都还作不出定论。他们的结论是“可能性不大”。小叶丹作为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一个彝族家支头人,能做到与红军结盟,并护送红军顺利通过彝区,帮助红军粉碎蒋介石企图使红军重蹈石达开覆辙的阴谋,这是很不简单的。这个功绩不能抹杀。龚还说:在几支黑彝家支的武装中,他领导的果基家支对国民党的斗争是最多的。在后来与其他黑彝家支的械斗和与川军地方武装的斗争中,小叶丹和参加果基支队武装的彝民的许多财物都丢掉了,却千方百计地保存刘伯承赠与的“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的队旗。他们按照刘伯承讲的“一个指头没有劲,十个指头捏在一起就力量大了”的话,联合其他黑彝家支的人,共同抗击国民党军。他对妻子和弟弟说:不要忘了刘伯承的嘱托,不要忘记共产党红军的恩情。“红军一定会回来的,刘伯承我信得过,他绝不会骗我,万一我死了,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这面红旗,将来把它亲手交给红军。”1942年5月下旬,小叶丹在国民党地方头目(亦称土军阀)用“以夷制夷”的手段,有意挑起彝族内部械斗中身亡。1950年5月,冕宁县解放。果基家支的彝民群众找到驻军司令部,讲了彝海结盟和小叶丹的情况。在欢迎会上,小叶丹的妻子遵照丈夫的遗嘱,将“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的队旗献给政府。现在,这面旗帜作为革命文物,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85年,在彝海结盟50周年时,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在自治州首府西昌建立了纪念碑。碑文写道:“中国工农红军路过凉山,红军总参谋长、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同志与彝族果基家支首领小叶丹于1935年5月22日,在冕宁县彝海乡彝海边,歃血为誓,结为兄弟,为红军顺利通过彝区,加快前进速度铺平了道路,在中国革命和彝汉民族团结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今立此碑以志纪念,永远激励凉山各族人民发扬革命传统,世代团结,为凉山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这个碑文写得很平实。目前,西昌市和彝海边的这两处纪念碑,都是州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彝海边,我很想找一两个知道彝海结盟情况的老人作点访问。彝海乡政府的同志(也是彝族人)说,老人都不在了。乡里还有他们的后人。于是,我们到了彝海乡,好不容易才找到小叶丹的随身侍从、当年结盟杀鸡念咒的沙马尔各的两个孙子,到他们家看了看。他们务农,有拖拉机,也跑点运输;盖了新房,生活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问他们的爷爷的情况,他们说不清楚。历史毕竟过去了快70年,不是研究这段历史的,要讲清楚是不容易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