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诗词曲赋楹联 → [原创]哀知青——纪念知青上山下乡四十周年


  共有1676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哀知青——纪念知青上山下乡四十周年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碧巉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87 积分:1948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1/19 8:56:00
[原创]哀知青——纪念知青上山下乡四十周年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29 12:18:00 [只看该作者]

 

哀知青

——纪念知青上山下乡四十周年

 

 

青而不知哀知青,

一朝排斥出城市。

青前若是不加知,

怎好接受再教育!

 

 

知青本是可怜人,

列在世间最底层。

千里荒寒挣扎处,

万家墨面痛哭声!

 

 

知青本来是少年,

哪有知识可比攀。

推源决然相加意,

不是桂冕是荆冠。

 

 

知青年少本无知,

遂有傀儡手戏之。

作得颠狂种种相,

使人掩面长太息。

 

 

知青真诚最堪怜,

凭人戏耍亦恬然。

却夸豪情在心上,

达人苦笑无一言。

 

 

知青青春不值钱,

转瞬老境哪堪言。

向人欲说悔不悔,

只是意绪已惘然。

 

 

四十年来论不休,

祸水何处是源头。

董狐笔今凭谁握,

莫向后人逞风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八千里路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783 积分:11399 威望:0 精华:9 注册:2008/10/5 18:1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29 13:39:00 [只看该作者]

令人深思!可谓七哀诗。顶!!!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那一片芦苇地
  3楼 博客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87 积分:4434 威望:0 精华:25 注册:2008/11/14 12:4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29 13:51:00 [只看该作者]

静静读了两遍,感慨无数……记得自己不曾一次说过:人性需要回归最初的善良,历史需要还原本真……历史就是历史,岂能凭几张嘴大唱高调而被粉饰歪曲篡改?从一个方面讲,千万知青的确在当时起到了减轻城市压力、缓解就业困难的实际客观作用,但是,知青当时是被冠以“大有作为”“接收再教育”洪流般地(大多数是被动的)涌入偏远贫困地带的,从此,知青所经受的苦难是一个十几岁孩子稚嫩的肩膀难以承受的苦难!……让我冷静一下,从另一个问题切入——“知青”又是在怎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中国解放近20年内的政治运动一再此起彼伏,经济一再不正常的发展,导致在西南部屡屡可见饿殍横卧荒野,刚刚从三年灾害饥饿里爬出来的中国人,又被推进红云密布,惊雷炸响的史无前列……久违的枪声又响起,刀光剑影里,几万万人心胆怯,惶恐万状,一夜惊梦,照照镜子,竟然不认得自己!我是否还是“人民”?还是“阶级敌人”?……解放后仅仅十几年的功夫,中国政治与经济危机四伏,走到了内外交困的危崖地段……当时的中国惨落到如此状况,究竟谁之过错??? “知青”也就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产生了,无论怎样粉饰,毫无置疑,“知青”实际成为了被送上祭坛的羔羊,成为中国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牺牲品,成为了中国翻江倒海年代里可悲可汗可歌可泣可痛可哀的一个历史符号。
          ————100%笔者观点
(附本人照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我-00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qingxueluweidi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碧巉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87 积分:1948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1/19 8: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29 14:02:00 [只看该作者]

青而不知是知青的根本特点,冠以知字,就要受再教育,这是治知青。现在有人称这是一个阳谋,我想这阳谋就是为了遮掩城市经济萎缩排斥城市人口的实质。知青被排斥出城市,就是为了减轻城市压力,这一点您说的对,我也同意,但当时可不是像我们现在为样来给以定性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碧巉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87 积分:1948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1/19 8: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29 14:25: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在惨烈的人生途程中挣扎过来了,这必然是可歌可泣的。这是本质。知青在挣扎过程中也有过鲁莽和轻率,这又有可悲可叹的地方。对于这两方面,我们都应该老老实实地予以承认。

值此知青上山下乡四十周年之际,我只感到了两点(也许我头脑太简单了):一是心里很难过,二是祝愿现在在世的当年知青都好好活着!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碧巉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87 积分:1948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1/19 8: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29 15:23:00 [只看该作者]

