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诗词曲赋楹联 → 请各位朋友对对联


  共有928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请各位朋友对对联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欧肯河
  1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086 积分:23697 威望:0 精华:29 注册:2009/1/13 16: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2/31 23:34:00 [只看该作者]

对事不对人,我说点实话,别记恨!

 

 

兔君多虑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散淡闲人
  1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83 积分:2608 威望:0 精华:2 注册:2008/7/24 14:5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1 22:25:00 [只看该作者]

没规矩不成方圆.对联与格律诗一样,都是我国古代创立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自有它的一些规矩.一般的对联还是要讲字与字之间的平仄关系,上下联相应位置的词语要讲词性的关系.一些特殊的对联如用人名,地名或成语,可以不去考虑字的平仄关系.如本联是用麻将牌中的十五个牌面字组成的,就不用关注字与字的平仄关系了.但只要是上联,那么句尾的最后一字必要用仄声字,这个是不能随意的.本联的尾字是"菊"字,按现行普通话来说是二声应为平声字,但"菊"字在古时属"入"声字,则是仄声字了.这是古音和现代音读法不同,造成的混乱.下联的尾字必用平声字,这点是必须注意的.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佛手弹香
  1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177 积分:6713 威望:0 精华:14 注册:2009/7/30 22:3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1 22:33:00 [只看该作者]

 新年快乐!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篮子
  1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会员 帖子:6 积分:9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2/24 12:3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5 15:08:00 [只看该作者]

喜怒哀乐悲惊恐  皆因瓢盆锅碗  尝尽酸甜苦辣

东南西北中发白,盼来春夏秋冬,盛开梅兰竹菊

(平仄不好讲究啦,只得句末注意一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大人一
  1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09 积分:3445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2/7 12:3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14 11:47:00 [只看该作者]

这里的高人不少

   借一上联求下联

 

 

农行行  行行行



高山之巅 ;俯视群山起伏. 平原之上; 仰望云开云散 .心如止水,从容淡定 。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欧肯河
  1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086 积分:23697 威望:0 精华:29 注册:2009/1/13 16: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17 16:14: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天大人一在2010-3-14 11:47:00的发言:

这里的高人不少

   借一上联求下联

 

 

农行行  行行行

欣赏,学习中。。。。。。。。

 

问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闲人一个
  1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3002 积分:20652 威望:0 精华:79 注册:2010/3/7 19:5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17 20:24: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天大人一在2010-3-14 11:47:00的发言:

这里的高人不少

   借一上联求下联

 

 

农行行  行行行

全是平声,怎做上联?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大人一
  1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四星会员 帖子:609 积分:3445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2/7 12:30: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18 9:4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闲人一个在2010-3-17 20:24:00的发言:

全是平声,怎做上联?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高山之巅 ;俯视群山起伏. 平原之上; 仰望云开云散 .心如止水,从容淡定 。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文青
  1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二星会员 帖子:52 积分:63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2/7 12:1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18 21:03:00 [只看该作者]

艺好好  好好好

农行行 行行行

 

试对上联:请方家斧正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二营九连
  20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079 积分:6463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9/11/17 10:5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3/19 9:0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兔子念经在2009-12-31 13:43:00的发言:

上面所有的对联,之所以都乱了套,就是因为提倡不拘泥、图乐所致。

 

长联的最后一个字,自古以来到哪里都是仄声,去昆明大观楼(包括比此楼长联还长的联)读读就知道了。

 

如果菊是仄声,天大和怡然的楹联就全做错了。

 

这个版块,要想不被人笑话,我看还是多少有点拘泥好。

 

对事不对人,我说点实话,别记恨!

 

