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文化 专栏诗词曲赋楹联 → 【兰陵王】岁末


  共有114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兰陵王】岁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草原闲云
  1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68 积分:3168 威望:0 精华:34 注册:2008/11/24 0:46:00
【兰陵王】岁末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19 12:25:00 [只看该作者]

【兰陵王】岁末
彤云轻撞岩屏霭郁
松涛紧,风送咽声,倦兽咆哮叩山
山林雪谷
,神思恍
烟霞里,望落暮尘,幽曲鸣琴掩心

冥思怅枯。复老调重弹,新律喧
箴言追悟怎凭
因一捧春絮,经年踌躇,寻来彩锦难
叹歌抑闲

,夙。看百道空蒙,千里荒
前程漫漫融霜
纵孤旅岐路,坦怀通
若询成败,问天地,莫吆

注:“萦绕青岩涌沸”之“沸”字在《词林正韵》中在【五未】(去声)【五物】(入声)声部,但在【五物】中“沸”字后有(艹弗)应是一“茀”字,用在这里是不对的,是故修改。
 
2010.2闲云
 
附:《蘭陵王》词谱
三段一百三十字,前段十一句七仄韻,中段八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六仄韻
周邦彥
柳陰直。煙裏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
◎○ ⊙●○○● ○○● ○●◎○ ◎●○⊙●○ ⊙○●◎
誰惜。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 ○○● ⊙●●○ ⊙●○○●○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 ●◎●○⊙ ⊙●○ ⊙○⊙●⊙○
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 ◎○⊙● ○⊙◆●●◎● ●⊙◎○
淒側。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
 ●○ ●◎●○○ ⊙◎○ ⊙○◎●○○
念月榭攜手。露橋吹笛。沈思前事。似夢裏。淚暗滴。
●◎◎⊙◎ ◎○⊙ ⊙⊙⊙◎ ●◎● ●◎

[本帖被加为精华]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怡然
  2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3732 积分:35487 威望:0 精华:100 注册:2008/12/3 19: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19 23:29:00 [只看该作者]

闲云老师总选择生疏的词牌填词,佩服!怡然欣赏着,学习着的。

久未见,问好,祝好!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草原闲云
  3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68 积分:3168 威望:0 精华:34 注册:2008/11/24 0:4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1 19:4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怡然在2010-2-19 23:29:00的发言:

闲云老师总选择生疏的词牌填词,佩服!怡然欣赏着,学习着的。

久未见,问好,祝好!

 

问好怡然师友!

此《兰陵王》在我是第一次填,恐有谬误,还请指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欧肯河
  4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4086 积分:23697 威望:0 精华:29 注册:2009/1/13 16:0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3 17:19:00 [只看该作者]

拜读闲云君《兰陵王》,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以平常而论,词填长调,已难把握,更何况是宜用入声韵的《兰陵王》?

时下,虽然对入声韵尚有不同看法,但作为历史和一门学问,能掌握并运用,对于繁荣诗词园地亦应无可厚非。

欣赏,学习中!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怡然
  5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3732 积分:35487 威望:0 精华:100 注册:2008/12/3 19: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3 19:39: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欧肯河在2010-2-23 17:19:00的发言:

拜读闲云君《兰陵王》,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以平常而论,词填长调,已难把握,更何况是宜用入声韵的《兰陵王》?

时下,虽然对入声韵尚有不同看法,但作为历史和一门学问,能掌握并运用,对于繁荣诗词园地亦应无可厚非。

欣赏,学习中!

 欧肯君说到入声字,怡然还真为难的。北方语音与入声字,还真得费心思的。一直想找一篇现成的有关入声字的一览表的,呵呵!今天在网上查到一篇,贴上,还请教闲云老师与欧肯予以导读解释,怡然学习着。先谢谢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怡然
  6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3732 积分:35487 威望:0 精华:100 注册:2008/12/3 19: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3 19:40:00 [只看该作者]

古韵、新韵与入声字之思考》

                                                   作者:恋古诗人

                                                                                                            转自新华网文化论坛栏目

“秀水石桥碧玉家,白云影照似沉纱。风儿识趣惜幽境,躲进荷丛未敢哗。”这是拙作辘轳体《七绝·江南恋》四首小诗中的第一首。行内人一看便知此诗是用的新韵,尽管韵脚与平水韵中部属毫无二致,但“秀水石桥碧玉家”(仄仄平平仄仄平)句中的“石”字的平仄却明确是按新韵使用,如果依平水韵“石”字为入声归入仄声此句就犯孤平了。诗句中用了入声字,按新韵和古韵两种尺度衡量差异就出来了。