有点激动,语无伦次了。我还是应该首先感谢八千里路和那一片芦苇地两位高贤的光临,他们有益的清言嘉议,使我会更有信心地去认识知青问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招小波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2754 积分:16694 威望:0 精华:36 注册:2008/8/28 21:1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29 19:04:00 [只看该作者]

知青本来是少年,

哪有知识可比攀。

推源决然相加意,

不是桂冕是荆冠。


深刻!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招小波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2754 积分:16694 威望:0 精华:36 注册:2008/8/28 21:1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29 19:0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那一片芦苇地在2008-12-29 13:51:32的发言:
静静读了两遍,感慨无数……记得自己不曾一次说过:人性需要回归最初的善良,历史需要还原本真……历史就是历史,岂能凭几张嘴大唱高调而被粉饰歪曲篡改?从一个方面讲,千万知青的确在当时起到了减轻城市压力、缓解就业困难的实际客观作用,但是,知青当时是被冠以“大有作为”“接收再教育”洪流般地(大多数是被动的)涌入偏远贫困地带的,从此,知青所经受的苦难是一个十几岁孩子稚嫩的肩膀难以承受的苦难!……让我冷静一下,从另一个问题切入——“知青”又是在怎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中国解放近20年内的政治运动一再此起彼伏,经济一再不正常的发展,导致在西南部屡屡可见饿殍横卧荒野,刚刚从三年灾害饥饿里爬出来的中国人,又被推进红云密布,惊雷炸响的史无前列……久违的枪声又响起,刀光剑影里,几万万人心胆怯,惶恐万状,一夜惊梦,照照镜子,竟然不认得自己!我是否还是“人民”?还是“阶级敌人”?……解放后仅仅十几年的功夫,中国政治与经济危机四伏,走到了内外交困的危崖地段……当时的中国惨落到如此状况,究竟谁之过错??? “知青”也就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产生了,无论怎样粉饰,毫无置疑,“知青”实际成为了被送上祭坛的羔羊,成为中国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牺牲品,成为了中国翻江倒海年代里可悲可汗可歌可泣可痛可哀的一个历史符号。
          ————100%笔者观点
(附本人照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我-00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同感,支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牧歌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嘉宾 帖子:978 积分:6136 威望:0 精华:4 注册:2008/6/12 8:0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30 11:30:00 [只看该作者]

一是心里很难过,二是祝愿现在在世的当年知青都好好活着! 牧歌同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碧巉
  1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287 积分:1948 威望:0 精华:7 注册:2008/11/19 8:5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30 11:39:00 [只看该作者]

在纪念知青上山下乡四十周年之际,说几点看法:
 
一、知识青年(以下简称知青)的提法名不正言不顺。知青只具备国民教育的普及文化水平,称之知青,从根本上不能成立。事实上,对与知青具有完全相同的文化背景的留城青年就不称之为知青,对广大农村的同等学历的青年也不称之为知青。现在人们说青前加知是为了与再教育提法相配套的毫无道理的强行规定的举措,对此,我个人没有能够找出加以反驳的理由。
二、知青是被排斥出来的城市剩余人口。文革造成中国经济萎缩,城市经济萎缩也在其中。城市经济萎缩必然排斥城市人口,这是政治经济学上明明白白道出的残酷的道理。知青就是这部分人口,只不过给了他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名义,并把他们被排斥出来的活动,搞成了上山下乡活动而已。
三、知青历史的可歌可泣,就在于他们是在中国历史的浩劫中中国人民在苦难和惨烈的人生途程中挣扎过来的人群的一部分。这是史诗,是中国人民史诗的一部分。
四、当年知青只是一些孩子和少年,这些孩子和少年和任何人一样,也会有自己的缺点和可笑之处,这是必然的,也是无可讳言的。
五、关于知青产生的历史根源等理论问题,还在讨论中,而且主要是见诸民间的讨论,官方当前似乎还没有讨论的热情。但是无论如何,把知青说成是伟大思想塑造出来的一代风流以论证上山下乡理论如何如何的说法恐怕是很少能找到同调的支持者了。
六、希望现在在世的当年知青好好活着,并有一个相对美满幸福的晚年。碧巉泣祷。

 回到顶部
总数 147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