这个版块,要想不被人笑话,我看还是多少有点拘泥好。

论对联平仄要求

——从高考对联题谈起
作者:刘受之 施… 资料来源:恶人谷珠楼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的第24小题是一道对春联的题目,共出有3条上联,要求考生对出下联:
  扫千年旧习______________
  祖国江山好______________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联要讲平仄,其规律跟作格律诗基本相同。“平”是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是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入声属古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古入声已分别进入平、上、去三声之中,叫做“入派三声”。上列第二条上联“祖国江山好”的平仄格式为“仄仄平平仄”,第二字“国”字就是看作古入声字的,读音归仄,而不是按照现代汉语读如阳平,这样才符合律句要求,即本句中平仄交错。我们再看参考答案中给出的下联“大地气象新”,读为“仄仄仄仄平”,节奏点上的第二、四字皆为仄,在本句中没有平仄交错。现在把上下联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祖国江山好,(仄仄平平仄)
  大地气象新。(仄仄仄仄平)
  在律句格式中,对句与出句要平仄相对,可是这副对联上下联节奏点上的第二个字都是仄声字,显然不符合格律要求。也许有人会说,上联的“国”字可以按现代汉语读音念阳平调,应该属于平声字。依此说,“祖国江山好”的平仄格式就是“仄平平平仄”,第二、四两字皆平,又不符合本句中平仄交错的原则。既然是高考试题,出题就应严谨,最好不用今读平声的古入声字,做到无懈可击,考生熟悉的毕竟还是现代汉语的四个声调,而很难识别古入声字。有鉴于此,我们试拟两条下联,供参考:
  家乡气象新。(平平仄仄平)
  人民面貌新。(平平仄仄平)
  关于平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一段话语很能引起我们的重视:
  即使是散文,平仄的排列也还该考究。是“张三李四”好听,“张三王八”就不好听。前者是二平二仄,有起有落;后者是四字(按京音读)皆平,缺乏抑扬。四个字尚且如此,那么连说几句就更该好好安排一下了。“张三去了,李四也去了,老王也去了,会开成了”这样一顺边的句子大概不如“张三、李四、老王都去参加,会开成了”简单好听。前者有一顺边的四个“了”,后者“加”是平声,“了”是仄声,扬抑有致。[1]
  平声字响亮、高亢,为“扬”;仄声字低回、短促,为“抑”。利用平仄的交错和相对,就可以形成诗句的抑扬之美,节奏鲜明,和谐悦耳。本句中平仄交错,对句中平仄相对,这是格律诗的最基本的要求,不可通融。著名作家冰心也曾以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为例谈到平仄:
  本来旧体诗是讲究音乐美的,平仄声要谐调,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念起来就琅琅上口了。还有,“春色满园关不住”,本来是众口传诵的宋人叶绍翁的一句诗,可是,到报上偏偏成了“满园春色关不住”,平仄也不谐调了。这不是自作聪明吗?[2]
  通常说来,律句中,偶字为节奏点,该平即平,该仄即仄,不可变平为仄或变仄为平。当然,也有例外,不完全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去写诗,当属于拗救的范畴,这里不予赘述。下面不妨再引陈毅同志的一首诗予以说明。
  陈毅同志的《梅岭三章》是他于30年代在江西大余县的梅岭山上进行游击战时写下的三首七言绝句。第一、三首格律工整,唯第二首格律有误。第二首诗的平仄排列如下:
  南国风烟正十年,(平仄平平仄仄平)
  此头须向国门悬。(仄平平仄仄平平)
  后死诸君多努力,(仄仄平平平仄仄)
  捷报飞来当纸钱。(仄仄平平平仄平)
  问题出在第三句上。第三句正确的平仄格式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可是“后死诸君多努力”的平仄排列完全不符格律要求。如果将“后死诸君”改为“诸君后死”,变成“平平仄仄”,下句的“捷报飞来”(仄仄平平)与之平仄相对,就合乎格律要求了。至于第六字“努”字该平而仄,属于拗体,但对句“捷报飞来当纸钱”中的第五字“当”字读如平声,就补救了,也符合律句要求。这属于典型的拗救句。第三句改成“诸君后死多努力”后,原诗意基本没变。在文物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陈毅诗稿》中,收有该诗手记共三幅,分别刊印在第6页、第42页和第47页上,第三句前两处为“后死诸君多努力”,后一处为“诸君后死多努力”。从顺序看,这是后写的,恐怕陈毅同志也是觉察到了原句的平仄有误而改过来的。
  现在回到对联的话题上来。对联的产生时代有案可稽者是在五代,它必然受到唐代律诗的影响。五、七言律诗的颔联(第三和第四句)和颈联(第五和第六句),就其对仗而言,也等于两副五、七言的对联。讲对仗首要就是讲平仄,讲平仄实在是讲求音调和谐,节奏优美,读起来悦耳动听而不至于拗口。当然,也会有一些特例,没有完全按照格律要求。比如1982年除夕,中央电视台与几个单位联合举办了一次迎春征联活动,共出有五条上联。其中第四条上联是“碧野田间牛得草”[3],这是用当代三位文艺界知名人士的名字配合起来的,而意义连贯一致,并非生拼硬凑而成。所选中的最佳下联是“金山林里马识途”,这也是用当代三位文艺界知名人士的名字配合而成的。这副对联的平仄安排是:
  碧野田间牛得草,(仄仄平平平仄仄)
  金山林里马识途。(平平平仄仄仄平)
  现在可以看出,上下联中的第六个字“得”和“识”同为入声字,有悖格律原则,但从内容上看,字面工整,自然浑成,因为是人名,不可更改,只能看作小疵,这算是不以平仄害联意。
  同样是以人名出联,陈寅恪先生算是一位高手。1931年,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陈寅恪主持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在国文考卷中加试对联,出句只有“孙行者”三个字,声调为平平仄。按照陈寅恪先生事先拟定的答案是“祖冲之”,声调为仄平平。这副对联对仗工稳,联意妥贴,以伟大的古代数学家对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堪称绝对。
  与格律诗只有五、七言的形式有所不同,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三字、四字、六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上百字的都有,如上列高考语文试题中的第三条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就有十一个字。但不论字数多少,都应讲平仄,比如八言句,大抵是两个四言句;九言句多为一个四言、一个五言句;十一言句多为一个四言句、一个七言句;十二言句多为一个五言句、一个七言句。以此类推,都可以按照五、七言的格律形式论平仄。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迎春征联活动中,特邀顾问王力先生曾特意向评委会强调:“对联一定要讲平仄,平仄不协,就不宜入选。”[4]
  当然,对联不完全同于律诗,不只是字数的多少,在内容和平仄、词性、结构等方面也没有律诗那样严格,不拘平仄,不事雕琢的好联不少,例如岳阳楼外景的外牌坊上题有“岳阳天下楼,洞庭天下水”的对联,这副额对不合平仄,但立意明快,气势恢宏,堪称佳对。不过,在拟写对联时仍以讲求平仄为好,即使按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作联也应以入律为正格,否则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不敬。例如,杭州岳庙大门口的楹联写的是岳飞《满江红》词中的两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上下联均以仄声收尾,显然是不谐声律之作,实不可入联。


 回到顶部
总数 7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