古人作律诗填词用古韵,基本上是“平水韵”与“词林正韵”,而今推广的“普通话”(即《新华字典》的标准注音),被人们称为“新韵”。“新韵”与“平水韵”存在许多的差异,一是由于语音的演变;二是原来的入声字一部分被归入普通话的平声,而另一部分则仍然被保留在仄声中所致。所以古人按“平水韵”或“词林正韵”作的一些律诗和词,我们今天用普通话来读,就常常感到并不合律甚至有的地方常有出韵之处,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因为语音变化以及那些已被归入平声的入声字在作怪。很多当代写作古体诗的人喜欢用“新韵”,因为这样作出的诗词用普通话直接朗诵其抑扬顿挫音韵感更好。

谈到语音的演变,我作为五十年代出生的南方人深有体会,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所在的城市居民语言拿现在的眼光看简直是土得掉渣。“石头”不叫“shi tou”而叫“sha tou”(厦头),“斜”不读“xie”而读“xia”(霞),“者”不读“zhe”而读“zha”(眨),“些”不读“xie”而读“xia”(虾),“车”不读“che”而读“cha”(差),“遮”不读“zhe”而读“zha”(渣),等等不胜枚举,现在的小孩偶尔听到这种发声都觉得诧异和好笑。这主要归根于语音演变和普通话的普及,冲击了古老的发音,让地方方言(其实就是古代语音在封闭的狭小地方得以留存)发生了变化,向普通话音逐渐靠拢。记得杜牧有一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其中的“斜”就是古音“xia(霞)”,所以才押韵。又如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陌上柔条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野荠花。”中的“些”(xia虾),“斜”(xia霞)。再如陆游的《柳梢春》“锦里繁华,环宫故邸,叠萼奇花。俊客妖姬,争飞金勒,齐驻香车。  何须幕障帏遮。宝杯浸、红云瑞霞。银烛光中,清歌声里,休恨天涯。”中的“车”(cha差),“遮”(zha渣)。就是这种古音才构成那个时代的和谐押韵。我真幸运有幸生在五十年代,童年时正好赶在普通话普及刚刚开始,古老的发音还存在在人们的日常交谈中,所以这些古音还在记忆中留存,给品读古诗词带来许多方便。

古人写诗词,是给那个时代的人品读的,用那个时代的音韵创作诗词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无可非议。时代在变,语音也在变,作诗填词也要与时俱进,如果还守残抱缺,死守着已经被历史淘汰的语音去作诗填词,强求今人和后人用古音去诵读,那将很难为人们接受。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人口大规模的流动,现在正处在新旧语音变革转型时期,因此格律诗词的创作也正处在一个类似春秋战国时代。如何传承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怎样发扬和光大它?正摆在我们面前。古老的“平水韵”和现代的“新韵”屡见众诗家的作品之中,随之而来也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用“古韵”,由于有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底蕴支撑,占有大量的词汇和成语,所成诗句占尽天时地利。由于有的成语和词汇都是由入声字构成,如“巧夺天工(仄仄平平)”、“保家卫国{(平)平仄仄}”、“精忠报国(平平仄仄)”、“罄竹难书(仄仄平平)”、“宵衣旰食(平平仄仄)”、“峡谷(仄仄)”、“腊八(仄仄)”等等由于当中的入声字已成平声致使用新韵写诗词的写手在引用时常常陷入尴尬,而且有许多字如“叠”、“压”、“夺”你也很难在“新韵”中找到相应的仄声字代替。因此在古韵的扬弃问题上还的确让人废思量。我在这个问题上也常常犯难和苦恼过,明明想用新韵写作,却由于某个或几个字的推敲上又不得不舍弃新韵而转用古韵,对此也只能是常常苦笑不已。还好有几首总算是成功的用新韵构成诗章,如近期的一首《七律·赞海峡论坛》以及《七绝·惊蛰》、辘轳诗《七绝·江南恋》四首。这总算是一个探索。对待古韵和新韵我的态度是:在写作中尽量用新韵,非用古韵不可时转用古韵也未尝不可,权当是偶尔破格(其实是是破新格尊老格)。当然在同一首诗中两者最好不要兼而有之(即有的入声字按新韵,而有的入声字又按古韵),不然就乱套了。即使是用古韵写作对于那些发音已经完全改变的字在韵脚上还是坚决放弃不用为好,而对那些已被古代诗人在实践中合并使用又符合现代诗韵的韵部完全可放心合并使用。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怡然
  7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优秀版主
等级:版主 帖子:3732 积分:35487 威望:0 精华:100 注册:2008/12/3 19:38: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3 19:41:00 [只看该作者]

为方便查寻那些已归入平声的字,现将其按照现代诗韵划分的部首编辑如下,其中每个句号之前(顿号之间)的字读音相同;最后四个部首划有斜线“/”的表示没有入声字。已归入现代汉语仄声的入声字因为其不与现代音调平仄相冲突则不予编入,特此说明。

 

现读平声的入声字一览表

 花部:八、拔、跋、钹、魃。擦、礤、插、锸、察。搭。发。抹【~桌子】。撒、杀、铩、刹、煞。塌。扎【捆~】、匝、咂、拶、扎、杂、咂、轧、札、闸、铡。搭、达、答、瘩、怛、笪、靼、妲、沓【量词】。乏、罚、伐、筏、阀、垡。轧【挤】。压、鸭、押。夹、浃。掐。瞎、呷。铗、荚、颊、郏、恝、戛。侠、峡、硤、狭、匣、辖、黠、狎。挖。刮、括、鸹、栝。刷。滑、猾。

歌部:胳、鸽、搁、割、咯【象声词~~】。喝。磕、瞌、搕。得、德。革、格、隔、膈、嗝、镉、蛤、阁、葛、骼。合、盒、颌、核、劾、阂、鞨、涸、翮、纥、貉。壳、咳、揢。舌。泽、择、责、则、啧、幘、箦。折、哲、蜇、磔、辙、蛰、谪。拨、剥、钵、饽。撮。戳、踔。裰、掇、咄、敠【敁~、同掂掇】、夺、踱、铎、度【忖~】。佛。国、掴、帼、虢、馘、郭、聒、蝈(蝈蝈)。豁【裂开】、劐、耠、攉、活。泊【湖~】、泼。嗍、缩。说。托、脱、橐。嘬、昨、捽、笮。卓、桌、焯、捉、拙、梲、灼、酌、镯、浊、着、浞、斫、斵、诼、琢、啄、茁、濯、擢。勃、脖、渤、伯、魄【落~】、舶、鲌、泊、箔、帛、铂、搏、薄、膊、礴、钹、驳、踣、卜【萝卜】。摸、膜。

些部:噎。鳖、憋、别、蹩。跌、蝶、碟、谍、牃、喋、堞、鲽、叠、迭、瓞、昳、垤、耋。接、揭、疖、结、洁、诘、劫、节、杰、截、捷、睫、竭、碣、羯、桀、讦、颉。捏。撇【~开】、瞥。切【~开】。帖【妥~】、贴。歇、蝎、楔、揳、胁、协、挟、撷、叶【和~】。约、曰。撅、决、{角}【主~】、觉、绝、厥、蕨、橛、蹶、獗、爵、嚼、诀、抉、玦、掘、倔、谲、矍、攫、钁、鴂、噱【大笑】、孓、崛。缺。削、薛、学、穴、噱【~头】、踅。

姑部:屋。出。督、厾【点~】、毒、读、渎、椟、犊、牍、独。福、幅、辐、蝠【蝙~】、服、菔、伏、袱、栿、洑、弗、拂、怫、茀、绋、氟、佛【仿~】绂。忽、惚、唿、鹄、斛、槲。扑、噗、仆、璞。俗。叔、淑、菽、熟、孰、塾、赎、秫。突、凸、秃。族、卒、足、镞。竹、竺、烛、逐、躅【踯~】、术【白术】。

衣部:一、壹、揖。逼。滴、迪、笛、涤、敌、狄、荻、籴、翟、嘀、鏑、嫡。迹、绩、积、击、檕、屐、激、圾、唧、缉、芨、及、汲、极、级、岌、笈、急、即、疾、嫉、集、吉、棘、籍、藉、亟、殛、瘠、脊、辑、楫、戢。劈、霹。沏【~茶】、七、漆、戚、槭、嘁。踢、剔。吸、悉、息、翕、螅、昔、惜、膝、析、淅、晰、皙、熄、夕、汐、矽、裼【袒~】穸、锡、席、习、袭、隰、媳、檄。只、织、汁、直、植、殖、值、职、侄、执、跖、縶、摭。吃。湿、失、虱、实、石、食、拾、识、十、蚀、什、湜。

居部:菊、掬、鞠、局、橘、桔。曲、蛐、屈、诎。戌。

开部:白。拆。拍。塞。摘、側【~歪】、宅、{择}(又音)。{掴}(又音)。摔。

飞部:黑。尅【~人】。{勒}【~紧】。{没}(又音:没有)。贼、鰂。

高部:{剥}【~皮】、{薄}【~饼】。勺、杓、芍。{凿}【~眼】。{着}【~火】。

收部:粥、轴。

山部:/

根部:/

方部:/

东部:/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草原闲云
  8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三星会员 帖子:368 积分:3168 威望:0 精华:34 注册:2008/11/24 0:4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4 19:3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欧肯河在2010-2-23 17:19:00的发言:

拜读闲云君《兰陵王》,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以平常而论,词填长调,已难把握,更何况是宜用入声韵的《兰陵王》?

时下,虽然对入声韵尚有不同看法,但作为历史和一门学问,能掌握并运用,对于繁荣诗词园地亦应无可厚非。

欣赏,学习中!

欧肯河版主过奖了!

我用入声韵这应该是第三首习作。如果有兴趣可以有意识地读一些前人的作品,以感受一下入声韵作品的味道。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艾之青
  9楼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五星会员 帖子:1687 积分:9261 威望:0 精华:8 注册:2010/2/16 22:0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5 20:43:00 [只看该作者]

即可欣赏佳作,又能学习知识,孔子讲话:不亦说乎

 回到顶部